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簡介(圖/視頻)

2021-01-05 閩南網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這是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附:神舟十一號發射直播地址入口】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一號發射目的任務】

景海鵬資料簡介

陳冬資料簡介

  >>神舟十一號任務精彩看點有哪些?

  【視頻】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


  相關新聞: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答問實錄

景海鵬(左)、陳冬(右)在記者見面會上亮相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今天在記者見面會上亮相了,將於明天早上出徵太空的他們,今天回答了多家媒體記者的提問,想看看他們說了些什麼嗎?請看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導。

  記者:請問景海鵬,你今年已經50歲了,又是一名將軍,是什麼力量支撐你第三次出徵太空?

  景海鵬:航天員是我的職業,太空飛行是我的事業,更是我崇高的使命。雖然這項工作充滿了挑戰和風險,乃至危險,但我喜歡、熱愛、甚至享受我的工作。作為一名航天員,能夠多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非常榮幸,我能夠第三次出徵太空,在這裡,我要真誠感謝我的祖國和人民,感謝萬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謝他們的付出和託舉。我決心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當好一名航天員。

  記者:請問陳冬,你在2010年成為第二批航天員,等待六年迎來自己第一次飛天,和你預期相比快還是慢,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與第三次飛天的景海鵬一起執行任務,是怎樣一種感覺?

  陳冬:我感到,這次任務來的不早也不晚、不快也不慢,時機剛剛好。景海鵬師兄,在工作中,是我的老師,在生活中,是我的兄長,他工作非常認真,要求非常嚴格,經驗非常豐富,這次能與景海鵬師兄組成飛行乘組,我覺得很幸運,心裡很踏實、非常有底!

  記者:請問景海鵬,聽說首批航天員有一部分已經停航停訓,你也面對過一次落選,一次備份。你是怎麼看待這個既充滿競爭又充滿濃濃戰友情的團隊的?

  景海鵬:你說的沒錯,我經歷過五次選拔,包括一次落選、一次備份。作為一名航天員,每迎接一次飛行任務,就要按統一標準重新選拔,確實存在著競爭。一個團隊只有競爭才能出戰鬥力,但航天員這個團隊除了競爭,更有攜手並肩、傳承幫帶,一旦乘組定下來,其他戰友就會送上掌聲,全力以赴支持入選乘組。可以給大家透露一下,此時此刻,我的其他戰友正在飛控崗位嚴陣以待。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他們將與我們一同「飛行」。我感到,航天員是勤奮的集體,是團結的集體,是自律的集體,是樂於奉獻的集體,也是一個讓人感動的團隊,生活在這個團隊很幸福。

  記者:請問陳冬,這是你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陳冬:自從我們加入航天員隊伍以來,就一直在做各項準備,在思想、身體、心理、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等方面接受全面訓練,為每次任務打牢基礎。此外,針對每次任務,還要進行專項訓練,在這次任務中,我們重點提高了應急情況處置能力、醫學急救互救能力、空間實驗能力。我感到,只有把地面訓練當做太空實戰,才能在太空實戰中自信從容,就像在進行地面訓練一樣。

  記者:請問景海鵬,面對即將開始的第三次飛行,你感覺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變化?如果有,感覺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景海鵬:面對每一次任務,我都會從零做起、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這是不變的。當然,經歷了18年航天員職業的磨練,歷經了兩次飛天的考驗,變化是必須的,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加堅毅果敢,心態更加平和陽光,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感激和感恩。能夠再一次接受祖國的檢閱,我想這不僅是我的變化,也是我們航天員團隊的最大變化。

  記者:請問陳冬,你們將如何進行這些實驗?是否曾在地面做過相關訓練準備?期待實驗取得什麼效果?有什麼話想對香港「小設計師」說?

  陳冬:香港中學生提出的三個科學實驗,分別是太空養蠶、雙擺和聚合物薄膜實驗。他們設計了適合在軌飛行開展的實驗方案,充滿了奇思妙想,將給我們這次太空之行增添許多趣味。我們在地面已進行了充分的訓練,將在天宮二號組合體運行期間開展實驗,相信能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這裡,我想對包括香港「小設計師」在內的熱愛航天的青少年說,期待有一天,你們也能加入我們的行列,飛上太空親自探索宇宙的奧妙。

  記者:請問景海鵬,按照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0年前後建成,屆時你已經54歲了,有什麼期待嗎?

  景海鵬: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中國空間站是中國人的太空家園,是每一名航天員的夢想宿營地,我當然充滿期待。據我所知,世界上有的航天員已經飛行7次,有的航天員已經累計飛行800多天,有的航天員一次任務飛行400多天,我還得向他們學習。對空間站來說,我還是一名新兵,我期待著為空間站建設發展多作貢獻,只要祖國需要,我堅決聽從召喚。我也非常期待用我對航天事業的熱情和多次飛行的經驗,為航天員隊伍建設多作貢獻。

  記者:請問陳冬,據我了解,這次任務的作息將採取「6+1」模式,也就是說每工作6天,會有1天休息時間,業餘時間你怎麼度過?

  陳冬:這是我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我會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一定會多看看窗外的美景、美麗的地球和我的祖國,還會嘗試做一些地面做不到的事情,有空的話會看看家人和戰友的照片、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寫寫日記,真是非常期待啊!不過,這次任務安排的各類試驗還是挺多的,我們還要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前期工作總結和下步工作準備。總之,就是細緻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記者:請問二位,此時此刻,想對自己家人說些什麼?

  景海鵬:這個問題先請陳冬回答。

  陳冬:感謝媒體朋友問這個問題,讓我能夠和家人說說話。這麼多年,我的家人一直為我的事業默默付出,陪伴著我,支持著我,讓我能夠有機會實現夢想。軍功章也有他們的一半,必須有他們的一半。

  景海鵬:剛才陳冬說的也代表了我的心聲,此時此刻,我想對航天員大隊的戰友們說,你們也是我的家人,18年來,咱們一起工作、一起訓練、一起追求夢想。我還想對所有的航天人說,你們也是我的家人,你們默默奉獻,用心血、智慧和汗水託舉我們飛上了太空。請家人們放心,我和陳冬已經做好各方面準備,我們將帶著家人共同的夢想去執行任務,一定用盡善盡美的表現,向祖國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來源:中國經濟網 記者 佘惠敏)

相關焦點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在今天早上我國的神舟十一號進行的升空,這是我國的航天領域的有一次突破。不少網友還不清楚本次的航天員是誰,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神舟十一號航天員的資料吧~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指中國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神舟十一號由長徵二號FY11運載火箭發射。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艙瞬間畫面曝光
    視頻:實拍神舟11號兩名航天員出艙 招手示意狀態非常好,時長約3分25秒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順利出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 (9/10) "← →"翻頁
  • 你想看的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艙畫面來了!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影像記 11月18日,初冬的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碧空如洗。這塊在蒙古語中意為「平安」的土地,正敞開懷抱,等待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歸來。他們已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內駐留了30天時間,一直牽繫著全國人民的心。
  • 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我們擁有同一個航天夢
    16日上午,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記者見面。本報記者 陳 斌攝孫 浩攝(人民視覺)  在即將出徵太空之際,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專門為本報題詞,寄語「探索浩瀚宇宙,探究科學與未來,我們擁有同一個航天夢。」並表達向廣大讀者的問候。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
  • 神舟十一號33天後平安歸來 航天員自主打開艙門
    11月18日晚,圓滿完成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乘坐專機從內蒙古平安飛抵北京。新華社發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綜合新華社電 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祝賀。
  •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神舟十一號為何沒有女航天員?
    9月14日上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向記者介紹,目前天宮二號已經完成和火箭的對接,狀態非常好。天宮二號身負哪四大任務?天宮二號被稱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也是目前我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個太空飛行器。朱樅鵬介紹,天宮二號將在太空完成四大任務。首先是和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中期駐留。
  • 神舟十一號倒計時 這兩名航天員會是誰?
    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已進入倒計時,發射成功後航天員將會進入天宮二號開展實驗,而目前關於航天員唯一可知信息是飛行乘組由兩名男性組成,而至於他們的姓名、年齡等基本信息則均未公布。  觀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記者了解到,在性別方面,從國際上來講,航天員主要是以男性為主。在第一個女航天員瓦倫蒂娜·捷列什科娃飛行後,經過將近20年,於1982年8月19日,聯盟T-7號飛船才進行了第二次有女航天員斯維特蘭娜·薩維茨卡婭(34歲)參加的飛行。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娘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
  • 神舟十一號飛船明日發射 景海鵬和陳冬任航天員
    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
  • 神舟十一號飛船為何沒女航天員?總設計師:已實現過飛行體驗目的
    朱樅鵬介紹,天宮二號將在太空完成四大任務。首先是和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中期駐留。其次,天宮二號明年將和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進行對接,進行推進劑的補加。第三,在航天員駐留期間,要開展在軌維修技術實驗。最後,天宮二號搭載了覆蓋有14個項目的載荷設備,要開展相關的技術應用。
  • 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的兩大核心任務
    10月17日7時30分,中國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入軌後將與天宮二號在高度為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交會對接,構成組合體。2名男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組合體運行第30天,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分離,航天員乘返回艙返回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小米魅族聯想發來賀電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點火升空,將於2天後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 神舟十一號四季度發射 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原標題:神舟十一號四季度發射 將搭乘2名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8日表示,我國將於今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間,組織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飛行期間,將驗證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與運營的關鍵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為實現上述任務目標,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研製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需要組織實施4次發射飛行任務。
  • 神舟問天 香港助夢:香港社會共慶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
    在大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火光沖天,大地震顫,長徵火箭託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啟航,朝著天宮二號的方向,奔向茫茫太空。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航天事業在短短十七年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激勵著中華兒女的「航天夢」。香港特區同胞也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方式,關注著這次歷史性的時刻,共同見證著中國走向世界航天舞臺的中央。
  • 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 空間應用系統總師是南航校友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偉 王超 記者 金鳳)10月17日上午,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作為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之一的空間應用系統,主要負責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趙光恆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綜述: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  新華社記者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19日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中國在實現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已定選 正任務強化訓練
    圖1:長二F運載火箭出廠測試現場   今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成功實施空間實驗室任務時機特殊,是全面推進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的關鍵之戰目前,長徵七號火箭首飛任務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長徵七號遙一火箭和搭載載荷於5月中旬運抵文昌發射場,目前正按測發流程開展各項測試,發射準備工作進展順利;文昌發射場、測控通信和著陸場等系統任務準備基本就緒,可按計劃於6月下旬實施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