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動力網
作者:佬才
小米第三季度總收入和經調整淨利潤都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然而股價不給力,25日盤中跌超5%。小米股價持續上漲,今年已經漲超150%。
11月24日,小米發布三季度財報,2020年第三季度總收入達到人民幣722億元,同比增長34.5%。經調整淨利潤達到人民幣41億元,同比增長18.9%,公司第三季度總收入和經調整淨利潤都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然而,11月25日,小米集團跳空低開,盤中一度跌超5%,收盤跌3.68%,報26.15港元。靚麗的財報並未帶來如期的上漲,迎來的反而是當頭一棒。
小米市場份額的提升主要來自於海外市場,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境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398億元,同比增長52.1%。本季度境外市場收入及對總收入的貢獻佔比均創歷史新高。西歐市場手機出貨量翻倍,市場份額達到13.3%,取代印度成為小米的支柱市場。業內人士將其原因歸結為小米填補了華為退出之後的市場份額,而這恰恰也是市場最擔心的地方。
11月17日,華為出售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將不再持有任何新榮耀公司的股份。市場擔心榮耀易主之後,重返海外市場。再反觀小米自身的業務,小米取得的成績,靠的是智慧型手機和智能硬體等產品,而相關產品的業績並不如海外市場的亮眼。如若失去海外市場的高速增長,市場擔心公司又回到原來。
此前雷軍在亞布力論壇上無奈的澄清了市場對於小米的「三大誤解」:產品低端、產品全是代工、小米沒技術。對小米的這「三大誤解」,是市場對高速發展過程中的小米的普遍疑問。尤其是產品低端低價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米。
小米的高端之路在手機研發投入中可見一斑。小米本季度研發投入金額23億元,僅佔總收入的3.2%,明顯要低於去年同期的3.7%。小米最近兩年在研發上一直保持謹慎,研發總投入佔營收的比例控制在3%-4%之間。與華為作為對比,2019年,華為研發投入佔比營收超過15%,研發費用達到了1317億元。
同樣,在晶片問題上,小米也失了聲。就晶片問題,雷軍的回答是:「2014年劈頭劈臉做澎湃晶片,2017年發布了第一代,過後的確碰到了很大的瓶頸。」距離第一代澎湃處理器發布已有三年,在這期間,關於澎湃S2的消息也儘是流片、失敗往復循環。
季報顯示,公司網際網路收入同比增長僅8.7%,遠低於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這一點也是讓人擔憂的因素。小米需要在快速提升硬體業務收入增長的同時,改進並快速提升網際網路業務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股價持續上漲,今年已經漲超150%,11月24日盤中創27.4元新高。25日股價的下跌,或許對於長線看好小米的投資者不失為一次好的上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