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工業大學:持久抗菌快速溶脹,超級吸水劑互穿網絡水凝膠

2020-12-24 Hydrogel

【前沿背景】

大多數接觸活性物質在水中的溶脹度不高。但是,許多生物材料應用都需要使用水凝膠。後者具有獨特的特質,例如減震,低滑動分數和對刺激敏感的腫脹/溶脹,因此在醫學等多個領域都很重要,例如組織工程,衛生應用,人造軟骨,軟骨再生,植入進入皮下組織,角膜修復材料,傷口和手術密封劑,藥物遞送庫,傷口護理材料,人造肌肉和組織修復。在Ng等人(DOI: 10.1016/j.addr.2014.10.028)和Malmsten (DOI: 10.1039/c1sm05809f)的評論中討論了抗微生物活性水凝膠的重要性。

已知殺死其表面上的微生物的水凝膠的幾個例子。Liu等人(DOI: 10.1002/adma.201202225)發表了一種原位形成的抗菌和防汙水凝膠,該凝膠可以應用在植入物(如導管)上作為塗層,由含有季銨基團的聚碳酸酯和聚乙二醇製成,該塗層在14天內有效,並且沒有抑制作用瓊脂平板測定中的區域。Salick等人(DOI: 10.1002/adma.200900189)設計了β-髮夾肽水凝膠。可以抑制清潔表面上的潛在感染,也可以將其運送到受感染的位置,在此處細菌細胞可以被殺死。Giano等人(DOI: 10.1038/ncomms5095)通過混合聚葡聚糖醛和支鏈聚乙烯亞胺溶液,報導了一種固有的,可注射器注射的,生物相容性的抗菌水凝膠。這種用於傷口填充的粘合劑可節省人類紅細胞並殺死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在所有情況下,抗菌基團都是凝膠功能結構的一部分,並定義了其特性。

【科研摘要】

早前,多特蒙德工業大學Joerg C. Tiller教授團隊通過反式1,4-二溴-2-丁烯與N,N,N',N'-四甲基-1,3-丙二胺的加聚反應得到的血液相容性抗菌3,4-en-紫羅烯(PBI)通過它的溴端基使用三(2-氨基乙基)胺(TREN)形成快速膨脹的抗菌超吸水劑。相關論文Cross-Linking of a Hydrophilic, Antimicrobial Polycation toward a Fast-Swelling, Antimicrobial Superabsorber and Interpenetrating Hydrogel Networks with Long Lasting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這種超級吸水劑在60 s內承擔了其重量的30倍,而粒狀材料承擔了其重量的96倍,形成了水凝膠。它完全可以防止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用丙烯酸2-羥乙酯和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溶脹PBI網絡,然後光聚合以形成互穿的水凝膠(IPH),PBI含量在2.0至7.8重量%的範圍內變化。其中一種負責材料性能的聚合物網孔,另一種負責抗菌性能的聚合物網孔。通過原子力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確認了IPH的納米相結構。即使在最低的PBI濃度下,醫院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細菌細胞也會被殺死。洗滌水凝膠長達4周後,抗菌活性得以保留。使用一種新的定量檢測溶液中PBI的方法,IPH會顯示出PBI的少量浸出,遠低於其抗菌活性濃度。該浸出不足以形成抑制區並殺死IPH周圍的細菌細胞。

這項工作的目的是製備具有最小含量的抗菌功能和可調節性能的接觸活性持久的抗菌水凝膠。實現這一目標的概念是製備互穿性水凝膠(IPH),該互穿性水凝膠由血液相容性,親水性抗菌聚陽離子PBI的高度膨脹的聚合物網絡組成,並由基於水凝膠的聚合物網絡互穿,從而形成丙烯酸2-羥乙酯(HEA)(示意圖1)。

示意圖1.抗菌IPH的製備

首先,通過交聯先前報導的聚合物PBI製備聚合物網絡。通過用各種雙鍵(例如苯乙烯,丙烯酸酯和肉桂酸酯)修飾聚合物,然後進行紫外線輻射,可以實現紫羅烯的交聯。在該項工作中,決定對端基進行化學交聯,以實現最大程度的溶脹度,這是獲得最大可能吸水量所必需的。為此,通過反式1,4-二溴-2-丁烯(DBB)和N,N,N',N'-四甲基-1,3-丙二胺(TMPDA)的加聚反應製備了三種不同的聚合物,隨後 最後一步用DBB處理,以確保聚合物所有末端的溴基團。使用1 H NMR,光散射(LS)和尺寸排阻色譜(SEC)對聚合物進行表徵,以確定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端基修飾(表1)。

根據這些數據,所有聚合物均顯示出加聚反應典型的分子量分布。 通過1 H NMR和SEC確定的Mn值的比較表明,後者值較高,因為1 H NMR僅能高估分子量,原因是它涉及到溴端基。此外,所用的用於校正SEC的支鏈澱粉標準品與色譜柱材料的相互作用可能較少,這將導致分子量被高估。1H NMR和LS分子量值更接近,表明大多數PBI端基確實被溴基修飾。因此,所有合成的PBI應該是可交聯的。然後使聚合物與三(2-氨基乙基)胺(TREN)以不同的NH2/溴端基摩爾比反應(參見表S1)。

表S1.同製備的PBIN的詳細組成及其計算的三種不同PBI的NH2 /溴(Br)端基的摩爾比。在所有情況下,使用的PBI儲備液的體積(40 wt%,ρ= 1.12 g/mL)均為500 L。為了交聯,對於PBI5700和PBI7000使用5重量%的TREN溶液(ρ=0.98g/mL),對於PBI3100使用10重量%的TREN溶液(δ=0.98g/mL)。

理想情況下,當以1:1的NH2/溴比例添加交聯劑TREN時,其效果最好,因為所有端基都可以反應。然後,這將導致水中最低的溶脹度(S)。如圖1所示,S隨PBI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1:1的比例沒有達到最小的溶脹,但是NH2基團過多。

圖1. TBI交聯的PBI3100,PBI5700和PBI7000的PBI網絡在雙蒸餾水中的溶脹度(S)對NH2 /溴(Br)端基摩爾比的依賴性。網絡在室溫下膨脹2小時。

交聯實驗還表明,NH2/溴的比率和PBI分子量的變化可用於控制溶脹度在20到170之間。這些網絡作為快速溶脹,抗菌劑非常有趣超級吸水劑。為了進一步探索這種潛力,在交聯的PBI5700的實例上研究了切片PBIN以及通過切割乾燥網絡製備的顆粒狀材料的吸水率。如圖2a所示,在室溫下僅需一分鐘即可完全吸收30倍於PBIN重量的水滴(NH2/溴端基的摩爾比為1.50)。在同一時間段內,PBIN顆粒(NH2/溴端基的摩爾比為1.74)佔其重量的48倍,形成水凝膠(圖2b)。這種凝膠仍可以在兩分鐘內吸收相同量的水。PBIN在水中快速溶脹的原因可能是高電荷PBI的強親水性,這導致了理想的聚合物與水的相互作用。

圖2.a)和b)PBIN膜(NH2/溴端基的摩爾比為1.50)(a)和粒狀PBIN(NH2/溴端基的摩爾比為1.74)(b)在水裡的快速溶脹照片。c)裝有4 mL生長培養基的15 mL獵鷹管的照片:(左)接種2.5×104S。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 mL並在37°C下孵育過夜,(中)在不添加細菌細胞的情況下在37°C孵育過夜,(右)6 mg PBIN(NH2/溴比1.50,用水洗滌五次)用10處理 將μL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生長培養基中的懸浮液(107細胞/mL)放置10分鐘,添加到生長培養基中,並在37°C下孵育過夜。這些照片是在37°C孵育16小時並用TTC染色後拍攝的。

另外,聚合物網絡阻止了醫院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 通過用金黃色葡萄球菌懸浮液處理PBIN 10分鐘並將此水凝膠在細菌生長培養基中於37°C孵育過夜,可以證明這一點。在這段時間之後,沒有觀察到細菌生長(圖2c)。

選擇分別使用1.74(PBIN1.74)和1.50(PBIN1.50)的摩爾比製備的PBI5700網絡用於以下所有實驗。通過在HEA(49 wt%),交聯劑(0.5 wt%),光引發劑(0.45 wt%)和水的混合物中將相應的PBIN溶脹過夜,將互溶的PBIN進行合成,從而完成互穿水凝膠(IPH)的合成並用紫外線輻射。在用紫外線輻射之前,終止每個PBI網絡的溶脹度(S)。由於混合物的複雜性,溶脹程度顯示出比水中更大的變化。確定所有準備好的PBIN1.74(1)(S = 57-100)和PBIN1.50(1)(S = 25-36)的溶脹度。基於個體的溶脹度,計算最終乾燥網絡中的PBI含量。所得互穿水凝膠分別命名為IPH1.50(1)和IPH1.74(1)。計算出IPH1.74(1)的PBI含量在2.0-3.5 wt%的範圍內,而IPH1.50(1)的PBI含量在5.5-7.8 wt%的範圍內。

產品是透明,有彈性和水溶脹性的材料。這表明兩個網絡(PHEA和IPH)在微米級別上沒有相位分離。為了除去所有副產物,在進一步分析之前,將IPH在蒸餾水中洗滌7天,因為無法部分破壞PBI起始網絡,而無法對其進行洗滌。發現凝膠含量為86-88%,表明有效的交聯。在IPH1.50(1)的示例中,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結合能量色散X射線(EDX),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研究了所得材料的結構。其中應包含從起始原料計算得出的7.8 wt%PBI(圖3)。如圖3a所示,與PBI結合的溴作為季銨鹽功能的抗衡離子很好地分布在基質中。IPH截面的TEM和AFM顯示出這種網絡典型的獨特納米結構。AFM中的暗相歸因於PBI。分離後一相併將其包埋在該組合物典型的滲透PHEA相中(8/92 wt/wt)。PBI相的大小約為3.6 nm。兩種方法均未觀察到較大的相分離。

圖3. a–c)在37°C下清洗7天後的IPH1.50(1)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原子力顯微鏡(AFM,c)圖像 在水裡。a)插入的方框標出了一個典型區域,在該區域中累積了通過SEM-EDX分析標準元素的計數。d)該表顯示了在水中洗滌7天後通過SEM-EDX測定的IPH1.50(1)和IPH1.74(1)中的溴含量以及從這些值計算得出的IPH中相應的PBI含量。e)分別處於乾燥狀態的典型PHEA(1),IPH1.50(1)和IPH1.74 /(1)網絡的照片。

製備了一系列在PHEA相中具有不同交聯劑含量的系列,以研究網絡水溶脹的可控性。如圖4所示,IPH的可溶脹性受PHEA相中交聯劑的量控制。PBI含量較低的IPH1.74網絡與相應的交聯PHEA膨脹程度相同。與PHEA網絡相比,IPH1.50中較高的PBI含量導致較高的溶脹,表明PBI相開始在該含量下影響水凝膠的性能。但是,對於IPH,未發現PBIN的高溶脹速率,而IPH需要24小時才能達到平衡溶脹。

圖4.經過PHEA,IPH1.50和IPH1.74網絡(分別為1 wt%(灰色),3 wt%(灰色)或5 wt%(白色))的PHEA,IPH1.50和IPH1.74網絡72小時後,在雙蒸水中的溶脹度 相對於HEA的使用量,GDMA作為交聯劑。

通過使細菌細胞與PBS緩衝液中的表面接觸3小時來測試水凝膠的抗菌性能。然後通過超聲去除粘附的細胞,並在瓊脂平板上計數菌落形成單位(CFU)。將發現的CFU數量等於存活細菌細胞的數量,與在沒有PBI的相應PHEA水凝膠上發現的CFU數量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種IPH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log 5減少(見圖5a)。如圖5b所示,已生長的細菌菌落到達水凝膠表面,但不在水凝膠上生長,即存在沒有可見的抑制區,表明抑菌劑有毒濃度的浸出。另外,將水凝膠IPH1.50(1)在生長培養基中孵育3小時,其量用於在37°C下測試抗菌活性(50 mg水凝膠/1 mL生長培養基)。

圖5.a)孵育後,經過水洗的網絡IPH1.74(1)(在37°C時為12天)和IPH1.50(1)(在37°C時為27天)表面的細菌細胞減少 在PBS中3小時的時間。b)將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噴灑在帶有嵌入式IPH1.50(1)網絡的瓊脂平板上(用水洗滌7天),在37°C孵育過夜並用TTC染色後形成的圖像。

參考文獻:

doi.org/10.1021/acsami.7b10049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王兵傑/彭慧勝《先進功能材料》:一種水凝膠冷凍切片機
    11月,復旦大學纖維電子學研究中心王兵傑副教授和彭慧勝(傑青)教授團隊通過模仿包含低模量肌肉和高模量骨骼的多組分生物組織的冷凍切片過程,首次採用水凝膠冷凍切片法,基於溶膠-固體-凝膠轉變連續製造軟電子設備提出了機制。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作者公開了用於工程木質素基多功能抗菌水凝膠的包括氧化脫羧和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催化的兩個催化循環的組合(組合催化)。受生物啟發的設計模仿了自然中海洋貽貝採用的鄰苯二酚化學。所得的多功能可持續水凝膠(1)堅固而有彈性,(2)具有強大的抗菌活性,(3)粘附於皮膚組織和各種其他表面,並且(4)能夠自修復。進行了系統的表徵,以充分闡明和理解簡便有效的催化策略和隨後的多功能材料。
  • 龔建萍《AFM》藤壺蛋白啟發,牢固持久、可循環水下凝膠黏附劑
    對於水凝膠粘合劑,水凝膠需要在水中的溶脹平衡狀態下保持可拉伸和堅韌,而在脫粘過程中無內聚破壞。此外,水凝膠應與基底表面應形成強物理相互作用。儘管已經開發出堅韌的水凝膠和強粘附性聚合物,但是將它們組合成一種水凝膠仍然具有挑戰性。
  • 《AFM》綜述:為水凝膠的應用量身定製膠凝機理
    水凝膠的共價鍵和非共價鍵相互作用共價鍵:水凝膠可以由共價交聯的聚合物鏈的網絡組成。聚合物鏈之間的共價鍵形成網絡結構,該結構在足夠的交聯密度下通過表面張力將水包裹起來。對於生物醫學應用,最常見的鍵是由「點擊化學」反應形成的鍵,因為這些鍵可在環境條件下快速交聯。
  • 新加坡通過「自下而上」的分子工程研發水凝膠分子傳感器
    水凝膠可以包含共價接枝到其結構上的響應分子單元,用作交聯點(例如離子水凝膠的金屬陽離子),或簡單地物理混合到凝膠材料中而沒有任何共價鍵。水凝膠高度多孔的分子網使大的暴露表面積與周圍的分析物溶液接觸,從而使它們之間保持持續快速的對話。
  • 墨爾本大學綜述冷凍凝膠《JMCB》晶體生長大孔凝膠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Andrea J. O'Connor團隊綜述可用於合成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學相關冷凍凝膠技術和最新進展,介紹物理化學表徵技術,並討論了冷凍凝膠應用的新興趨勢,特別是作為用於細胞培養和組織工程的三維ECM模擬支架。
  • 美國阿克倫大學鄭潔團隊《JMCA》:新型全聚合物導電水凝膠
    與基於彈性體的智能傳感器不同,利用生物相容性極佳的水凝膠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潛在優勢,但對於實際的應用,諸如電子皮膚、健康監測器和人機界面來說仍具挑戰。具體來說,高含水量的水凝膠,一方面,提供獨特和優良的仿生和生物相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小尺度壓力引起的運動/變形無法快速、有效地轉換為可測量的電信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仿生多尺度功能水凝膠的設計與製備
    圖1 仿生多尺度功能水凝膠的設計與製備:從二維界面到三維網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明傑教授在《高分子學報》2018年第9期上發表的特約綜述中從水凝膠的二維界面性質調控和三維網絡設計兩個方面系統地總結了近年來仿生多尺度水凝膠材料的設計與製備思路
  • 康奈爾大學馬明林《化學.綜述》1型糖尿病新興技術中的水凝膠
    歲末12月29日,美國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馬明林助理教授協同Qingsheng Liu研究員團隊在《Chemical Reviews》綜述了關於』』Hydrogels in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Type 1 Diabetes』』一文,作者總結了水凝膠用於胰島素輸送和用於1型糖尿病管理的胰島素產生細胞療法的最新發展。
  • 《材料視野》綜述:受生物啟發的雙網絡水凝膠
    最近,比利時根特大學Richard Hoogenboom教授團隊提供了生物啟發的DN水凝膠的最新進展概述,定義為DN水凝膠模仿天然組織的特性和/或結構,例如各向異性結構的DN水凝膠,包括超韌的能量耗散DN水凝膠,到動態,可行的DN水凝膠。此外,作者討論了生物啟發性DN水凝膠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未來前景。
  • 綜述《材料快訊》分子檢測和生物傳感的響應型水凝膠自下而上工程
    圖16.使用Yan的palladacycle交聯的聚(N,N-二甲基丙烯醯胺)聚((對二甲胺)甲基丙烯酸苄酯)水凝膠和(B)NO可以檢測(A)CO的水凝膠的作用機理 i)聚丙烯醯胺基凝膠的溶脹,以及(ii)LMW水凝膠的凝膠塌陷。
  • 浙大吳子良潘鵬舉等《AM》連發PNIPAM水凝膠機器人成果展
    b–d)在沒有(b)和(c,d)預溶脹步驟的情況下,在水中溶脹後複合水凝膠的平面外變形,以控制每個條的屈曲方向。 比例尺:1釐米。 插圖顯示用於特定現場預膨脹的輪廓罩。 下一行顯示了相應的仿真結果。 色標指示長度的溶脹率。
  • 蘭大柳明珠/呂少瑜《ACS材料快訊》核鹼基啟發自黏附抗菌水凝膠
    【科研摘要】最近,蘭州大學柳明珠/呂少瑜教授團隊報導了以核鹼基為基礎的自粘性和固有的抗菌水凝膠可作為傷口敷料。【圖文解析】1.抗菌輔料水凝膠的設計作者設計了的水凝膠傷口敷料可以有效地粘附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並促進抗生素治療和傷口癒合(示意圖1)。在水凝膠中利用殼聚糖作為第二網絡來增強機械和殺菌性能。
  • 中科院化學所《Adv Mater》:強韌水凝膠材料取得重要進展!
    水凝膠類似於生物軟組織,具有獨特的微環境(高含水量和通透性)和自適應的特點,在藥物緩釋、傷口敷料、組織工程及柔性電子器件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傳統水凝膠的力學性能和抗溶脹能力通常很差,導致其實際應用受限。
  • 簡易科普:1分鐘了解什麼是水凝膠?有什麼用?
    【科普定義】水凝膠是親水性聚合物鏈的網絡,有時也叫做膠體凝膠,其中水是分散介質。三維軟體是由於親水性聚合物鏈通過交聯而保持在一起。由於固有的交聯,水凝膠網絡的結構完整性不會因高濃度的水而溶解。水凝膠也具有高吸收性(它們可以包含90%以上的水)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網絡。「水凝膠」一詞在文獻中首次出現是在1894年。最初,對水凝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這種相對簡單的化學交聯聚合物網絡上,以研究其基本特徵,例如溶脹/溶脹動力學和平衡,溶質擴散,體積相變和滑動摩擦,以及研究此類應用。如眼科和藥物輸送。
  • 《納米》分子滲透劑形狀和化學如何控制響應性水凝膠的滲透性?
    歲末12月31日,弗萊堡大學Joachim Dzubiella教授團隊在《ACS Nano》How the Shape and Chemistry of Molecular Penetrants Control Responsive Hydrogel Permeability一文,他們揭示了水凝膠滲透的滲透性和選擇性的分子原理。
  • 哥倫比亞大學《納米快報》防凍熱穩定水凝膠電解質柔性超級電容器
    《科研摘要》由於常規水凝膠電解質的挑戰,尚未實現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在低於零的溫度下,水凝膠電解質中的大量水不可避免地會凍結並限制離子遷移,並且它們的結構在高溫下不穩定。先前,哥倫比亞大學Chao Lu和陳曦教授團隊報了道基於抗凍和熱穩定的蒙脫土/聚乙烯醇(MMT/PVA)水凝膠電解質的全溫度柔性超級電容器。MMT材料增強了水凝膠的熱穩定性,並且由於形成定向的導電路徑,其層狀結構促進了離子導電。通過簡單地引入二甲基亞碸來使用凝固點低於-50℃的水性電解質。
  • 【第2549期】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引入3D列印來製造堅韌的軟質材料 圖1 生物墨水的製備 這是由一種由微凝膠組成的墨水實現的,該微凝膠在含單體的溶液中會溶脹。
  • 羅布麻纖維素納米纖維增強殼聚糖基複合水凝膠的製備與表徵
    在這項工作中,以殼聚糖為基質製備了由纖維素納米纖維(CNF)增強的殼聚糖基水凝膠。研究了CNFs(1vt%,1.5vt%和2vt%)在力學性能、溶脹性能、pH敏感性和抗菌性能等方面對其結構-性能關係的影響。與普通增強顆粒不同,具有特殊纖維形狀和豐富氫鍵的CNFs可以與殼聚糖水凝膠形成相互連通的多孔結構,在壓縮作用下可以分散應力,並延緩永久受損。
  • 南開大學郭瑋煒《先進材料》DNA水/微凝膠在生物傳感和醫學的應用
    智能DNA水凝膠通過改變其溶脹體積,交聯密度以及光學或機械特性對外部刺激的響應性,促進了基於DNA水凝膠的體外生物傳感系統和致動器的開發。此外,將DNA水凝膠的尺寸減小至微米和納米級,可以提高響應速度和傳遞能力,從而使其成為快速檢測,體內實時傳感和藥物釋放應用的極佳候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