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馬化騰作為國內兩家最大網際網路公司的創始人,經常會被別人拿出來比較,最受大家熱議的就是兩人的財富對比,除了財富對比之外,兩家公司的產品也經常被拿出來對比。其實最早之前兩家公司並沒有什麼競爭關係,但隨著兩家公司體量越來越大,都相互看上了對方的「蛋糕」,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比如馬化騰看上了馬雲的電商,先後投資了拍拍網,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跟馬雲搶佔市場,馬雲看上了馬化騰的社交產品,先是在支付寶內植入聊天軟體,後又開發出了來往,失敗之後才有了現在的釘釘,所以兩人之間的競爭還是蠻大的,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會被大家拿出來做對比的原因。
在每一個領域馬化騰都有能拿得出手的產品來跟馬雲競爭,但是在一件事上馬化騰卻跟馬雲差距比較大,那就是很多人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馬雲經常被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接見,但是馬化騰卻沒能享受到這個待遇,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就是兩者性格原因,馬雲的性格偏外向,馬化騰性格偏內向,不一樣的性格交際能力也就自然不一樣,外向性格的人朋友自然就多,比如馬雲的朋友就遍布中國很多領域,像娛樂圈、政治圈、商業圈、體育圈、公益圈等各種各樣的圈子都能看到馬雲的身影和朋友,而馬化騰偏內向,也更低調,屬於那種悶聲發大財的人,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場合,一般很難看到他的身影,朋友圈大部分都局限於商業領域,幾乎沒看到馬化騰有娛樂圈或者體育圈等其他圈子的朋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馬雲會比較受外國領導人歡迎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口才,馬雲和馬化騰兩人之間的口才差距還是比較大,馬雲被很多網友調侃有當傳銷頭目的潛力,就證明其口才有多好了,國內大大小小的演講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坊間也流傳著他的很多名言金句。而馬化騰口才就沒有馬雲那麼好了,如果有看其演講的視頻應該能看出來,他講的都是跟技術相關的,很少會像馬雲一樣東扯西扯,把你扯得暈乎乎的。
第三就是口語水平。馬雲沒創業之前是英語老師,第一次創業成立海博翻譯社也是跟英語有關,所以馬雲的英語水平毋庸置疑,看看他在國外的演講視頻就能知道他的英語水平有多好。馬化騰雖然也是重點大學畢業,但是主攻的卻是計算機技術,英語水平和馬雲相比可能就沒那麼好了。而在跟這些國外領導人交際的話,英語就顯得尤為重要,靠別人翻譯總感覺會有間隔,不能交心。
最後就是利益關係。要知道能成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是非常精明的人物,他們注重的並不是朋友,而是這個朋友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利益。阿里巴巴和騰訊雖然都是網際網路公司,但是阿里巴巴能給這些國家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因為電商關聯上下遊的企業太多了,能給這些國家帶來大量的稅收,促進經濟的發展。而騰訊主營業務是遊戲和社交,這些並不能為這些國家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和稅收,反而還會誤導這些國家的下一代,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外國領導人很少接見馬化騰的原因。
綜上所述,純粹的友誼在當前已經很少了,特別是在商業上,能成為朋友的大多數都是有著共同的利益,或者能給別人帶來利益,何況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更是看中利益,不能給自己國家帶來利益,即使你有錢也不一定會待見你,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