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玩家都購買了任天堂的Nintendo Switch遊戲機了,但是也有一些玩家在購買之後沒有玩多長時間就不怎麼玩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購買的用戶群體問題
有一些購買Switch的用戶不是核心玩家。要知道我國遊戲機解禁從2014年算起也就才剛剛5年時間,索尼的ps4和微軟的xbox也是陸續開始發行國行的,而Switch遲遲沒有國行。原因並不是出在國行,而是知道主機包括掌機的人始終是小眾。當Switch發售之後,由於任天堂第一方推出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大獲成功,導致Switch名氣在國內迅速蔓延開來,部分非核心玩家,輕度玩家抱著好奇試一試的態度購買了Switch,在玩過《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或者沒打完的情況下逐漸發現Switch並不適合自己,因此吃灰。
正版卡帶價格問題
要知道無論購買主機遊戲、掌機遊戲還是pc遊戲都是要購買正版的(這裡不討論破解機與破解遊戲),特別是對於主機遊戲和掌機遊戲而言,正版遊戲往往要貴一些。59.99美元即300多人民幣對於多年正版玩家而言早已習以為常,索尼、微軟、任天堂御三家主機平臺中,任天堂的正版遊戲往往是最貴的(卡帶成本是其中一個原因)。不少Switch上面的大作常常會炒到400塊以上,諸如《八方旅人》、《異度之刃2》、中文版的《暗黑破壞神》等等,有些玩家覺得正版卡帶實在是太貴了,一張卡帶就吃掉了幾分之一的工資,支持正版的心又不允許自己玩破解,因此只好放棄。
心儀遊戲是否充足問題
任天堂雖然在FC時代牢牢地穩坐遊戲界的霸主地位,無論是在軟體方面還是在硬體方面。隨著後來的霸道條款很多遊戲合作廠商紛紛轉戰投靠索尼,從那時起無法依靠第三方生產遊戲的任天堂雖然可以憑藉自己強大的第一方工作室推出高品質的遊戲,但是開發速度還是有極限的,畢竟任天堂至今也才11個工作室,而一款大作往往要耗費大量人力動輒幾年的時間。因此看起來switch上面的遊戲雖然非常不錯,但是優秀的大作供應速度往往很多人並不了解。不少人在購買《塞爾達荒野之息》、《馬裡奧奧德賽》、《異度之刃2》並且打完之後,陷入了沒有「遊戲」玩的困擾之中。或許玩家還知道很多知名的遊戲,但並不是都合乎他們的口味。有的人就是只喜歡某一類型或者某一個作品。因此一旦心儀的遊戲供應不上,而玩過的遊戲又不再想玩了,轉手這個念頭也就油然而生。
遊戲表現力問題
這一點並不是絕對,只是一個相對而言。由於switch的機能是無法與索尼的ps4和微軟的Xbox相提並論的,而且在之後的半代升級的軍備競賽中,索尼的ps4pro和微軟的xbox one x都已經遠遠將switch甩在了後面。對於一款在三個平臺都發售的遊戲而言,switch上面的表現力往往都不如其他兩個平臺(高配pc更是如此),不少人都覺得明明在xbox one x可以有真4k畫面表現力,ps4pro也至少有著2k的畫質,有些時候switch僅僅只有720p,這讓一些玩家略微有些失望。
哪怕不提畫面,就幀數穩定而言,switch有些時候也並不盡人意。經典大作《巫師3》發售了幾年之後,準備要登錄switch了,但是很多玩家都認為switch的性能恐怕並不能很好地展現《巫師3》。
不知道有你NS有沒有吃灰呢?吃灰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