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們可能已經很了解電磁幹擾、並聯和布局,但當矽晶片過渡到碳化矽或其它寬禁帶器件時,這些問題需要更多地被關注。VZOednc
矽(Si)基半導體的出現比寬禁帶(WBG)半導體早了幾十年,根據晶片供應商公布的數據,矽晶片現在仍佔約90%至98%的市場份額。寬禁帶半導體主要包括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儘管這種半導體技術還遠未成為一種成熟的技術,但由於其優於矽的性能優勢,包括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小的尺寸和簡單的冷卻要求,使得它可以進軍各個行業。VZOednc
如果要採用SiC或GaN功率半導體器件實現最佳設計,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並在幾個方面謹慎考慮,如開關拓撲、電磁幹擾(EMI)、布局、並聯以及柵極驅動器的選擇。另外,解決可靠性和成本問題也很重要。VZOednc
VZOednc
在Si、SiC和GaN均可採用的應用中,通常根據密度、效率和成本來進行選擇。一旦設計人員了解了這三個參數,就會知道該採用哪種開關技術。(圖片來源:英飛凌科技公司)VZOednc
這一切都要從設計目標開始,因為設計目標決定了是否需要從Si功率器件轉向SiC或GaN功率器件。VZOednc
英飛凌科技公司分立功率器件業務部技術市場工程師Bob Yee說,無論是使用矽,還是SiC或GaN,設計人員都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成本、效率和密度。憑藉CoolSiC和CoolGaN這兩個產品組合,英飛凌同時進軍SiC和GaN市場,另外還提供Si MOSFET和IGBT產品。VZOednc
Yee表示,成本由「美元/瓦特」來衡量;效率由「功率輸入/功率輸出」的百分比來衡量;功率密度則由「瓦特/立方英寸」來衡量。「一旦確定了這些設計目標,也就決定了應該選擇的技術類型及其成本。」VZOednc
Yee還表示,尺寸和重量對於決定使用矽還是WBG也很重要。以一個小尺寸適配器的設計為例,這類適配器設計大概率會採用GaN電晶體(HEMT),而不是Si MOSFET。原因是,GaN的高開關頻率使設計人員可以縮小電磁線圈的尺寸,從而將電源適配器的尺寸大大減小。VZOednc
「設計人員必須了解他們的功率密度需求,這將最終決定效率。因為尺寸越小,散熱空間較小,也意味著需要的效率更高;這迫使設計人員不得不採用WBG器件。」Yee補充道。VZOednc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矽方案已逐步實現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尺寸,但WBG器件可以提供更高的效率。Yee以一個100 W的電源為例進行了說明。該電源具有100 W輸入和94 W輸出,這意味著6%的能源損耗或94%的效率。他說:「這裡有一條區分線可以將WBG技術與矽技術分開。如果要達到最高94%的效率,採用矽技術就可以實現,沒有理由採用WBG支付更多的費用。但是,如果要達到96%的效率,那麼除了使用WBG之外別無選擇,因為除拓撲結構外,開關器件自身的屬性會引起寄生損耗。VZOednc
Yee補充說:「如果要達到96%的效率,就需要採用新的GaN或SiC拓撲結構。」VZOednc
使用功率因數校正(PFC)拓撲就是一個很好的示例。Yee表示,如果一個設計人員想要針對特定拓撲優化開關技術,例如圖騰柱PFC結構,那麼採用WBG將可提升其性能。 「無橋圖騰柱PFC可以說是WBG完勝的最佳例證。」VZOednc
VZOednc
設計人員需要評估WBG器件,研究如何針對特定拓撲優化開關技術,以實現最大的性能改進。(圖片:英飛凌科技公司)VZOednc
設計人員不斷優化設計以獲取更高頻率、更高功率密度和更高效率。開關頻率越高,EMI和開關損耗也越高,設計人員需要特別留意。這也正是WBG技術面臨的挑戰。VZOednc
WBG的寄生效應小於矽基器件的效應,這意味著EMI很容易升高,因為WBG開關速度更快。 Yee指出,當針對高頻應用進行優化時,需要注意EMI的影響,同時還要考慮其它開關損耗。VZOednc
UnitedSiC公司工程副總裁Anup Bhalla對此也表示認同,UnitedSiC是一家SiC FET、SiC JFET和SiC肖特基二極體製造商。Bhalla認為,「更高的功率密度會帶來系統優勢,但同時EMI問題會變得尤其嚴重。因為高功率密度實際上意味著所有元件都要變得更小,而變小的唯一方法就是開關速度更快。這樣可以將變壓器、電感器、散熱器和其它組件縮小很多。」VZOednc
Bhalla說,開關速度更快也意味著以更高的電壓和電流變化速率運行,這可能會導致較大的電壓過衝和EMI問題,因此PCB布線布局會更加困難。VZOednc
Bhalla說:「電路電源端的這種快速電壓變化很容易影響電路的信號端,因為它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隨處發送一個小的電壓尖峰,這個尖峰可能會在錯誤的時間觸發柵極驅動器,並毀掉一切。所以布局時必須格外小心。通常,(客戶)需要付出大量的工程努力才能實現目標,在過去的四、五年間,許多客戶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VZOednc
布局是個大挑戰。Yee說,最大的障礙在於驅動器和柵極之間的布局。「設計師需要注意三個端子,驅動器輸出到柵極輸入(無論是SiC還是GaN),以及驅動器源極與WBG器件源極的接地連接。」VZOednc
Yee指出,因為WBG器件的切換速度非常快,設計師首先需要最小化環路電感。「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可能會產生無線信號並造成輻射。」 因此,需要特別注意這些連接。為了解決這一挑戰,英飛凌建議使用具有開爾文(Kelvin)源極功能的WBG器件。VZOednc
布局還會影響大功率應用中的並聯。Bhalla說,並聯相當直接,「它採用相同的物理原理,必須保持布局對稱且平衡。我們必須使部件之間的參數分布保持相對緊密,以使所有部件看起來相同,以便可以輕鬆地並行連接。VZOednc
「設計人員喜歡採用這些快速器件並將其並聯,就像他們過去並聯IGBT一樣。」Bhalla補充說: 「IGBT太慢了,所以並聯IGBT器件會相對比較容易;但並聯WBG器件會比較困難,當切換速度增加10倍時去嘗試並聯,你就需要在布局方面做更多的工作。」VZOednc
「必須格外小心,至少要做一個像樣的布局,以使並行器件之間的所有電流路徑看起來都相同。 當兩個器件的電感相差五倍時,它們是不可能並聯的。」VZOednc
給工程師提供演示板,可能是向他們展示如何解決布局和並聯難題的最簡單方法。Bhalla說, 「我們會非常小心地保證,在並聯使用這些器件時,用於驅動柵極的環路與用於路由所有功率/電流的環路保持解耦。柵極驅動電路是一個小型環路,另外還有一個大型的強大環路來驅動所有功率/電流,您會希望將這兩者之間的耦合最小化,而並聯是更好且更容易的方法。」VZOednc
使用GaN器件時也是如此。GaN HEMT / E-HEMT器件的專業開發商GaN Systems公司銷售和營銷副總裁Larry Spaziani表示:「由於GAN速度很快,工程師們必須比以往更加了解布局。如果布局不正確,會導致性能下降或EMI問題,甚至出現故障模式。」VZOednc
「GaN不會改變布局規則,但所有組成部分都變得更小、更緊密、更緊湊,此時必須確保方法是正確的。」Larry Spaziani 補充道。VZOednc
Yee解釋說,從性能角度,SiC可以替代Si IGBT或Si MOSFET,部分原因是其驅動結構非常相似。它們都是常閉型器件,並使用標準驅動器,但其中也存在細微差別。VZOednc
Yee解釋道,Si MOSFET的驅動電壓為10 V至12V,SiC的為0 V至18 V;Si的欠壓鎖定(UVLO)閾值為8 V,而SiC的為13 V。因此,在從Si轉變為SiC時,設計人員需要做一些細微的調整。VZOednc
不過,採用GaN的驅動結構則完全不同,與IGBT或MOSFET也不同。他補充說,」您必須使用具有特定開啟和關閉時間的特定驅動器。因此,設計人員需要特別關注驅動方案,不僅要考慮時序,而且若要並聯GaN FET,還必須使驅動器和GaN FET之間具備完美的對稱布局。」VZOednc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GaN支持柵極驅動電壓和UVLO,設計人員就可以使用標準驅動器,但同樣需要對設計進行細微調整。大多數供應商都會建議使用新一代的柵極驅動器,以最快的開關速度進行切換,從而獲得最高的性能。VZOednc
VZOednc
與專用GaN驅動器相比,使用標準的柵極驅動器驅動GaN器件需要增加一個負電壓電源,以安全地開啟和關閉器件。(圖片:英飛凌科技公司)VZOednc
Yee表示:「如果使用標準驅動器,就必須為GaN提供正電壓和負電壓,所以我們更希望客戶使用專用驅動器。」他推薦了英飛凌公司的1EDF56x3系列GaN柵極驅動器。VZOednc
大多數WBG器件並不是Si MOSFET或Si電晶體的直接替代品。但共源共柵(cascode)類型的器件是個例外,它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工程處理。但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人員將無法利用WBG半導體的某些優勢。VZOednc
以UnitedSiC公司的SiC產品為例,其全部採用矽兼容封裝。這意味著這些器件可以直接替換先前使用的IGBT或矽超結MOSFET。VZOednc
Bhalla表示,其產品的獨特特性之一是,所生產的共源共柵器件可以跟MOSFET一樣使用。 這些SiC FET包含了一個SiC快速JET,與共源共柵優化的Si MOSFET採用同樣的封裝,所提供的標準柵極驅動SiC器件都採用標準通孔和表面貼裝封裝。他說:「我們的共源共柵器件是真正可直接替換的產品,除了柵極電阻可能有所變化之外,不需要任何其它改變。」VZOednc
此外,這些器件也不需要特殊的驅動器。Bhalla說,它們與所有主要供應商十年前就提供的標準矽柵極驅動器IC均兼容,包括那些與SiC MOSFET一起使用的舊器件和老式IGBT。VZOednc
他補充說,在過去兩年中,已經有很多性能優異的SiC柵極驅動器被開發出來。「它們雖然很昂貴,但是人們已經開始使用;而我們的器件也兼容這些更好的驅動器。」VZOednc
但這些驅動器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它們無法最大限度發掘WBG器件的性能。Bhalla表示:「我們現在利用這類封裝提供的超快速器件具有很大的電感。當通過這些封裝在電路中設置高壓擺率(di / dt)時,將會加劇所有快速開關會導致的問題,如更大的過衝、更大的振蕩等。」VZOednc
Bhalla說,他們正在努力改進封裝。「人們利用了SiC的部分優勢,並以廉價和簡單的方式在終端系統中得到了一些好處,這就是目前的狀況。VZOednc
他說:「全球範圍內矽器件的佔有率仍然相當大,在從矽向碳化矽的轉變過程中,我們鋪設了一條可行之路。」VZOednc
Bhalla認為,到明年,將會有很多頂側冷卻的表面貼裝封裝,甚至是表面貼裝型模塊出現,它們會將整個半橋集成在一個封裝中。他說:「我們必須做到,否則用戶將無法發掘碳化矽的所有優勢,也無法邁入新的臺階。」VZOednc
例如,UnitedSiC最近推出了採用TO-247封裝、導通電阻僅為7-mΩ的650V器件(其較低的導通電阻可以實現更高的效率。)。與該器件最接近的競品的導通電阻要高出其3倍,但UnitedSiC遇到的問題是,其封裝引線實際上比晶片本身更熱。「鑑於此,我們將200A的器件降額到120A來使用,就因為在實際使用該器件時,我們發現引線比晶片本身更熱。」Bhalla說。VZOednc
VZOednc
UnitedSiC推出了第一款SiC FET,其導通電阻RDS(on)<10 mΩ,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損耗。該器件採用大眾熟悉的TO-247封裝,集成了一個第三代SiC JFET和一個經共源共柵優化的Si MOSFET,可以通過相同的Si IGBT柵極電壓驅動。(圖片:UnitedSiC)VZOednc
從消費電子到汽車行業,OEM廠商的設計師們都有一些共同的設計要求: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小的電子產品。VZOednc
Spaziani說,在較高的頻率下,電力系統中的幾乎所有組件(電容器、電感器、變壓器等)都可以更小。由於GaN效率很高且產生的熱量很少,因而不需要任何散熱器。因此,設計人員只需要拆掉散熱器就可以節省空間和成本,或者也可以保持相同的頻率以獲得更高的效率。通常,即使效率僅提高1%,也足以使伺服器供電電源的客戶從鉑金級跨越到鈦金級(即效率達到96%)。VZOednc
Spaziani說,與工程師通常所做的沒什麼不同,無論是使用矽技術還是其它技術,工程師通常都必須優化電路板,但是柵極驅動有所不同。採用GaN和SiC,柵極驅動的行為特徵不同於矽MOSFET和矽IGBT,因此工程師首先要問的是:「如何驅動柵極?」VZOednc
在過去的30年中,基本上MOSFET已成為標準的0-12V的柵極驅動電路,而GaN要麼是–3-6 V,要麼0-10 V或0-5V。Spaziani說,它們都有細微差別。「但好消息是GaN Systems公司已發展了6年,而且現在已經有10多家主要的半導體公司在提供GaN驅動器,所以現在這已經成為一個簡單的應用決策。」VZOednc
GaN Systems還提供了一種稱為EZDrive的電路,無需分立驅動器。它將12V MOSFET驅動器轉換為採用大約六個組件的6V GaN驅動器。Spaziani說:「這種電路很便宜,適配器設計師非常喜歡;它易於使用,不耗電且體積小,而且不必配置專用的柵極驅動器。」VZOednc
GaN供應商認為,關於GaN技術,仍然存在一些錯誤或虛假的傳言,涉及EMI、並聯、雪崩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VZOednc
傳言一:GaN器件的EMI更為嚴重。GaN提供了良好的開關邊緣,可實現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頻率,但這並不意味著EMI會更糟。實際上,供應商們宣稱,GaN器件的EMI通常比具有良好布局的矽器件要好,而且還可以使EMI濾波器更小,從而降低成本。VZOednc
傳言二:並聯是一個常見問題,傳言說GaN僅在低功率和高頻下才具有優勢。舉個例子,GaN Systems的客戶以20 kHz到20 MHz的頻率切換器件,且以高功率運行,其器件是並聯的。所以,GaN電晶體就可以很好地並聯,只要確保每個電晶體承載的電流量相同即可。例如,如果將兩個器件並聯,若其中一個電晶體承載70%的電流,則損耗會很快,電路也會很快失效。注意:來自不同SiC和GaN供應商的器件在並聯時略有差別。VZOednc
傳言三:不具備雪崩能力。MOSFET進入雪崩模式以鉗制電壓尖峰,以保護電路的其餘部分免受故障影響。而GaN器件製造商則通過在電壓額定值中設計更多的冗餘量來解決此問題。例如,GaN Systems的650V額定器件在1000 V以內都不會發生故障。VZOednc
傳言四:可靠性和成本無法與矽器件相比。可靠性是通過故障率(FIT)來衡量的。矽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而且被大多數供應商證明是可靠的。但WBG半導體不同,像任何新技術一樣,其可靠性風險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簡單地比較WBG器件和矽器件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矽晶片的可靠性已得到充分證明,而且多年來的大量生產也降低了成本。VZOednc
但有部分WBG供應商(例如GaN Systems)表示其可靠性[FIT]與矽相當,在過去五年中,二者的價格差距明顯縮小,WBG的價格從3-5倍於矽,降到了1.5-2倍於矽。VZOednc
VZOednc
GaN Systems器件的FIT故障率 <0.1(圖片:GaN Systems)VZOednc
WBG供應商提供了設計工具、演示板和指南,以幫助客戶向SiC和GaN器件過渡,但最終,客戶必須自己付出努力進行研發,以實現向新技術的飛躍。VZOednc
Bhalla說:「所有優勢都在眼前,但客戶需要引導進行必要的工程處理才能真正體現這些優勢。」VZOednc
(本文授權轉載自EDN姊妹網站電子工程專輯。參考原文:Designing with WBG semiconductors takes a little extra know-how)VZOednc
責編:趙明燦VZOe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