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懵了,工信部怒了,三大運營商蔫了

2021-01-08 王石川

10月27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就老用戶目前不能享受運營商入網優惠和新套餐等相關問題作出回應稱,工信部收到用戶反映後,立即約談了三大運營商,並要求企業採取措施,除雙方合約另有約定外,不得限制用戶的資費選擇

網際網路套餐以優惠而便捷著稱,但困擾運營商老用戶的是,正使用常規套餐的他們,無法享受這類更優惠套餐。相關運營商稱這類套餐,只有新開戶享受,老用戶不能原號直轉。在頻頻投訴之下,運營商卻無動於衷,如今被工信部約談,運營商有望低下高傲的頭,與民意實現「和解」。

這當然是個好消息,但並不讓人心悅誠服。如果未遭約談,不是受諸行政命令「施壓」,三家基礎電信企業會「均表示將嚴格執行工信部有關規定」?揆諸以往案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運營商在商言商,不是搞慈善,公眾不能有「吃大戶」心態。問題是,為何每一次本該做的事,非要等到監管部門「敲黑板、劃重點」才做?本來利國利民的事,為何被耳提面命,手指頭點到額頭上才做?為何符合時代大勢,與民眾形成良性互動的事,為何在輿論不停追逼下才做?

遏制亂收費是如此,提速降費是如此,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也是如此。每一次運營商似乎都心不甘情不願的,本是好事非要讓公眾等得興趣索然,花兒都謝了。為何不做順水推舟乃至提前做送「人情」、得人心的事呢?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也許有人會說,不能慣用戶,否則用戶得隴望蜀,胃口越來越大。其實,講究規則乃至法治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存在慣不慣的問題,而是涉及管不管的問題。以運營商老用戶套餐選擇權受限為例,老用戶要求享受新套餐選擇權,並非無理取鬧,也不是開運營商的油,或強行向它們口袋裡掏優惠,而是討回屬於自己的權利而已。

眾所周知,關於行動電話洪湖資費,工信部(原信息產業部)有個著名的630號文件——《關於保障行動電話用戶資費方案選擇權的通知》,該通知第二條明確規定:在同一行動電話歸屬地內(俗稱「行動電話本地網」),移動通信企業應保證本企業同一網絡的原有用戶,可以在不改變號碼的情況下,自主選擇使用本企業的所有資費方案(已停止發展用戶的除外)。有了這規定,限制老用戶選擇新套餐,運營商即屬違規,就是不遵守用戶的合理合規訴求。運營商亂立規矩,自然就屬設立霸王條款,就該受到譴責,必須及時調整。

對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答記者問題時給出了明確表態,除了要求運營商「嚴格按照2006年原來部裡發的630號文件,這個是關於保障行動電話用戶資費方案選擇權的通知,以及後面還有一個通知文件,就是關於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通告」,還要求運營商梳理排查現有的資費方案,如有限制用戶資費選擇權的行為,立即整改。簡言之,運營商必須遵守630號文件,不僅廢除老用戶不得選擇新套餐的規定,還須及時清理現有的傷害用戶權利的其他行為。

「掃帚不到,灰塵不掉」,如今用戶一遂心願,在欣慰之餘卻不必狂歡,本屬於自己的正當權益,卻得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投訴、維權,乃至求助於監管部門,這正常嗎?其間,多少用戶心力交瘁?承擔了多少不必要的經濟成本?又折損了多少時間成本?試問,誰來埋單?更該追問,運營商一次次任性,「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犯了錯遲遲不改,被約談後才改,就像決策失誤卻拍拍屁股走人,說得過去嗎?如果沒有受到懲戒,或者說違規成本過低,運營商下一次仍設法侵犯用戶權益。如果運營商維持名義上「分割」實則仍是壟斷的局面,用戶利益必然薄如蟬翼。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套用這一表述,用戶與運營商之間是不是也存在矛盾?用戶與運營商本來有著共同的利益公約數,但運營商往往「不經意」地傷害廣大用戶權益,行事不夠磊落,缺乏守法守規意識,對用戶形成了擠壓,這是導致矛盾產生的主要原因。面對用戶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運營商也該改變了,該與時俱進了,該壓抑住自己不正當牟利的衝動了。

不奢望運營商無謂慷慨,也不指望運營商把用戶敬到天上。運營商如果做到尊重法規、順應趨勢,並與民眾的正當需求合拍,就謝天謝地了。但願下一次,別再出現工信部拎耳朵,運營商才響應民意的怪事。

相關焦點

  • 工信部「突然怒了」運營商必須限期無條件解除流量限制
    導讀:工信部「突然怒了」運營商必須限期無條件解除流量限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科技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工信部「突然怒了」運營商必須限期無條件解除流量限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工信部決定監督三大運營商,若用戶有什麼不滿,可以直接投訴!
    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中,用戶們對於流量的需求比想像的要大得多,而3大運營商也正是看到了這個好機會,所以在流量資費上是賺多少有多少。中國的三大運營商自然是移動、聯通和電信雖然這三個公司之間是競爭關係,但是對於流量的態度卻是十分的統一——貴。
  • 點讚工信部,明確三大運營商不得推出限制老用戶套餐
    上個月開始,網上流傳出了各種修改網際網路套餐的辦法,不乏投訴工信部來解決限制老用戶轉套餐的規定。雖然開始時候有點曲折,但是通過網友不斷的努力,還是推動者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這座大山。根據不少用戶反饋,此前限制老用戶的網際網路套餐目前在一些地區可以通過人工或者專門的線下門店進行辦理。
  • 工信部宣布好消息,15家虛擬運營商正式轉正,三大運營商要涼?
    導讀:工信部宣布好消息,15家虛擬運營商正式轉正,三大運營商要涼?眾所周知,中國的運營商市場如今是三分天下,移動聯通電信各自之間暗自較勁,但是再怎麼競爭也只是這三家的相互殘殺。用戶對於這三家的抱怨和吐槽也是一隻沒停過,要麼是流量資費太貴,要麼是隱藏式收費太多,但是苦於沒有其他選擇,用戶們也只能默默忍了。
  • 工信部一錘定音,三大運營商:數據漫遊費或將取消!
    這幾年工信部大力推出「提速降費」的政策。目前語音通話已經得到了本質上的改變,現在再無長途漫遊區分,對用戶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好處。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數據流量對於我們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數據流量卻被運營商區分為國內,省內,本地等多個等級。
  • 工信部保駕護航「攜號轉網」,三大運營商再次被提醒
    從去年11月,全國「攜號轉網」正式實施以來,我國已有1200萬用戶完成了攜號轉網。我們手機功能之所以能夠如此豐富多彩,從根本上離不開三大運營商的支持。沒有網絡,我們的手機功能或許就要倒退十多年。然而三大運營商在此前,對於老用戶一直都是保持著高姿態,套餐資費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複雜,使得很多用戶都抱怨不已。因此,「攜號轉網」得到了絕大部分用戶的支持。
  • 工信部正式「施壓」!5G費用必須降?三大運營商苦不堪言
    經過三大運營商的不懈努力,我國目前5G基站的數量也有了大幅增長,5G信號不再是單獨幾個試營點才有,而是在一些主線城市已經做到了大多數區域覆蓋。三大運營商也驕傲表示,今年有關5G建設的目標已經提前完成!但是卻沒能撼動韓國這個「5G一哥」的地位,說到底不愧是全球第一個宣布5G網絡商用的國家,早在三月份用戶量就已經高達588萬之多,並佔了無線市場將近10%的份額!
  • 工信部發布「鐵令」,三大運營商被要求改善
    在此之前,很多人因為手機號使用多年導致不想更換其它運營商,但是隨著套餐不斷的推出,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完善,工信部也推出了「攜號轉網」。,類似套餐複雜化、收費不合理等,要知道,工信部有權監管三大運營商,所以三大運營商一旦出現違規操作就會被監督。
  • 工信部宣布新通知,督促三大運營商加快IPv6改造
    4月27日消息,在昨天,工信部聯合國家廣電總局督促我國三大運營商儘快對網和相關設備進行IPv6改造。工信部給出了截止時間,最好在2020年第三季度末完成,即在9月底完成改造。進行IPv6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5G時代的到來,IPv6改造需要儘快提上日程,滿足用戶的需求,以及與時代發展儘快同步,這對三大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大挑戰。在此之前,從去年開始,隨著5G的到來,工信部對三大運營商提出過多項任務。
  • 工信部再次確認,三大運營商集體沉默了,4G網速有答案了!
    雖然我們都知道5G的到來,一定會讓4G的網速變慢,但是沒有料到出來的如此之快,畢竟全國絕大數地方依然還是使用4G網絡為主,這麼做是不是有點沒有考慮廣大用戶的權益。三大運營商針對這個現象,也是第一時間站出來澄清表示:沒有降速。但是工信部再次確認了,4G網速確實又降速的情況,這一下讓三大運營商集體沉默了。
  • 15506人向工信部投訴,中國移動投訴數量佔三大運營商之首
    截止10月底,我國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億戶,而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的用戶最多將近9.5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相對較少一些,那麼,您知道三大運營商哪個被投訴最多嗎?近日,工信部就公布了第三季度電信服務質量情況。
  • 工信部正式表態,運營商的算盤被打破?4G用戶:歡迎5G!
    >工信部正式表態,稱將推動三大運營商優化套餐,降低5G套餐資費!援引工信部發言人聞庫的說法:目前國內的5G網絡已經進入蓬勃發展期,全國已經建成了19.8萬個5G基站,並且這個數量還在飛速增長,這對於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推動三大運營商去積極優化5G套餐,降低5G套餐的資費水平,讓更多的用戶都能用上5G網絡。
  • 工信部終於出手,三大運營商敲響警鐘,為「攜號轉網」保駕護航
    然而三大運營商在此前,對於老用戶一直都是保持著高姿態,套餐資費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複雜,使得很多用戶都抱怨不已。因此,「攜號轉網」得到了絕大部分用戶的支持。根據工信部統計調查的結果來看,超過43%的用戶在更換運營商後獲得了更低的套餐資費,超過25%的用戶獲得了更加優質的網絡與服務。這些也是人們對於運營商最基本的訴求。
  • 午報| 工信部正研究燃油車將禁售時間表;三大運營商4G用戶月均使用...
    導語:日前,工信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7936號建議的答覆》(下稱《答覆》),明確指出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開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設立燃油汽車禁行區等試點,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
  • 工信部放行,三大運營商均獲eSIM服務批文
    工信部全部放行,三大運營商均獲eSIM服務批文 今年年初,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中國聯通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覆,10月19日,工信部再次發布批文,同意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
  • 三大運營商正式妥協,工信部推出新規,4G網速將會得到改善
    但目前為止,三家運營商卻統一表示自己沒有拆除原有的4G基站。同時也沒有暗自為用戶的網絡進行降頻操作,用戶網速變慢的原因也就與通訊公司沒有聯繫了。但偏偏網速變慢的公司還不止一家,三大運營商的4G網速在相關論壇上的討論更是一刻都沒有停歇。很多北上廣的小夥伴更是表示,自己的流量速度和之前差了好多。
  • 工信部下達「鐵令」,三大運營商必須整改,無條件解除流量限制
    對於國內的三大運營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只要有手機號的人,都是它們的用戶。三大運營商在為人們提供通信網絡的同時,也向用戶出售流量套餐,以此來獲取相應的利潤。雖然在現在這個時代,無線網絡已經基本普及了,人們在家根本用不上手機流量,但是我們不可能天天都待在家裡,總有出門的時候,而這時手機流量就派上了用場。
  • 工信部下達了「鐵令」,三大運營商必須整改,無條件解除流量限制
    對於國內的三大運營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只要有手機號的人,都是它們的用戶。三大運營商在為人們提供通信網絡的同時,也向用戶出售流量套餐,以此來獲取相應的利潤。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那些經常使用流量的用戶,可能一不小心就超過了運營商設置的限度,然後網速就變得非常慢!對此,很多用戶都抱怨三大運營商太坑,不僅每個月收取那麼多的流量資費,居然還降低網速來限制用戶繼續使用。顯然,這種限制的存在也是不合理的,會引起很多用戶的反感。但是在三大運營商眼裡,肯定是以利益為主。
  • 工信部正式確認!三大運營商的4G網速有變慢跡象:你的網速降了嗎?
    眾所周知,在最近幾年時間裡,國家一直都在倡導運營商「提速降費」,隨著「流量漫遊」、「話費漫遊」被取消以及攜號轉網的全面推出,確實也是讓全國用戶享受到了「實惠」,但自從三大運營全力推薦5G網絡建設,並在去年正式宣布正式商用5G網絡時,國內很多4G手機用戶都發現,自己所使用的4G網絡的網速均變慢的跡象
  • 工信部:三大運營商已獲TD-LTE頻段
    網易科技訊 11月20日消息,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謝飛波昨天出席2013年ITU世界電信大會時透露,國家已給三大運營商分配了TD-LTE擴大規模試驗頻段。據謝飛波介紹,三大運營商獲得的TD-LTE擴大規模試驗頻段分別為:中國移動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國聯通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國電信2370-2390 MHz、2635-2655 MHz;同時,中國政府正在考慮1.4GHz、3.5 GHz用於TDD後續發展,並研究探討50GHz以上頻段用於滿足未來寬帶移動通信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