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麻應該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事,比如趴著午睡,醒來後手腳容易發麻,緩一會就好了,很多人都沒有當回事。偶爾一兩次手腳發麻或許不用太擔心,但如果經常莫名的手腳發麻,原因可能就沒那麼簡單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別輕視。
手腳經常發麻,跟哪些原因有關?
跟溫度有關,手腳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下,就容易發麻。因為人體對於外界有感知能力是因為皮膚下有神經,受凍時,手腳的神經感知能力會下降,容易引起手腳發麻甚至沒有知覺。
還可能是腕管出現了問題,腕管內的肌腱腫脹、淤血,使得組織發生變性,進而壓迫到了神經,引起手腳發麻無力。這種情況一般在經常做家務的中年女性身上較為常見。
或是頸椎的健康出現了問題,上肢發麻是其早期的身體表現之一,因為頸椎出問題會壓迫到椎動脈的正常供血,血液流動與循環就會受阻,手腳是血液循環的末端,就容易發麻。在從事於長期低頭工作、頸部經常受寒的人身上更容易出現。
如果是單側大腿小腿或腳部發麻,可能跟腰椎也有一定的關係,一般是慢性且反覆發作的麻木,可能還會伴有腰部疼痛。對於長期幹體力活、腰椎出現過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性更大。
跟血糖水平也有關,如果血糖水平過高,很容易會影響到神經系統的正常,神經易出現病變,就容易引起手腳發麻,可能還會伴有瘙癢或灼痛感。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可能要更關注血管的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變硬,一旦血管硬化或堵塞了,就會阻礙正常的血液流通,血液循環不良、供應不及時,手腳就會發麻、僵硬。特別是腦部血管一旦堵塞了,可能不僅僅是手腳發麻,半身都會僵硬,一旦要及時去看,若忽視,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影響。
對於經常喝酒的人來說,酒精攝入過多,可能也會引起手腳發麻,暗示你喝的太多了,此時的你可能已經處於慢性酒精中毒的狀態了 ,別再喝了。
手腳發麻時,可以稍微活動一下身體,促進血液流動與循環,或能有效緩解,也不會帶來其他不適。平時也要多加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血液流通正常,血管也會更加健康。
要注意保暖,雖然現在已經到夏天了,但天氣熱,空調的使用頻率高了,建議大家不要長時間地待在空調房裡。
還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因為維生素B族參與人體內的營養代謝、神經傳導等工作,一旦缺乏了,代謝會異常,神經傳導速度也會減慢,末梢神經容易出現異常,及時補充,或有利於預防和緩解手腳發麻的現象。
如果是病理性的因素,更需重視,及時去查一下,找出源頭,才能採取針對性的緩解措施,避免發展成更大的問題。
總的來說,手腳發麻的現象雖然很常見,但不能坐視不管,可能跟以上多種因素有關,對健康的影響可輕可重,上述幾個緩解方法,不妨一試,或能緩解手腳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