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首發用戶答疑:Surface Go 2到底值不值得買?

2020-12-03 騰訊網

昨天微軟發布了surface go 2,作為一名首發的surface go用戶,哈叔來現身說法,說說surface go/go 2到底值不值得買。

我買的是高配版,起初只買了鍵盤,因為我ipad pro買了筆就拆封玩了玩,然後再也沒用過,今年終於送人了。

後來覺得筆還是有用的,又在京東買了個筆……事實上對我來說也無卵用……

畢竟手寫哪有打字快對不對?

而且字寫的又不好。

想要看FAQ的,直接跳到二。

一、surface go 一代使用體驗

(1)外觀

我買了酒紅色(喜歡騷氣的顏色)的鍵盤蓋,開箱比較簡陋的拍了幾張,合體正面照因為鏡面嚴重,會映照出來哈叔的真容,所以沒放。

照片大家隨便看看,想要看美圖自行搜索。

拿到手的第一感覺是……

精緻!

真特麼精緻!

很久沒有什麼科技產品能給我這種感覺了。

當初買ipX和ipad pro的時候,完全沒有這種感覺。

閃閃發光而且稜角分明的金屬外殼,贊!

這是屬於微軟的美學,和其他的企業真的不一樣……

特別是底部的鍵盤磁吸接口,閃閃發亮,精緻極了!

除了跑馬的大邊框,我對surface go真的沒什麼挑剔的……

放一下兩年前隨便拍的開箱圖吧。

正面反光非常嚴重,所以只能這個角度拍了。

這個質感,真的是無敵……

買來的時候,哈叔正好寫廢土風格的情節,所以超級喜歡廢土風。

然後……

emmmm,買來之後就這樣用了……哈哈哈哈,一塊大鐵板。

(2)性能

很多人吐槽go,覺得它就是電子垃圾。

為什麼?因為它的性能。

4415Y這個CPU,好像都沒有幾臺設備使用,網絡上都找不到太多參考。

雙核四線程,1.6G的主頻,6W(據說go配置的是4.5W)TDP。

字面數字真的是太慘不忍睹了。

我的實際體驗是,比我八年前的那臺i5 3317U的筆記本性能還孱弱。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要吐槽了。

這不是電子垃圾是什麼?

那麼,這麼垃圾的電子產品,它能做什麼?

我買來之後,就進行了一些簡單測試。

(3)測試

1、日常碼字測試

我的理想使用場景:藍牙鍵盤+滑鼠+屏幕(平板)

買來是為了碼字的,上手先裝了碼字用的軟體。

dropbox(多設備同步,之所以用dropbox不用onedrvie是因為dropbox對ios的app支持更好)

scrivener(強大的碼字軟體)

QQ輸入法

v2ray(查資料、爬牆、同步用)

把雲盤的內容同步下來,用自帶鍵盤蓋試了試。

自帶鍵盤蓋的鍵位稍緊促,但是可以接受。

手感很贊!

觸摸板手感更贊!

完全不像是這個厚度和尺寸的小鍵盤能有的體驗!

然後是外接藍牙鍵盤,和臺機體驗相同,無延遲。

完全達到預期需求。

2、office 三件套測試

offce 三件套,因為微軟阿三程式設計師攻佔矽谷之後各種小毛病,前年的某次更新之後,就一直各種卡頓,所以我工作之外基本上放棄使用了。

不過大家很多人應該還是用office三件套比較多,專門測試一下。

測試環境:office365訂閱,最新版,開啟自動同步。

低荷載之下,普通文檔測試

大部分情況下,碼字時不需要高負載,我直接拉到了最低性能最長續航,打開了一個6萬字,大概60頁的word文檔,打字測試了一下,無卡頓。

然後打開了四五個6萬字的文檔,切換、碼字,都沒有卡頓。

高荷載之下,極限文檔測試

保持最低性能最長續航。

然後我打開了一個320萬字,7M大小,3200頁,擁有複雜格式、底紋等設置的文檔。

打開慢但是流暢;

重新分頁失去響應片刻,重新分頁完成。

滑動目錄流暢,點擊目錄切換到底端(3200頁),卡頓數秒鐘,切換到位。

到現在表現的還算是讓人滿意的。

不過我開始打字的時候,就能感覺到明顯的遲滯和卡頓了,微軟自帶輸入法稍好,我熟悉的QQ輸入法在輸入之後卡頓明顯。

把性能拉到中等性能,略微有一點點改善。

把性能拉到最高性能,沒明顯變化。

切換輸入法,發現qq輸入法比較卡,微軟輸入法還是能用的。

不過,對這個表現倒是在我的預料之中。

因為office對超長文檔的支持並不好,這文檔在我的主力機(i7-6700k,32G內存)、工作機上,表現並不能好到哪裡去,大概在280萬字之後就有卡頓現象了。

此外顯卡加速等問題,沒有設置,根據我的經驗,任何設置都沒辦法拯救這種超長文檔了……

所以我才放棄了office,轉為用scrivener碼字……

Excel和Powerpoint測試

我手中沒有太大的excel表,打開了一個普通的表格,打開、修改都非常流暢。

我之前做過一個150M,幾十頁的ppt,打開修改非常流暢,沒有明顯卡頓。

3、PR測試

沒錯,我還測試了PR!

安裝PR2019版本,打開,導入,剪輯……

能運轉,但是一切都慢悠悠的,剪點小片子應該沒問題,大工程……你還是別難為人家了。

4、遊戲

其實不論說得多麼冠冕堂皇……

我買東西的動力,還是為了遊戲啊……

上次買ipad pro就是為了玩陰陽師……

這次買surface go……我能說是因為我回歸了wow嗎?

什麼?surface go還能玩wow?你在開玩笑嗎?

steam串流

理想使用環境:主力機運行+平板steam串流+xbox one s藍牙手柄。

我先串流了wow+滑鼠鍵盤。

wow主力機是最高畫質,2K解析度;

串流到平板之後,因為解析度關係,畫質有所損失,沒有明顯的延遲,運行了十多分鐘,後背溫熱。

因為暫時沒有玩手柄遊戲,所以還沒嘗試手柄串流。

需求達到預期。

本機運行

理想使用環境:原裝鍵盤蓋+藍牙滑鼠。

鍵盤蓋的觸摸板,加上兩指、三指觸控,基本上可以解決日常所有的問題,不過玩遊戲不行,所以買了個藍牙滑鼠,如下:

本來打算買master來著,不過沒有好價,而且不能一次買齊,要慢慢來,這叫延遲滿足,畢竟家裡沒礦。

後來發現,這個小滑鼠真香。

測試環境還是wow。

現在wow的客戶端60G,裝進去就還剩下20G可用了。

還好不需要裝別的軟體。

wow8.0的需求其實很高,而且wow是個CPU遊戲,特別吃CPU,surface go唯一的短板,就是它的U。

而且其解析度太高了,最低畫質也卡。

模型解析度降低到768P,在人多的地方或者新地圖,依然會有明顯卡頓。

不過我拿它只是打算釣釣魚、抓抓小寵物,當手遊玩,足夠了。

小寵物還需要操縱一下,找找小寵物,釣魚的時候,我都是豎起來拿。

左手點釣魚技能,右手點魚鉤收杆……

手遊即視感……

離我想像中可以最低特效流暢運行還有一段距離,不過,至少能玩……

溫度較熱,手能感覺到燙,但是直接方腿部皮膚上只是感覺溫溫的,可能手比較敏感,應該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點,可以接受(畢竟功耗低)

勉強達到預期

後來我主力機出問題,把go接32寸2K顯示器用了一個星期,期間還去刷出來了星光龍……

馬賽克畫質,但是星光龍還是星光龍啊對不對!

5、續航

我一直認為,移動便攜設備。

第一看便攜,第二看續航、第三才看性能。

續航簡單體驗

想要測續航,就需要一直用。

我一直是碎片時間用的,沒測過具體的續航。

說幾個使用體驗吧:

自從拿到手之後,我就是當平板用的,從來不關機,開機扣蓋,早上起來少了10的電量。

玩wow一個小時,耗掉了30%的電。

想起來就拿出來玩玩,一天可以只充一次電。

快充測試

當初買這個,就是因為它是USB-C充電,隨便一個充電器都能衝。

玩wow到了10%電量,開始充電。

使用小米65w的快充頭:

25分鐘衝到了40%。

一個小時到了83%。

按照充電協議,後面就會比較慢了,75分鐘充到90%。

二、關於surface go的FAQ

因為surface go二代對比一代,幾乎沒有任何性能提升,所以這個答疑同樣適合二代。

1、surface go適合什麼人群?

surface go的定位非常刁鑽,比它小的沒它能打,比它能打的的沒它便攜。

它適合以下人群:

文字工作者

移動辦公工作者

性能不敏感人群

備機用戶

如果你有一臺主力電腦,但是你有移動辦公需求,想要合蓋就走,開蓋就用,隨便什麼包都能裝,我覺得沒有別的比它更合適了。

如果你覺得買它不如買個surface pro或者surface book,甚至不如買個ipad……

那你不是它的目標用戶。

如果沒有主力電腦,不建議拿它當主力。

2、surface go適合拿來娛樂嗎?

雖然我拿他玩過遊戲,掛機過WOW小寵物,但是體驗並不好,如果你想娛樂,請出門左轉apple。

3、同價位為什麼不選ipad/ipad pro?(或ipad和surface go選哪個?)

阻止我選擇ipad或者ipadpro的原因只有一個,輸入法。

ios系統不支持外接鍵盤第三方輸入法。

對文字工作者來說,這是無法克服的生產力障礙。

ipad在很多方面都已經算是有生產力了。

但偏偏在最基本的素材搜集、文字輸入、資料整合和構思方面,依然短板到令人髮指。

如果你有這種需求,就別考慮ipad了。

沒有這種需求,我一般都推薦ipad。

就算是買來沒用,至少可以愛奇藝。

4、surface go能用來幹什麼?

它能完全勝任的有:文字處理、微軟三件套辦公、簡單娛樂。

勉強勝任:adobe全家桶、低畫質遊戲。

無法勝任:其他任何性能要求高的任務。

5、surface go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小、輕、無風扇。

它是一個完整的windows系統,理論上一臺電腦能幹的事情它都能幹,只是慢點。

6、學生黨記筆記、上課,適合surface go嗎?

學生黨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建議ipad。

7、surface go的配件值得買嗎?鍵盤、筆使用體驗如何?

鍵盤是我用過的,行動裝置上最舒服的鍵盤,幾乎沒有之一……

雖然其實比正常鍵盤尺寸小一點,但是使用起來完全沒有障礙,如果有文字輸入需求,必買。

筆使用體驗一般,不如apple pencil,有繪畫、手寫需求的買。

8、surface go品控怎麼樣?

據說surface一直有品控問題。

但是我沒有遇到。

畢竟surface go是無風扇的,沒有縫隙,不會進灰……

三、寫在最後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設備可以滿足所有需求。

關鍵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我一直認為,行動裝置首先要便攜,其次才是其他。

10寸的surface go,是win陣營最便攜的設備,幾乎沒有之一。

相關焦點

  • Surface Go究竟值不值得入手?入手前必看
    最近巨硬公司出品了一款smaller的surface,什麼目的,大家可想而知:1延續之前小surface的血統,2就是緊跟今年三月蘋果發布的廉價版ipad,搶佔學生市場,因為這條產品線上市是2016年,也到了更新的時候了。 具體surface和ipad的產品歷史可以看下面的連結。
  • surface平板電腦使用體驗分享,Surface pro中文版值不值得買
    surface平板電腦使用體驗分享,Surface pro中文版值不值得買 前段時間趁著年中大促,終於入手了心心念念了好久的Surface pro中文版,一臺顏值巨高的可以三重模式隨意切換的二合一電腦。裝上鍵盤就是辦公筆記本,拔掉鍵盤就是娛樂pad,非常完美。
  • 用戶反饋小米9耗電太快?小米9到底值不值得買
    定價2999元的小米9作為小米數字系列最後一款旗艦機搭載了全球首發驍龍855處理器,27W的快充技術,三攝4800萬+1600萬+1200萬像素吸引了很多米粉搶在小米9開售日購買。2月26日小米首發,隨著不少用戶陸續使用新機後,不少用戶反饋小米9耗電太快了。
  • 微軟Surface Pro 4到底值不值得買?
    那麼Surface Pro 4到底值不值得買?看完下面IT之家的介紹,或許就能有較為清晰的答案。設備特點1、迄今為止最成熟的Win10平板從名稱上就可以知道,這已經是微軟第四代Surface產品了。經過前三代產品的不斷積累,尤其是Surface Pro 3成為了業內「標杆式」產品,獲得了用戶的極大認可。
  • 3599元的榮耀MagicBook 14到底值不值得買?
    前兩天有網友問我說:京東618這幾天榮耀MagicBook 14的預約到手價僅需3599元,到底值不值得買啊?  從京東的預約購買頁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款榮耀MagicBook 14的預約購買人數已經有13217人(截圖為6月12日下午3時),由此可見這款輕薄本還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 小米MIX 2S首發評測:這款安卓旗艦到底值不值得買?
    小米MIX 2S首發評測:這款安卓旗艦到底值不值得買?   說起小米MIX系列,雖然有人評價這就是夏普AQUOS手機的翻版,但無論是從發布時間還是差異性上說,MIX系列站在自去年颳起的全面屏風潮的「先發」陣營之中這種論調都站得住腳。
  • 錘子堅果R1首發評測:3499元到底值不值得買?
    錘子堅果R1首發評測:3499元到底值不值得買? 5月15日,北京國家體育中心,錘子科技新品發布會。在經歷了長達5個月的預熱期後,這場期待已久的盛會終於到來,超過3.7萬人在現場同時見證了堅果R1與堅果TNT工作站的發布。
  • 全新surface go 2,賦予便攜新能量
    全新一代的電腦具有更大的10.5寸的觸控螢幕,更高的解析度和長效電池續航,滿足你和家人的需求,它就像使用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一樣可以輕鬆勝任日常的工作。在不安全的公共網絡,或者是網速緩慢沒有WiFi的區域就可以實現無憂慮連接電腦內部的WiFi性能,可以選擇LTE增強版本,包括USB的埠和耳機插孔,全高清前置和後置攝像頭支持你和家人朋友進行清晰的視頻通話以及拍攝和共享經典的照片。
  • 微軟surface go全部缺點
    surface go是微軟在2018年推出的便攜輕薄平板,採用英特爾 Pentium Gold 4415Y 處理器,可選配 4/8GB RAM 與 64/128GB ROM。淨重為 1.15 磅(約合 521.63g),機身尺寸為 245 x 175 x 8.3mm。
  • 任天堂的switch lite到底值不值得買?
    任天堂的switch lite到底值不值得買?任天堂的switch lite已經上市有幾個月了,粉絲們褒貶不一,有說真香的,也有看衰的。今天,小編想聊聊自己對switch lite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 靈耀2代到底值不值得買?
    很多市面上輕薄本現在都具備了:輕薄和窄邊框的設計,這一點華碩靈耀S 二代也都同樣具備,但是不同的是這次靈耀S 二代在顏色上可供用戶選擇的更多。華碩靈耀S 2代可一鍵切換四種屏幕顯示模式,並且華碩的視頻增強技術Tru2life可以智能優化每一幀畫面,大幅度提升畫面對比度。
  • 小米手環5到底值不值得買?
    近日,小米推出了全新的智能手環產品「小米手環5」,有不少小夥伴私信筆者詢問,當下入手小米手環5的話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今天咱們就圍繞這個話題和大家聊一下。產品配置&功能看過了用戶群體定位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小米手環5的一些配置信息和功能表現。
  • 眾說紛紜,今年新款的iPhone12到底值不值得買?
    但又一波爆料直接潑出一盆冷水,iPhone12雖說售價降低了,但是不標配電源適配器了,如果我們再購買電源適配器的話,其實價格也並沒便宜。對了,iPhone12手機的電池要比iPhone11容量小,這也是問題,雖說測試上是說續航能力有提升了,但是電池壽命到底如何,沒人說得準。如此眾說紛紜,那麼今年的iPhone12手機到底值不值得買呢?
  • 優惠2萬多的馬自達CX5,到底值不值得買?
    優惠2萬多的馬自達CX5,到底值不值得買?現在的CX5優惠力度2萬多,據說有些地方優惠破3萬,那麼此時入手馬自達CX5值不值得呢?因為魂動設計,馬自達的車都很漂亮,馬自達CX5的鈦鋼灰色是許多人喜歡的顏色,這種灰色沒有紅色那麼顯眼,看上去穩重大氣還上檔次,不過有人偏愛魂動紅色,開到街上的確回頭率超級高。
  • Surface Go體驗報告
    十二月底,終於用研究生每個月發的津貼攢夠了錢,於是入手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surface go,自己的電腦用品一直都是dell的一款遊戲本,什麼都好,就是太重了,每次背著出去總是覺得不爽,但是遊戲作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overwatch,笑),直接轉向mac系列顯然不行,我就一直想著入手一款第二筆記本的產品,之前一直在ipad和surface go之間糾結,最終想到x86終究還是能滿足自己的輕量編程需求
  • Surface Go 雙系統折騰記
    在入手了 surface-go 之後,興奮勁只持續了兩個月,於是我打算新一輪的折騰。很久以前就說過,適時的折騰可能才是生活的樂趣之一,這次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我打算幹票大的,在微軟的電腦 surface-go 上安裝一直很喜歡的 Ubuntu 18.04 ,正好最近看到 18.04 可以變換為 mac OS 的主題,裝好後那該多酷啊。
  • 智能手錶到底值不值得買?說白了就是為了排面,那就是值得的了
    於是,有人就會心生這樣的一個疑問:智能手錶到底值不值得買?在我看來,佩戴智能手錶的需求因人而異!但絕大部分佩戴智能手錶的人,說到底還是為了排面,這在影視劇中是常見的表現手法,往往為了突出某一個人物的魅力或者氣質,最好的衣服就是通過配飾來展現,而對於男生而言,手錶就是最好的裝飾品,講究的是一種時尚感,而智能手錶更新換代快,緊跟時尚潮流,更能凸顯出一個男生的內在氣質,雖然現在智能手錶不分男女,但主要的群體還是以男性用戶為主。
  • 新奧迪a7值不值得買?
    那麼新奧迪a7到底值不值得買呢?奧迪a7在19款的時候進行了改款,重新設計了外觀,不過依舊是掀背式的溜背轎跑型。買車送燈也充分體現了,LED矩陣式流水大燈還是非常漂亮的。a7是目前市場上的4門GT的最美。第一代A7的設計已經很成功,第二代A7保留一代的優點上,把目前4門GT設計拉到了極限,也奠定了從A6到Q8這幾輛新車整體設計語言。
  • 跑步手錶到底值不值得買?
    或是,你真的需要花一筆大錢買一隻功能如此齊備的全新跑步手錶嗎?買下它之後,你用得到它多少功能,還是它的最大功能其實在激勵練跑或向跑友炫耀?超強跑者許立傑Jay在拿到最新一代跑步手錶時,有感而發特別撰寫了此文,談論自己對心率訓練、科學化訓練以及跑步手錶的看法。最終回歸到原點:你跑的每一步並不是傳送到你的手錶、馬拉松世界、Strava,而是累積到你的身體裡。
  • 三一小型液壓挖掘機SY75C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三一小型液壓挖掘機SY75C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說起蟬聯多年同噸位及行業單機型銷量首位的機型,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三一小型液壓挖掘機SY75C,自2008年上市以來,以其穩定的作業表現,獲得了無數客戶的好評及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