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七市與多所雙一流高校成立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

2021-01-0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在第11屆海洽會上,首屆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論壇舉行,這將為省會經濟圈招才引智帶來哪些幫助?

在9日下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楊富基介紹,濟南市以「海洽會」開幕為契機,高標準定位,成功舉辦了「首屆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論壇」。論壇以「選擇齊魯共贏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全國27所「雙一流」高校就業中心主要負責人、28家知名企業代表、省人社廳、省會經濟圈7市組織人社部門負責人參會,共商人才發展與合作。

論壇期間,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與國內知名高校、省內重點企業聯合成立了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藉助聯盟力量,校企地三方合作初見成效,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等6所「雙一流」高校與浪潮集團、山東三箭集團等我省10餘家知名企業籤訂了長期合作協議。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重慶大學等7家「雙一流」高校與濟南、泰安等市籤訂了《高層次人才戰略合作協議書》。

楊富基介紹,聯盟成立的意義在於有效整合「雙一流」高校、知名企業和省會經濟圈城市各方資源,通過搭建校企地三方互惠互利的高層次人才合作平臺,在人才信息共享、創業交流、實習實訓、培訓合作和人才發展戰略研究方面實現深度合作,從而構建起高校、企業、地方三方聯動的新型互動模式。從長遠來看,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的成立,必將充分激發高校、企業與城市的優勢資源和發展潛力,形成具有省會經濟圈鮮明特色的人才工作新機制,有效促進和推動省會經濟圈城市與各重點高校的深度合作、共贏發展。

楊富基介紹,下一步將發揮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這一優質資源平臺優勢,細化三方合作內容和合作重點,深入開展交流互訪、協同合作,推動實現共贏發展。一是加快推進人才信息交流共享。採取交換數據接口等多種方式,打通校企地三方及省會經濟圈7地市間高層次人才信息對接通道,打造統一的產學研信息平臺,匯聚人才需求、生源信息、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等供求信息,提供精準化人才項目共享檢索、匹配服務。二是深入推進產業人才聯合培養。聚焦各市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精選行業龍頭企業,對接高校中契合度高的優勢學科,通過共建創新平臺、實訓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共同申報科研項目等多種方式,大力開展多領域合作,促進專業鏈、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相關焦點

  • 多所「雙一流」高校與山東企業、地市籤訂合作協議 省會經濟圈校企...
    期間,濟南市舉辦了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論壇,組織成立了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下一步,濟南市人社局將發揮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的平臺優勢,細化三方合作內容和合作重點,深入開展交流互訪、協同合作,推動實現共贏發展。
  • 省會經濟圈7市成立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
    12月4日,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召開。省會經濟圈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人社部門負責人籤訂《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這些文件搭建了聯盟合作的整體框架,明確了聯盟合作的內容範圍,規範了聯盟運行的制度機制,為聯盟開展工作的提供了制度保障。文件指出,聯盟將實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籌指導、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協商共建的「1+7」運行機制,採取聯盟聯席會議審議決策與業務工作專班執行落實相結合的工作推進機制。同時,為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聯盟創新建立了聯盟會議制度、工作計劃制度、定期匯報制度、督導檢查制度四項制度。
  • 繼「七市住房公積金合作結盟」後,省會經濟圈「七兄弟」還將帶來...
    隨著7月2日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部署會暨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第一張「省會都市圈公交卡」發行、第一次實現省會經濟圈七市公積金異地繳存互認貸款……以濟南為核心的「省會經濟圈」7個城市攥指成拳。小小的一張泰山遊覽證、公園年票背後所透露出的是:「經濟圈」區域協同發展在文旅方面取得實質進展。基礎設施的建設縮短了「7市」之間的距離感,讓「來來往往」更加緊密。例如:濟南至高唐、禹城等地城際公交相繼開通,作為打造濟南都市圈的先手棋,城際公交正在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助力融合發展。
  • 山東將新添一所「雙一流」校區,選址不在省會,但綜合實力很強
    山東將新添一所「雙一流」校區,綜合實力很強 山東省將要新增的這所「雙一流」校區,就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要建設的這所大學的校區,在2019年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奠基儀式,該校的主校區在我國的首都北京,屬於一所「雙一流」大學院校,這所高校的在師資力量上這方面算是國內頂尖的,而且教學設施也是非常的齊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該校的綜合實力是非常強的。
  • 高水平推動一體化發展 省會經濟圈商會合作發展聯盟成立
    孫美菊指出,省會經濟圈商會合作發展聯盟正式成立,對於工商聯繫統參與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聯盟籌備過程中,濟南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切實發揮了牽頭協調作用,全力謀劃推動,6市統戰部、工商聯積極協作、密切配合,各市的企業家踴躍參與,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籌備成立工作,充分體現了工商聯(商會)系統、廣大民營企業家在落實省委部署、參與重大戰略中的責任擔當。
  • 推動成立成渝高校聯盟 重慶大學融經濟圈建雙一流
    重慶大學供圖人民網重慶4月23日電(陳琦、黃軍)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快、加深,兩地高校之間的合作也備受關注。近日,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透露,重慶大學、四川大學正聯合重慶、四川多所知名高校,推動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未來,兩地高校有望實現學分互認、學科互補、科研成果互認,並聯合開展研究,攻堅重大科研項目。
  • 權威發布 | 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總體格局,省會...
    省會經濟圈成立科技創新聯盟,膠東經濟圈爭創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國家級示範區,魯南經濟圈謀劃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文旅資源加快整合。成立文旅一體化合作聯盟,省會經濟圈打造「山水聖人」黃金旅遊線路,膠東經濟圈打造仙境海岸旅遊黃金帶和濱海文旅融合示範區,魯南經濟圈策劃推出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發行泰山優惠年卡,濟泰市民享受同城待遇。
  • 山東大學正式加入全國醫學「雙一流」聯盟!共13所大學,清華未在
    12月10日-11日,第三屆全國醫學「雙一流」建設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宣布山東大學成為「雙一流」聯盟單位。「雙一流」醫學聯盟2018年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首批成員有九所知名高校,它們分別是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除北京協和醫學院是獨立建制醫學院之外,其他八所高校均是醫學院或醫學部實力超強的綜合性大學。
  • 「三支一扶」不限生源地、職稱互認,山東省會經濟圈七市再迎利好
    12月4日,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以下簡稱「省會經濟圈七市」)成立「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聯盟在平等互利、友好協商的基礎上,搭建省會經濟圈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合作平臺,推進就業創業協同共抓、人才人事攜手共贏、社會保障便利共享,促進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助力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國際化省會都市圈、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提供有力支撐。
  • 世茂與知名高校開展校企合作 共同打造高質量就業精準對接通道
    樂居財經訊 12月11日,世茂集團第三屆校企聯盟暨高校人才培養與就業發展研討會於世茂御榕·武夷度假酒店圓滿舉行。與會期間,校企領導就企業發展及人才理念、校企雙方如何在新形勢下幫助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等關鍵議題,進行了研討與深度交流。
  • 山東推動省屬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 推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魯網11月17日訊(記者 殷會麗)近年來,山東省教育廳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多措並舉,積極引導省屬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促進山東省高等教育分類發展、特色發展,不斷增強高等教育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一是加強應用型專業建設。
  • 13所高校共同發起!又一重要大學聯盟成立
    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行業特色型大學約佔1/3;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行業特色型大學約佔3/4。在我國公布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名單中,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有近1/4是行業特色型高校,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有近3/4是行業特色型高校。行業特色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
  • 打破行政壁壘,山東省會經濟一體化進展情況看這裡
    原創 經濟導報 山東財經報導《意見》提到支持四地立足本地實際,找準結合點,在規劃建設、土地使用、投資管理等重要領域先行先試,開展一體化制度創新。探索實行輪值機制,由四地主要負責人輪任召集人,每次任期一年,牽頭組織召開議事協調會議,研究一體化發展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構建省會經濟圈縣域合作平臺,加強圈內其他區縣合作。
  • 山東省教育廳確定七所高校衝擊雙一流,青島科技大學未入選
    我國第一批雙一流高校在2020年到期,第二批雙一流高校評選在即,各大省份都在積極準備著,第二批雙一流高校評選肯定會有高校上車也會有高校下車。山東省教育廳面臨即將到來的的第二輪雙一流高校評選,重點扶持七所高校衝擊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2020年中國非雙一流高校排名:103所高校上榜,大連大學第一名!
    在上文,我們講到國家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地方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其中國家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共137所大學上榜,包括42所「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地方層面的雙一流高校,則昆明理工大學居榜首,華南農業大學、燕山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次之,是區域內綜合實力較好的院校。
  • 山東7所大學將衝「雙一流」,有一所僅成立兩年,更有戲?
    按照高校「雙一流」的建設規劃,2020年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誰會新增入選,誰又會被淘汰,充滿了討論。最近,有一些省市發布了衝擊「雙一流」高校的重點扶持名單,同樣引來了熱議。
  • 校企合作新模式!濟南大學與山東國築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籤署全面合作...
    張士強校長在致辭中首先感謝山東國築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長期以來對濟南大學,特別是體育學院的發展給予的關心與支持。他指出,當前高校深化改革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開放辦學,全面探索建立產教融合辦學新體制、新模式,促進學科建設,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是順應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大膽選擇,也是加快推動「雙一流」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要求。
  • 五院四系,國防七子?報志願就選聯盟內高校,行業認可度高!
    01 高校聯盟是什麼 高校聯盟,即大學聯盟,是若干所有著共同利益追求並且圍繞共同的戰略目標的高校,通過所在聯盟規則約束而建立的大學聯合體。「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已成為當今高校合作的主要源動力。
  • 山東10高校組建「長青聯盟」,學生在聯盟學習所修學分互認
    齊魯晚報訊(記者 郭立偉) 7日上午,山東省高等學校「長青聯盟」成立大會在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一號報告廳舉行。聯盟成員單位包括山東師範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山東管理學院、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0所高校。山東省高等學校「長青聯盟」,簡稱為「長青聯盟」。
  • 「雙一流」完成周期總結,高校在哪兒,人才去哪兒?
    ☑ 作者:陳紅豔(華夏幸福研究院研究員)9月21日,清華大學官網發布消息稱「雙一流」周期總結大會的評議專家組一致認為,清華大學已經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雙一流」究竟指什麼?「雙一流」高校培養的人才就業情況如何?本文為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