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深度體驗

2020-10-27 少數派

曾經有一部經典美劇叫《霹靂遊俠》,劇中主角 Michael 擁有一部高度智能化的汽車 K.I.T.T,它不僅能自動駕駛、性能強大,還風趣幽默、體貼入微。作為科技迷,我一直心心念念何時才能擁有一輛這樣的汽車。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似乎終於開始進入了人工智慧時代,當年影視劇中的設想也在被慢慢實現。

這篇文章是我基於特斯拉 Model 3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深度體驗,還會順便跟大家普及一下自動駕駛的定義和階段,也許你的下一部車,就已經具備當年影視劇中的這些「科幻」能力了。

全球自動駕駛的分級定義

目前廣泛參考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是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制定的六個自動駕駛級別 L0 到 L5,大致的定義如下:

  • L0 :完全的人工控制駕駛,車機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的警告和提示。
  • L1:對方向盤或加減速提供一項自動支持,其它操作為人工駕駛。類似增加車道輔助、定速巡航功能。
  • L2:根據環境,對方向盤和加減速同時提供自動控制支持,其它操作為人工控制。類似 Autopilot 基礎功能。
  • L3:通過車機系統自動完成所有駕駛控制,但駕駛員需保持全程監控,隨時接管控制。特斯拉最新海外測試版 FSD 也完全實現了這個能力。
  • L4:通過車機系統自動完成所有駕駛控制,僅在特殊道路和環境下,才需要駕駛員保持監控和接管。
  • L5:任何道路和環境下,都由車機系統自動完成駕駛控制,駕駛員可以選擇是否監控和接管。

近期國內公布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也是參考 SAE 標準,這項標準基本成為了全球共識。這裡要注意的是,L0 - L3 級並沒有真正的完全獨立駕駛能力,因此叫自動輔助駕駛。L4 - L5 級才可以稱為真正的自動駕駛。

Model 3 屬於哪個自動駕駛級別

Model3 自帶的基礎版 Autopilot 已經具備了以下能力:

自動車道保持

這裡指的是車身攝像頭根據車道線識別,對方向盤進行自動控制。這裡不僅僅是直線車道控制,還有各種彎道的方向控制能力,轉彎的同時還要控制速度,對於車道掃描、預測算法、車機系統響應都是考驗。目前特斯拉對彎道的自動控制應該是最出色的,很多車雖然也宣傳具備這個能力,但對彎道弧度或通行速度要求較高。

全速域車速控制

這裡要特別強調「全速域」,意思就是從停車到最高限速內的自由啟動和控制,Model 3 可以在 0 速度啟動跟車,也可以在最高限速下根據前車情況自動降速到停止,並且跟隨前車啟動繼續跟車,這個停頓時長可以支持到 5 分鐘。

很多車的自動跟車啟動是有最低速度要求的,而且一旦停車,幾十秒內就退出輔助駕駛,就是說你必須人工駕駛到一定速度再啟動跟車,停車後也要再人工啟動。

應該是目前最強的自動跟車

所以如果你沒買 FSD ,你獲得的就是相對完善的 L2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能力。在特定路況下——比如高速公路——它可以幫你大大降低駕駛疲勞。如果你買了 FSD 升級包,現階段還可以解鎖如下能力:

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Autopilot 幫你解決了車道和車速的自動控制,這個功能則根據你規劃的路線地圖,進行自動變道,以幫助你完成整個行程。但因為地圖精度限制,這個功能目前只能在高速公路上才會識別開啟。

開啟之後,車機系統會根據導航規劃,提前變更車道,自動轉入其它高速匝道,減少錯過路口的情況。但因為每個行程包含的路況不同,可能包含市區道路,所以這個功能不一定能全程支持。

藍色直線顯示為地圖導航狀態

智能召喚

召喚功能是在開放環境下,短距離的無人駕駛。這個功能是對傳感器、攝像頭、GPS 定位的綜合考驗,因為並沒有標準的車道線可以遵循,而是要基於當前環境實時反饋,最終行駛到指定地點。因此,這個功能限制也比較多,召喚距離需要在 65 米範圍內,駕駛員需要觀測車輛情況,同時也要保證 GPS 和網絡信號穩定通暢。

自動泊車

自動泊車包括側方停車和入口停車,行駛到車位範圍內,會識別出可用車位,掛入 R 擋,會顯示車位和自動泊車選項,點擊啟動即可自動完成。中間如果遇到特別障礙,會暫停操作,給駕駛員接管。

停在合適的位置,可以一鍵入位

綜合來說,如果你購買了 FSD ,那麼你已經擁有了 L2 - L3 之間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但實際上 Model 3 的車機硬體還可以支持更高的自動駕駛需求,所以購買 FSD 不限於當前功能,未來還會持續獲得功能更新。海外正在測試新版 FSD 能力,已經達到了 L3 級別的無需幹預程度,只是仍然需要很多流程和時間才能進入國內,但目前的車載硬體,已經完全支持了。

這就是 AP 和 FSD 之間的區別,AP 是基本配置,隨車附贈的免費功能,屬於較為優秀的 L2 級輔助駕駛;FSD 是持續可更新的自動駕駛能力,目前售價人民幣 64000 元,根據新功能的增加不斷漲價,也傳言會推出訂閱模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自動輔助駕駛的場景實測

城市道路自動跟車

城市道路中有兩種情況比較常用,一種是快速路通行,通常是 60-80 公裡限速,幾乎沒有紅綠燈的路段,比如深圳的北環大道和濱海大道,都可以穩定地使用 AP 輔助駕駛。開啟之後,手腳基本可以放鬆下來,保持注意力和扶住方向盤即可。城市跟車時,AP 也可以處理堵車緩行的情況,設置好車距,可以自動跟隨前車啟停,不需要頻繁操作剎車和加速,減少煩躁感。

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注意,比如路面施工導致車道線混亂,可能導致識別錯誤、車道偏離,這時需要立刻介入方向盤控制,雖然車機會同步掃描四周車輛情況,避免碰撞,但依然建議及時接管。

在跟車過程中,會經常遇到併線插車的情況,大部分情況下,車機系統會自動減速避讓,但不排除某些速度過快的違規併線車輛,存在造成碰撞的可能。因此,發現併線動向的車輛時,需要保持隨時接管狀態。

高速路輔助駕駛

高速公路上,除了可以更好地實現自動跟車之外,購買了 FSD 還可以根據導航進行自動變道。除了在匝道之前的變道操作,Model 3 還會根據前車速度,選擇變道超車,變道前會有提示,你可以選擇終止。

實測幾次下來,我覺得這項功能還不夠穩定成熟,變道路況通常比較複雜,車機的選擇並不一定每次都是最優車道,但可以作為很好的變道提醒,減少錯過關鍵路況的問題。

自動泊車體驗

自動泊車的啟動檢測,更多是基於障礙物位置,如果位置合適,沒有停車線也可以泊入。實測下來,側方停車的效果最好,比較精準到位,速度也很快。入庫停車,兩車之間的識別效果較好,入位之後,偶爾可能存在停靠不到位的情況,需要人工調整一下。

召喚功能實測

召喚分為直線召喚和智能召喚,其中直線召喚可以讓車輛在狹小的空間內前進或者後退,並且在探測到障礙物時還能自動轉向。該功能與開鎖等直連控制功能不同,需要手機和車輛同時連入網絡。不過有時候在狹窄車位停車時,就可以讓人先下車,然後手動控制車輛進庫,離開時也是相同,非常實用。

智能召喚的初衷是為了讓車輛可以自主規劃路線,然後前進到車主指定的位置。但限制比較多,例如只能在停車場場所、手機和車輛不能超過 65 米距離等。在實際測試中,由於具體的場景過於多樣,車輛並不能每次都順利被召喚。但是該功能為車輛在城市複雜路況的決策累積了數據,可以期待後續的更新。

一些實用方法和技巧

跟車中加速可控

在 Autopilot 開啟的情況下,如果你覺得速度不夠、或者前車距離過遠,是可以介入加速控制的,踩加速踏板並不會退出自動輔助駕駛,只是會彈出提示,你控制加速的時候不會主動剎車,你停止加速動作,車輛會繼續進入自動輔助駕駛狀態,不需要任何操作。

在可控的情況下,可以主動補一下速度,防止被過多車輛插隊併線。但如果低於一個車距的情況下還加速靠近,可能會引發系統緊急制動,不建議操作。

雙擊限速對齊車速

自動輔助駕駛過程中,車輛的限速是通過提取地圖數據和識別路面標誌進行調整的,但 Autopilot 的調整不會那麼頻繁,所以可能存在車輛速度高於或低於限速的情況,此時可以利用方向盤的滾輪加減速,也可以雙擊一下限速圖標,車輛速度會自動對齊限速,並進行加減速動作。

最後總結

自動駕駛是未來的趨勢,但爭議也非常多,甚至出現了一些意外事故,這裡必須強調 L3 之下的自動駕駛都是輔助駕駛,需要駕駛員保持全程監管,但很多車主沒有遵循這個原則,再加上各國路況、駕駛習慣差異較大,意外情況總是會發生。

但從輔助駕駛的角度來說,Model 3 已經大大減少了駕駛疲勞感,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自動躲避障礙,減少事故發生,在同級別車輛 L2 輔助駕駛能力測試當中,保持了最佳成績。甚至將很多高端豪華傳統車企甩開了差距。這裡除了三電系統的底層能力,60 億公裡的數據採集,更重要的是對自動駕駛的理解,貫穿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霹靂遊俠》中的神車 K.I.T.T,只是 Michael 的專屬配置,但馬斯克正在致力於讓每個人都擁有這樣一部智能汽車, 真正的「移動辦公」時代也要到來了。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
    最近這幾年,汽車圈如果哪個廠家還沒有涉足自動駕駛領域都不好意思開新車發布會了。無情的資本市場也在這波自動駕駛熱潮中推波助瀾。自動駕駛汽車究竟是人類未來出行的終極結局方案?還是為了滿足資本市場好奇心的陰謀論工具?它到底離我們離我們還有多遠?接下來就看一下我的見解吧。
  • 實地體驗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我們離告別「測試感」還有多遠?
    所以滴滴的自動駕駛決策算法究竟如何,還需要更詳細長期的觀察。不過有一點值得說說,在我回程的時候,車輛在低速狀態時遇到行人靠近,直接進行了一次「急促」的剎車,等到行人遠離之後自動恢復了正常模式。從乘坐者的角度看,車輛在處理意外時還是顯得「邏輯正確」但「體驗不足」,這也是需要後續持續迭代的一個重要方向。
  • 當L2輔助駕駛像ESC一樣普及,我們離完全自動駕駛還有多遠?
    畢竟,「新事物」正經歷一個產品體驗不斷優化的過程,市場教育、用戶學習都需要成本。但趨勢向好,L2級駕駛輔助系統逐漸下探到更低價位的車型上。這說明,這套系統的成本越來越低,越來越平民化。那麼,就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可以體驗到駕駛輔助,自動駕駛的演變才有機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我們再來看兩則新聞。
  • 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自動駕駛快速發展,現在已經進入了局部試點階段。然而離大規模落地的成熟期、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還有一段距離。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將變成一個信息、數據的採集、計算和分析的工具。車輛將收集的數據信息回傳到雲端進行深度學習,再通過遠程升級為汽車帶來新的能力,從而打造更安全的自動駕駛。那麼自動駕駛的發展和應用中,會面臨哪些困難?有孚網絡如何解決這些痛點?
  • 為什麼特斯拉實現不了 L5 自動駕駛?
    馬斯克的 2020 自動駕駛願景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上個月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發布的視頻中說到:「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接近 L5 級自動駕駛了。我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開發 L5 級別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
  • 為什麼特斯拉實現不了 L5 自動駕駛?
    馬斯克的 2020 自動駕駛願景 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上個月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發布的視頻中說到:「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接近 L5 級自動駕駛了。我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開發 L5 級別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 這一聲明引爆了行業討論,很多媒體對他的陳述斷章取義並部分誇大,宣稱特斯拉能在 2020 年實現「L5 完全自動駕駛」。
  • 「差生」特斯拉和「頭牌」Waymo,做自動駕駛有什麼不同?
    數據是驅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燃料」,或者如前英特爾執行長 Brian Krzanich 提出的觀點,「數據是新的石油資源」。世界上最先進的人工智慧也需要數據支持——它依靠浩如煙海的數據將信息傳化為下一步的行動。 顯然,如果只考慮「科技」和「數據收集」這兩個維度,排在榜首的應該是 Waymo 和特斯拉。至於誰最終會在這場「曠日持久戰」中勝出,我們暫且不討論。
  • 自動駕駛離你還有多遠?BMW:就在身邊
    現在購買新車時,很多消費者都會對L2級的輔助駕駛功能充滿興趣。對於很多人來說,在高速上讓車輛保持在車道內自動巡航以及在城市裡的擁堵路況下讓車輛跟隨前車自動行駛適度緩解疲勞已經是足夠的福利。對廠商來講,實現這些功能並不難,但做到流暢的客戶體驗,甚至還需要適應各國的不同路況,這就需要強大的研發能力與足夠前瞻的未來構想。
  • 自動駕駛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於是乎,自動駕駛對人類來說不再是紙上談兵。十年過去了,科技飛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也日趨成熟,自動駕駛時代,已經離我們不遠了!>去年8月,上汽紅巖研製的5G智能重型卡車在上海洋山港首秀,並在港區內實現了「5G+AI」智能化無人作業:在智能駕駛控制系統指引下,這款智能重卡可在港區內實現自動駕駛、自主規劃最優路線、自動裝卸貨物等功能,全程無需人工幹預……今年3月,長安汽車宣布首款可搭載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全新車型UNI-T具備量產能力,並在特定區域開展了駕乘體驗。
  • 電動兩輪車的自動駕駛離我們有多遠?
    「九號電動T自平衡探索版」,這款概念車具備自動駕駛、遠程操控和自動調度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遠程操控實現車輛主動找人的功能。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自動駕駛和自動調度,消費者什麼時候能真正用上這麼聰明的電動車呢?
  • 全面重寫Autopilot,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升維革命
    特斯拉對 AP 的全面重寫,包括了對數據標註、訓練、推理全流程的重構。而基於新架構的 FSD 將不再是漸進式的優化,而是一次「量子式躍升」(馬斯克原文是 quantum leap)。馬斯克在 7 月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表示「有信心在今年完成開發 L5 級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馬斯克能夠實現他的承諾嗎?
  • 我黑掉路邊廣告牌,就能讓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緊急停車
    」:除了漢堡和薯條,還有一個「STOP」交通標誌一閃而過。早在 2016 年,南卡羅來納大學和浙江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就曾經利用無線電、發光設備等成功地「愚弄」了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近日,還有一個中國團隊發現,針對特斯拉的車道跟蹤技術,只需要在道路上貼上貼紙,就能誘導特斯拉改變車道。
  • Tesla輔助駕駛誤判肇事 自動駕駛或還不具備自主性
    日前一輛已經發生側翻事故的貨車,卻被一輛行駛於內側的 特斯拉(TeslaModel 3) 給撞上。根據國道警方詢問駕駛者後表示,駕駛者有看到前方貨車發生事故,但煞車已來不及,並聲稱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僅半開狀態,儘管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一直在不斷改進,但它還不足以防止發生此類事故。
  • 「自動駕駛汽車」的思考:道路安全&系統魯棒性
    「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緣何無法普及,原因正在於系統安全與網絡安全。關於自動駕駛汽車似乎業內普遍好評,視為降低車輛運營成本、提高科技等級、體現技術實力的標誌。然而至今也沒有一臺能夠擺脫人工控制的所謂「智能汽車」駛入道路,各地測試的車輛均配備駕駛員與安全員,這是為什麼呢?
  • 特斯拉又要漲價了!馬斯克:「全自動駕駛」測試版已上線
    特斯拉FSD 又要漲價了!美國時間10月21日,特斯拉向部分車主正式發布「完全自動駕駛」測試版。馬斯克曾宣稱,「我們離全自動駕駛功能越近,FSD 系統售價就會越高,最終FSD系統的價值甚至會超過10萬美元。」如此說來,FSD系統將有重大功能升級。其實比起漲價,大家更關注的可能是此次升級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全自動駕駛」功能上線近日部分特斯拉車主表示收到升級版FSD系統使用通知。
  • 小鵬自動駕駛要把特斯拉打得找不到東?何小鵬的自信誰給的?
    」這事兒是造謠,其次是揚言自家的自動駕駛會打敗特斯拉的 FSD。」的駕駛感受,但按照法規開車總歸是沒錯的,如果因為系統的「激進」造成了交通事故,最後的責任劃分將更是一筆「糊塗帳」。,我們在同一個匝道口不同時間遇到了兩次「驚魂時刻」。
  • 我們離自動駕駛5.0時代還有多遠?〡水木資本原創
    >自動駕駛在人工智慧和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下已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依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2014年制訂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按照自動駕駛對於汽車操縱的接管程度和駕駛區域),自動駕駛可分為L0-L5共六級。
  •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來了!馬斯克:我就是個「異類」
    2015 年 10 月,特斯拉輔助駕駛功能 Autopilot 正式發布,讓全世界特斯拉車迷為之振奮。由於體驗超過當時所有豪華車型,算是重新定義了「輔助駕駛」。同時,Model S 也可以看作是第一款搭載 L2 級別輔助駕駛系統的車輛。
  • 「芯」戰,自動駕駛新十年的新戰場
    傳統主機廠對自動駕駛也從觀望到入場,再到爭先恐後。自動駕駛目前依然處於從 0 到 1 的艱難跋涉中,但新的趨勢已經孕育出新的產業。雄踞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科技巨鱷們,正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在下一個可能誕生「全球最聰明公司」的領域中一較高下。
  • 消費者報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遙遙落後於通用汽車的輔助駕駛
    非營利性產品測試小組《消費者報告》提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僅次於通用汽車的「超級巡航」。「明確地說,主動駕駛輔助並不是使汽車'自動駕駛',而是旨在為駕駛員提供駕駛支持。精心設計的系統可以幫助減輕駕駛員的疲勞和壓力,例如在長途公路旅行或不斷增加車流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