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湖南婁底市的90後農村女孩,小時候家徒四壁,非常貧窮。
高中畢業就去深圳流水線電池工廠打工,第一個月工資只有2300元。
奮鬥幾年後,20幾歲的她自學成才,後來去美國頂尖網際網路公司做電腦程式員,年薪超過70萬元人民幣。
她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幾年時間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
那麼,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我們來講講她的傳奇逆襲故事。
封閉的環境,懵懂的少年時期
1990年,孫玲出生在湖南婁底的一個小村莊。
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附近的村民也很少有通過讀書,掙脫自己命運的先例。
因此,家裡的長輩並不認為,讀書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因為與哥哥同上一個年級, 小學畢業那年,哥哥不願意繼續上學,父母親便讓孫玲一同輟學,讓她學習一技之長傍身。
學了兩個月的美發,怎麼也學不會的孫玲跑了回來,央求父母親讓她重返校園。
在母親的幫助下,她如願上了初中。
考上縣城排名第三的公辦高中之後,父親認為女孩子讀太多書沒有用,因此讓她在家裡幫忙幹農活。
最後還是在親戚的說服下,父親才同意讓她繼續上高中。
可惜,因為錯過了開學時間,她只能到民辦高中讀書。
民辦高中主要面向高考失利的復讀生招生,高一高二生源很少,而且應屆班的升學率非常低。
概括下來,就是師資力量薄弱,所招收的學生,也基本都是公辦高中沒有錄取的學生。
加上老師是隔壁縣城的人,講得課帶有方言,她聽不太懂,高考時即便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卻還是與本科擦肩而過。
農村的孩子高考失利後,不是留在家鄉種地,等著結婚生子,就是外出打工賺錢。
孫玲選擇了外出打工,她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不想一輩子都呆在農村。
很多時候,環境上的封閉,所造成的目光短淺、思想狹隘、格局淺薄,並不是危言聳聽。
它存在於很多消息閉塞、經濟不發達的地區。
即便有人告訴那裡的人們,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精彩,除了務農,人其實還有很多種活法,大多數人也只會當成耳旁的風,聽聽就過去了。
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便沒有刻骨銘心的念想,無法做到幡然醒悟。
更何況,可能,連說這些話的人,都從來沒有出現過。
而孫玲,畢竟通過讀書,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外面的世界,這也促使想一探究竟的她,走出了第一步,離開了小村莊。
枯燥的工作,靈魂覺醒的時刻
2009年,19歲的孫玲來到了深圳,進入龍華區郊外的一家手機電池工廠當工人。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流水線旁用儀器檢測電池的正負極,將優良品放在一個塑料框裡,次品放在另一個塑料筐中。
一天結束之後,將兩組數據報給組長,成為換算她當月工資的籌碼。那時候,她一個月差不多能拿到2300元左右。
重複、枯燥,且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讓她產生了質疑,這並不是她夢想中的世界。
回憶往昔,想起曾經在夏令營接觸過的電腦程式設計,輸入一個指令,電腦就能如你所願地顯現出你想看到的內容。
又聯想到不知是在雜誌還是報紙上,看到過編程培訓班招生廣告。
八個月後,她做出了她人生轉折點上,第二個重要的決定:讀計算機,學習編程。
她在日記中寫下:「這個地方太狹窄了,不能夠容納我的心。」然後辭去了工作。
可惜,出師不利。
在網上與培訓機構的客服聯繫之後,她懷揣4000元報名費,準備前往福田區華強北看看情況。
在等車的途中,有人問她想不想換工作。
她毫無防備地將報名費交給了對方,等待著夢想中的「類似文員,周末雙休」的工作。
當她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的時候,對方早已失去了聯繫。
她回憶起這段往事時,曾說過:「在工廠裡,我真沒關注太多。
當時也沒有智慧型手機,電視也很少看。
被騙後我才意識到,我生活在一個很無知渺小的世界裡。
我所認知的世界在社會上站不住腳,不是因為我的世界太小,是我站在世界的牆外。」
如果真要說封閉的環境有什麼好處,那就是,它能讓一個人保有單純和天真。
因為,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卻也很殘酷。
可是,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瘋狂地學習,認知上豁然開朗
2010年,重新攢夠學費之後,孫玲來到了華強北的編程培訓班。
交完學費之後,剩下的積蓄根本不夠生活開銷,周一至周四她在機構上課,晚上就去肯德基做服務員。
周五至周日因為不用上課,她可以在肯德基多上幾個小時的班。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連鍵盤打字都不會,她只得每天比其他同學早到,練打字,複習加預習。
第一學期快要結束時,孫玲發現自己的積蓄不夠付下個學期的學費,她只得離開培訓班。
所幸,沒過多久,她又找到一家可以分期付款的培訓班,繼續學習編程。
困難時期,她同時打三份工、藉助3000元額度的信用卡來維持生活、交學費。
雖然一直有學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中途退學。
孫玲卻堅持到了最後,並且通過努力,2013年在校招中找到工作。
對於這段向上的人生經歷,她坦言:
「改變我的不是學會了編程技術,而是通過增強學習能力和搜索能力,慢慢地有了自學的能力。」
2014年,利用自學能力,她通過網際網路,報考了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遠程教育課程,順利拿到大專文憑。
2015年,她又完成了深圳大學的專升本課程,拿到本科文憑。
這一時期,因為編程需要懂一定程度的英語,她又報了英語培訓班,拿到了PETS4證書。
與此同時,她還開始跑馬拉松,接觸飛盤,並拿到飛盤比賽的諸多獎牌。
2017年,在網上看見美國一所學校有招計算機科學碩士生的項目,她攢夠10萬元學費,雅思考了5.5分,達到該校錄取條件,成功被該校錄取。
當她的經歷被大眾熟知後,有人諷刺她:「在該讀書的時候不用功,過後,只能用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彌補。」
可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對於一個眼界只有井上天空的人而言,誰也不會思考,現在的自己應該怎樣做才對,將來的自己又會是什麼模樣。
甚至,即便有人知道應該怎麼做,卻要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麼被困難嚇倒。
反倒是從井底走出來的孫玲,雖然明白得遲了點,卻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軌道之後,堅定地走了下去,並取得不錯的成績。
人生過山車,得失禍福本無常
在美國學習了九個月後,她還有一年的實習時間。
孫玲決定留在美國找工作。
在投出去60份簡歷之後,經過兩個月的面試,她被Epam Sytems公司錄取。
作為與谷歌公司對接的員工,被派往谷歌總部工作,年薪11.5萬美金,折合人民幣超過70萬元。
在眾人眼中,此時此刻的她,走上了人生巔峰。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一切。
今年3月,孫玲父親病重,孫玲獲得84天的家人陪護假。
不料,回國三天後,父親不幸去世,家庭病假失效,成了個人事假,4月30日到期。
此時,正是美國新冠疫情爆發期,美國頒布了入境禁令,孫玲沒能如期回去上班,被公司裁員了。
一時之間,失去親人,又失去工作,雙重打擊之下,孫玲卻沒有退卻。
因為專業實習開始後,失業不能超過90天,否則學校會終止她合法工作的資格,到時候連海關可能都過不了。
為此,她在Linkedln網上發布了一份求助信,希望能在7月30日之前找到一份工作,或者是無薪實習都行。
後來,一家金融公司向她遞來了橄欖枝,她如願獲得有效籤證,成功去往美國。
到了美國之後,她陸續到更大的公司面試,曾陰差陽錯地在蘋果面試了三次,最後都無功而返。
談及此事,她感嘆道:「這件事,我深有感觸,機會再多,運氣再好,能力不行還是不行,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己啊。「
不過,通過在各個公司面試,她現在是鹽湖城高盛集團的一名程式設計師,年薪比之前還要高一點。
在找到工作之前,她去了很多地方旅行,只當是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
其實母親和哥哥都不希望她再去美國,覺得那裡不安全,而且還給她安排了相親對象。
在接受採訪時,她說:「我並不排斥相親。關鍵是我自己都還沒整明白,所以暫時不會考慮。「
如果說孫玲與普通大眾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如她所說的那樣,在她沒整明白之前,絕不隨波追流、渾渾噩噩地,將就著過日子。
最後,將她曾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送給大家:
在出發之前,夢想永遠只是夢想。只有上了路,夢想才會變成挑戰。也只有經過挑戰,夢想才會實現。如果說夢想是寶貴的,那麼不失時機地挑戰夢想就更可貴。夢想如雞蛋,如果不及時孵化,就會腐爛變臭。
作者:銅豌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