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布!航天科技集團2020年十大新聞

2021-01-08 澎湃新聞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電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意味著歷時16年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任務成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嫦娥五號返回艙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歷經23天、11個階段的使命任務後返回地球,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中國首次」。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完成星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正式開通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來賀電。賀電指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是我國攀登科技高峰、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裡程碑,是我國為全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標誌性戰略成果。

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示意圖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航天科技集團承擔了北鬥工程運載火箭系統和大部分北鬥衛星的研製工作和全部發射任務。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目前,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作為北鬥組網的「專屬列車」,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44次執行北鬥衛星發射任務,發射成功率達到100%。

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

2020年4月23日,在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和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並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強國建設向廣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在回信中指出,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航天科技集團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精神

航天科技集團認真學習、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和「8·26」重要批示,並圍繞慶祝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和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50周年,召開專題座談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黨的建設和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定點幫扶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第一時間、第一議題傳達學習,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持續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在各項工作中落實落地。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黨建工作質量不斷提升,人才建設碩果纍纍。6家單位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1個團隊榮獲中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榮譽稱號,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獲評「最美科技工作者」,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獲評「央企楷模」,6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多名科技專家、團隊入選國家創新爭先獎和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陝西省、河北省公告:洋縣、淶源縣「摘帽」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航天科技集團定點幫扶縣——洋縣和淶源縣,分別於2020年2月27日與2月29日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航天科技集團定點幫扶的陝西省太白縣、洋縣和河北省淶源縣3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疫情防控和型號任務兩手抓、雙勝利取得重要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航天科技集團黨組迅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黨組領導靠前指揮,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同時,發揮科技優勢,北鬥、高分衛星為戰「疫」指路站崗;彰顯社會責任,緊急物資、醫務人員馳援抗「疫」一線,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2020年10月22日,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隆重舉行,航天科技集團3名個人和1個集體獲得表彰。

2020年2月,航天科技集團黨組領導在發射場指導發射任務和疫情防控工作

為減少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航天科技集團全體幹部職工擼起袖子加油幹,航天工程任務按計劃有序進行,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持續發力,各項工作紮實推進,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奮力實現了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確保了「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戰略戰術武器裝備建設紮實推進,有力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緊密圍繞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需求,加快發展高新航天裝備,推動武器裝備體系化、實戰化發展,抓總的多型武器裝備研製、生產、試驗、演習保障任務取得突破和進展,完成了黨和國家交予的重要任務,出色履行了富國強軍使命,為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吳燕生看望參加過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志願軍老戰士代表張履謙院士,為他佩戴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與張院士親切交談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航天科技集團652名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獲頒「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長五B、長八火箭首飛成功,首次火星探測踏上徵程,全年共實施34箭、82星(船、器)發射任務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抓總研製的兩型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大幕;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成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新成員。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一路保持高密度發射態勢,全年實施34箭、82星(船、器)發射任務。其中,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實現3次成功發射,進入應用性發射階段。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啟程。這一年,我國海上發射也取得新進展。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箭九星」發射成功,實現了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摘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多項大獎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創新獲得豐碩成果,將多個國家級大獎收入囊中。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航天科技集團榮獲多項獎勵,其中,3項由集團公司牽頭完成,分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4項由集團公司參與完成,分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長七火箭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五院榮獲我國工業領域國家級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企業獎,2人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現場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立「航天智能製造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航天智能製造技術發展;與華中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威海市人民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成立「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不斷深化產學研精準合作。多個背景項目和演示驗證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多項前沿性、顛覆性和自主可控關鍵技術研究取得積極進展。智慧財產權持續高質量發展,專利申請量突破8000件,再創新高。成功舉辦集團公司第二屆創新創意大賽,多個項目獲得合作意向。

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向深入,連續16年榮獲年度考核A級,第6次上榜世界500強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制定了集團公司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7個方面34項改革任務73條具體改革舉措;召開2020年度領導幹部會,聚焦質量提升、創新驅動、產業發展,進一步統一思想、劍指問題、分析原因、研究舉措,推動集團公司「3+1」改革部署落實落地見效;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廠辦大集體改革、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吳燕生在中天火箭上市儀式上致辭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經營發展再獲佳績:連續16年榮獲年度考核A級,並連續7年位列央企前十,是保持所有年度A級優秀業績的8家中央企業之一。此外,集團公司第6次上榜《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所屬陝西中天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交易。

深化國際合作履行國際責任,「走出去」步伐更加堅實

2020年,亞太6D衛星成功發射,援衣索比亞微小衛星項目交付,長徵六號運載火箭首次承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整箭發射10顆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Newsat衛星,深度參與國際客戶星座建設……航天科技集團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社會保持良性互動,共同開創了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Newsat衛星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參加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春季執行局視頻會,舉辦2020年國際宇航大會中國分會場活動,通過視頻會議、郵件等多種形式保持國際交流熱度。集團公司專家成功接任IAF副主席,成為第11位來自中國航天的副主席,嫦娥四號團隊代表獲IAF2020年最高獎——世界航天獎。

同時,航天科技集團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積極承擔政府援外項目,履行國際責任,協調60多顆國際衛星為24個國家的災害應急提供數據服務38次,將中國高分衛星數據提供給全球災害服務15次。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向40餘個國家的政府機構、使領館、合作夥伴等捐贈和支持了126萬個口罩等防疫物資。

來源: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

原標題:《重磅發布!航天科技集團2020年十大新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重磅發布
    11月26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現代快報記者從開幕式上獲悉,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簡稱「雙十」發布),以及2020國內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當天重磅發布,這些都展示了工業軟體、智能製造平臺與系統集成、機器人等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
  • 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重磅發布
    11月26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現代快報記者從開幕式上獲悉,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簡稱「雙十」發布),以及2020國內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當天重磅發布,這些都展示了工業軟體、智能製造平臺與系統集成、機器人等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郭鵬)1月17日,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19年,在102箭、492個太空飛行器的世界航天發射版圖中,中國航天以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的成績再次佔據榜首。而2020年,這一數字將有望突破40次,達到歷史新高。
  • 2020年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2020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中國空間科學技術》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2020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 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2018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天啟」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中國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和「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首位」成為2018年的熱點,同時入選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 「奮鬥者」號入圍2020十大國內科技新聞
    12月27日,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入選的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抗擊新冠彰顯中國科技力量;中國史前人群遷徙與族源之謎揭開;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北鬥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五中全會《建議》專章部署科技創新;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嫦娥五號月球挖土1731克;華龍一號併網發電成功;「奮鬥者」號載人深潛10909米;「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引發世界關注。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一周要聞速覽(2020.1.11—2020.1.18)
    程志奇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陝西國防工業和航天六院的發展,關心先進模範、大國工匠和困難黨員、困難職工的工作和生活。大家攜起手來,共克時艱,全面完成2020年各項任務,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副院長馬雙民參加座談。
  • 航天科技集團財務公司、航天投資、長城公司領導幹部調整
    航天科技集團財務公司、航天投資、長城公司領導幹部調整 2020-04-08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袁潔 中國航天科工微信公眾號 圖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工」消息,2020年6月18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袁潔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免去高紅衛同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 【科技日報】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中國科學院
    【科技日報】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2020-12-28 科技日報 陸成寬 【字體:大 中 小】 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 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27日,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入選的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抗擊新冠彰顯中國科技力量;中國史前人群遷徙與族源之謎揭開;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北鬥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五中全會《建議》專章部署科技創新;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嫦娥五號月球挖土1731克;華龍一號併網發電成功;「奮鬥者」號載人深潛10909米;「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引發世界關注。
  • 202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華聲在線12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由院士專家和科技新聞工作者擔任評委、湖南省科技新聞學會組織評選的202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12月30日在長沙揭曉。 「湖南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 一、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科技抗疫發揮重要作用 湖南啟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應急專項,主要支持疫情防控技術集成示範、防控裝備研發應用、監測體系建設、病原檢測的新技術方法及產品研發與應用等四方向研究。超過5萬名湖南醫衛科技工作者奮戰在國內外抗疫一線。
  • 盤點2020十大國內科技新聞,這是不平凡的一年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27日,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入選的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抗擊新冠彰顯中國科技力量;中國史前人群遷徙與族源之謎揭開;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北鬥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五中全會《建議》專章部署科技創新;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20多年後終獲證;嫦娥五號月球挖土1731克;華龍一號併網發電成功;「奮鬥者」號載人深潛10909米;「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引發世界關注。
  • 重磅,該高校航空航天學院僅招生三年,就與中國航天集團合作
    接近年末,教育界又一重磅消息引爆教育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具體消息如下(援引中國航天報):12月10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湖北武漢舉行。
  • 航天華拓於高交會重磅發布解決方案
    2020年11月12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新產品新技術精品發布活動上,深圳市航天華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航天華拓」)重磅發布了新一代天地一體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數字農業兩大解決方案:新一代天地一體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
  • 202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紅網時刻12月30日訊(記者 何青)由院士專家和科技新聞工作者擔任評委、湖南省科技新聞學會組織評選的202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12月30日在長沙揭曉。202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一、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科技抗疫發揮重要作用湖南啟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應急專項,主要支持疫情防控技術集成示範、防控裝備研發應用、監測體系建設、病原檢測的新技術方法及產品研發與應用等四方向研究。超過5萬名湖南醫衛科技工作者奮戰在國內外抗疫一線。
  • 【重磅】2020年智能鎖十大品牌榜單發布
    歷時一個月的「2020年智能鎖十大品牌」網絡評選活動8月26結束投票,具有權威性的「2020年智能鎖十大品牌」榜單于今日重磅公布!【重磅】2020年智能鎖十大品牌榜單發布  2020年智能鎖十大品牌查詢,
  • 2020年中國電力電氣「絕緣子十大品牌」評選結果重磅發布
    2020年中國電力電氣「絕緣子十大品牌」評選結果重磅發布     2020年5月11日,由電老虎網主辦的2020年中國電力電氣--絕緣子十大品牌評選活動結果已正式揭曉。據主辦方介紹,本次「絕緣子十大品牌」網際網路評選活動於2020年4月21日正式開啟,主辦方聯合各權威媒體、行業協會共同見證發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選出最   優質的絕緣子品牌,通過為期半個月的投票評選,吸引超百萬人次參與投票。
  • 重磅!銀河麒麟V10入選2020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2020年的尾聲,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國際電視臺聯合評選的「2020十大國內科技新聞」榜單新鮮出爐,「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與其他國家科技領域重大成果一起榮幸在冊。
  • 中核集團、航天科技、兵器工業2020校園招聘開始!
    中核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科技集團肩負著黨和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是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的國家名片,承擔著:我國全部「長徵」系列與「龍」系列運載火箭的研製生產;我國戰略飛彈,部分戰術地地飛彈、戰術防空飛彈的研製生產;我國全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和絕大部分深空探測器的研製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