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電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意味著歷時16年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任務成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嫦娥五號返回艙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歷經23天、11個階段的使命任務後返回地球,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中國首次」。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完成星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正式開通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來賀電。賀電指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是我國攀登科技高峰、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裡程碑,是我國為全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標誌性戰略成果。
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示意圖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航天科技集團承擔了北鬥工程運載火箭系統和大部分北鬥衛星的研製工作和全部發射任務。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目前,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作為北鬥組網的「專屬列車」,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44次執行北鬥衛星發射任務,發射成功率達到100%。
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
2020年4月23日,在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和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並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強國建設向廣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在回信中指出,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航天科技集團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精神
航天科技集團認真學習、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和「8·26」重要批示,並圍繞慶祝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和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50周年,召開專題座談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黨的建設和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定點幫扶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第一時間、第一議題傳達學習,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持續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在各項工作中落實落地。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黨建工作質量不斷提升,人才建設碩果纍纍。6家單位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1個團隊榮獲中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榮譽稱號,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獲評「最美科技工作者」,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獲評「央企楷模」,6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多名科技專家、團隊入選國家創新爭先獎和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陝西省、河北省公告:洋縣、淶源縣「摘帽」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航天科技集團定點幫扶縣——洋縣和淶源縣,分別於2020年2月27日與2月29日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航天科技集團定點幫扶的陝西省太白縣、洋縣和河北省淶源縣3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疫情防控和型號任務兩手抓、雙勝利取得重要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航天科技集團黨組迅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黨組領導靠前指揮,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同時,發揮科技優勢,北鬥、高分衛星為戰「疫」指路站崗;彰顯社會責任,緊急物資、醫務人員馳援抗「疫」一線,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2020年10月22日,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隆重舉行,航天科技集團3名個人和1個集體獲得表彰。
2020年2月,航天科技集團黨組領導在發射場指導發射任務和疫情防控工作
為減少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航天科技集團全體幹部職工擼起袖子加油幹,航天工程任務按計劃有序進行,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持續發力,各項工作紮實推進,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奮力實現了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確保了「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戰略戰術武器裝備建設紮實推進,有力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緊密圍繞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需求,加快發展高新航天裝備,推動武器裝備體系化、實戰化發展,抓總的多型武器裝備研製、生產、試驗、演習保障任務取得突破和進展,完成了黨和國家交予的重要任務,出色履行了富國強軍使命,為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吳燕生看望參加過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志願軍老戰士代表張履謙院士,為他佩戴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與張院士親切交談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航天科技集團652名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獲頒「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長五B、長八火箭首飛成功,首次火星探測踏上徵程,全年共實施34箭、82星(船、器)發射任務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抓總研製的兩型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大幕;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成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新成員。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一路保持高密度發射態勢,全年實施34箭、82星(船、器)發射任務。其中,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實現3次成功發射,進入應用性發射階段。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啟程。這一年,我國海上發射也取得新進展。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箭九星」發射成功,實現了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摘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多項大獎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創新獲得豐碩成果,將多個國家級大獎收入囊中。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航天科技集團榮獲多項獎勵,其中,3項由集團公司牽頭完成,分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4項由集團公司參與完成,分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長七火箭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五院榮獲我國工業領域國家級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企業獎,2人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現場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立「航天智能製造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航天智能製造技術發展;與華中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威海市人民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成立「海洋無人裝備與技術聯合創新中心」,不斷深化產學研精準合作。多個背景項目和演示驗證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多項前沿性、顛覆性和自主可控關鍵技術研究取得積極進展。智慧財產權持續高質量發展,專利申請量突破8000件,再創新高。成功舉辦集團公司第二屆創新創意大賽,多個項目獲得合作意向。
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向深入,連續16年榮獲年度考核A級,第6次上榜世界500強
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制定了集團公司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7個方面34項改革任務73條具體改革舉措;召開2020年度領導幹部會,聚焦質量提升、創新驅動、產業發展,進一步統一思想、劍指問題、分析原因、研究舉措,推動集團公司「3+1」改革部署落實落地見效;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廠辦大集體改革、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吳燕生在中天火箭上市儀式上致辭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經營發展再獲佳績:連續16年榮獲年度考核A級,並連續7年位列央企前十,是保持所有年度A級優秀業績的8家中央企業之一。此外,集團公司第6次上榜《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所屬陝西中天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交易。
深化國際合作履行國際責任,「走出去」步伐更加堅實
2020年,亞太6D衛星成功發射,援衣索比亞微小衛星項目交付,長徵六號運載火箭首次承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整箭發射10顆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Newsat衛星,深度參與國際客戶星座建設……航天科技集團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社會保持良性互動,共同開創了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Newsat衛星
這一年,航天科技集團參加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春季執行局視頻會,舉辦2020年國際宇航大會中國分會場活動,通過視頻會議、郵件等多種形式保持國際交流熱度。集團公司專家成功接任IAF副主席,成為第11位來自中國航天的副主席,嫦娥四號團隊代表獲IAF2020年最高獎——世界航天獎。
同時,航天科技集團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積極承擔政府援外項目,履行國際責任,協調60多顆國際衛星為24個國家的災害應急提供數據服務38次,將中國高分衛星數據提供給全球災害服務15次。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向40餘個國家的政府機構、使領館、合作夥伴等捐贈和支持了126萬個口罩等防疫物資。
來源: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
原標題:《重磅發布!航天科技集團2020年十大新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