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案例:水滴籌

2021-01-12 人民網

案例名稱:

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水滴籌

競選理由:

「水滴籌」是2016年7月創立國內首款免費大病社交籌款工具,「水滴公益」是2018年4月獲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目前水滴公司全平臺註冊用戶超過5.5億,獨立付費用戶數超過1.6億,水滴籌已成功為80萬多名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提供了免費的籌款服務,累積籌款金額超過100億元,捐款人次超過3.4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民眾的公益意識增強,以水滴籌為代表的個人求助籌款平臺,以水滴公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慈善募捐平臺,將為全民公益的到來創造了良好條件。

案例說明:

當人們不幸罹患大病資金緊缺時,向親朋好友求助是一件普遍而符合情理的事情。然而傳統的逐一溝通求助方式,困於時間、空間、人力、溝通方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效率較低,難以有效、及時地籌到醫療費用。水滴籌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及社交工具,為緊缺醫療資金的大病患者提供免費的個人求助籌款工具,有效地解決了這些痛點,提升醫療資金的籌集效率,縮短從發起求助到收到款項的時間,降低求助信息的傳播成本,讓大病患者能夠及時得到幫助。

對於籌款人而言,水滴籌通過將個人求助信息的發布與操作移動化,讓發起求助的成本大大降低,來自三、四線城鎮甚至偏遠山區的人,都可以通過水滴籌進行自救。為了更好地服務緊缺醫療資金的大病患者,水滴籌儘可能地簡化了操作的步驟、降低了操作的難度,推出了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水滴籌App等多個個人求助發起入口。

對於捐款人來說,通過自己的熟人社交網絡接受到求助信息,真實性、可驗證性更有保證,善行效果可以快速得到有效反饋,比起傳統慈善項目更能打動人。同時,僅通過微信支付就可以進行捐款的便捷支付方式也大大降低了捐款門款,讓指尖行善、隨手慈善成為可能。

公益成果一:為80萬+大病患者搭建救命通道 將隨手公益帶入大眾生活

截至2018年10月,水滴籌已成功為80多萬名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提供了免費的籌款服務,累積籌款金額超過100億元,捐款人次超過3.4億。

水滴籌幫助了身患惡性腫瘤的清華少女,創造了一個小時籌集60萬救助資金的奇蹟;挽救了患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五歲女孩,呵護稚嫩的花朵不至於過早地凋零;救助了患急性白血病的退休教師,守護著紅燭搖曳的燈火不會孤獨地熄滅。每一天,水滴籌都會接到這樣的病例,成千上萬人因為同樣的目的,聚集在了一起,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呵護著脆弱的生命,頑強地生長。

當公益不再是遙遠而模糊的概念,而是觸手可及能改變世界的力量,水滴籌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公益事業中來。明星楊穎(Angelababy)、張歆藝、袁弘、金晨、譚維維等,都曾在自己的朋友圈及微博上,通過水滴籌獻出過愛心。民眾與公益的距離在不斷地拉近,在整個社會上營造起健康積極的「愛心生態」,讓愛在每一個人中間傳遞,匯聚起巨大的力量,為更多人送去福音。

公益成果二:線下志願活動 讓公益溫暖遍及全國

水滴志願者最初是由全國各地在水滴籌得到幫助的大病患者自發組成,目前已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400多個城市,擁有志願者15000+名。1年多時間裡,水滴志願者在全國各地開展了近800場公益活動,參與幫扶人數達到10萬人。

(1)水滴志願者走進社區、山區、養老院,他們為社區人群提供義診服務。

(2)「陽光病房——大病兒童寓教於樂系列活動」:水滴志願者每周都會到全國各地的醫院,陪伴住院的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學習,讓他們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也能保持學習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幫助他們順利回歸學校、回歸社會。

(3)「水滴溫暖傳遞計劃」:水滴志願者最早的一批來源於經歷過大病的家庭,他們希望能把收穫到的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人,通過大病患者探訪,為他們帶去溫暖和鼓勵。

(4)「水滴之家」:水滴在全國各大三甲醫院附近建立了水滴愛心廚房,幫助病友們解決吃乾淨飯、健康飯的需求,為病友及其家屬提供方便。

公益成果三:扶貧助農 為農村經濟造血

為響應國家「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號召,水滴籌推出了精準扶貧電商平臺——水滴集市,旨在通過電商助力消費扶貧活動,打破了地域和時空隔離,填平城鄉差距「鴻溝」。自2017年1月上線以來,總計銷售額近2500萬元,共為全國53個貧困縣農民售賣小米、蜂蜜、山藥、土豆、柿餅、枸杞、黑芝麻等各類土特產品超過800萬元,數千個貧困家庭受惠於水滴集市的助農電商項目。

獲得獎項:

《中國信息技術公益發展白皮書V3.0》水滴籌案例收錄

第十四屆(2017)中國慈善榜「年度十大慈善項目」

第七屆中國公益節「2017年度公益創新獎」

水滴籌榮獲中國慈善榜「年度十大慈善項目」

水滴籌「戴上口罩一起藍」深圳觀影會

水滴籌累計籌款金額突破100億

水滴互助探訪會員

註:以上資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責編:餘璐、賀迎春)

相關焦點

  • 水滴籌到底想要做什麼?
    1.水滴籌到底想要做什麼?水滴籌想要做的是讓被病痛折磨的人們得到生的希望。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看到這些求助的案例來思考自己的健康保障問題,從而教育人們重視健康保障問題。水滴籌是真心想要幫助人們,讓更多的人獲得生的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健康保障事業!
  •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不是騙人的?
    「5分鐘快速籌到治病錢」「審核快、籌款快、到帳快,幫您解決醫療費用難題」……近幾年,通過網絡進行籌款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籌款方式,我們經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出籌款信息,進行求助。而在這些所有的平臺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輕鬆籌和水滴籌了。
  • 水滴籌與輕鬆籌在腫瘤醫院搶病人,水滴籌到底怎麼了?
    今年的4月13日,在河北石家莊,水滴籌員工與輕鬆籌員工在醫院大打出手,只為多拿下幾款單子。無獨有偶,5月19日,在重慶腫瘤醫院內,水滴籌與輕鬆籌再起糾紛,雙方又一次為掃樓立項大打出手。網友們紛紛驚呼:太感人了,為了做公益,雙方搶破了頭!
  • 寒門博士患血癌 水滴籌籌出重生希望
    9月25日,小許帶著最後的希望來到了水滴籌,寫了一封求助信,希望通過水滴籌得到社會的幫助。短短四天時間,水滴籌幫助小許籌得50萬元。9月29日,小許將這筆資金提現到帳並支付了醫療費。目前,小許的求助已獲得2萬6千餘次的轉發,共籌得近65萬元。在水滴籌上,類似小許一樣獲得重生的希望的案例還有很多。
  • 水滴籌、水滴公益獲壹基金「脫貧攻堅傑出貢獻夥伴」
    水滴公司合伙人,水滴籌、水滴公益總經理徐憾憾受邀參加,水滴籌、水滴公益獲頒「脫貧攻堅傑出貢獻夥伴」。作為網際網路技術與傳統公益領域的優秀代表,水滴籌、水滴公益和壹基金開展了密切合作,聯合上線了包括搶險救災、關注特殊群體、環境保護等主題的多個公益項目,累計籌集善款近600萬元。
  • 水滴籌輕鬆籌員工打架,不是那麼簡單
    兩家公司對此回應,該事件只是兩位年輕人打架,水滴籌員工打傷了輕鬆籌員工,並沒有必要上升到公司鬥爭乃至"陰謀論"的高度。而據被打的輕鬆籌員工劉某介紹,當時是因為對方辦理的案例被舉報,認為是自己公司員工所為,才引發的衝突,"和『掃樓』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我不認識打我的人。"劉某說。
  • 水滴籌創始人致歉!
    12月5日晚,水滴籌創始人兼CEO沈鵬在微博上發布公開信,表示「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相關公益組織!」公開信:此前報導:水滴籌出事!被曝「掃樓式」尋找求助者,按單提成!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近日,梨視頻拍客的一段臥底「水滴籌」視頻登上微博熱搜。梨視頻拍客還發現,一段時間以來,水滴籌在全國40座以上城市招募大量正式和兼職「收款顧問」,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 水滴籌籌15萬取不出,家屬申請退捐,水滴籌:相關報導偏離事實!
    摘要:在前段時間,山西太原發生一起慘烈的車禍,只有一名幼童活了下來,水滴籌希望幫助他們,但在之後卻發現相關報導嚴重偏離事實,水滴籌籌15萬取不出來,所以家屬申請退捐,對於此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在11月29日,山西太原發生一起慘烈的車禍,導致車上只有一名幼童活了下來,根據孩子的家屬介紹:「水滴籌的工作人員找到我們,問我們用不用水滴籌,我說應該是要用的。」在這之後,水滴籌的工作人員開始一系列的工作,孩子的家屬稱:「當時他說弄20萬,我說不用,15萬就行了,因為我感覺花不了那麼多。」
  • 水滴籌,讓普通人也能籌到救命錢
    水滴籌的出現,為大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水滴籌,可以讓每個人依靠朋友圈、QQ群等網絡渠道的力量,為緊缺醫療資金的家庭(患者)籌集醫療費用,所有用戶只需關注「水滴籌」就能發起籌款,還能獲得籌款顧問一對一的貼心指導。即使你是普通人,也能籌到救命錢。
  • 水滴籌怎麼樣?怎麼才能在水滴籌上能輕鬆籌到10多萬?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不僅衣食住行與網絡息息相關,醫療方面也大有裨益,藉助網絡平臺誕生了很多大病醫療籌款平臺,例如水滴籌就是一款免費大病醫療籌款平臺。水滴籌作為免費大病醫療籌款平臺,已累計為大病患者籌到200億救命錢,共有超過2.5億名愛心人士總計超過6.5億人次的愛心捐助行為,助力數百萬大病患者擺脫病魔,恢復健康,回歸家庭,深受廣大患者和家庭信賴,其可靠性不言而喻。
  • 水滴籌與輕鬆籌的利益衝突在哪裡?
    近期,輕鬆籌員工醫院內遭水滴籌員工暴打的新聞登上熱搜。據悉,是因為兩大平臺員工在醫院做推廣時發生了肢體衝突,乍一看只是普通的民事糾紛,但是據了解此類情況已經多次發生過,因此不少人指出,其實這是由於水滴籌與輕鬆籌兩大平臺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導致的。
  • 把公益做成了生意,是什麼讓水滴籌輕鬆籌針鋒相對?
    風波起源於掃樓4月13日,下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水滴籌員工在掃樓時勸病人通過水滴籌平臺籌款,因打擾到病人休息,被醫院方面清場。隨後,水滴籌員工看到輕鬆籌員工也在醫院裡,以為輕鬆籌就是舉報者,便出現了下圖的暴力事件。目前水滴籌員工趙某已經收到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安機關對其採取了行政拘留14日,並處罰款500元的處罰決定。
  • 網友:對「水滴籌」捐款越來越麻木,醫院:最討厭使用「水滴籌」的病人
    如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的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無論是新聞還是購物,可以說是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網際網路募捐的平臺,比如水滴籌、眾託幫等等。
  • 愛心變現的資本局:水滴籌上市在即,輕鬆籌掉隊
    接二連三的上市傳聞,讓外界對輕鬆籌的上市報以極高的期待,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輕鬆籌卻一直沒有進一步動作,反而是身為競爭對手的水滴籌傳來了好消息。與此同時,12月3日,36氪曝出原貓眼娛樂財務長施康平已於11月任職水滴公司CFO,向水滴CEO沈鵬匯報。水滴對此向虎嗅回復稱,「消息屬實」。儘管水滴籌對上市消息未予置評,但在這個節點,其意圖不言而喻。而相比之下,輕鬆籌是否掉隊了令人深思。
  • 水滴籌輕鬆籌聯合回應醫院衝突:都是誤會
    (觀察者網 文/張珩)為了救人,水滴籌和輕鬆籌又打起來了。 5月19日,網絡上傳出一段視頻,水滴籌和輕鬆籌的員工因為掃樓立項起衝突。現場視頻顯示,一名身穿黑色短袖的男子指責另一位身穿迷彩圖案的短袖上衣男子稱「嘴不乾淨」,並且質問對方,「醫院和我們有合作,告訴你們不讓擺了,為啥還擺」。
  • 水滴籌、水滴公益承接涼山大病救助項目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水滴籌、水滴公益創始人沈鵬(左三)出席活動據悉,中國慈善聯合會17家會員單位和中國慈善聯合會社會救助委員會參加「善行涼山聯合行動」,共對接助學(貧寒學子圓大學夢、改善「一村一幼」教學點、易地移民安置點社區幼兒園教學設備、捐贈圖書),助醫(貧困家庭大病救助、少兒大病救助),救孤(幫助孤兒、事實孤兒學習、生活補助),濟困(幫助困境兒童學習、生活補助、為貧困戶送棉衣),基礎設施設備建設
  • 水滴籌怎麼樣?為眾多患病家庭點燃希望之火
    在國內,提到大病求助平臺,很多人都對水滴籌印象深刻並豎起大拇指。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水滴籌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將民間「互助互濟」的線下行為搬到社交網絡上,並通過親友分享、行動支付等方式幫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及家庭更便捷地發布、傳播求助信息,讓贈與人也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幫扶。
  • 水滴籌與輕鬆籌「互撕」的背後:公益旗下的商業戰爭
    水滴籌稱,網傳視頻並不全面,事情是因輕鬆籌員工言語威脅和污衊導致雙方產生肢體衝突。輕鬆籌則給出更多細節,稱水滴籌員工懷疑輕鬆籌員工舉報其掃樓行為,因此大打出手,並且水滴籌此前曾多次毆打同行。雙方的衝突並不是偶發個例。據水滴籌稱,僅僅在今年4月份,雙方就發生兩次衝突。
  • 水滴籌們從朋友圈消失之後
    最開始的業務是水滴互助,與支付寶的相互保類似。隨後,水滴籌、水滴保險商城和水滴公益等業務相繼上線。  不過,網際網路大病互助模式並不是水滴公司發明的。在更早兩年由輕鬆集團首創。除輕鬆籌、輕鬆保、輕鬆互助、輕鬆公益,輕鬆集團還有輕鬆健康業務。  看到市場機會,2014年-2016年間,愛心籌、無憂籌等各類大病眾籌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 水滴籌為新生兒的生命蓄力
    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也緊急開通了「綠色籌款通道」和「急速打款通道」,幫助小玲瓏的家庭及時籌取了近3萬元,用於支付相應的入院費用,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渡過難關。社會各界也迅速組織募捐行動,為這個可憐的家庭提供了及時的幫助。在這場特殊的生死的較量上,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及時救助,為小玲瓏點燃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