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集團年內股價翻倍 即時配送市場迎戰略機遇

2021-01-06 新京報

11月11日凌晨,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王冰(化名)沒有在家整點下單,而是拿起了手機接單。

「一般夜間、高峰期等每單的費用會高一些,與其在家花錢,不如出門賺錢。」王冰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11月10日晚至11月11日凌晨,他送了25單,很多人在家熬夜下單,他配送的內容包括零食、日用品、藥品等。

今年雙11電商平臺履約提速,開啟小時達服務,線下零售體依託數位化升級,同城零售成為雙11的新戰場,同城場景下即時物流訂單迎來快速增長。

據達達集團旗下的達達快送平臺披露的戰報數據,11月11日10-11時,其配送單量超110萬,打破平臺同期1小時單量峰值紀錄;11月12日,達達平臺配送單量更是突破1000萬,創下平臺峰值新紀錄。驚人的單量增長,也印證了即時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

隨著電商大促周期拉長導致出現多波次訂單峰值,以及更多線下業態加入大促,這些新變化對同城物流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隨著疫情的推動,包括生鮮在內的同城零售,已經完成了教育公眾的過程,同城物流作為同城零售的基礎設施要繼續夯實服務能力,同時向上進行系統解決方案的提升,精準配送。

雙11即配成電商重要補足

雙11零點鐘聲剛響起,達達快送配送員已準備好上門送貨。11月11日0點40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墨衝鎮的達達快送配送員周杰(化名)用時25分鐘,完成平臺上首個京東商城訂單配送。

同一天,0時58分,在許多「剁手黨」、「尾款人」還在屏幕前熱火朝天買買買的時候,黑龍江佳木斯的達達快送配送員冒著零下10攝氏度的嚴寒,將電商訂單送到用戶家中,這也是當天達達快送「最北」、「最冷」的一單。

對於周杰來說,雙11不僅是電商人的「節日」,同樣也是物流人的「節日」。達達快送作為本地即時配送平臺,補足了電商末端物流設施,成為傳統物流企業削峰填谷,保障「最後三公裡」配送中的重要力量。

經過多年發展,達達快送目前已經建立並完善了落地配、即時配、個人配三大配送服務網絡,覆蓋全業態、全場景的訂單即時配送。

即時配方面,達達快送依託運力穩定、運轉高效的本地即配網絡,為京東到家及達達全渠道合作夥伴提供全品類海量商品1小時達的配送服務,有效覆蓋本地生活的末端到家場景。個人配方面,通過幫取、幫送、幫我買業務,全面覆蓋個人及中小商戶的多場景本地配送需求。落地配方面,為傳統電商物流、金融保險機構等合作夥伴提供最後三公裡配送,以超強彈性運力為合作平臺「削峰填谷」。

作為最早投入即時配送領域的企業,北京時間6月5日達達集團順利赴美上市,目前股價已獲得近翻倍增長。依託落地配、即時配、個人配三大配送網絡,為零售行業提供肖峰填谷的末端配送解決方案。

商流、物流雙輪驅動,疫情催生線上化需求

達達於2014年成立,2016年與京東到家合併,在2019年底正式更名為達達集團,旗下有國內領先的本地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和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兩大核心業務平臺。

2016年收購京東到家業務後,達達集團不再是傳統大眾眼裡單純的「跑腿」企業,而是從單一物流驅動,變為商流、物流雙輪驅動。

截至目前,京東到家業務覆蓋全國1200多個縣區市,活躍門店數超過10萬個。根據艾瑞諮詢統計的2019年GMV,京東到家在中國本地零售商超O2O平臺行業市場份額中位居第一。達達快送業務覆蓋全國2500多個縣區市,在中國社會化同城配送市場份額中位居第一。

依託達達快送的全國即時配送網絡,京東到家提供超市便利、生鮮果蔬、醫藥健康、鮮花蛋糕、烘焙茶點、家居時尚等商品約1小時配送到家的服務。雙11當天,平臺送達訂單的銷售額實現同比翻倍以上增長,單均配送時長較去年縮短8分鐘。

達達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兼首席技術官楊駿表示,即時物流的需求端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線下商家線上化趨勢加強,B端和小B端的即時配送需求迅速增長;第二是就像當年的非典催化養成了消費者電商購物的習慣,此次疫情也讓大量的消費者養成了即時消費的習慣,在C端層面進一步催生了即時配送需求。

在疫情催化下,商流也正在發生變化,同城零售和社區團購等新業態的出現,使得達達快送等基礎物流設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以生鮮零售為例,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生鮮零售交易規模在2019年達到5.1萬億元,生鮮行業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整體市場增速將保持在3%左右,新的商流正在帶動新的物流,達達快送正在以新的流量為依託,挖掘賽道紅利。雙11期間達達快送日配送單量超過1000萬單,既印證了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也表明達達快送在全場景布局上開始持續發力。

數據顯示,達達集團年內股價已翻倍,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給予達達集團買入評級,提升目標價至36美元。高盛預計至2025年,線上銷售將佔中國連鎖零售銷售額近一半,從2019年的人民幣2萬億元提升至人民幣7萬億元(1萬億美元)其中,到家業務總量將達人民幣7000億元。

即配迎戰略機遇期,同城配送大有可為

達達快送所處的即時物流領域,經過了2015年前後的大浪淘沙,存活下來企業一部分選擇背靠京東、阿里等大樹,也有一部分專注垂直領域做小平臺。

2014年至2015年,多個即時物流平臺出現,以眾包的模式切入傳統快遞公司未完全覆蓋的同城市場。同其他新經濟行業類似,多個玩家存在的即配競爭市場,不能免俗地出現了補貼大戰。補貼大戰的消耗也「燒」死了多個即時物流企業。

而當年存活下來的即時物流公司,一部分,如閃送、UU跑腿等專注垂直做小平臺;另一部分,如達達快送,不斷的挖掘同城配送需求,無論是為京東到家等提供全品類海量商品1小時配送服務,還是為傳統電商物流提供最後一公裡配送,抑或是幫取、買的個人配業務,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達達集團上市後的首份財報顯示,達達快送,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0.4%至8.37億元;同期京東到家營收同比增長97.9%至4.86億元。

得益於客單價和活躍消費者數量的增加,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內,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GMV)為183億元,同比增長98.1%;活躍消費者為3230萬,同比增長72%。同期,達達快送配送訂單量為9.26億單。

楊駿稱,疫情後,原先對線上化還存有疑慮的商家幾乎都轉變了思路,線下實體線上化(電商化)成為社會和行業共識,即時配送平臺作為即時消費的「基礎設施」,也迎來了一個戰略機遇期。

趙小敏則表示,電商、同城零售、即時配送網絡等顯然是一個閉環,頭部企業具有商流、有資金、有支付系統等,這便是一個高度融合性的網絡,但即時物流企業更多還是要繼續夯實服務能力,同時向上進行系統解決方案的提升,精準配送。

進入即時消費新時代,同城配送大有可為。商超、生鮮、醫藥、餐飲等各大品牌商家紛紛發力線上渠道,作為連結消費者的關鍵一環,配送服務的強弱決定著品牌能否成功走向線上。而不同的品牌對履約時效也有著諸多個性化的訴求,只有更加定製化的運力,才能助力商家在保障配送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

而達達快送也相應推出全心達服務,將針對連鎖品牌商家的個性化即配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

達達快送通過對履約大數據的智能分析,依據門店履約時效要求、訂單品類、單量變化、峰值時間等特性,動態化匹配「眾包」運力或「眾包+駐店」運力,提供定製化的運力解決方案,以達到人效的最大化運用。數據顯示,採用定製化混合運力模式的商家門店,配送人效提升了10%-20%,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履約成本。

同時,達達快送基於多年深耕即時配送的大數據積累,依託平臺分布廣泛、充沛的數十萬活躍騎士為門店匹配優質眾包運力,保障訂單快速響應和可靠配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劉暢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股價設置烏龍 獨家專訪達達集團蒯佳祺:美股市場如何講好「即時...
    受開盤破發烏龍事件影響,達達集團開盤後股價一路震蕩回落,最終收盤價穩著陸,報收15.99美元,較發行價下跌0.06%,總市值為35億美元。這似乎就如同達達集團將要面臨的資本市場環境。面對著海外資本市場的諸多不確定性,當阿里、網易、甚至達達集團的大股東京東都已經完成或加速啟動回國上市,為何達達集團仍要「迎難而上」?
  • 達達集團與5家國際知名品牌商戰略合作,共創即時零售商業模式
    在此背景下,巨頭們將目光投向同城零售這片尚未完全開發的藍海市場。對於品牌商而言,加快加強即時零售賽道布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顯得愈發明顯,即時零售數位技術的應用為品牌商重構商業模式、重塑增長動力提供了新契機,但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 營收翻倍、毛利提升,達達是如何把「配送萬物」做成一門好生意的
    從業務經營的具體數據來看,以商流+物流雙輪驅動的達達正在持續擴張和滲透中。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內,達達快送平臺配送訂單量為9.26億單,去年同期為5.62億單,該項指標的增長與為物流公司提供的落地配服務、連鎖商家同城即時配送服務的訂單數量上升關係密切。
  • 多玩家分羹即時配送,達達c位不穩?
    「線上下單、即時配送」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購物選擇。這波行業紅利,自然給持續深耕即時配送的達達集團帶來了諸多利好。三季度電商大促,加上國內經濟的持續恢復,更為達達集團的飛速發展平添了助力。亮眼的三季度財報,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 破解蛋糕配送難題 達達合作門店數量翻倍增長
    原標題:破解蛋糕配送難題,達達合作門店數量翻倍增長   11月27日消息,截至2020年11月,
  • 達達Q3財報:京東到家GMV同比增長103% 達達快送日配送超千萬單
    集團旗下京東到家攜手合作夥伴以豐富的商品供給增強客戶留存能力,達達快送以完善的即時配送網絡高效履約,雙平臺在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細分賽道上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穩居第一。 報告顯示,達達集團三季度營收為13.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5%。
  • 達達Q3財報:京東到家GMV同比增長103% 達達快送日配送超千萬單
    集團旗下京東到家攜手合作夥伴以豐富的商品供給增強客戶留存能力,達達快送以完善的即時配送網絡高效履約,雙平臺在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細分賽道上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穩居第一。報告顯示,達達集團三季度營收為13.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5%。
  • 達達集團(DADA.US)Q3財報公布後股價飆漲超30%,市值逼近百億美金
    達達集團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績單,各項關鍵指標實現高增長,多項核心數據實現翻番。同樣翻番的還有達達集團的股價,自6月5日達達集團上市,至今不到半年,股價已實現翻倍。業績與股價雙雙大漲,釋放出什麼信號?未來能否持續?不妨來分析下。營收同比大增,經營效率明顯提升先來拆解下財報。
  • 上市半年後,達達集團怎麼樣了?
    上市半年,形勢如何11月20日早間,達達集團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營收遠超市場預期,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核心業績指標均實現高速增長。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達達集團總營收為13.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5%。
  • 達達集團、京東美妝、悅詩風吟戰略合作,共創美妝即時零售新模式
    近日,達達集團與京東美妝、韓國自然主義品牌innisfree悅詩風吟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共創美妝品牌即時零售新模式。作為國內領先的本地即時零售平臺,達達集團旗下京東到家將與悅詩風吟在商品管理、數位化營銷、用戶精細化運營、履約優化等方面深入合作,並提供線下線上一體化解決方案,此外達達集團旗下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將為悅詩風吟提供即時履約服務,攜手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美妝商品1小時送到家的服務體驗。
  • 即時配送迎黃金十年,滴滴國美等巨頭湧入
    從競爭格局看,即時配送市場呈現蜂鳥、美團雙寡頭壟斷,達達、閃送、順豐等差異化競爭的特徵。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表示,達達去年的營收約31億元,支付給騎手約27億,這是它成本最大的一塊,要獲得盈利就要突破這個問題。第一種是提高單價,第二種依靠技術力量, 第三種是擴大市場,比如說原來1次送1單變成1次送5單,成本就下來了。
  • 達達也要上市了,京東作為第一大股東,本地即時配送還有誰?
    快要過去的疫情,使得即時配送需求大增,可以說準備上市許久的達達趕上了一個恰當的契機,不過,達達提交上去的這份成績單中還有著虧損的數據,以及對京東的業務依賴。達達會講好一個資本故事嗎?達達若敲鐘成功,三家即時配送平臺(美團、達達、蜂鳥)中就有兩家公司上了「岸」。
  • 達達能抗住蜂鳥和美團配送的夾擊嗎?
    這些共同促成了達達集團的營收同比近翻倍。 還記得此前達達集團在中概股集體承壓,紛紛回流之際,依舊堅持赴美上市,且在上市首日便破發,曾引起了一些投資者的憂慮。 達達集團如今正是想用雙平臺下高速增長的業績,儘量去打消這份憂慮。
  • 2020年股價漲幅達128.27%,達達集團躋身中概股前八
    達達集團的兩次入選中概股榜單,體現了知名財經媒體和券商平臺對其業績發展和投資價值的積極認可。「即時零售第一股」:業績增長迅勐自2014年在上海成立以來,達達集團以「萬千好物 即時可得」為願景,攜手零售商和品牌商,為消費者提供1小時配送到家的即時零售購物體驗,同時不斷完善同城配送的基礎設施構建。
  • 深度報告:什麼是達達集團未來發展最重要的變量?
    1.中國時間價值交易市場處於繁榮初期即時配送,指貨物不經過倉儲和中轉而直接性的端到端送達,且送達時效為兩小時以內的物流服務。中國的即時配送市場始於2008年前後,從餐飲外賣發展而來,2014年前後經歷了高速增長期。2017年開始,即時配送嫁接零售、個人物品等新的品類,逐漸成為同城時效配送的基礎設施。
  • 達達快送全心達官宣,打造連鎖品牌即時配送服務最佳樣本
    中新網7月28日電 經過20年發展,中國電商行業已經進入商品和服務距消費者只有幾公裡,履約在1小時完成的即時零售時代。「即時可得」的消費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消費者習慣的改變,為線下連鎖品牌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長空間,也進一步催生出連鎖品牌強烈的線上化需求。
  • 到家服務風口已到,達達集團在危機中抓住新機遇
    作為中國領先的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臺,達達集團便站在風口,抓住新機遇。 中信建投在研究報告指出,國內市場高線上購物滲透率為到家業務建立了較高的行業天花板,逐年增長的網購滲透率表明,網際網路用戶越來越傾向於線上購物和配送到家的模式,網購用戶群體將成為未來本地零售和即時配送的潛在消費者。
  • 達達集團三季度報:營收13億元人民幣,京東到家GMV同比增長103%
    財報顯示,達達集團三季度營收為13.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5%;達達快送平臺營收同比增長81.3%至7.19億元人民幣;京東到家平臺營收同比增長91.0%至5.83億元人民幣。各指標超出市場預期。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12個月內,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GMV)為2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2.9%。平臺活躍消費者為3730萬,同比增長77.1%。
  • 到家服務風口已到 達達集團在危機中抓住新機遇
    作為中國領先的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臺,達達集團便站在風口,抓住新機遇。  中信建投(601066)在研究報告指出,國內市場高線上購物滲透率為到家業務建立了較高的行業天花板,逐年增長的網購滲透率表明,網際網路用戶越來越傾向於線上購物和配送到家的模式,網購用戶群體將成為未來本地零售和即時配送的潛在消費者。
  • 美股異動:達達集團(DADA.US)一度漲超30% 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原標題:美股異動 |達達集團(DADA.US)一度漲超30%,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11月20日(周五)美股盤初,達達集團(DADA.US)一度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