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八年後房價如蔥還是翻倍?

2021-01-09 天道渺渺之風1

房價究竟是漲是跌,馬雲說八年後房價如蔥,但也有的專家說,八年後房價翻倍。

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老是用八年的事件來預測房價,我想可能是八年抗日終於取得勝利,對於高房價,大家是不是也覺得,八年的抗戰下也應該下跌了?

八年後房價如蔥,馬雲說的是有理有據,八年後人口紅利不再,房子多的是,加上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科技的進步,租房政策的利好,再加上調控的長效機制,房價不跌才怪,因此八年後房價大跌的言論一出,就贏得了無數網友的共鳴。

但是與此恰恰相反,有專家斷言,八年後不但房價不會大跌,反而會大漲,尤其對於發展潛力巨大的三四線城市而言,可能會翻倍。真的如此嗎?

八年後,隨著二胎的開放,人口紅利依然在,剛需依然不少。尤其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現在跟一二線城市差距太大,是幾倍十幾倍的差距,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三四線城市畢竟在向著一二線城市靠近,那麼房價必然也會向他們靠攏,曾經的許多二線城市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

想想確實如此,八年前的房價我們已經覺得很高了,不曾想到八年後的今天房價翻了一番。八年時間不長,轉瞬即逝,也許隨著通貨膨脹的加快,八年後的房價再翻一倍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開始調控,對於調控,這是一場長久的,艱難的戰役,但是我們應該有信心,未來的這場戰役,我們必定會取得勝利。

相關焦點

  • 石家莊樓市土拍遇「寒冬」,近三年房價下跌,未來房價漲還是跌?
    未來石家莊房價漲還是跌? 未來石家莊房價漲還是跌? 未來房價受到以下影響,房價再漲可能性不大: 一,人口影響。 目前,石家莊常住人口約1039.42萬,而人流量100萬/日。
  • 未來5年,房價可能「翻倍」上漲嗎?答案一目了然,剛需:有數了
    如今,樓市在調控政策的幹預之下,雖說不如之前火熱,但是房價還是居高不下,因此,有剛需就疑問,未來5年,房價還有可能「翻倍」上漲嗎?不妨來分析下吧!隨著人們對於房子的需求增加,房產佔據家庭總資產的比例也在攀升,房價備受關注,然而房價是漲是跌,其實和多方面有關,因此,對於房價的走勢,外界也是眾說紛紜。
  • 西安未來3年房價會漲還是跌?
    ,之後這篇文章收到了咱們西安不少朋友的評論回復,有漲有跌,還有的模稜兩可。不過可以看出大家對房子還是很關注的,畢竟中國人從古到今對房產就很熱愛。感覺大家都很想知道房價到底會漲還是跌,突然想做個小實驗,大家來個現場投票如何。 如果投票人多了,我會將投票結果統計出來,給大家公布,看看周邊別人的想法如何。
  • 2021年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房價未來走勢如何?
    前段時間,很多人對國內房價未來的走勢爭論不休,有不少專家仍然在不斷吶喊,因為中國的城市化率遠低於不少發達國家,所以房價將繼續上漲;當然也有不少人說,沒有隻漲不跌的房價,漲多了自然就要下跌,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老百姓自然就很困惑,2021年的房價究竟將怎麼走?
  • 樓市出現三大新現象,暗示了未來房價走勢!看看是漲還是跌?
    深圳某樓盤天價喝茶費,成都、南京和杭州萬人搶房的消息相繼傳出,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消息,擔心5年前的搶房潮會再現,房價會再一次被推漲,也有人覺得這是樓市最後的瘋狂,這波需求釋放完之後,樓市將會迎來下跌潮,那麼未來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我們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
  • 2021年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
    2020年即將過去,很多人因為疫情的影響,對房價一再觀望,都希望在最低點買進,著實能夠省下一大筆錢。最近有消息稱,最好的買房時間在2021年,這是真的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2021中國房價即將暴跌是真是假,以及2021年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
  • 2020年上海房價最新價格走勢 2021年上海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
    無論是買了房的人還是正走在買房的路上的人,對於房價的關注度都是一樣的,買了房的人希望房價上漲,自己的房子更值錢,沒買房的人希望房價下跌,可以花更少的錢置業。那麼2021年房價走勢究竟如何?上漲還是下跌?聽小編來分析分析。
  • 黃奇帆:未來地價不可能跌,房價還會漲,城鎮化還會繼續
    黃奇帆: 未來地價不可能跌,房價還要漲;城鎮化進程還會繼續,貨幣增發也會持續,通脹也將要持續。黃奇帆作為前重慶市長,現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著有《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的問題和對策》一書。黃教授在書中提到,未來的房價還會持續上漲,但是上漲幅度會低於或等於GDP的漲幅,而房價如過去10年那樣翻倍成長是機會不存在的。在《結構性改革》書中,黃教授主要提出這三個論點,分別為:第一,人均住宅面積已經從過去的10平方,到現在的40平方。
  • 中國房價有泡沫嗎?未來房子會漲還是會跌?北大教授竟然給出了一個...
    一看到房價降了,就有人歡呼雀躍,開始預言房價要大跌,甚至像馬雲曾經說的一樣,跌到「房價如蔥」……一看到房價漲了,又有人振臂高呼,說房子依舊堅挺,未來房價只會漲不會跌,晚買一天就等於損失多少錢……目前兩派的爭論尤其激烈,一派看漲,另一派看跌。
  • 海南2020年房價跌還是漲?一般人看不懂,房價很可能會這麼走
    作者: 候鳥宜居2020年海南房價預測:最大可能是往這個方向發展:2018-2019年海南樓市量跌價漲房價是跌還是漲不是靠我們主觀的感覺跌就跌感覺漲就能漲的。而是要拿數據說話。2018年海南房地產全區域限購之後,海南的房地產確實是遭受了很大的打擊。
  • 2020年全國房價走勢最新消息 2021年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
    今年的樓市,也受到疫情的影響比較嚴重,多地房價處在下滑狀態。整體和我去年預測的走勢一樣。還沒買房的,現在起碼比去年能節省一大筆資金。  前很多專家預測今年房價會上漲,目前來看,是錯誤的。已經買房的人,都希望房價天天漲,沒買房的人,都希望房價天天降,但是房價的變化,不是大家能左右得了的,大家只能被動地接受。
  • 「房價如蔥」究竟是何含義?或許,我們都理解錯了……
    文:清淺還記得2017年,馬雲在天貓雙11晚會上對年輕人囑咐道:「年輕人不要買房,未來八年,房價如蔥,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犧牲存款來買房的做法比較愚蠢。」眾所周知,受到此次疫情影響,恆大集團帶頭玩起了「75折」賣房的口號,很多房企也紛紛讓利給消費者,一時間馬雲「房價如蔥」的預言再次被大眾提及,再加上如鶴崗等地出現了幾萬塊一套的「白菜價」樓盤,因此很多人對於馬雲的預言更是深信不疑了。可是按照現在全國的房價水平來看,普通人依舊買不起房子,因為房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根本沒降」。
  • 2020年下半年長沙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
    2020年下半年長沙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但是,從2019年開始,長沙呢,我們當地雙限地的房價,也在不斷的上漲,最新限價的地塊,其平均的房價,已經達到了1.38萬元人民幣每平方米,這與我們樓市的調控,是否是已經,相反了的呢!
  • 未來房價漲還是跌?
    人口變少,未來房源過剩更加嚴重。而此時,房企去庫存周期最長已經達8年以上,那麼未來人口變少,去庫存周期繼續加長,多餘的房子誰買單? 但是疫情中失業潮和降薪潮20%比例,疫情下企業外貿訂單少,就算現在在公司上班族,不一定比往年月薪高,而物價高房價高的今天,多少企業今年分文沒給員工加。沒錢,還是以生存為主要開銷,商品房已經算是消費品了,因為它的居住屬性被投資屬性佔據。月薪少,開銷大,就算剛需也考慮暫時不入手。
  • 疫情過後2020年房價是漲還是跌?2020年房價走勢最新消息
    [導讀]疫情過後2020年房價是漲還是跌?2020年房價走勢最新消息,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想要了解嘉興市場的網友們。   疫情過後2020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 疫情後,房價是漲還是跌
    當然,潘石屹賣掉的都是商業地產,主要原因還是不賺錢,出租收益太低。不過,大部分普通人更為關心:疫情過後,房價到底是漲,是跌?01非典後,房價漲了說到這次新型肺炎疫情,不管是防控還是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很多人都習慣拿2003年的非典來作比較。那我們先看下,2003年非典對樓市的影響。
  • 中國房價未來走勢分析?未來5年房價會跌嗎?
    中國房價未來走勢分析?未來5年房價會跌嗎?中國房價未來走勢分析?未來5年房價會跌嗎?   房產未來5年的走勢如何?   現在有觀點認為,本輪房地產行情在亢奮後,將會在下半年逐步會降溫,持續了三年多的房地產上漲行情將終結。未來房價會在5年後變得很便宜。
  • 當年因馬雲一句話「房價如蔥」,而不買房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比如說在2017年的時候,馬雲曾經說過,未來8年房價如春,這句話讓很多買不起房子的人多了一絲希望,覺得大佬已經這麼說了,房價肯定是要跌的,但是現在三年已經過去了,發現自己的城市房價並沒有下降,而且還在穩定上漲,再過5年怕是也不能實現房價如蔥了。不過我相信大部分人也都是傾聽而已,房價如蔥說的有點過分了,但是房價上漲的空間確實有限,下跌空間也不大。
  • 樓市發出三個信號,「房價如蔥」有戲了?
    近十多年來了,國內房價一直處於暴漲狀態,房價從2000年的均價不足2000元每平米漲到了現在的破萬元每平米,買房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更是被國民當成了最靠譜的投資,人們甚至用「永漲不跌」這個詞語來形容房價。
  • 馬雲說「房價如蔥」,2020是等?還是買?看看專家是怎麼建議的
    房子雖然重要,但是房價真的是虛高了。而且不是一般的虛,有網友曾經做過對比,中國人在中國一線城市買房,和日本人在日本一線城市買房,中國人買房的壓力是日本人的八倍。這還是和土地資源稀少,老齡化嚴重的日本相比,如果和地廣人稀的歐美國家比,壓力可能就不止8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