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平安銀行共被罰1477萬:不正當手段放貸,貸款資金違規...

2020-12-24 搜狐財經

圖片源自網絡

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佟亞雲

7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顯示,北京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共收到4張罰單,處罰金額合計700萬元。同時收到大額罰單的還有平安銀行北京分行,處罰金額為777.22萬元,平安銀行、北京銀行合計被罰款1477.22萬元。

圖片源自銀保監會官網

京銀保監罰決字〔2020〕21號罰單顯示,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因存在採取不正當手段發放貸款,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二手房按揭首付比例不符合規定,個人貸款業務內控管理存在多項缺陷,以表外資金掩蓋表內承兌匯票墊款,以結構化融資提供資金用於繳納土地出讓金,以融資租賃公司為通道違規為縣級公立醫院融資6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監管處以772.22萬元處罰,當事員工劉靜被禁止3年內從事銀行業工作。

另外一家被重罰的銀行為北京銀行,罰單共涉及該行三家分支機構,分別為中關村分行、北京分行和副中心分行,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涵蓋收費、放貸、貸後管理、同業投資等業務環節。

京銀保監罰決字〔2020〕20號罰單顯示,北京銀行存在服務收費「質價不符」、向客戶收取不合理費用,貸後管理不到位、部分貸款資金轉存定期存款並續作存單質押貸款,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監管給予120萬元罰款的處罰。

京銀保監罰決字〔2020〕22號罰單顯示,北京銀行北京分行存在違規發放貸款、延緩風險暴露,房地產開發貸款資金回流用於歸還股東投入土地款,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對該行處以390萬元處罰,對當事員工周嶽處以警告。

京銀保監罰決字〔2020〕23號罰單顯示,北京銀行存在同業投資對資產轉讓業務承擔回購義務,同業投資資產風險分類調整不及時、延緩風險暴露,收費管理政策執行不嚴、違規收取相關費用,個人貸款自主支付管理薄弱、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市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對其處以150萬元罰款,並對當事員工處以警告。

京銀保監罰決字〔2020〕24號罰單顯示,北京銀行城市副中心分行因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被監管處以40萬元的行政處罰。上述四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為700萬元。

這是北京銀行月內第二次被連續開出多張罰單。

7月2日,銀保監會公布了天津銀保監局對北京銀行天津分行及其涉事員工開出的三張罰單,合計被罰115萬元,涉及的違法違規事實包括貿易背景審查不嚴,個人消費貸貸後管理不到位,向企業及自然人股東發放的貸款貸後管理不到位、信貸資金被挪用等。

在這背後,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現上升。截至今年3月末,北京銀行總資產為2.78萬億元,增長1.87%;不良貸款率為1.47%,比上年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30.56%,上升5.87個百分點。

經營方面,今年一季度,北京銀行實現178.43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5.09%;實現66.6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5.26%。

相關焦點

  • 平安銀行員工違法放貸千萬 指導公司篡改財務報告
    銀行員工利用職務便利充當「內奸」,違法發放貸款的案件時有發生。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判決書,便揭露了一起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員工違法放貸,最終造成銀行重大損失的刑事案件。判決書顯示,身為銀行工作人員的李某,在製作《信貸業務調查報告》時,沒有按照規定核實貸款方的基本信息,且未對資金去向進行檢查、監管。
  • 平安銀行再領35萬罰單 年內被罰超2300萬
    揚州銀保監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平安銀行揚州分行因貸後管理不到位,被處以罰款35萬元,相關責任人被處以警告。  揚州農商行因向員工發放經營貸款,被處以罰款35萬元,相關責任人被處以警告。  值得關注的是,兩家金融機構均是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關於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而遭到處罰。
  • 最高罰沒777萬!監管出手,多家銀行吃罰單:平安、北京銀行、廣發中招!
    其中,平安銀行被罰沒高達777.22萬元,廣發銀行單筆被罰220萬元,北京銀行則是連收4筆罰單,合計被罰達700萬。此外,還有多名相關個人也被一併處罰。 平安銀行北京分行被罰沒777萬 其中,《京銀保監罰決字〔2020〕21號》顯示,平安銀行北京分行被合計罰沒
  • 多家銀行被罰!信貸資金流向違規!
    多家銀行被罰!信貸資金流向違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張銀行罰單中,處罰依據很多是指向貸款資金違規用於炒房或炒股。
  • 中信銀行被罰2020萬 違規事由多與房地產有關
    來源:金融界網站天眼查數據顯示,2月20日,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條行政處罰,決定機關為北京銀保監局,罰款2020萬元。具體來看,其違法行為類型包括: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信貸資金被挪用流入房地產開發公司、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違規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性質融資、違規向四證不全的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等。億歐的報導指出,該罰單的19項違規事由中13條跟房地產有關。
  • 「上海銀行被舉報違規放貸200多億」背後:舉報人股份被凍結 糾紛...
    2006年,建成後的百聯中環廣場一期,總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雖然項目不臨近地鐵站,開業前一度不被看好,但憑藉周圍人口密集和無競爭對手的封閉式消費環境,迅速走紅成為黑馬,年業績迅速超過30億元。  捲入風波的上海銀行曾因違規放款被罰  此次捲入輿論漩渦的,還有上海銀行和副行長黃濤。  舉報信中提到,上海銀行副行長黃濤勾結深圳寶能集團,步步設局侵吞衡源企業所有的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近200多億優良資產,違法套取國有銀行265億元貸款。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銀行成立於1995年,2016年11月,上海銀行正式登陸上交所。
  • 平安銀行被罰720萬元:貸款、信用卡等15項業務違規
    來源:新浪財經近日,深圳銀保監局披露,平安銀行因貸款、信用卡、產品代銷的部分15項業務違規被罰款720萬元。具體來看,平安銀行共有15項業務違規。在汽車金融領域包括:汽車金融事業部將貸款調查的核心事項委託第三方完成;代理保險銷售的人員為非商業銀行人員;汽車消費貸款風險分類結果不能反映真實風險水平;汽車消費貸款和汽車抵押貸款貸前調查存在缺失;汽車消費及經營貸款審查不到位;個人汽車貸款和汽車抵押貸款業務存在同一抵押物重複抵押;個別汽車消費貸款和汽車抵押貸款用途管控不力,貸款資金被挪用。
  • 中信銀行因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等19項問題被罰2020萬元
    日前,中信銀行因為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等十九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北京市銀保監局開出一張2020萬元的罰單。記者梳理之後發現,自2018年11月以來,中信銀行已經三次領到2000萬元以上的罰單。
  • 平安普惠與興業銀行合作貸款 強收高額服務費 被國務院通報批評
    暗訪發現,仍有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到位,對監管規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抬升了綜合融資成本,削弱了小微企業獲得感。
  • 上海銀行被舉報向寶能違規放貸200多億背後:源於上海知名爛尾樓
    03捲入風波的上海銀行曾因違規放款被罰此次捲入輿論漩渦的,還有上海銀行和副行長黃濤。舉報信中提到,上海銀行副行長黃濤勾結深圳寶能集團,步步設局侵吞衡源企業所有的百聯中環、徐匯濱江項目近200多億優良資產,違法套取國有銀行265億元貸款。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銀行成立於1995年,2016年11月,上海銀行正式登陸上交所。
  • 上海銀保監局重拳出擊 工行、上海銀行等8機構被罰
    從處罰內容來看,上海銀行兩分行收到最大一筆罰單,共計被罰350萬。工行緊隨其後,兩支行合計被罰100萬。德國商業銀行上海分行被罰50萬。平安銀行資金運營中心被罰20萬。招商銀行上海天山支行被警告。從處罰事由來看,工行上海市寶山支行和工行上海市第一支行均因存在對借款人違背借款合同約定的資金使用情況,應發現而未發現的行為被罰。
  • 中信銀行被罰112萬
    這並不是中信銀行今年收到的唯一一張罰單。1月6日中信銀行太原分行存在發放未辦理網籤合同且樓盤未封頂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行為。山西銀保監局決定對中信銀行太原分行責令改正,罰款30萬元;責令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 近兩月銀行罰單全梳理:成都地區受罰最多 違規查詢客戶信息成普遍...
    這份統計中不僅可看出銀行經營中存在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包括貸款審查不到位、貸款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承兌匯票貿易背景不真實、信息統計申報不合規等傳統問題,還涉及代客操作買保險、違規收取費用、未經同意查詢客戶信息等問題,同時從中亦可看出銀行機構的經營壓力所在,大量銀行因貸款轉存款被罰,還有一些受罰緣由中指出「員工為了完成指標與客戶保持非資金往來。」
  • 徽商銀行等5家安徽轄內銀行共被罰171萬:因反洗錢領域違規等行為
    來源:澎湃新聞5家安徽轄內銀行共計被罰171萬:因反洗錢領域違規等行為8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官網披露的罰單顯示,5家銀行安徽分支機構因反洗錢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總計171萬元。被罰的5家銀行為徽商銀行、東莞銀行合肥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池州分行、中國銀行淮北分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黃山分行。
  • 監管點名多家銀行股東違規 存涉黑或貸款入股
    本報記者慈玉鵬張榮旺北京報導近日,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被點名股東涉及多家銀行機構,存在涉黑、以貸款資金入股等問題,其中多位被點名股東已被依法處理。從監管角度講,銀行股東治理主要有兩點較難發現,其一是企業間接通過入股實控銀行,或對銀行施加重大影響開展違規違法操作;其二是企業與銀行合作入股後再以貸款名義取出。
  • 多家銀行被罰!信貸資金為何屢被挪用於炒房炒股?
    信貸資金為何屢被挪用於炒房炒股?專家:數字貨幣將有助於銀行信貸資金的把控12月24日,江蘇銀保監局公布20張銀行罰單,涉及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常熟銀行(601128,股吧)、華夏銀行(600015,股吧)、郵儲銀行、渤海銀行、江蘇銀行、鎮江潤州長江村鎮銀行等8家銀行10個分支機構,而處罰依據很多是指向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或樓市。
  • 貴陽銀行貸款挪用、員工騙貸被罰235萬元
    財聯社(上海,記者孫詩宇)訊,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貴陽銀行在7月28日一日內共收到9張罰單,主要問題涉及貸款資金被挪用、虛增負債規模等,合計被罰235萬元。9張罰單合計被罰235萬元 貸款資金挪用、員工騙貸從7月28日收到的9張罰單來看,被處罰的均為分支機構,包括雲巖支行、貴安分行、成都分行、中南支行、觀山湖支行、息烽支行,合計被罰235萬元。貴陽銀行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貸款違規。
  • 捲入向寶能違規放貸風波上海銀行連發公告 收到新年首張罰單
    對於上海衡源企業的舉報,上海銀行在1月12日發布公告稱:向寶能授信不違規,上海衡源自主轉讓上海爛尾樓項目1月6日,在6個月期限的最後一天,上海銀行終於完成半年前提出的穩定股價股東增持計劃,但還沒有鬆口氣,1月8日又迎來2020年的第一單監管罰單。而此後上海銀行又因捲入違規放貸風波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急查貸款流向!有銀行因資金流入股市領罰單 線上聯合貸款也被摸底...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孫璐璐 貸款違規發放依然是銀行吃罰單的重災區,監管對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的檢查和處罰力度也在加大。 記者梳理近期銀保監系統公布的行政罰單情況看,貸款違規發放、貸款資金使用監測不力等依然是銀行吃罰單的主要原因。
  • 網貸天眼晚報:京東代銷理財暴雷中信銀行多項違規再被罰
    5月7日上午10時,隨著公安部一聲令下,全國公安機關「雲劍-2020」打擊貸款類電信網絡**犯罪集群戰役正式打響,北京、河北、上海、江蘇等15個省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截至7日15時,各地共搗毀為貸款類電信網絡**犯罪團夥提供服務的違法1069簡訊平臺5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