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將裝備新戰術彈道飛彈,劍指朝鮮炮兵堅固工事

2020-12-27 網易軍事

(原標題:講武談兵|韓國將裝備新戰術彈道飛彈,劍指朝鮮炮兵堅固工事)

近日,韓國國防採辦項目管理局對外宣布,韓國國防項目促進委員會已經批准採購至少200枚最新研發的KTSSM戰術彈道飛彈,作為打擊朝鮮炮兵堅固工事的利器。

根據計劃,這批飛彈將在今年年內投入量產,2025年之前完成全部交付。筆者曾在2017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暨軍工業展覽會上,首次接觸到KTSSM戰術彈道飛彈。那麼,這款被稱為「韓國版ATACMS」的新式武器到底將會對目前朝鮮半島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首爾航展上展示的KTSSM戰術彈道飛彈。

源自美國的彈箭共架技術

筆者在2017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暨軍工業展覽會現場第一次看到KTSSM戰術彈道飛彈的實彈時,確實感到很吃驚。因為這款飛彈的外形設計以及尺寸大小與美國陸軍ATACMS戰術彈道飛彈確實非常接近,幾乎可以說是「孿生兄弟」。不過,從發展歷程上看,兩者並沒有直接的聯繫。當時現場,KTSSM戰術彈道飛彈的研發生產商——韓華公司也同時展出了其前身——K-BATS彈道飛彈靶彈。

K-BATS是「韓國彈道航空目標系統」的英文縮寫,其主要設計目的就是為韓國從美國採購的「愛國者」-3反導系統以及韓俄兩國聯合研發的KM-SAM中程防空反導系統提供「假想目標」。我們知道,朝鮮軍方裝備的各型戰術彈道飛彈一直是韓國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抵禦朝鮮的彈道飛彈,韓國也必須研發一種能夠有效模擬前者彈道特徵以及飛行性能的靶彈,用以測試「愛國者」-3以及KM-SAM兩型防空系統的反導能力。

不過,在設計上,韓國並沒有選擇以「玄武」系列彈道飛彈為模板,而是參考了美國ATACMS戰術彈道飛彈(該型飛彈作為M270

火箭炮

的配套彈藥引進至韓國)的布局設計,來完成K-BATS彈道飛彈靶彈的研發。所以,在2016年K-BATS彈道飛彈靶彈完成研製定型時,其外形、尺寸以及全重與ATACMS確實非常相似。只不過作為靶彈,K-BATS沒有裝備戰鬥部,所以彈頭部分與ATACMS有所不同。而且,其發射裝置也比較簡單,只是採用了固定式發射箱結構。

K-239「天舞」Ⅰ模塊化自行火箭炮。

後來,隨著韓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天舞」Ⅱ模塊化自行火箭炮改進計劃的提出,K-BATS開始由靶彈而升級為真正的戰術彈道飛彈,這就是現在的KTSSM。K-239「天舞」Ⅰ模塊化自行火箭炮是韓華公司在2009年開始研發的新一代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其設計參考的對象自然就是從美國引進的M270遠程火箭炮。只不過韓國根據自身多山地貌以及公路條件較好的特點,選擇了8×8重型軍用卡車底盤,而沒有採用履帶式底盤。

該型火箭炮在2015年開始服役,其發射/自裝填一體化系統幾乎完全仿製了M270的設計模式,既可以發射韓國本國的130毫米、239毫米火箭彈,也可以裝載和發射M270的227毫米火箭彈模塊化彈箱。所以,K-239「天舞」Ⅰ在彈藥方面可以實現與M270的通用化,更有利於作戰時的後勤供應統一化。不過,K-239「天舞」Ⅰ在最初設計時,並沒有配套研發類似ATACMS的戰術彈道飛彈,但是保留了M270的彈箭共架技術。直到K-BATS靶彈研發成功後,韓華公司才以此為基礎,同時借鑑ATACMS的總體布局,為K-239「天舞」的改進型號——「天舞」Ⅱ研製了KTSSM戰術彈道飛彈。

針對朝鮮遠程炮兵的利器

在2017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暨軍工業展覽會現場上,筆者第一次看到了KTSSM戰術彈道飛彈試射正中碉堡目標靶心的宣傳視頻。而且,在2020年,韓國還公布了該型飛彈打擊海上目標的視頻,也是準確擊中靶心,一時間在國內軍事媒體中引起了廣泛熱議。其實,很多媒體在報導中常常會將KTSSM戰術彈道飛彈與之前韓國研發裝備的「玄武」系列彈道飛彈混淆,有的甚至認為前者就是最新一代的「玄武」-4彈道飛彈。但事實上,KTSSM並不屬於「玄武」系列彈道飛彈,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相當大的。

從外形尺寸來看,KTSSM戰術彈道飛彈要比「玄武」系列彈道飛彈小得多,彈徑600毫米,彈長4米,全重約1.5噸。而「玄武」-2彈道飛彈的彈徑達到了1米以上,彈長7.75米,長度幾乎是KTSSM的兩倍。最新一代「玄武」-4彈道飛彈由於採用兩級推進器,其彈長進一步加大,基本上與當年美國陸軍裝備的「潘興」Ⅱ屬於一個級別,達到了中程彈道飛彈的範疇。

「天舞」火箭炮可以發射不同直徑的KTSSM戰術彈道飛彈。

另外,在射程方面,KTSSM戰術彈道飛彈與「玄武」系列彈道飛彈的差距也比較大——前者最大射程不超過300公裡,而「玄武」-2為500~800公裡,「玄武」-4更是可以達到1000公裡以上。所以,KTSSM戰術彈道飛彈基本上屬於前沿部署發射的戰術級別打擊武器,而「玄武」-2/4屬於更高一級別的戰役戰略級遠程打擊武器。

其實,從作戰使命上看,KTSSM戰術彈道飛彈就是為了打擊朝鮮陸軍遠程炮兵部隊而研發的,其目的性和針對性非常強。朝鮮陸軍炮兵部隊大量裝備各型大口徑遠程火炮以及火箭炮,不僅早已具備「將首爾變成一片火海」的能力,而且其打擊範圍開始快速向更南方延伸,發展「非對稱戰力」,抵消韓美常規軍力優勢。但是,另一方面,朝鮮軍方也深知自身空軍制空以及防空能力低於韓軍以及駐韓美軍,所以將各型大口徑遠程火炮以及火箭炮都深藏與堅固的堡壘、碉堡,甚至地下工事。

為了能夠有效摧毀這些得到高等級防護的遠程火炮以及火箭炮,韓軍近年來一直在大力發展各型具備侵徹打擊能力的先進武器,最為典型的就是從歐洲引進「金牛座」空射遠程巡航飛彈,並裝備在戰鬥力最強的F-15K多用途重型戰機上。那麼,在陸軍武器裝備發展上,韓軍最為倚重的就是KTSSM戰術彈道飛彈,其配備的高性能侵徹戰鬥部足以保證擊穿朝軍的堡壘、碉堡等加固工事,從而成為「殺傷鏈」上重要的一環。

更為重要的是,KTSSM戰術彈道飛彈並不像「玄武」系列彈道飛彈那樣使用專用發射車,而是配備在「天舞」Ⅱ火箭炮上。所以,KTSSM戰術彈道飛彈的作戰使用更加靈活,部署更為廣泛,可以做到發現朝軍目標即可發射予以摧毀。另外,為了進一步提升KTSSM戰術彈道飛彈的作戰使用能力,韓華公司借鑑美國陸軍PrSM戰術精確打擊飛彈的設計理念,在彈徑600毫米型號的基礎上,還計劃於研製彈徑400毫米的子型號。這樣,1門「天舞」Ⅱ火箭炮可以一次裝載2枚最大射程290公裡的600毫米戰術彈道飛彈,或者4枚最大射程180公裡的400毫米戰術彈道飛彈,甚至兩種飛彈混裝,以便更好地打擊目標。

KTSSM戰術彈道飛彈戰鬥部模型。

愈演愈烈的朝韓戰術飛彈之爭

此次韓國國防部之所以如此高調宣布大批量採購KTSSM戰術彈道飛彈,也被外界解讀為對朝鮮在今年10月10日凌晨舉行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盛大閱兵式的回應。在這次閱兵式上,朝軍首次公開展示了十餘種新型大口徑火炮、大口徑火箭炮以及彈道飛彈。特別是號稱口徑達600毫米的遠程火箭炮,此次展出的就包括4管8×8輪式、5管8×8輪式以及6管履帶式三種型號。其實,這款所謂的「超大口徑」火箭炮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再屬於「制導火箭彈」,而是更接近於KTSSM這類戰術彈道飛彈。其打擊精度雖然無法達到KTSSM的CEP10米的級別,但是憑藉火力密度上的優勢也可以實現相當可觀的毀傷效能。

此外,朝軍還展示了採用8×8輪式和履帶的兩種底盤「火星」-11戰術彈道飛彈發射車,以及一種採用履帶式底盤、箱式發射裝置的新型戰術彈道飛彈發射車。所以,就「假想目標」而言,韓軍KTSSM戰術彈道飛彈所要打擊的不再僅僅是之前朝軍的各型大口徑火炮,還要將600毫米超大口徑火箭炮、「火星」-11戰術彈道飛彈發射車等作為主要打擊目標。

近年來,在半島飛彈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雙方近程戰術彈道飛彈和大口徑火箭炮成為雙方博弈的重點領域,發展各有側重,各有各的優勢,暗中較勁。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焦點

  • 講武談兵|韓國將裝備新戰術彈道飛彈,劍指朝鮮炮兵堅固工事
    近日,韓國國防採辦項目管理局對外宣布,韓國國防項目促進委員會已經批准採購至少200枚最新研發的KTSSM戰術彈道飛彈,作為打擊朝鮮炮兵堅固工事的利器。根據計劃,這批飛彈將在今年年內投入量產,2025年之前完成全部交付。筆者曾在2017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暨軍工業展覽會上,首次接觸到KTSSM戰術彈道飛彈。
  • 金正恩指導朝鮮遠程炮兵訓練 超大型火箭炮亮相
    (觀察者網訊)3月2日,朝鮮國務院委員長金正恩視察了朝鮮人民軍前線遠程炮兵部隊火力打擊訓練。在朝中社發布的照片中,新型超大型火箭炮今年首度亮相,朝鮮人民軍遠程炮兵部隊還發射了新型遠程制導火箭彈。這或許意味著去年朝鮮頻繁試射的超大型火箭彈已經入役。此前,韓國聯合參謀本部3月2日發布消息稱,朝鮮於當地時間3月2日下午12時37分在元山一帶向半島東部的日本海海域發射兩枚不明飛行體,韓美認為朝鮮試射了新型短程彈道飛彈。這是朝鮮自去年11月28日後,時隔95天再次發射火箭彈,也是今年首次發射超大型火箭彈。
  • 朝鮮展示遠殺利器,新「三位一體」火力體系成型
    3月9日,朝鮮人民軍炮兵再次進行大規模實彈射擊訓練,現役主力加農炮、大口徑火箭炮以及其他最新研發的火炮均有亮相。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重點發展各種彈道飛彈的背景下,朝鮮對於炮兵武器裝備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新型號研發進度越來越快。
  • 開了掛的朝鮮!朝鮮戰略飛彈大起底,部分技術遠超中國和俄羅斯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對朝鮮閱兵式上的徒步方隊、空中受閱梯隊、陸軍裝甲作戰與支援炮兵方隊進行了解析,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對朝鮮人民軍在此次閱兵式中大方展出的各型號戰術飛彈、戰略飛彈進行詳細解讀。朝鮮人民軍火星炮兵部隊列裝的「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飛彈,其獨特的「北極星」名稱意味著它是「潛射彈上陸」的成果,其前身應當是人民軍帶有試驗性質的「北極星-1」潛射彈道飛彈。
  • 外媒:朝鮮閱兵式展示新式武器,韓國「擔憂並呼籲恢復對話」
    在10日朝鮮勞動黨建黨75周年的閱兵式上,朝鮮首次對外公開展示了大量新型武器裝備。此舉引發了韓國對朝鮮可能研製出新型遠程彈道飛彈的擔憂,並呼籲恢復朝韓對話。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0日,韓國市民在首爾火車站觀看朝鮮閱兵電視轉播。
  • 朝鮮發射彈道飛彈成功 最遠射程可直達美國
    朝鮮發射彈道飛彈成功  最遠射程可直達美國朝鮮中央廣播電臺和平壤廣播電臺當地時間4日下午3時(北京時間14時30分)向全體人民發布「重大特別報導」,稱由朝鮮研發的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4」試驗發射成功。
  • 朝鮮閱兵展示大批新式裝備,新「大殺器」首次亮相引發關注
    ,不少裝備還是首次公開亮相。據朝鮮中央電視臺今天(10月10日)報導,朝鮮今天凌晨在首都平壤的金日成廣場舉行閱兵式,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出席閱兵式並發表講話。這是2018年9月以來,朝鮮再次舉行閱兵式。那麼,此次閱兵式朝鮮展示了哪些新式裝備?
  • 韓戰,42軍和38軍為何先後兵敗白馬山?一個小人物影響了戰局
    在此之前,白馬山曾被志願軍攻取,為志願軍第42軍駐守,但是在1951年秋季攻勢中,「聯合國軍」從第42軍手中又奪回了白馬山,並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坑道和鋼筋混凝土地堡群,還埋設了地雷、拉起了一道道鐵絲網。丟失白馬山陣地的42軍又發動了反擊準備奪回白馬山,但是因為白馬山堅固的工事,加之美軍飛機、坦克和後方的強大炮火支援,使第42軍在反擊時吃了大虧。
  • 白馬山戰役,三十八軍在朝鮮的最後一仗,激戰八天為何含恨撤離
    在此之前,白馬山曾被志願軍攻取,為志願軍第42軍駐守,但是在1951年秋季攻勢中,「聯合國軍」從第42軍手中又奪回了白馬山,並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坑道和鋼筋混凝土地堡群,還埋設了地雷
  • 大炮兵主義光輝再現,中國神炮口徑比榴彈炮大,一發消滅40名敵軍
    自建國之初開始,解放軍就師從蘇聯進行建設,從編制到條令條例,從武器裝備到作戰思想,解放軍都全方位的學習蘇聯紅軍。蘇聯紅軍作戰的特點中有一條很重要,那就是大炮兵主義。師從蘇聯紅軍的解放軍也就完整的將蘇軍大炮兵主義繼承下來,開始仿製威力強大的蘇式火炮。
  • 研發核潛艇、高超音速滑翔飛彈……朝鮮未來重點武器受關注
    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的遠程洲際飛彈。朝中社9日刊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勞動黨八大做的報告全文。其中提及的過去5年朝鮮在武器裝備領域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將研發核潛艇、高超音速滑翔飛彈,發射軍事衛星等未來發展規劃格外引起外界關注。
  • 研發核潛艇、高超音速滑翔飛彈……朝鮮未來重點武器受關注_新聞...
    朝中社9日刊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勞動黨八大做的報告全文。其中提及的過去5年朝鮮在武器裝備領域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將研發核潛艇、高超音速滑翔飛彈,發射軍事衛星等未來發展規劃格外引起外界關注。金正恩在八大報告第一部分提出,面對美國的敵對和施壓,朝鮮馬不停蹄地強力推進早已開啟的核力量建設。朝鮮核技術得到進一步高度提升,實現核武器小型輕量化、規格化、戰術武器化發展,成功研製超大型氫彈,並於2014年11月成功試射「火星-15」洲際火箭。在朝鮮慶祝建黨75周年閱兵式上亮相的大型飛彈充分顯示「朝鮮核武力所達到的最高性能和打擊能力」,朝鮮研製的多彈頭制導技術也已進入收尾階段。
  • 嚴防北方鄰居,韓國裝備新型防空飛彈,號稱命中率百分之百
    那"天弓"II型中程防空飛彈武器系統此次的成功裝備,一方面證明了這款從2017年開始便進入量產階段的韓國新一代中程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的技術已經達到了成熟可靠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標緻著韓國防空反導系統體系將在這之後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以及能力上的增強。
  • 韓國軍方:正在分析朝鮮新洲際飛彈,可能有多彈頭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10月10日凌晨,朝鮮舉行建黨75周年盛大閱兵式,展示了包括新洲際彈道飛彈在內大量的新武器。 不過,面對這些集中亮相的新武器,韓國軍方的態度十分曖昧。12日,在閱兵兩天以後,韓國軍方才發公開表示,正在深入分析日前亮相朝鮮閱兵式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
  • 韓國量產自研新款戰術飛彈:射程不如遠火,到底有啥可吹噓的嗎?
    本世紀以來,韓國在軍工技術領域取得了不小進展,包括在彈道飛彈領域。現在2020年的時候,韓國宣布這個好消息。韓國量產自研新款戰術飛彈,韓國採購計劃管理局(DAPA)在2020年11月25日發表的聲明中說,已批准計劃購買至少200枚國產戰術地對地飛彈(KTSSM)系統。
  • 朝鮮凌晨大閱兵展示大批新式裝備 外媒納悶:為啥非要在夜裡?
    10月10日是朝鮮勞動黨建黨75周年紀念日。據朝鮮中央電視臺消息,朝鮮當天凌晨在平壤舉行閱兵式,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出席。在這次閱兵中,朝鮮時隔兩年以後,展示了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等一系列具備核威懾能力的戰略武器,向外界尤其是美國傳遞出新的強硬信號。除了新亮相的洲際飛彈,不少外媒和網友納悶,為什麼朝鮮要在凌晨閱兵?而韓國軍方表示:我們也沒搞明白。
  • 朝鮮閱兵新飛彈震撼美韓
    韓國專家估計,「火星-15」洲際飛彈長21米,而此次公開的新飛彈較「火星-15」長2-3米,直徑也更大。韓聯社11日稱,「火星-15」的射程為1.3萬公裡,以此估計,朝鮮最新洲際飛彈射程可能遠達1.5萬公裡,「美國全境都在其射程範圍內」。此外,該飛彈彈頭部分較其他型號長,因此很可能搭載有多枚分彈頭。美國國防部也表示,對朝鮮新型洲際飛彈「非常感興趣」。
  • 《金城戰役》志願軍將南朝鮮軍「四個師」打殘,逼迫敵軍談判籤字
    (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將高傲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徹底打服以後,美軍從內心已經認識到「聯合國」軍是打不過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於是雙方在第五次戰役結束後,進入了戰略防禦階段,同時提出通過談判解決朝鮮問題,談判過程中打打停停,談判桌上敵人不妥協,就打到敵人妥協為止。
  • 第二次韓戰?從軍事角度分析朝鮮緣何如此高調
    但從技術裝備上看,韓國著相當的優勢。即使不考慮一線主力武器裝備的優勢,單說其與美軍通用的戰場信息化能力就能為它提供巨大的優勢。而多年經營的三八線也能為韓軍防禦作戰提供巨大的優勢,並不是朝鮮相當於上世紀50-60年代的技術水平的炮兵部隊能夠有效壓制的。在大規模交戰情況下,朝鮮百萬大軍在離開預設防禦陣地開始進攻的時候將遭到美韓軍密集火力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