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 文/攝)根據智能電控系統分析檢測,圍繞故障原因診斷維修,在指定設備上對指定車輛進行快速調試……為期4天的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決賽於10月20日在河南新鄉拉開帷幕。本屆大賽以「新能源、新世界、新機遇、新未來」為主題,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來自全國的299支參賽隊598名選手報名參賽,其中江蘇選手有34名。全國決賽前3名選手將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開幕式現場
全國598名選手報名參賽,江蘇派出34名精兵強將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及機械工業協會299支參賽隊598名選手報名參加決賽,其中,職工組324人,學生組274人。從年齡結構看,年齡最大的選手55歲,年齡最小的選手只有15歲,平均年齡27歲。 江蘇則派出了34名精兵強將參賽。
大賽比什麼?據介紹,大賽設置新能源汽車電控技術、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新能源汽車傳感與網聯技術三個賽項,覆蓋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智能化應用等方面,難度高、綜合性強,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
選手朱家銀今年21歲,是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汽修專業大三學生,這次參加的是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賽項。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在這個賽項中,車輛裝調只是其中一步,考驗是從上賽道開始。記者在現場看到,賽道內設置了坡道橋、水坑、減速帶等,每一個障礙都很考驗車的性能。「為了這項大賽,我們訓練了三四個月。」朱家銀告訴記者。對於參加大賽,班裡的同學都很積極。「全班有20多人,有三分之一都報名參賽了。」最終經過選拔,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共派出了12名選手參賽。該校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以賽代練,這兩屆大賽他們都組織了新生力量參賽,第一屆大賽更是取得了六項一等獎的好成績。
△開幕式現場
決賽前3名選手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開展此項大賽,是培養選拔高技能人才和推動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通過選拔、訓練,直接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培養一批優秀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讓廣大技能人才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鑽研新能源汽車技術;讓行業內部的領導、專家、學校重視新能源汽車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匯聚優勢資源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能人才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人才儲備,不斷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人才素質和能力,為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技能人才支撐。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百萬技能人才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活動,每年組織各類競賽500項,參賽練兵達800萬人次,推動技能競賽向全社會、全方位、全領域延伸,產生了強大的集聚效應和示範帶動效應。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高技能人才428.9萬人,居全國首位,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達904人,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屆大賽按照一類職業技能大賽標準,制定了獎勵政策。各賽項全國決賽前3名的職工組選手,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准後,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各賽項全國決賽前15名選手,將根據有關規定晉升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各賽項各組別全國決賽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由全國組委會辦公室頒發榮譽證書。對貢獻突出的承辦、協辦和技術支持單位以及在組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省級代表隊和表現突出的個人,將由全國組委會辦公室授予相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