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課程顧問、幼兒園助教……有需要的可以發簡訊給我。」9月中旬,網名為「小晴」的網友在籬笆網發布了一條招聘的帖子。不久,她就招到了合適的人員。這樣的事情在籬笆網上屢見不鮮。買房、裝修、婚禮準備、育兒……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種問題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到解決方案,籬笆網因此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萬能的籬笆」。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人氣一旺,論壇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各種聲音也嘈雜起來。如何抵擋虛假信息、惡意炒作、語言暴力的侵襲,確保信息的安全可靠,實現更好的溝通交流?籬笆網走出了一條「真實社區、真實內容、真實用戶」的虛擬社區管理之路,也由此贏得了網民的青睞。
虛擬社區的管理挑戰
創建於2002年的籬笆網是上海知名的同城生活網絡社區,有大批年輕家庭在網站論壇討論消費、家庭、就業和城市民生等話題。目前註冊用戶已超過400萬,上海地區每天訪問用戶數達100萬人次,發帖、回帖量約50萬條。
籬笆網總裁張國華坦言,從創建之初只提供家庭裝修和婚慶服務的網站,發展成為上海最具影響力的網絡社區,籬笆網遭遇了幾大困擾:其一,隨著社區的商業價值凸顯,大量的商業馬甲和網店推銷人員進入社區,試圖或明或暗地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感受;其二,在各種討論區,人的身份越來越複雜,仗著虛擬的身份,社區用戶的爭執和交流方式逐漸發生變化,有時會吵架進行人身攻擊,人肉搜索等;其三是在一些突發事件面前,從外網會流傳一些比較激烈的言論,試圖影響輿論。
擺在籬笆網管理團隊面前的課題,也是網際網路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截至今年3月,我國網民數量已達4.77億,備案網站382萬個。網際網路已經從「虛擬世界」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各個領域的真實夥伴。如何提高網站的可靠性、真實性,不僅關係到網際網路的健康發展,也關係到網民的切身利益。
為網絡帶來真實的力量
為了給社區用戶營造純淨、安全的交流環境,籬笆網一直在探索積極有效的方法。而「真實社區、真實內容、真實用戶」正是籬笆網所追求的目標。
2010年3月,籬笆網開始推行「手機號碼驗證註冊」方式,由虛擬ID和手機號碼綁定,再通過手機號碼,進一步與現實社會的真實身份綁定。從這一步起,籬笆網推動了在社區內做誠信人、說負責話、做真實評論等一系列活動。張國華認為,在一個有信用的良好社會環境中,每個人都會尊重自己的歷史和信用,會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
實行實名認證後,情況確實有了變化。籬笆網用戶夏海峰發現,社區中的溝通狀態變得更和善了,水軍和惡意用戶沒有了市場,社區環境進一步淨化,社區的管理工作也變得輕鬆多了,很多事情和管理員配合很快就能處理好。用戶也感覺到了明顯的變化——籬笆網今年1月針對用戶的調查顯示,92%的用戶認為真實社區創建「基本杜絕了違法不良信息的傳播」、81%的人認為「抑制了網絡水軍和商家炒作」、63%的人認為「會員關係更加真實、可信」。
「我們相信,真實社區的建立會為網絡帶來真實的力量,給社區用戶營造純淨、安全的交流空間。」張國華說。
可信、可用,才可愛
張國華和他的團隊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目前,籬笆網的籤約商戶達到3000家,年交易額超過30億元,為10萬戶上海家庭提供服務。
但「真實社區」的探索並非一帆風順。張國華告訴記者,「手機號碼驗證註冊」方案實行的當月,籬笆網的訪問量一度下跌23%。但他堅信,網絡環境的改善會使得大量的老用戶繼續留守,新用戶不斷湧入。果然,兩三個月後,訪問量就止跌企穩,並且重新出現增長態勢。
上海市網宣辦副主任、上海市網絡文化協會副會長謝海光認為,這恰恰反映出廣大網友對「真實社區」的需求。只有在真實社區、真實環境中,進行真實的交流,網際網路才能更好地呈現出「可信、可用、可愛」的現代生活面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交流和溝通服務。
構建「真實社區」,還網絡以純淨,是廣大網友的訴求,也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呼喚。「因為,唯有真實,才能更好地實現現代網絡的服務和交流功能;唯有真實,才能贏得信任和喜愛。」謝海光說。( 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