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丫丫港股圈
「丫丫港股圈」
----
昨日午後,有消息稱螞蟻集團擬最快9月上市,合計籌資300億美元,或超沙特阿美成「史上最大IPO」。受此消息影響,螞蟻金服概念股聞風而動,新華保險、翠微股份等多股盤中漲停。此舉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作為一個金融科技巨擘,從誕生到崛起,螞蟻金服只用了 15 年的時間。
按照上述募資規模計算,「阿里系」有望超越沙特阿美,奪回「史上最大IPO」寶座。
去年上市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以招股價上限定價,集資額高達256億美元,已經一舉超越阿里巴巴(09988-HK)美股上市時集資250億美元的世界記錄,而沙特阿美完全行使超額配售權後,集資規模已升至294億美元。如若螞蟻集團最終計劃集資300億美元,則會超越該記錄,晉升成為新一任「全球集資王」。
消息人士稱,螞蟻集團估值約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預計將發行15%的股份,計劃在上海科創板發行10%股份,尚餘5%會在香港發行。值得一提的是,8月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螞蟻集團以萬億(人民幣)估值蟬聯第一。
上市時間方面,接近IPO承銷商的消息人士稱,螞蟻集團的上市進程肯定將很快,可能在9月或10月發行股票。
衛生事件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非銀行支付高速發展,支付寶母企螞蟻集團計劃在內港兩地上市,成為下半年新股市場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螞蟻金服是一家旨在為世界帶來普惠金融服務的科技企業。螞蟻金服起步於 2004 年成立的支付寶。螞蟻金服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小微金融集團,於2014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餘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和網商銀行(籌)等。
據悉,5月起,「螞蟻集團」取代了「螞蟻金服」在其對外公開的信息、新聞稿中頻繁出現,井賢棟、胡曉明的對外title逐漸變成「螞蟻集團董事長」、「螞蟻集團CEO」。
6月,在使用「螞蟻金服」這個簡稱6年之後,支付寶的母公司不久前已經啟用新名稱「螞蟻集團」,全稱則是「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沒了,「科技」為先。
據消息人士稱,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核准,螞蟻的全稱已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將辦理工商登記變更。強化科技公司定位,這更符合螞蟻目前的實際狀況。
業務方面,消費金融對螞蟻金服來說是最重要的布局之一,2018 年花唄和借唄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3億和118億,稅前利潤率分別達到19%和35%,在螞蟻金服的稅前淨利潤中佔比頗高。
此外,螞蟻金服由於40%員工持股(不含高管)。有不少人認為螞蟻上市這波操作也被稱為史上最大的一次「造富神話」。因為上市後,螞蟻金服市值將達到1.4萬億元,按持股股東為3萬人,人均獲得5000萬。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除了有螞蟻金服這個王牌外,還有另外兩張王牌阿里雲和菜鳥網絡,根據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科技獨角獸榜,螞蟻集團以2152億美元排第一,阿里雲估值770億美元,菜鳥網絡估值299億美元,分列第三和第九。這也意味著,阿里系三大獨角獸總市值超過3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400億元)。
也就是說,已經上市的阿里巴巴,計劃上市的螞蟻集團,再加上高估值的阿里雲和菜鳥網絡,阿里系四大公司總市值(含估值)將超過萬億美元市值,可以躋身全球科技巨頭第一陣營,與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