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打造感染性疾病創新技術轉化中心

2020-12-23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文 受訪者供圖

國家級病毒檢測平臺有望在渝落地!12月17日,一場關於創新分子感染檢測技術的產學研合作研討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舉行。

會上,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廣州市金圻睿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籤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將協助重慶地區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臨床監測檢測工作建設技術基礎和應用推廣示範,並進一步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感染性疾病創新技術轉化中心,助推西部感染性疾病診療能力提升。

▲三方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據了解,產學研一體化又稱為產學研結合,是科研、教育、生產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化,是技術創新上、中、下遊的對接與耦合。其實質是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也是實現地方高校、研究機構、醫院臨床科技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感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病,是全球死亡率和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國,每年有超10億人次發生感染,其中約2000萬人屬於疑難、危重感染。快速、精準的病原學檢測,是感染性疾病治療和防控的關鍵環節,其中分子感染檢測技術及其推廣應用尤為重要。

創新分子感染檢測技術臨床應用和推廣的產學研合作項目是由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廣州市金圻睿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金域共同開展。項目將整合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的專業研究和臨床應用能力,廣州市金圻睿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先進的檢測技術和試劑的研發能力,以及廣州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的臨床轉化和醫學檢測綜合服務能力,對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監測和臨床檢測工作進行應用研究和臨床推廣的合作。

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長任紅表示,相信通過三方合作,能做好以病原微生物為代表的創新分子檢測技術的臨床轉化及應用,產學研相結合,加強臨床與基礎研究一體化管理,依靠科技力量做好感染疾病的防控,助推西部感染性疾病診療能力提升。

同時,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作為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病毒診斷研究和推廣區域平臺的第一批「建設單位」,將承擔重慶市適宜病毒診斷技術的轉化和臨床應用工作。未來,它也將依託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的技術創新能力,通過產學研的資源整合,並充分發揮自身的臨床診療能力,推動國家級病毒檢測平臺在重慶的迅速落地。

相關焦點

  • ...金域、金圻睿、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會上,重慶醫科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廣州市金圻睿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籤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將協助重慶地區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臨床監測檢測工作建設技術基礎和應用推廣示範,並進一步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感染性疾病創新技術轉化中心,助推西部感染性疾病診療能力提升。
  • 重慶全面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加速成果轉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團隊已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籤署合作協議,擬將其中37項專利技術作價合資組建新公司,共同實施納米時柵的應用和推廣。根據按份共有科技成果所有權的約定,劉小康、彭東林團隊被賦予上述37項專利技術80%所有權。
  • 重慶兩江新區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共建滬渝協同創新中心
    該中心將依託兩江協同創新區豐富的創新資源,通過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等方式,推動長江上下遊兩大中心城市創新資源的互融互通,搭建沿長江經濟帶成果轉化、技術交易和人才培養聯動機制。滬渝協同創新中心將打造集信息共享、技術交易服務、技術金融創新、技術轉移、技術轉移經紀人培育、智慧財產權服務、技術轉移大數據於一體的區域技術轉移平臺,促進滬渝兩地科技資源轉移聯動,推動重慶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滬渝協同創新中心將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整合兩地科技信息資源,動態發布兩地技術合作供求信息。
  • 關注|誠瑞光學投產 助力重慶打造全球光學創新智造中心
    12月23日,誠瑞光學(重慶)有限公司工廠竣工投產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龍興園區舉行。該項目首期計劃投資30億元,主要生產其母公司瑞聲科技(AAC)全球獨有的WLG晶圓級玻璃鏡片。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出席活動並致辭。
  • 京津神經免疫中心創新轉化實驗室成立
    在中國,神經免疫疾病治療藥物逐步豐富,但神經免疫病的實驗室診斷基礎依舊比較薄弱。為解決這一問題,近日,坐落於天津高新區的企業天津金域與京津神經免疫中心攜手成立「京津神經免疫中心創新轉化實驗室」,致力於搭建神經免疫病生物標誌物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應對中國神經免疫病疾病診治的挑戰。
  • 重慶將與中科院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12月1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我市將與中國科學院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要定位的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
  • 牡丹江市與雞西市籤署關於感染性疾病防控和診療合作備忘錄;楊廷雙...
    付宇) 8月31日,牡丹江市與雞西市舉行關於感染性疾病防控和診療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雙方達成合作共識,今後將本著相互支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發揮全省感染性疾病區域醫療中心作用,切實提升黑龍江省東南部感染性疾病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資源均衡化和均質化,全方位助力兩地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 重慶市集成電路設計創新孵化中心·重慶微電子學院落戶西部(重慶...
    新華網重慶9月16日電(郭雨嫣)9月16日,在2020線上智博會市級集中簽約儀式上,重慶西永微電園與重慶郵電大學持續深化合作,將在園區打造重慶市集成電路設計創新孵化中心·重慶微電子學院。  據了解,項目擬投資3億元,計劃用時5年在西永微電園建設綜合性集成電路設計公共平臺為重點,建設高端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為保障,聯合打造集成電路服務、創新、孵化及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國家「芯火」雙創基地、國家級創新平臺。
  • 兩江新區聯手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 共建滬渝協同創新中心
    該中心將立足兩江新區,依託兩江協同創新區豐富的創新資源,通過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等方式,推動長江上下遊兩大中心城市創新資源的互融互通,搭建沿長江經濟帶成果轉化、技術交易和人才培養聯動機制。滬渝協同創新中心將打造集信息共享、技術交易服務、技術金融創新、技術轉移、技術轉移經紀人培育、智慧財產權服務、技術轉移大數據於一體的區域技術轉移平臺,促進滬渝兩地科技資源轉移聯動,立足重慶兩江新區,推動重慶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
  • 重慶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設中醫館
    10月20日,記者從重慶市中醫藥大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重慶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傳染病醫院將全部設立中醫藥科室,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基本構成集預防保健、疾病治療、特色康復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
  • 創新巨擘深入西南 助力重慶產業升級 3M 技術中心規劃落戶重慶
    餘俊雄先生在創新日開幕式上同時透露,計劃中的3M 重慶技術中心正在加緊建設之中,一期工程預計將在2011年初竣工。這將是3M 在中西部地區首個技術中心,落成後它將進一步加快3M 尖端技術的本地輸出,為中西部客戶提供更貼合其需求的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助力重慶加快培養創新土壤。
  • 凜冬又至,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知多少?
    一年後的今天,隨著新冠疫情進入社會防控常態化趨勢的背景下,我們除了持續關注新冠病毒本身以外,也不應忽視其他原有的各類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對人類帶來的影響。 如何做好新冠病毒與其它常見呼吸道病毒的鑑別診斷?如何做好病毒與細菌這兩大主要病原體在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中的鑑別診斷?如何做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療療效評估?始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
  • 打造量子時代計量技術全球技術創新中心!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啟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12月7日,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簡稱「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啟動儀式在光明區高科創新中心舉行,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將打造成量子時代精密測量技術、裝備和標準的全球技術創新中心,助力深圳成為我國重要的高技術戰略高地、世界科技和產業技術變革發展的重要引擎
  • 重慶市將與中科院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
    新華網重慶12月16日電(韓夢霖)12月1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重慶市將與中國科學院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共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要定位的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
  • 深耕生物醫藥創新研發 重慶這家企業獲中國科技創新貢獻獎
    日前,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科技創業貢獻獎」評審結果。重慶高聖生物醫藥榮獲年度「科技創新貢獻獎」,成為重慶僅有的兩家上榜企業之一,這也是對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在創新與發展上所取得成績的肯定。
  • 重慶: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十四五」開新局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既是重大機遇、也是戰略使命,重慶將把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十四五』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市委新聞發言人王賦表示,「十四五」時期,重慶將重點從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創造高品質生活5個方面發力,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BOE(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落地成都和重慶
    京東方(成都)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和京東方(重慶)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將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聚焦智慧車聯、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醫工、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公共服務等領域,設立軟硬融合技術開發、新型材料與裝備轉化、產品與服務營銷推廣展示、國際人才交流與培訓、開放的技術與市場合作五大平臺,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系統創新中心。
  • 2020年第五屆中國(南京)HPV感染性疾病多學科研討會召開
    2020年12月12日,由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協會HPV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南京金魚嘴金融科技產業加速器共同主辦的中國(南京)HPV感染性多學科研討會暨精準醫學應用創投峰會在南京建鄴金魚嘴基金大廈舉辦。
  • 羅氏診斷-先聲診斷轉化醫學卓越創新中心揭牌
    12月1日,羅氏診斷生命科學部和先聲診斷宣布進一步戰略合作,並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了羅氏診斷-先聲診斷轉化醫學卓越創新中心揭牌儀式。雙方表示,將致力於新一代測序技術在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感染、藥物基因組學等精準醫學領域的開發、轉化應用及商業化,為更多終端用戶提供高品質檢測產品,共同推動前沿技術的探索和創新、精準診療的規範化應用以及轉化醫學的發展,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 瞄準集成電路前沿技術 重慶打造矽基光電子創新平臺
    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新華網重慶4月9日電(王龍博)在一間約70平米的實驗室內,來自海內外的科研人員利用自主建設的8吋矽基光電子工藝線製造的集成電路產品完成晶片封裝、測試等環節,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電微系統先導工藝平臺。  在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園,一家名為聯合微電子中心的企業正通過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可以賦能電子信息產業和智能產業的國家級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