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培養方案

2020-12-21 華禹教育網
上海交通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培養方案
http://www.huaue.com  2020年5月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一、基本情況

  1.專業簡介

  數學不僅是自然科學、工程科學、信息科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理論基礎,也逐漸成為了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當今世界科技競爭加劇,數學對主要科技行業和國防科研等領域的重大突破和創新起到了越來越關鍵的作用。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數學水平體現了該國科技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正處在從數學大國到數學強國的快速變革之中,不少相關行業對高端數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趨緊迫。針對這種狀況,上海交通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作為教育部強基計劃專業,計劃培養優秀的數學和應用數學專業人才和具有紮實數理基礎的交叉學科人才,為服務國家科技戰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上海交通大學於1928年成立數學系,對中國近代數學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培養了以吳文俊先生、胡和生院士、凌文院士和龔升教授等為傑出代表的一大批畢業生。中國數學會成立大會與第一次會議於1935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1978年重新組建應用數學系,2001年恢復為數學系,2015年成立數學科學學院。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數學學科入選教育部世界雙一流建設學科,並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檔。數學學科在國際主流學科排名中,均進入世界百強,長期保持高水平學術影響力。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成立自然科學研究院,是學校的創新交叉平臺,也是數學學科、特別是應用數學學科的重要支撐平臺。2010年成立的致遠學院是學校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其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學院的六個專業之一,每年培養近三十名數學人才。2014年,數學科學學院入選首批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2019年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建設點。

  「辦學國際化、布局科學化、研究前沿化、隊伍年輕化、管理制度化」為上海交通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辦學特色。在人才培養上強調通才教育,持續深化教學改革,通過建設本科班、吳文俊班、致遠數學班和數學學院威斯康星班等實施多模式人才培養規劃,使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不僅能夠培養受到嚴格訓練的數學前沿專門人才,而且能夠培養具有寬廣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科領袖型人才。

  2.師資隊伍

  數學科學學院始終堅持「人才強院」發展戰略,引育並舉。2010年,學院深化師資分類發展,積極推進長聘制度改革。2015年,學院成為學校師資隊伍長聘體系改革試點院系之一。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08名,其中非華裔的外籍教師9人;長聘體系教師62人,佔專任教師57%,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上海市教學名師2名、首屆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獲得者2名、教育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名、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計劃獲得者3名、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8名等一大批優秀人才。教師隊伍中既有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報告人,也有多人獲得美國數學會會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等榮譽稱號等。

  3.教學及科研條件資源平臺

  數學學科設有教學發展中心數學科學學院分中心,以及數學分析、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數理方法和創新實踐課程六個課程教研組。數學科學學院注重教學研究,多舉措激勵教師投身教學,在教學方面不斷改革,取得了較好成效。教務處對在校生調查報告顯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中本專業教師多年來排名前列,如2015-2018年前五名佔比超過半數,2017年包攬前三。近三年獲得一項上海市教改項目、一項上海市重點本科課程,三項課程獲得高校數學微課設計競賽華東賽區一等獎。作為主要參與方獲得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多次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含一等獎三項、二等獎兩項)。數學學科已經建成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1門、上海市精品課程8門。

  數學科學學院設有科學工程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致遠數學科學中心,多物理過程數學建模、分析與計算上海市教委重點實驗室,複雜系統研究所,數學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平臺,2019年還成立了吳文俊數學中心。自然科學研究院作為學校交叉平臺有15名數學背景的教師,其中大多數為在國際一流大學有多年學習工作經歷的年輕人才,是國際數學界十分活躍的青年學者隊伍。數學學科近五年來,各類科研項目資助率逐年上升,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項,出版學術專著12部,在JAMS和Acta Math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41篇。

  二、培養目標及培養要求

  本科生階段培養目標: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致力於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嚴謹的邏輯思維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學科人才;在應用數學和交叉學科領域具有突出的數學建模、科學計算和綜合分析能力的複合型創新人才;將數學素養靈活運用到其他相關學科交叉研究的跨學科綜合型人才。畢業生具有獨特的創新意識、積極的合作精神、卓越的領導能力、開闊的學術視野、堅定的理想信念、健全的人格魅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博士生階段培養目標:培養思想先進、品德優秀和訓練有素的數學專業人才和具有堅實數學基礎的應用交叉型人才。通過多年的博士生研究訓練,使學生具有世界一流的學術品位、國際視野和研究實力。畢業生具有獨立從事數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能力,以及國家重大需求問題交叉合作研究能力,成為持續在科學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

  1.階段性考核和分流補入辦法

  詳見學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培養方案部分。

  2.本博銜接的辦法

  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注重學生的數理基礎,整合設計課程總體難度,在本科低年級開設「高階性、創新型、挑戰度」的榮譽課程,以及物理學基礎課程。本科高年級,通過模塊選修分別培養純數學、應用數學和學科交叉人才。本科高年級階段的專業方向選修包括數學板塊和學科交叉板塊,數學板塊選修課程與博士階段課程高度銜接。鼓勵強基計劃學生修讀本博銜接課程和博士階段課程。在獲得本科學位的規定學分後,多餘的學分允許帶入博士階段的學習。

  強基計劃學生經選拔通過後將直博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致遠榮譽計劃或數學科學學院吳文俊博士生計劃;採用校內-校外雙導師制,並可獲榮譽獎學金。博士培養包括學科前沿型和行業前沿型兩種培養類型,分別培養創新突破和行業領軍人才。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組成導師組,圍繞國際學術前沿問題或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關領域,共同制定培養計劃,並針對培養過程中的節點目標進行指導和考核。

  3.其他激勵機制

  為了進一步激勵入選強基計劃的學生夯實專業基礎,提升綜合素質能力,數學科學學院除國家、上海市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生各類獎助學金外,面向強基計劃數學方向的同學,學院設立「吳文俊獎學金」和訪學獎學金等專項獎學金,主要獎勵學習成績優秀、綜合素質突出的優秀學生,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積極前往頂尖學術機構、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等就業和發展,為國家社會發展積極做出貢獻。

  三、畢業要求及授予學位

  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實行彈性學制,採用「4+5」本博培養模式,允許學生在取得規定的學分後提前進入博士階段的課程學習。經過本科階段四年學習後進行考核升入博士階段,允許延長學習年限,但本科階段一般不超過六年。學生修完本專業本科階段培養計劃規定的課程及教學實踐環節,取得規定的學分,德、智、體考核合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條件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博士培養期間應在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教學實踐、科學研究和學術論文撰寫等工作的基礎上撰寫博士學位論文,並申請參加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答辯通過後可授予本專業博士學位。

  四、培養方式

  本科生導師制個性化培養。通過本科生導師制,促進學生學好基礎課、適應大學生活、拓寬視野。由資深教授擔任本科生導師,進行生活和學術方向指導,加強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明確使命和擔當,並著重突出個性化培養。本科生導師制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廣泛接觸學院和了解數學學科的機會,搭建第一課堂外傳道解惑的橋梁。以學年為運行周期,每月由導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導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數學方向相關文獻,為做科研項目打好基礎。

  三院聯動培養機制。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的發展依託數學科學學院和自然科學研究院提供的強大師資隊伍。如何讓最優秀的教師潛心致力於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學生的培養,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引領學生走上學術科研道路,這毫無疑問是強基計劃能否取得預期效果最重要的環節。數學科學學院以致遠學院為支撐,深化「榮譽課程」的創建和評審,建立榮譽課程「Fellow」體系,推行和細化「導師制」,優化對教師參與強基學生培養的立體化激勵模式,讓數學科學學院和自然科學研究院聚集的一批在國際學術前沿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和一批優秀活躍的年輕教師在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學生培養上發揮更大作用。

  深化國際頂尖高校雙向合作。邀請海內外名師來訪授課講座,為學子創造與大師交流的機會,提升大師引領作用。深化與世界頂尖高校的合作,在穩定持續合作基礎之上,強調深度合作和雙向合作構建,促進國際頂尖院校學生間的交流合作。

  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深化數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加強創新性思維等方面的訓練,推行本科生與博士課程高度銜接。數學科學學院建設數學實驗中心,設立學生學習中心和學生創新中心,全方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創新中心數學科學學院分中心的作用,加強學生創新實踐的培養。實行數學基礎課分層改革,為學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數學訓練。

  就業引導。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旨在培養頂尖的數學人才和具有紮實數理基礎的交叉學科人才,鼓勵學生投身學術道路,並引導學生進入重點行業領域方向進行就業和博士研究。

  五、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基礎課程、專業教育選修課程、實踐教育課程、個性化教育課程和特色課程。

  1.通識教育課程。

  通識教育課程由三部分組成,即通識教育必修課程、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和通識教育實踐課程。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含思想政治類課程、英語、體育等;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分為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模塊,學生每個模塊至少選擇一門課程;通識教育實踐課2學分。

  2.專業教育基礎課程。

  專業教育基礎課程是本專業的必修課程,包括數學分析(榮譽)、高等代數(榮譽)、數值分析與程序設計、複分析、概率論、常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抽象代數、實分析與傅立葉分析、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等數學基礎課程,以及物理學引論等物理基礎課程。

  3.專業教育選修課程。

  專業教育選修課程主要分兩大板塊、十一個模塊。其中兩大板塊指數學類課程板塊和學科交叉類課程板塊。數學類課程中包括五個模塊:代數、幾何、分析、計算和隨機;學科交叉類板塊中包括六個模塊:高端晶片、核心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信息安全。博士階段從事工科專業的學生至少修讀數學類和交叉類各一個模塊,並鼓勵學生輔修相關專業課程以獲得輔修學位。

  4.實踐教育課程和個性化教育課程。

  實踐教育課程由實驗課程、軍事技能訓練、畢業設計組成。個性化教育課程是學生可任意選修的課程。學分來源為除本專業培養方案中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三個課程模塊要求的必修和選修學分之外的所有課程的學分。

  5.特色課程。

  專業研討課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特色課程。高年級學生需必修專業研討課。

  六、本培養方案解釋權屬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諮詢電話:021-54740289

  諮詢時間:工作日15:00-17:00
 關於上海交通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相關焦點

  • 華中大數學專業強基計劃解讀
    、時空視野廣動手能力強的各行業精英人才今天小科為你帶來的是華中科技大學數學專業強基計劃詳解對數學感興趣的你還在等什麼趕緊來看看01數學強基計劃要點math培養目標:實施「數學JIA」計劃:一是「數學家」計劃,著力培養數學基礎好、理論素養高、創新思維強的數學拔尖人才,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國家乃至世界數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科學家,提升國家數學實力;二是實施「數學+」計劃,加強學科交叉,著力培養數學基礎實、時空視野廣、動手能力強的各行業精英人才,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國家需要的各行業、領域的精英骨幹,助力民族復興
  • 培養21世紀科學巨匠 | 天津大學強基計劃專業解讀
    強基計劃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基礎學科建設,是國家人才選拔培養的又一重大變革。近日,天津大學獲批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工程力學5個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共150個招生計劃。03深挖專業特色,強化學科交叉數學與應用數學本專業首批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領銜的國家級人才團隊為依託,培養能夠在科技、教育、經濟和管理部門從事理論研究、教學、實際應用開發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高校強基計劃數學專業好不好就業
    強基計劃主要招收基礎學科專業,如數學、物理等專業。強基計劃數學專業好不好就業是同學們非常關心的事情,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供大家參考。1強基計劃數學專業就業情況  目前還未有強基計劃數學專業同學的就業案例,大眾也不了解國家會對強基計劃學生的安排。強基計劃數學專業就業情況可能有以下幾種。
  • 2020「強基計劃」36所高校名單!「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排名及院校
    2020年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深圳研究院 | 交大院士名師為你詳細解讀強基計劃專業
    西安交通大學強基計劃,怎麼培養未來戰略性創新人才?各學科師資怎樣,平臺怎樣,實力怎樣?有何前瞻性培養理念?實施怎樣的面向未來的培養方案?具體採取哪些科學的培養舉措?優秀同學們能在這裡獲得怎樣的成長?交大將怎樣聚集一切優勢資源?
  • 強基計劃解讀|飲水思源,愛國榮校——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九校聯盟」、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從院校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地處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是一所教育部直屬,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類研究型重點大學。
  • 強基計劃中你看好哪個專業了
    國家實行大戰略,推出強基計劃,但是強基計劃是研究基礎學科的。目前看基礎學科沒有工科專業好就業,來錢快。那麼這裡面你最看好哪個學科呢?當然是物理與數學。物理航空,核能,電子方面運用最多,看好他,但是物理最難學。數學轉行,考研最實用的專業,沒有物理難,應該是最看好的專業。
  • 第36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今日放榜,數學成績好可以報考什麼專業?
    數學類專業院校推薦: 在我國眾多院校當中,數學專業強勢的院校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院校。
  • 上海交通大學推出「2+6+7+X」特色招生培養新模式
    新華網北京7月23日電 上海交通大學是一所英才輩出的百年學府,伴隨著時代發展,交大一直致力於打造「不出國門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以一系列舉措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躍升。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王琳媛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說,為讓更多優秀學生圓夢交大,今年學校的本科招生總數繼續增加。
  • 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談強基計劃~
    且讓我們來聽一聽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對強基計劃有何所思所想吧!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關注「強基計劃」培養方案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普及教育,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題中之義。同時,聚焦國家人才緊缺的理科和文科領域,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理科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文科的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專業招生。強基計劃只有3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資格申請,相較自主招生的90所高校,可謂極其審慎。當然,有資格並不意味著一定能批准。
  • 哈爾濱工業大學:聚焦強基新政 創新培養拔尖人才
    你在填報的過程中糾結的可能不是如何填報這個系統,而是要好好考慮一下在36所雙一流A類高校中你要選擇哪所學校和這個學校的什麼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面向全國22個省份推出強基計劃,三個專業類,一共180個招生計劃。數學類裡含兩個方向:一個是數學與應用數學,一個是信息與計算科學。
  • 上海交通大學今年首推「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雙學士...
    昨天是上海交通大學的「雲開放日」,一系列本科招生培養新舉措新動態在雲端發布。首推7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上海交大面向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今年以特色、強勢學科交叉融合,擬推出7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涵蓋工理交叉、經理交叉、法經交叉、醫管交叉培養創新型交叉複合人才。修讀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的學生在本科畢業時,將拿到雙學士學位證書。
  • 華東五校、航濟開、哈工、西交10校強基計劃對比分析
    ★轉專業政策:明確無法轉專業。 ★階段性考核和動態進出辦法:對於階段考核未達到要求的學生,轉入該專業普通班學習。 ★本碩博銜接培養方案:達到強基計劃培養要求,完成強基計劃本科階段學習的學生可直接免試攻讀研究生,可選擇「本碩博」或「本博」銜接培養模式,可在本科大四階段提前修讀研究生課程。
  • 蘭州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二、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我校2020年強基計劃的招生總名額為120名, 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歷史學等6個專業,具體分專業招生計劃及相關要求見附件1。
  • 32所高校強基招生簡章解讀:怎麼招生?如何培養?
    值得注意的是,各校都強調,被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如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最多只能換到該校同一專業(專業類)的非強基計劃班,或者高校實施強基計劃的其他專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強基計劃是服務國家戰略的基礎學科人才選拔培養計劃,並非簡單的招生改革。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 和「強基計劃」相關的這些專業實力強校,你可要關注
    1月15號教育發布的重磅文件——「強基計劃」,對2020年的考生和家長來說至關重要。「強基計劃」是在自主招生停止後出現的新生事物。它旨在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 浙江大學強基計劃專業介紹:漢語言文學
    日前,浙江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公布。招生專業為理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工程力學、化學、生物科學、生態學)、基礎醫學類(基礎醫學)、人文歷史類(歷史學、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報名時間為5月10日至30日,每位考生限報一個招生組別,最多可填報不超過6個專業。
  • 清華大學新成立五大書院 統籌推進強基計劃人才培養
    作為招生培養一體化方案,清華大學圍繞「為國選材、厚植強基、拔尖領軍、創新未來」的強基人才選拔培養理念落實強基計劃,致力於打通評價、選拔、培養和後續發展等多個關鍵環節,面向未來、加強銜接、形成合力,為國家基礎學科的長期發展及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的重點突破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2020中科大強基計劃解讀
    因此,秉承「科教報國、為國選材」的理念,要求報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強基計劃的同學一定要對基礎學科有強烈的專業興趣、善於思考的科研能力、孜孜不倦的科研志向、敢於吃苦、甘於奉獻的堅持精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強基計劃面向全國招生,充分保證了人才選拔的公平正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對象包括兩類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