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Google、微軟三大IT巨頭圍繞Skype的競購之爭,最終以入局最晚的微軟斥85億美元巨資收購Skype作為終結。
微軟85億美元現金收購Skype
5月10日消息,微軟和Skype今天宣布就微軟收購Skype達成協議。微軟將向Skype控股方,以Silver Lake為首的投資集團支付85億美元現金。該協議已獲雙方董事會許可。Skype將為Xbox、Windows Phone等微軟產品提供支持,微軟則為Skype用戶提供到Lync, Outlook, Xbox Live的連接。非微軟平臺Skype將繼續得到支持。Skype將成為微軟的一個新的業務分區,CEO託尼·貝茨將成為微軟Skype部門總監,向鮑爾默直接匯報。
與此前業界猜測一致,Skype在語音、視頻和分享等領域的實力是吸引微軟的重要因素。微軟稱,此次收購將增強實時視頻和語音通訊的暢達,消費者和企業用戶將從中受益,並產生大量新業務和收入機會。這種組合將擴展Skype的世界級品牌和網絡平臺的影響力,同時微軟也將增強實時通信產品和服務的現有的產品組合。
Skype在2010年已經擁有1.7億活躍用戶,進行了2070億分鐘的影音通話。Skype在溝通全球的親朋好友和商業夥伴方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有意義的連接方式,是這一領域的先驅。而微軟通過其多種多樣的平臺長期聚焦和投入實時通信領域,開發出包括Lync(三季度銷量增長30%),Outlook,Messenger,Hotmail和Xbox Live等產品。
鮑爾默表示:「Skype是一個現象級的服務,深受數以百萬計的世界人民喜愛。我們將攜手共建即時通信的美好未來,人們將輕鬆的和家人、朋友、客戶以及同事取得聯繫,不管他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
貝茨說:「微軟和Skype有共同的遠大目標,向我們的客戶帶去軟體創新和產品。我們將共同加速Skype原有的計劃,擴展我們的全球用戶群,向每個人推廣溝通協作的新方式。」
鮑爾默說:「託尼·貝茨作為領導者成績顯著,他將強化微軟的管理團隊。我看好Skype天才的全球工作團隊,他們將把眼界、奇思妙想和寶貴經驗帶給微軟。」
從將Skype售予微軟的投資團隊的角度,Silver Lake常務董事埃貢·德班表示:「我們對Skype在我們所有期間的轉變深感激動,對他的管團隊和僱員的卓越努力深表感激。我們期待Skype和微軟長遠的未來,這將構建世界上最動態和綜合性的通訊平臺之一。」
Skype 2003年創辦,2005年9月被eBay收購,此後2009年11月被轉手給Silver Lake牽頭的投資團隊。Skype在Silver Lake旗下的18個月,月通話分鐘數高漲150%,開發了新的營收流,引入新的戰略合作夥伴,收購智慧財產權搭建自有P2P網絡,僱傭出色的高管隊伍。
作為全球網絡電話行業巨頭,創建8年的Skype儘管註冊用戶規模已經增至6.63億,每天同時在線用戶超3000萬,不過盈利狀況並不理想。公開數據顯示,去年 Skype營收為8.6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64億美元,但仍然虧損700萬美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Skype還背負著6.86億美元的長期債務。
Silver Lake領導的該投資團隊其他成員包括eBay、CPP投資團隊、點對點解決方案提供商Joitld及其歐洲資本顧問,以及矽谷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
此次收購還有待於監管部門的批准和其他慣例成交條件。雙方都希望在今年完成監管許可所需的條件。
收購要點
全部動用現金收購:此次微軟動用85億現金收購,目前微軟手持501.5億現金,這個價位不算什麼。
成立獨立部門:被收購後的skype並非獨立運作,而是成為微軟的部門之一,其命運將更多被微軟左右。
助力WP7的發展:微軟收購skype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為了其移動網際網路戰略,WP7 Skype還需要電信運營商?
整合網際網路產品線:微軟缺乏網際網路基因是不爭的事實,此次收購指望Skype為Lync, Outlook等增加競爭力。
微軟為何要下血本收購?微軟在企業協作市場面臨思科和谷歌兩大對手的競爭,與Skype合作將受益匪淺。此前,微軟已推出自己的網絡電話產品Lync,這款產品整合了電子郵件、即時通信以及語音通信服務,收購Skype將加強微軟這一產品。不過,正略鈞策管理諮詢顧問唐欣表示,「微軟已經有自己的網絡電話,Skype和它的身份並不十分匹配,用戶量未必得到很好的拓展。」
「對微軟來說,它需要在移動通信裡面找到更多的機會。」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儘管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和Office賺取了巨額利潤,但它急需尋找在這之外的發展途徑。「移動通信前景很大 ,微軟看得很早但走得不遠。網絡電話可以看作未來的一個機會,未來微軟還可以將Skype整合進MSN、作業系統、Office等產品,這些對於微軟未來經營起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有著重要作用。」項立剛說。
將Skype與微軟移動網際網路業務結合,是被業界普遍看好的發展模式。把Windows Phone與Skype結合將會形成強大的組合,此前Skype應用在iPhone手機和Android手機已經有了不錯的市場表現。此外,不少移動運營商開始向LTE 4G網絡遷移,希望與Skype合作,微軟或能藉機拉近和運營商的關係。
不過,對於收購Skype這樣一家技術型企業,微軟更重要的是將其技術優勢與自身企業戰略進行充分融合。2005年,eBay曾花費了26億美元買下Skype,但二者的業務整合一直不順利;四年之後,eBay以19億美元賣出70%股份。此次微軟給出的報價足以震驚業界。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撰文指出,對於一家尚無法將6.63億用戶轉換為「賺錢機器」的公司而言,70億到80億美元的報價顯然太高了。而且,微軟也向來不擅長從網際網路賺錢。
Skype中國市場是否會因收購受到影響目前尚未可知。Skype在華合資夥伴TOM在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沒有收到歐洲Skype任何關於收購的通知。2005年9月,TOM在線與Skype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TOM在線佔51%股權。TOM在線幫助Skype拓展中國市場,Skype提供簡體中文版為中國區用戶提供服務。
或成微軟史上最大規模交易
該交易成為微軟成立三十多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筆收購,一舉超過了2007年花費60億美元收購網際網路廣告公司aQuantive。當時微軟巨資收購aQuantive的主要目的是與谷歌收購的Double Click對抗,不過時間證明aQuantive與微軟的業務整合併不理想。2009年8月,微軟將原隸屬於aQuantive的網絡廣告代理公司Razorfish出售給廣告巨頭WPP,交易額為5.3億美元。
在微軟歷史上,有過很多較為成功的收購。比如1992年1.74億美元收購FOX軟體,該軟體至今仍是資料庫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持續更新了十多年。微軟的Visio、Groove、Lync、Live Meeting等商業軟體,以及Virtual Earth等消費類產品均來自於收購。在這些收購中,微軟收購的主要目的在於吸收團隊和人才。
不過,最讓微軟值得驕傲的收購還要數1998年收購Hotmail。當時收購價據傳為4-5億美元,而目前已經成為微軟MSN和Live服務的一塊基石。
失敗或者差點失敗的收購也不在少數。1997年微軟以4.25億美元收購WebTV公司打算開發網際網路電視,所以有了後來的MSN TV,但該產品推出過早,硬體和網絡不支持,導致夭折。微軟還曾60億美元收購廣告軟體服務商aQuantive,其目的是與谷歌收購DoubleClick抗衡,但該服務並沒有派上多大用場。
最著名的「差點變成失敗」的收購案例非洽購雅虎莫屬。2008年2月開始,微軟以480億美元的巨額要約洽購雅虎,但雙方經過一年的拉鋸,最終只是達成了搜索合作協議。微軟的眾多高官認為,沒有達成收購雅虎值得慶幸,因為雅虎今天的市值還不到當初480億美元的一半。
為什麼是微軟?
據國外媒體評論稱,此前曾有消息稱其一直在尋求與Facebook的合作,Google也曾被傳洽購。但GigaOM撰稿人奧姆·馬利克(OM Malik)認為它們收購Skype的可能性不是很大。Google擁有自身的Google Voice服務,並不真正需要Skype,相反微軟的開價就很值得。擁有Skype的用戶和市場、音頻視頻與分享技術,將有助於微軟與谷歌和思科的競爭。還能給微軟帶來運營商合作夥伴,它們中的很多家都在尋求在轉向LTE網絡的過程中與Skype的合作。
這起收購的最大原因還是微軟手機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平臺和諾基亞。這個軟體巨頭需要強有力的產品來與Google Voice和蘋果Facetime競爭。
這起交易的大贏家或許會是Facebook,由於微軟是其投資機構之一,收購案之後,Facebook將獲得對Skype資產的使用權,而且排除掉Google在這方面的競爭。
Facebook非常需要Skype,它需要利用Skype的p2p網絡,給6億聊天用戶同時也是消費客戶提供視頻和音頻服務。Facebook還能用到Skype的用戶系統以獲取更多的客戶,Facebook自己的虛擬貨幣Credits的用戶也會增長。可以預見的是,Facebook與Skype即將在不久以後展開親密合作。
為什麼Skype想賣掉?
Skype在去年8月就已經向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而且已經開始接近於扭虧為盈。為什麼還要賣掉自己呢? 分析認為IPO的屢次延期讓投資機構銀湖和eBay都失去了耐心,它們的資金被套牢太久。而另一些消息則稱Skype的收益停滯不前。
雖然Skype在視頻分享服務上下了很大的賭注,希望藉助視頻會議與視頻分享增值業務提高每用戶收益,以使公司能夠進入資本市場。但是由於Skype的消費者導向基因,在企業應用市場的舉步維艱可想而知。
投資人收穫了什麼?
持股14%的聯合創始人尼克拉森斯特倫(Niklas Zennstrom)和傑納斯弗裡(Janus Friis)收穫了11.2億美元。由私募公司銀湖(Silver Lake)、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和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領導的投資者團體持股56%,價值44.8億美元。
微軟15起重大收購
美國知名科技博客網站Silicon Alley Insider日前撰文,盤點微軟的有史以來進行的15起重大收購。該文稱,收購Skype將是微軟最大的一起併購交易,也是微軟所進行瘋狂併購交易之一。
Silicon Alley Insider並未對微軟收購Skype給予認可,反而認為該起收購除了給微軟帶來龐大的用戶群外,並不會給微軟帶來新東西,原因是微軟已經有類似於Skype功能的產品。
微軟的15起重大收購如下:
1 協同軟體開發商Groove
交易額:1.71億美元
Groove Networks主要從事點對點協同軟體開發。比爾·蓋茨(Bill Gates)後來表示,微軟收購Groove其實是看中了高管雷·奧茲(Ray Ozzie),奧茲後來取代蓋茨擔任微軟首席架構師。2001年,Groove 1.5億美元投資額中就有5100萬美元是微軟投資的。2005年,微軟又以1.2億美元收購Groove剩餘股份。2010年10月,奧茲宣布計劃從微軟離職,離開時還發出一份嚴重警告備忘錄。
2虛擬會議服務商Placeware
交易額:2億美元(外界估算)
2003年,微軟收購Placeware,並將其改為Live Meeting。2004年,微軟逐漸擯棄Live Meeting,轉而發展Office 365套裝中的Lync Online通訊平臺。
3、遊戲內置廣告技術開發商Massive
交易額:2.8億美元(外界估算)
2006年,微軟收購Massive,但在遊戲中植入廣告並未取得任何進展。去年,微軟已關閉Massive業務部門。
4早期付費搜索公司LinkExchange
交易額:2.65億美元
由於錯失搜索市場發展的最佳機遇,微軟在1998年收購付費搜索領頭羊LinkExchange,然而微軟在MSN搜索上推出LinkExchange服務後不久就關閉該服務,原因是擔心LinkExchange影響廣告顯示。
5遊戲開發商Rare
交易額:3.75億美元
2002年,微軟收購Rare這家英國遊戲開發商。該起收購頗有成效,Rare為體感外設Kinect設備開發體育遊戲,Kinect於去年上市,並很快成為微軟一項價值10億美元的業務。
6電子郵件服務商Hotmail
交易額:4億到5億美元之間(外界估算)
1998年,微軟收購首個基於網頁的電子郵件提供商Hotmail。Hotmail服務目前仍在運營,但微軟坦言該業務基本上是盈虧平衡,主要為必應和Office 365辦公套件引入流量。
7早期網際網路電視公司WebTV
交易額:4.25億美元
1997年,微軟出資4.25億美元(現金加股票)收購WebTV。當時,網際網路開始流行,微軟認為人們想通過電視上網衝浪。但該產品的銷售情況並不好,後來WebTV品牌更名為MSN TV仍未湊效。兩三年前,微軟最終停止銷售MSN TV,轉而開發頗為成功的Xbox遊戲機。
8網際網路公司Greenfield Online,包括購物比較網站Ciao
交易額:4.86億美元
2008年8月,微軟收購這家德國公司,後者擁有購物比較網站Ciao。目前,Ciao網站仍在獨立運營。2010年,Ciao聯合其他數家歐洲網站向歐盟投訴,指控谷歌幹預搜索結果,隨後歐盟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
9移動軟體開發商服務商Danger
交易額:5億美元(外界估算)
2008年初,微軟收購Danger以推進自身移動戰略。但該起收購卻導致微軟內部衝突,原Danger團隊被安排開發Kin手機,另外一個獨立的團隊開發Windows Phone 7。Kin手機稍後發布,但該機並未涵蓋應有特點,兩個月後宣告退市。
10語音技術開發商TellMe
交易額:8億美元以上(外界傳聞)
Tellme主要為包括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和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等大型客戶提供自動語音技術。微軟收購Tellme後,成功將Tellme技術整合到Kinect等產品當中。至於收購價,兩家公司均未向外界透露。
11會計軟體開發商Great Plains
交易額:9.4億美元
2000年12月,微軟宣布Great Plains收購計劃,並稱收購價約為11億美元,但後來另有消息稱,最終收購價約為9.4億美元。Great Plains併購後被組建稱微軟商業解決方案,後又更名為Dynamics。Great Plains執行長道格·柏格姆(Doug Burgum)也一度成為微軟的明星人物。
微軟高管傑夫·萊格斯(Jeff Raikes) 原以為這項業務每年可創收100億美元,而實際上商業解決方案團隊年銷售額僅為10億美元左右,而且收入主要依賴微軟自主開發的Dynamics CRM。
12企業搜索服務商FAST
交易額:12億美元
2008年初,微軟收購挪威企業搜索服務商FAST。收購數月後, Fast因財務欺詐遭到警方調查。雖然經歷了一次挫折,Fast現成為微軟SharePoint業務的重要部分。
13圖形設計和繪圖軟體開發商Visio
交易額:13億美元
1999年,微軟收購Visio。該交易也是鮮有成功的一起交易。微軟每次發布Office辦公套件,仍會銷售Visio及對Visio進行升級。Visio業務預計每年可創造數億美元的銷售額。
14會計軟體開發商Navision
交易額:14.5億美元
2002年,微軟為充實微軟商業解決方案部門,收購這家丹麥財務和商業管理軟體開發商。當時,Great Plains在北美頗受歡迎,而Navision在歐洲較為強勁。這兩起收購相比起來, Navision研發的Axapta軟體套件較為成功,而商業解決方案部門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15廣告軟體服務商aQuantiv
交易額:60億美元
2007年,谷歌收購美國網際網路廣告公司DoubleClick,微軟緊隨其後收購aQuantiv。aQuantiv擁有很多廣告商和出版商所需的產品,包括數字廣告代理。然而,整合進展並不順利,微軟又重新將廣告重心轉回到搜索上。
目前,大多數aQuantiv原高管已離職。 aQuantiv前執行長布賴恩·麥克安德魯斯(Brian McAndrews)也於2008年底離職。微軟已將aQuantive的部分技術應用到自身的廣告平臺,但是aQuantive的大部分技術被擯棄。 2009年,微軟將aQuantive旗下Avenue A出售給了廣告集團WPP,售價為5.3億美元。(編輯:海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