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2020-12-21 騰訊網

在周日舉行的瓦倫西亞馬拉松比賽中,肯亞運動員基比沃特·坎迪在半馬比賽中打破了卡姆沃羅在2019年哥本哈根半馬創下的58:01的半馬世界紀錄,其最終成績為57:32,平均配速達到2分43秒。

而基普喬格則是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創造了2:01:39的世界紀錄,其平均配速換算下來達到2:53,也就是說坎迪半馬每公裡用時比基普喬格全馬每公裡用時快9-10秒左右。

全馬前半程與後半程

配速一致性代表著能力

馬拉松是一項大強度長時間的極限運動,在42.195公裡的比賽中保持穩定的配速這絕對需要科學訓練和良好耐力作為基礎的,特別是在速度比較快,比如4小時以內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我們通常將比賽分為前半程和後半程,也就是說前半程的耗時如果與後半程耗時相同,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情況,有些選手甚至後半程比前半程更快,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在大多數情況下,大眾跑者乃至精英選手後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掉速,在一定範圍內的掉速是允許的,也是正常現象,因為馬拉松消耗巨大,後程體力下降很普遍,而如果掉速太多,則是能力不足,精疲力盡的表現。

比賽情況下

全馬用時絕不等於半馬用時乘以2

前文已經講了全馬比賽前半程與後半程配速越穩定越好,但這絕不等於在全力以赴的情況下,全馬比賽用時就等於半馬比賽用時乘以2;

半馬比賽體力消耗從理論上說,最多只有全馬的一半,甚至比全馬的一半更少,這就意味著半馬的難度最多只有全馬的一半或者一半不到,而同樣的道理,全馬的難度比半馬的難度的一倍還要更多。

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語,半馬怡情,全馬「傷身」就是這個意思,當然,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全馬也不會產生所謂傷身。

那麼在全力以赴的情況下,全馬成績和半馬成績呈現怎樣的關係呢?丹尼爾斯跑步公式給出了一個估計值,見下表。

從全馬5小時到2小時,在半馬耗時乘以2的基礎上,增加7分鐘到5分鐘不等,約等於全馬耗時,也即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延長10秒至8秒不等。總的時間增加率從2.5%到4.5%左右。

總的來說,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下降基本都在8-10秒左右,速度越快,相比半馬,全馬總延時減少,但由於速度加快本身後跑完全馬耗時縮短,所以總的時間延長率卻在增加。

全馬與半馬成績關係及時間延長現象

這張表對於跑者有什麼樣的指導價值呢?

舉例來說

如果你具備半馬130,也即1個半小時的水平,那麼理論上你就具有310以內的水平;

如果你全馬能跑進130,而全馬你只能跑到315以外,那麼說明你的全馬耐力還是不夠的,你需要很好地加強你的基礎有氧能力。

換個角度分析

如果你全馬具備300水平,那麼你的半馬邏輯上說就應該具備125水平;

如果你全馬能跑進3小時,半馬跑不進125以內,說明你的速度能力需要加強(這種情況實際上也較少發生)。

因此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來預測自己的半馬或者全馬能力。

由坎迪半馬世界紀錄

預測未來全馬世界紀錄

從這次坎迪打破半馬世界記錄來說,基普喬格全馬世界紀錄的成績為坎迪半馬成績的兩倍多396秒,差不多6分36秒左右,坎迪的平均配速也比基普喬格全馬配速每公裡快9秒左右,從理論上說,對於世界記錄水平,二者等比差距不應該那麼大;

對於半馬58分鐘以內,全馬2小時多一點點的情況下,全馬耗時與半馬耗時乘以2的差距應該只有330-320秒左右,而不應該差距達到396秒,這一方面說明坎迪這次的半馬破記錄成績極為兇悍,瓦倫西亞比賽有多達4人打破半馬世界紀錄就是證明。

另一方面也說明全馬世界紀錄還有相當的提升空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基普喬格或者其他人就可能再次打破世界紀錄。

根據坎迪半馬紀錄乘以2加上約320-330秒的時間延長,理論上來說,世界紀錄理論上應該達到2:00:26-2:00:36左右,比現有世界紀錄提高1分鐘。

事實上,基普喬格已經於2019年非正式比賽環境下,成功實現了破2,接下來我們期待的就是在正式比賽中,有誰,或者就是基普喬格本人再次打破世界紀錄,因為半馬世界紀錄已經打破,這表明人類的訓練水平仍在不斷提升,這是我們對於全馬破世界紀錄充分信心的理由。

相信基普喬格人生的又一個目標就是在正式比賽中實現真正意義的破2,正如基普喬格的名言——人類沒有極限。

當然上述分析只是一種理論推測,能否打破世界紀錄,以及世界紀錄打破幅度影響因素非常之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的完美結合。

加強大強度有氧訓練

希望跑進330、300水平的跑者都是成熟跑者,他們平時跑量較大,雙休日也會進行更長距離的拉練,對於希望提升自己PB成績的跑者來說,其長距離拉練除了要進行所謂輕鬆跑訓練以外,也要進行「大有氧訓練」,所有大有氧訓練是指配速達到馬拉松配速,強度較高,時間較長,距離較長,比如15、17、19、22、25公裡等等訓練。

這時的訓練就不僅僅是以輕鬆跑配速去跑,而是要以比賽配速去跑,甚至要以比全馬比賽快5-10秒的速度去跑,這種高強度的有氧訓練對於提升耐力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有跑者會問,這不就是參加半馬比賽以賽代練嗎?

是的,要麼參加半馬比賽,要麼就是自己參加線上賽,很多專業選手頻繁參加半馬比賽,幾乎每周都參加半馬比賽就是典型的以賽代練。

有強度的長距離有氧訓練對於成熟跑者而言,提升耐力的作用要優於常規的輕鬆跑訓練,但要注意並不說不要輕鬆跑訓練,而是要根據備賽周期,合理安裝長距離輕鬆跑或者長距離大有氧跑。

總結

半馬的難度比全馬難度小一半還不止,在半馬比賽中加快速度,比全馬速度快8-10秒,是正常的節奏。

成熟跑者可以通過更多高強度半馬訓練來提升自己的耐力,但要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過度訓練。

相關焦點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周末進行半馬訓練,長距離跑如何練更有效?
    對於熱愛跑步的跑者,周末是難得盡情奔跑的一天。在這一天裡,許多跑者會進行長距離拉練。這裡的長距離不僅是10公裡,有許多跑者都是半馬的跑量了。但對於不同的跑者,長距離是不同的。2.有效燃燒脂肪,挺高脂肪利用率。慢跑是最好的減肥之一,可以有效燃燒脂肪。但究竟應該怎麼做,慢到什麼程度?比較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跑者自己感覺慢到跑步時比較輕鬆舒適。這時的脂肪供能比例高,因此可以有效促進脂肪燃燒。
  • 針對10KM、半馬、全馬訓練,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關於每周的跑步距離,讓很多跑者感到困惑。如果跑步距離不足,就很難讓自己進步,比賽成績難以保證。如果跑步距離較長,又容易導致訓練過度,帶來更大的副作用。那麼,跑者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訓練距離呢?下面6個規則有必要了解一下。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跑步多久可以參加半馬呢?分享我的一些經驗!
    其實跑步是一項趣味與挑戰並存的運動項目,越來越多的人都想去跑步,不斷的挑戰自己,最終走上馬拉松的戰場,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可是對於參加首馬的跑者而言內心充滿了疑問:● 想要安全挑戰一次半馬需要準備些什麼?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繼上次這條推文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半馬?之後,很多跑友在後臺留言詢問:在參加了一些半馬之後,想嘗試全馬,有哪些注意事項,於是咱們今天就安排上! 很多人在參加過幾次半馬之後,都會產生跑全馬的衝動,但是自己的體力是否是撐得住加倍的距離,是跑者不得不思考的問。
  • 針對10KM、半馬、全馬 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如果跑步距離較長,又容易導致訓練過度,帶來更大的副作用。那麼,跑者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訓練距離呢?下面6個規則有必要了解一下。 比賽距離越長,訓練距離就越長 備戰馬拉松和備戰5K的訓練距離肯定是不一樣的。只有奠定一定的跑步基礎,才能在目標賽事中取得好成績。
  • 2020第一跑——首個半馬第4名(揭秘心率跑步法)
    半馬142完賽打卡照其實那時心情特別複雜,挺激動自己第一次參加半馬賽事便跑出了1小時42分的成績。但又有些許遺憾怪自己選擇保守策略,沒有盡全力衝刺,以至於只有名落孫山的成績。【半馬心率跑步法&訓練計劃】其實這次迎新跑,是我的首個正事半馬,在11月12日報名時,那時我的配速還徘徊在6:00min/km外,但依舊報名了半馬,只抱著跑馬迎新寓意好的想法。為了能爭取跑個好一點的成績,每周早上會晨跑3次左右再去上班,也就當做小的訓練了,每次大概6-7KM。從摸索如何能跑得更快,有請教過厲害的人關於提高配速跑得更快的方法。
  • 半馬一口氣跑不完,到第18KM就跑不了了?這樣做輕鬆完成半馬跑步
    對於經常訓練的跑者來說,6KM,10KM都是很容易的事了,但是,很多跑者,往往在半馬面前就力不從心了。有的跑者想一氣呵成半馬,但最終卻未能達成目標,那麼,如果做才能順利完成半馬跑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有啥不一樣
    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之所以說是最舒服的裡程,是因為十公裡用時的恰到好處,也因為十公裡之後的舒適感,當然這是對於有很好的跑步基礎人來講的。沒有跑量的積累,每一次新的挑戰都不可避免的會有疲憊感、勞累感。所以在十公裡在去半馬和全馬的路上又是一個關鍵點。
  • 周末刷個半馬已成跑者標配了嗎?跑長距離如何練更有效?
    不冷不熱的春天特別適合運動,加之我國疫情已經基本得到緩解,戶外跑步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人們紛紛開始出門鍛鍊。雖然上半年沒有馬拉松比賽可以參加,但相信大多數跑者仍然會堅持訓練,為了保持耐力,相當比例的跑者會趁著大好天氣在雙休日進行長距離拉練,這個距離往往就不是10公裡了,而是半馬的跑量。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跑步多久可以參加半馬呢?分享我的一些經驗
    跑步多久可以參加半馬呢?分享我的一些經驗 我就要👉 愉快的跑步
  • 跑步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半馬?
    跑步要達到能夠跑完兩次16㎞的條件後,就可以去嘗試半馬了。比賽時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視。深秋了,又到了跑馬的季節。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各地的馬拉松賽事也陸陸續續地重啟了。
  • 分享一個跑者體重與全馬成績的統計數字表
    他補充說,「跑步比賽時,你想跑得相對更快一些,但是你的體重增加了約3公斤,那麼這相當於自身體重的三至四倍會壓在你的腿上。」田中宏曉博士,日本福岡大學體育系教授,主要研究運動生理學,同時,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馬拉松跑者,他用親身經歷論證了一個觀點: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
  • 半馬也是馬,請不要帶鄙視眼光!
    公眾號「馬拉松助手」有一篇文章叫《跑半馬發朋友圈被嘲笑:跑步,不是你自覺高人一等的工具》,講的是一位跑友,打卡一個半馬,並發在朋友圈,不料有人竟評論說「麻煩你跑個半馬,就別發朋友圈了」,然後就鬧出不愉快來。有必要介樣子打擊人?!
  • 彭建華、張德順創十年來中國半馬最好成績,賈俄仁加、丁常琴廣馬奪冠
    環東半馬作為首辦賽事,開出了20萬的破中國半馬紀錄獎、廣馬的獎金則保持和往年一樣,但無論是廈門還是廣州,今天的天氣都不理想。就拿小編參加的廣馬來說,賽後無數人給小編講跑爆了,那麼你呢?
  • 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你現在突破了幾道坎?
    當然,作為追求健康跑為主的大多數跑者來說,他們對馬拉松訓練看得較淡,或者想等待比賽正式來臨時再開始訓練。今天,小編分享一個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分類,刺激一下正在備戰和尚未備戰的跑者們,希望各位能及時調整好狀態,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 青年女演員趙今麥曬半馬跑步成績,配速7分44秒,網友:有點慢
    最近,我國青年女演員趙今麥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表示:「第一次21k半馬完成,雖然是在跑步機上進行,但能夠順利完成還是很開心。」作為我國00後著名的青年女演員,能夠跑成21公裡的距離,其行為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讚,也有極個別網友認為這個速度有點慢。
  • 用韓寒跑五公裡的配速,於嘉跑了一個半馬
    用3分43的平均配速跑半馬,作為中國最快主持人,於嘉是如何做到的?馬拉松助手專訪於嘉,告訴你答案。在接受馬拉松助手專訪時,於嘉說,這次半馬跑出的1小時18分多的成績,也刷新了自己的半馬PB。平均配速343,有沒有眼熟?就在前幾天,賽車手、作家韓寒用這個速度完成5公裡跑,上了微博熱搜。跑者於嘉也用這個速度完成了一個線上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