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露天礦山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現狀

2020-12-24 中國選礦技術網

        1 智能礦山運輸系統

目前,礦山智能化系統已經在全球少數礦山企業進行測試或實現部分系統功能。Eduardo Nebot[1]認為淺層次的智能/自動化系統是指作為操作人員或駕駛員的輔助系統,如同輔助工具,例如提供位置信息、碰撞警告或駕駛員增強功能。中層次的自動化是指用於運輸、挖掘和裝的自動化機器,實現礦山某一系統或功能半自動化;完全的智能/自動化是指在一個完整的地上或地下系統內,將機械設備的 GPS置、運行狀態信息融合成 1 幅全景動態圖像,然後利用它來發揮總體集群的協調作用。Accenture com-pany[2]定義的智能礦山內的機械設備是不需要人進行現場操作或遠程控制的,智能化礦山運行只需要少量的人通過集成系統或平臺進行調節或指揮。智能礦山特點為礦山生產管理實現了從遠程化、遙控化到自動化乃至無人化的過渡,採礦工藝實現了鑽孔、爆破、鏟、裝、運智能化,選礦過程實現了智能化,生產調度管理系統實現了無縫化。智能礦山運輸系統是利用物聯網平臺傳遞信息,通過中央控制室的集成信息系統,由少量人員遠程協調指揮相關設備挖掘機、裝載機、卡車進行挖掘、裝載、運輸和卸載等運輸作業流程,智能礦山運輸網絡系統[3]如圖 1。

無人運輸礦用卡車利用礦區數字地圖進行路規劃,在運行過程中依靠車載攝像頭、自動定位模塊、傳感器、自身運行狀態監控等功能,實現自主駕駛、智能避障、車隊協同控制、緊急停車等生產作業需求。在礦區調度管理室,調度員可進行統籌監控和管理,在必要時對車隊的運行狀態進行幹預,以滿足礦區生產需求。

2 國內露天礦山無人駕駛現狀

2018 年 9 月包鋼集團、踏歌智行、北方股份、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移動、華為合作籤約,共同推進世界最大的稀土露天礦山白雲鄂博礦無人駕駛項目,實施「5G 網絡條件下無人駕駛及操作的智慧礦山技術的開發及應用」。2018 年 11 月踏歌智行在白雲鄂博礦區完成了 MT3600B、NTE150t 2 臺大型礦卡和 1 臺同力 90 t 寬體車的無人化升級改造和礦車無人駕駛管理系統開發,憑藉國內領先的感知、控制、執行和智慧礦山運營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實現了不同廠家、不同噸位車型混合編組測試運營的重大進展。白雲鄂博礦區計劃在 2019 年底運行 30 自動駕駛礦車,2020 年計劃在 3 個礦區全部實現礦用車的無人化運行。

集團三道莊礦,早在 2017 年就已經在國內率先運用無人採礦設備,但是之前採用的是 4G 通訊,網絡延時較長,遠程操作畫面較實際生產作業滯後較多,不能發揮遠程遙控的優勢。在 2019 年 3 月,三道莊礦業採用華為 5G 通訊,在施工區域安裝了 9個 5G 通訊基站,極大地提高了網絡傳輸的效率,是國內首個無人採礦技術的真正應用。由江集團、中國移動、華為、航天重工和山推股份聯合打造出的國內首個有色礦山車聯網。在江西首批 5G 基站落戶城門山銅礦後,積極開展 5G 與礦業的融合,不斷優化礦用車聯網平臺的智能駕駛系統,利用 5G 網絡低時延、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特點,積極推進採礦設備智能化基礎改造,實現控制精度達到釐米級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4-5]。城門山銅礦是我國首家使用無人駕駛礦用車的有色露天礦山。礦車具有無人行駛、智能避障等功能,並實現與全球首臺大馬力 5G 遠程遙控推土機的聯合作業2019 年 11 月,河南能源焦公司與中國移動籤訂了 5G 戰略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河南省第 1 個基於「5G+」的無人礦山項目正式落戶。該項目計劃使 10 臺鑽機、13 臺挖掘機和 60 臺礦卡實現遠程控制或者無人駕駛,將使露天礦區鏟、裝、運工序全部無人化,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達到智慧礦山的要求[6]。按照項目實施後 1 300 萬 t/a 的生產量,預計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 1 000 萬元,節省材料成本 1 800 萬元。扎哈淖爾煤礦為我國自行設計、開發、建設的第1 座露天煤礦,目前扎哈淖爾煤業公司 5G 基站已安裝 7 座 5G 基站實現生產現場信號全覆蓋。運輸車輛安裝的 4 個攝像頭利用環視模塊的圖像拼接,實現駕駛人員對車輛周圍無盲區的觀察,並通過 5G提高了生產監管效率和效益[7]。

3 國外露天礦山無人駕駛現狀

早在 2005 年,智利國有銅業公司(Codelco)旗下最大的分公司北方銅礦公司(CodelcoNorte)已試運行小松公司的自動運輸系統。該公司旗下最大的銅礦丘基卡馬塔(Chuquicamata)銅礦為露天轉井下礦山,該公司在露天開採收尾階段由於運距太大,試運行礦卡的無人駕駛技術。該礦區於 2018 年開始進行地下開採後,與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通力協作,促使這座已有百年歷史、規模居世界前列的露天銅礦實現技術升級,成為採用礦塊崩落開採法的「超級崩落型」銅礦。這項先進開採技術的應用預計可將銅礦的服務年限延長 40 年以上,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實現更高的資產利用率。森科爾能源公司(Suncor Energy)是加拿大第 1家引進自動卡車的油砂公司,2013 年起,森科爾在其油類和採礦業務中測試「自動運輸系統」,以確定GPS 輔助的卡車是否可以全年在油井工作。目前在阿爾伯塔省的 North Steepbank 項目擁有 9 輛自動卡車運輸材料,每個礦場都有自己的控制中心來管理車輛,這些車輛已經按照油砂採礦等獨有的條件運行。該公司計劃從 2019 年起將以 North Steep-bank 礦山為試點,在公司運營的礦山上分階段實施自主運輸系統(AHS),計劃部署超過 150 輛無人駕駛卡車,預計未來 6 年內將減少約 400 個重型設備操作員職位。2013 年澳大利亞 Fortescue metals Group(FMG)與卡特彼勒 (CAT) 公司合作,在索羅門礦區(Solomon Hub 礦區) 籤訂了全自動 793F 礦用卡車協議,無人駕駛礦卡粉量從開始投入使用的 8 臺發展到目前的 54 臺。無人駕駛礦卡使礦區的運行效率提高了 20%。Brockman4 礦區是力拓集團 2010 年投產的鐵礦山,並成為附近礦山高技術操作的示範基地。它是皮爾巴拉擴建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Brockman4 目前的礦坑設計預計能夠生產 6 億 t 高端鐵礦石 (品位大於 60%) 和 4.5 億 t 低品位礦石 (品位 50~60%)。力拓 Brockman 4 號礦區目前運行的 29 輛830E 標準型自卸卡車上已安裝小松公司的自動運輸系統加裝套件。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Pilbara) 鐵礦區有 16個鐵礦場,4 個獨立港口碼頭,1 700 km 的鐵路網絡。目前皮爾巴拉礦區擁有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卡車車隊。這些在皮爾巴拉鐵礦區運行的無人駕駛,是由距離 1 500 km 外的佩斯市的操作運營中心遠程控制。目前礦區超過 130 臺。截至 2018 年 2 月,自動運輸卡車已運輸超 10 億 t 礦石。

4 礦山無人駕駛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的礦山都朝著智慧礦山的方向進行建設,並且有的礦山已企業嘗試進行礦區無人駕駛技術的試驗和應用,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礦區無人駕駛配套技術、管理水平、基礎設施滯後。無人駕駛系統需與智能化開採技術、先進的礦區管理水平及網絡通訊設施等進行相匹配,從而保證其正常運行。相比國外礦山,我國的自動化、智能化開採技術相對落後,先進設備推廣力度不夠,礦區網絡、監控設施配套不全,這為我國智能開採設備的推廣帶來一定的困難。

2)礦山對新技術的接受需要時間。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礦山行業本身帶有一定的保守性,對無人駕駛等新興技術的接受需要一定時間。隨著網際網路、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科技已逐漸同傳統行業相融合,並呈現出嶄新的產業發展面貌,國內外以煤炭為主角的採礦業才開始在業內展露出對新思維、新理念的興趣。智慧礦山的應用,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3)5G 通訊網絡系統建設成本較高。無人駕駛技術需利用 5G 低延時、高速率的優勢進行遠程操作控制。2019 年是我國利用 5G 進行無人駕駛應用的元年,但是目前 5G 基站建設成本較高、覆蓋區域小,幾乎每 100 m 就需要建設 1 個 5G 基站,這對於小型礦區無疑是筆巨大的費用。此外,礦區生產領域隨著採礦工作面的拓展及延深,需要通訊網絡及時覆蓋新的工作面,且不受爆破震動、惡劣天氣等影響,這對礦區通訊建設及通訊技術的要求也較高。

4)無人駕駛核心技術突破的難度較大。無人駕駛是設備智能化的終極體現,它集中運用了工程機械、通信技術、人工智慧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生產調度管理員應儘可能減少幹預無人駕駛設備的運行。礦區無人駕駛的技術難點就是人工智慧程序的編制,這對全球現有的人工智慧技術是很大的考驗。

5)各類無人駕駛產業資源分散不聚焦。目前,礦區無人駕駛發展的格局呈現出 2 種趨勢,傳統工程機械生產廠家更傾向於漸進式自動化,以漸進自動駕駛的方式逐步提升施工作業體驗,而新興高科技公司以人工智慧方式進入完全自動無人駕駛,是在傳統工程機械的基礎上直接跨越到以無人駕駛。前者依靠的是長期積累的整車經驗和在自動控制領域的核心優勢,後者則是藉由人工智慧的大力發展整合傳感器、感知算法、計算平臺等技術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在目前的發展技術水平下,2 種發展方式各有利弊,雙方有各自的營銷方式但深入合作不夠。

5 結 語

目前國內大型露天礦山開始進行礦區無人駕駛系統的建設和試驗,相比國外發達國家,我國的無人術研發嶄露頭角,需要礦山企業、高科技公司、設備廠家、通訊公司等一起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開發礦山智能化系統。隨著國內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 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為礦山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相信在今後 10 年內,露天礦山的無人駕駛技術將會得到很好的發展與推廣。

相關焦點

  • 掌信有色金屬檢測:國內外露天礦山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現狀
    2 國內露天礦山無人駕駛現狀2018 年 9 月包鋼集團、踏歌智行、北方股份、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移動、華為合作籤約,共同推進世界最大的稀土露天礦山白雲鄂博礦無人駕駛項目,實施「5G 網絡條件下無人駕駛及操作的智慧礦山技術的開發及應用」。
  • 中國信通院康陳等:露天礦山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場景與技術研究
    在產業需求驅動下,國內相繼湧現出一批工程機械企業、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信息通信企業,投入到露天礦山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當中,並且將技術應用整體推進至實際礦山測試和試商用階段。2 露天礦山自動駕駛作業場景與典型應用露天礦山自動駕駛依然遵循露天礦山開採「鑽、爆、採、運、排」的基本生產作業流程。
  • 馬鋼在國內首次實現冶金露天礦山礦車無人、有人駕駛混編運行
    近日,南山礦智慧製造重點項目——「和尚橋採場基於5G技術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項目」正式試運行。這是安徽省內首個應用5G技術的無人駕駛礦車項目,投運後將首開國內冶金露天礦山礦車無人、有人駕駛混編運行先河。和尚橋採場是大型露天採場,採場地形複雜,對運礦車駕駛員操作技術要求極高。
  • 國家能源集團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助力智慧礦山建設
    無人駕駛逐步用於實際 準能集團「露天煤礦礦用自卸車無人駕駛系統」科技創新項目於2018年5月被國家能源集團批立項。2019年,該公司與航天重工、株洲中車達成最終合作意向,由兩家公司無費用各承擔一臺礦用卡車的無人駕駛系統研製,並在黑岱溝露天煤礦和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開展工業性試驗。
  • 踏歌智行完成B輪2億元融資,無人駕駛礦山賽道單筆最大融資
    踏歌智行作為露天礦無人駕駛運輸的頭部企業,僅2019年就籤訂了超億元商業合同。與包鋼集團白雲鄂博鐵礦籤訂的礦用卡車無人駕駛合同已於今年10月完成第二階段項目驗收。與國家電投南露天煤礦的無人駕駛合同是國內首個公開招標的煤礦無人駕駛運輸項目,已於今年6月順利完成交付驗收。
  • 無人船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雖然相較無人機、無人車等技術,無人船研發起步晚,但發展迅速,在軍事領域和民用領域都有所應用,已被很多國家列為重要的發展方向,愈加重視和致力研究。智能化一直是船舶發展的趨勢。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理念、新技術的突飛猛進,船舶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無人船艇的實現有了科技支撐,無人駕駛船舶航行於全球有了實現的可能性。
  • 內蒙古移動將5G工業級模組應用至大型露天無人駕駛礦卡
    在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區,載物後總重量超300噸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在5.3公裡的露天礦場礦道中穿梭。這個全國乃至全球首個基於5G網絡條件下無人駕駛礦卡已在白雲鄂博礦區運行一年了。
  • 全球首次內蒙古移動將5G工業級模組應用至大型露天無人駕駛礦卡
    在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區,載物後總重量超300噸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在5.3公裡的露天礦場礦道中穿梭。這個全國乃至全球首個基於5G網絡條件下無人駕駛礦卡已在白雲鄂博礦區運行一年了。從2019年5月起,內蒙古移動與包鋼集團攜手,聯合華為、踏歌智行等合作夥伴共同落實國家「智慧礦山」發展行動以來,包鋼集團白雲鄂博礦區通過開展5G智慧礦區無人化運輸建設,搭建本地5G核心網及邊緣計算平臺,已實現礦卡車輛的無人駕駛和採礦設備的無人操作,以及礦山生產運營、調度自動化管理,大幅提高經營調度系統的運轉效率。
  • 國內外無人駕駛商用車發展進度解析
    它集自動控制、體系結構、人工智慧、視覺計算等眾多技術於一體,是計算機科學、模式識別和智能控制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2017年,與豐田聯手新加坡港務集團共同開發無人駕駛卡車隊列系統。2018年3月,與芬蘭Ahola Transport運輸公司達成合作,在北歐道路上測試半無人駕駛卡車車隊,同時還與西班牙貨運公司Acotral合作開展了車隊路測。斯堪尼亞在19年的九月份,正式發布全新無人駕駛卡車AXL,這款完全自主的概念卡車針對礦山與大型封閉式工地而開發,這輛概念卡車沒有駕駛室。
  • 自動駕駛技術變現最容易的場景:露天礦運輸
    因此,哪怕成本一時半會兒還降不下來,礦企也有很強的動力擁抱無人駕駛。2. 在國內的礦山無人駕駛公司中,易控智駕是一個「另類」——創始人是非技術出身,並且,商業模式、合作夥伴、供應商、合作車型、應用場景、運輸標的方面也更為聚焦。
  • 技術破圈,讓智慧礦山擁有更多可能
    在近日舉辦的「5G+智能礦山」論壇上,煤炭行業的專家學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5G技術可滿足煤礦智能化需求「『5G+智能礦山』是新生產力的標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室研究員史煒認為,5G技術在智能勘查、智能開採、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實時監測等方面都大有可為。煤礦是高危行業。
  • 礦山智慧化採掘號角吹響,智能無人駕駛卡車等裝備開進來啦
    智能製造網訊 在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穩步推進的今天,能源行業也在加快數位化轉型,建設智慧礦山已經成為煤炭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近幾年,我國逐步加大了對煤礦智能化的建設力度,大力發展高端煤炭裝備製造業,推動我國煤炭綜採成套裝備研發製造以及綜採工作面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 5G技術助力新疆煤礦破解無人駕駛運輸難題
    在露天煤礦中,數十輛經過改造的無人駕駛礦車在礦區穿梭,完成礦產運輸,技術人員可以一人操控多車在固定路線進行無人駕駛運輸……礦用卡車無人駕駛項目,在特變電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正從「紙上談兵」逐漸變成現實。
  • 河南焦作:5G無人礦山顯智慧
    河南焦作:5G無人礦山顯智慧新華網遠程遙控挖掘機在焦煤集團千業水泥公司的露天礦區作業(8月25日攝)。位於河南焦作的焦煤集團千業水泥公司,藉助5G網絡、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打造「5G+無人礦山」項目,實現礦山破碎、挖裝、運輸、監測等環節無人化遠程操作,提高了礦區作業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也改善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 馬鞍山5G無人駕駛礦車試運行
    近日,中國寶武馬鋼集團與中國電信安徽公司、中興通訊合作在寶鋼資源馬鋼礦業南山礦完成下沉式5G MEC(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動邊緣計算)伺服器部署,結合礦區5G網絡,實現全省首批兩臺露天礦坑
  • 數字礦山——資源開採的新動能|億歐觀點
    露天開採由於在安全等方面具有較大優越性,已成為資源開採的首選開採方法。本文從露天礦區出發,探討露天礦區數位化現狀及其無人化主要應用場景。露天開採在採礦工業中佔據重要地位相比地下開採,露天開採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 一圖讀懂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技術的現狀及發展
    前言:無人駕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於各種科幻電影之中,人坐在車中,只需說出一個目的地,車輛就會自動規劃合理路線,自己行駛在道路上,無需車主做任何的操作。實際上,這種「科幻場景」距離我們其實並不遠,早在1992年,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就已經研製出了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的技術不難,難在車輛需要處理各種突發的駕駛環境,這就需要龐大的數據運算。
  • 徐工無人駕駛液壓挖掘機交付礦區
    無人駕駛風潮,實現了設備在4G/5G環境中進行不限距遠程駕駛操作,極大降低生產成本。>一鍵自動裝車功能,使得該產品單鬥挖裝循環20s以內,為客戶的遠程在線施工保障了生產效率……徐工真正做到將礦山無人駕駛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 露天煤礦能成為自動駕駛的「金礦」嗎?
    目前公司已有12輛無人駕駛車進入礦區試運營,無人駕駛裡程數達2萬公裡,無人運輸土方數達到10萬方。易控智駕日前獲得了數千萬人民幣的Pre-A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閩西興杭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簡稱「興杭國投」)。融資正是主要用於加快露天礦無人駕駛系統的產品化進度,早日實現去掉安全員的7×24小時無人駕駛運輸運營。
  • 專注礦區無人駕駛 易控智駕獲千萬融資
    據易控智駕透露,該筆融資主要用於加快露天礦無人駕駛系統的產品化進度,力爭早日實現無安全員值守的7×24小時無人駕駛運輸運營,以滿足礦區安全高效的無人化作業需求。據悉,北京易控智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5月,專注於礦用車無人駕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