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調侃稱:「王嵋副校長辭職的原因是,因為洩露了公司的機密。」「恭喜小米用戶獲得了官方屌絲認證。」而小米手機今年第三季度每部手機均價1022.3元,「屌絲」依舊是支撐小米收入的主要群體。
作者|楓冉 沙行
編輯|胡劉繼 廖影
如果沒有小米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那句「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最近的小米可謂順風順水。
11月26日晚,盧偉冰在Note 9發布會上來了一段精彩的脫口秀;25日,雷軍獲得GQ年度封面人物,帥帥的大背頭,意氣風發;三天前,小米手機出貨量剛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三;周一,小米股價站上28港元的歷史新高,離雷總承諾的股價翻倍僅差6港元......
但王嵋的「屌絲」二字,掀起軒然大波,網友們開始對小米口誅筆伐。隨後,小米集團迅速道歉,王嵋又迅速請辭,一天內,小米被頂上了兩次微博熱搜。
米粉和屌絲的辯證關係,雷總此前也說過,2013年他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對是不是「屌絲領袖」的回應是,這個我無所謂。
但當時「屌絲」一詞和今天的「打工人」一樣,是個沒有貶義的自嘲網紅詞彙。
王嵋副校長可能不經常上小米手機論壇,「屌絲」一詞的語義,這幾年慢慢發生了變化,從當年的純粹自嘲,漸漸變成了類似「loser」的偏負面詞彙。
「屌絲」一詞自己說可以,但拿去形容別人,已經成為侮辱性話語。
這也不是大家玻璃心。現在的90後經過各種各樣的「消費升級」「一夜暴富」的薰陶,寧願變成「996的打工人」,也沒有人願意成為「屌絲」,那等同於loser。
屌絲:你竟然說我是loser,我不買了。
中產:哦,小米不是為我準備。
一旦「屌絲」們反水,不知道小米接下來靠什麼「得天下」?
王嵋是小米清河大學副校長,這個跟清華大學沒有任何關係的學校,是小米內部的一個學習平臺。
校長是劉德(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嵋副校長是小米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級別很高,但還算不上小米的核心高管。但這個級別的高管「毅然辭職」,勇氣可嘉。
王嵋此前是51Talk的人力資源副總裁,2018年底還在51Talk任職,加入小米的時間並不長。
王副校長這次辭職得不冤。即便網友們原諒,恐怕雷總也不想原諒她。
這幾年,小米上上下下做夢都想著往高端市場衝擊,雷軍在多個場合用各種姿勢,努力讓小米擺脫低端的標籤。
華為在高端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讓「衝擊高端才有活路」,成為所有手機廠商的共識。
11月18日,2020亞布力論壇上,雷軍談到了外界對小米的三個誤解,其中最先提到的就是小米產品尤其是小米手機的高端化問題。
他說:大家理解的高端手機是什麼?是賣得貴嗎?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小米產品只有在貴的產品中立住,大家才能真正認可我們為國貨做出的努力。
從1999元到6999元,小米花了十年。2020年是小米衝擊高端市場的開局之年。今年初,在 「小米十周年的夢幻之作」小米10發布會上,雷軍宣布小米手機正式衝擊高端市場。
2019年年初開始,小米確定「手機雙品牌」策略,使Redmi與小米各自獨立,既想要高端,又想要銷量。
即便醞釀許久,小米的高端化,還不能說非常成功。
小米剛剛發布的三季報中,智慧型手機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47.5%;智慧型手機出貨量4660萬部,同比增長45.3%,成績傲人,盡收華為失地。
但是平均到每部手機的售價,小米手機今年第三季度每部均價人民幣1022.3元,而2019年第三季度為每部人民幣1006.5元。
從1022.3元的平均售價來看,「屌絲」依舊是支撐小米收入的主要群體。
所以,王副校長說的也沒錯,小米靠屌絲起家,現在依舊是得屌絲者得天下,短時間內還是離不開屌絲。
無論是數據上,還是觀感上,這依舊是共識和事實。
微博網友調侃道:「王嵋副校長辭職的原因是,因為洩露了公司的機密。」「恭喜小米用戶獲得了官方屌絲認證。」
這不是小米用戶第一次獲得官方認證。
2012年,小米推出第一部微電影《我們的150克青春》,聯合創始人黃江吉穿了一件印著「Adiaos」的T恤,遭到了另一位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的調侃:"名牌呀,A DIAO S(一個屌絲)。"
雷軍當時發微博稱,「喜歡阿屌絲T恤這個創意。現在就開始設計,馬上生產。」
這是小米與「屌絲」很早的一次親密接觸。
2013年,小米拍了《米兔先生》的動畫片,其中第一集有段情節,是兩個米兔自稱「屌絲」,然後抱在一起,達到「屌爆(抱)了」的效果。
這是小米與「屌絲」的又一次親密接觸。
雖然眼下對「屌絲」一詞說「不」,但早先小米並不避諱這樣的稱呼。「屌絲」是差點成為年度流行語的詞彙,而小米的成功與「屌絲」們一直密不可分。
「屌絲」一詞,開始盛行於2012年,其本源是百度貼吧李毅吧的「毅絲」,後轉為「屌絲」。這一稱呼與白富美、高富帥們相對立,實際是廣大普通青年一個帶有反諷和自嘲色彩的稱呼。
走在時代前列的網際網路大佬們,當時積極擁抱了「屌絲」的標籤。周鴻禕在年會上說自己氣質比較偏屌絲,而史玉柱說自己是「真屌絲」。
而當年「屌絲」這一用戶群體頗為龐大。網遊《仙俠世界》與易觀國際在2013年4月聯合發布了《中國網際網路「屌絲」用戶遊戲行為調研報告》,其中顯示,我國「屌絲」人數達5.26億人。
滿足這種體量的用戶需求,無疑有著極大的商業機遇。而小米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通過低價高配,收割了對價格敏感的「屌絲」群體們的紅利。
長達78分鐘的小米第一代手機發布會,是很多手機愛好者至今難忘的回憶。
2011年8月,北京798藝術中心被小米粉絲包圍。容納500人的會場,湧進了800人。擔心出意外的黎萬強向雷軍建議早點開始,於是小米至今唯一一場提前五分鐘開始的發布會誕生了。
發布會主要涉及兩款產品:小米第一代智慧型手機,和首款以網際網路模式開發的手機作業系統MIUI。
小米初代手機的核心配置包括高通MSM8260 1.5GHz雙核處理器,1GB RAM運行內存,4英寸夏普顯示屏幕。這種配置如今看來毫不起眼,但當時已屬高端。類似產品售價多在4000元左右,而小米把價格定在了1999元。
手機行業的「價格屠夫」一舉成名。
從此,小米改變了手機行業的玩法。不同於以往對銷售渠道的依賴,小米開創了網際網路賣手機的模式。同時壓縮硬體售價,利用成本優勢吸引消費者。之後再做大規模,從軟體以及網際網路服務中來獲取更多的利潤。
自第一款產品發布,「性價比」成為小米最鮮明的標籤之一,在「中華酷聯」和蘋果三星的包圍下,小米強勢崛起。
到2014年,據IDC統計,小米公司以13.7%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力壓三星、聯想等,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一。
當年,雷軍寫了一篇文章闡述小米模式。在他看來,用有誠意的態度做出有誠意的產品,如果不能給出有誠意的定價,那麼當用戶要用錢包投票時,恐怕便不會買單。
小米一直以來吸引到的用戶,主要便是對價格考量慎重的群體,現今依然如此。
巨量引擎發布的2019年手機行業白皮書顯示,小米存量用戶對於價格敏感度較高,換機以Redmi及高性價比機型為主。與華為、蘋果相比,小米缺少對本品牌持機用戶高吸引度機型,除小米8外,其餘機型佔比均處低位。
可以說,敏感於價格的「屌絲」群體,一直是小米發展的重要基石。但王嵋的那句話,傷了很多人的自尊心。
時代變了,王副校長跟時代有點脫節。
這幾年,小米的營銷屢屢翻車。
為王嵋言論致歉的「小米公司發言人」這個帳號,還為小米員工言論發過兩次道歉聲明。
一件是今年4月份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拍褲襠事件」。當時,常程給小米10青春版打廣告,為了誇獎其攝像頭好,常總腦洞大開,在微博上舉了三個備選故事:一是在籃球場拍別人褲襠;二是拍對面女生宿舍的床鋪;三是偷拍別人試卷。
常總這些生動形象的故事,果然一下子就讓用戶們記住了小米的賣點。然後,常程直接發了封道歉信。
另一件是2017年創新部總監秦濤校園招聘的時候,無意中傷害了日語專業學生。秦濤是中華萬年曆創始人,在2016年加入小米。此事發生後,小米的處罰結果是道歉,加強培訓。
小米在營銷上翻車的事情還有不少經典橋段。
別的商家雖然偶有翻車,但絕對不像小米這樣層出不窮。
小米一向以強營銷著稱,但同時,小米的營銷也時常用力過猛。
過去,小米在營銷上力求用更接地氣的方式來尋求「屌絲」群體的認同,自然增大了低俗營銷的概率。
縱觀市面上的高端產品,無論是典型的蘋果、三星還是後來居上的華為,其營銷上都帶有一絲高冷。如果簡單地將價格和配置提升就是高端化的話,那手機行業人人高端了。
小米屢屢的營銷翻車事件,是其高端路上的水土不服症狀之一,高端是小米不熟悉的領域,卻是小米必經的領域。
8月11日小米十周年主題演講上,雷軍說:「小米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今天反思,我覺得跟膨脹是有很大關係的。」
小米靠著性價比起家,從寂寂無名到全世界最年輕的五百強,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蹟。現在的小米,勢必也要衝擊高端市場,但這仍需要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