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家趙雲創作作品
為了增添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的文化氛圍,阿拉坦汗廣場的北側設置了各類非遺和文創旅遊產品展。一件件現場製作而成的作品讓市民目不暇接,以草原文化為主題的文創產品更是讓大人和孩子們愛不釋手。
「這些摩託車、自行車、小物件,都是我用金屬絲編織而成的,與其他材質的絲編相比更有質感,而且立體感更強。來到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的市民都很喜歡,尤其是孩子們,都會帶一個回家留作紀念。」在內蒙古文創非遺展區,傳統手藝人賈茂田向呼和浩特晚報記者介紹道。
昨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來到內蒙古文創非遺展區,看到這裡展出的內容非常豐富,有布貼畫、玉雕、刺繡、布藝、手工皮雕等藝術品展示,還有繩藝、剪紙等非遺技藝展示,不同形式的非遺技藝都以草原文化為主題。
在另一個展區,書畫家趙雲老師正在揮毫潑墨,一張宣紙,一支毛筆,寥寥幾筆,一匹英姿颯爽的蒙古馬便躍然紙上。趙雲老師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到此次的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這幾天我創作的書畫作品都是以草原文化、蒙古馬為主題的,通過書畫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草原文化、『蒙古馬精神』。同時也希望能促進首府的文化建設,弘揚傳統文化,讓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多增添一份文化氣息。」
繼續向南走,呼和浩特晚報記者來到了內蒙古博物院文創展區,一走進展區,就被眼前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吸引了。普通的撲克牌經過設計成為了文化傳播的載體,憨態可掬的恐龍撲克,真實還原的文物撲克,都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大家面前。一個表面印有草原、蒙古包圖案的小小白樺木墩引起了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的好奇,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這是巧手的工匠在樹墩上用沙畫的模式繪製的圖案,將白樺樹與沙畫相結合,形成了新的文創作品。(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李娟)
責任編輯: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