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黃山1月9日電 (張強 王華)記者9日從安徽省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獲悉,經歷時8個月的初步調查,上海農科院專家近日對此前在景區採集的野生真菌標本初步分類和分子生物學鑑定,已鑑定出野生大型真菌約200種,分別隸屬於43科66屬,其中包含了1個可能的新屬及16個可能的新種,有待於後續研究確認。
黃山風景區園林部門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開展的景區大型真菌多樣性研究項目為期5年,於2018年5月啟動,科研人員分別於5月、7月和9月在景區進行了3輪近20天的野外調查和真菌標本採集活動,共獲取野生真菌標本850餘份。
野生真菌資料圖。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供圖
該項目是黃山風景區首次開展野生大型真菌資料調查。專家指出,黃山景區山高林密、搜尋不便,加上野生真菌生長周期短,有些品種曇花一現、稍縱即逝,調查難度極大。
為此,項目組與景區園林部門建立標本採集協作機制,利用景區一線管理人員日常野外巡查的便利條件開展「隨手拍」活動,同時建立真菌圖片拍攝微信群平臺,隨時觀察景區工作人員拍攝的真菌種類,對新發現的真菌種類及時鑑定識別並赴現場採集標本。據悉,一線人員在野外拍攝的各類真菌圖片達2000餘張,較好保證了資源調查和標本採集的廣泛性和時效性。
部分野生真菌資料圖。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供圖
野生大型真菌物種是一個地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森林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成員。專家認為,黃山風景區野生大型真菌物種十分豐富,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具有良好的生態、科研價值和食用藥用物種利用價值。(完)
【編輯:葉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