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你有被學生催過學習嗎?」最近,杭州錢塘實驗小學二年級班主任金詩媛發出來自「靈魂的拷問」,因為她剛剛遇到了這樣一個萌娃。
金老師給記者看了幾張微信截圖,是與一個每天催她學習的二年級孩子的聊天記錄。師生間的對話,從萌娃讓金老師下載百詞斬開始,到每天打卡,甚至還發了表情包:不學習,不背單詞,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說實話,記者剛看到表情包時,也驚到了:這真的是學生發給老師的嗎?!難怪金老師看到後想哭又想笑——
話說回來,金老師被自己班的萌娃點名,並不是因為沒好好學習,而是被萌娃當成了「自己人」。
宅家學習那兩個月,她不但給班裡同學上課、批作業,也關心他們的日常起居,所以才加了這位愛背單詞的萌娃微信。
萌娃小名叫石頭。延期開學的日子裡,班裡組織「雲聊天」,石頭告訴金老師自己爸爸工作忙,媽媽又遠在美國,所以每天的網課都是自己搞定的。為了方便他獨立學習,爸爸幫忙申請了一個微信帳號。後來,石頭試著加金老師為好友,希望有問題能直接聯繫她。於是,金老師的好友欄裡頭一回出現了二年級萌娃。
成為好友後,石頭每天早上會和金老師問好,本來關係就不錯的師生進一步拉近距離。石頭遇到不會做的語文作業,會找金老師幫忙;每天還會分享自己各學科學習情況,尤其是背英語單詞。聽到金老師誇自己厲害,小傢伙也不驕傲,而是大氣地鼓勵老師:「你也可以去學的,下載百詞斬就行。」接著,就開始天天提醒老師背單詞。
「可能是因為我經常鼓勵他吧,所以他也想鼓勵鼓勵我。」金老師笑著告訴鹿姐姐,「總體來講,這是個學習蠻自覺的小男孩,確實有督促老師學習的底氣。」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很想知道二年級的小石頭,學習為啥會那麼自覺?複課後,杭城中小學在進行全員家訪,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和心理狀態,做好家校溝通。因為是特殊時期,老師們多數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進行「雲家訪」。金老師電話家訪時,就專門和石頭爸爸談到了這個話題。
原來,石頭媽媽去美國前,就和小石頭一起制定了學習計劃表,幾點到幾點做什麼,都寫得清清楚楚。早上8點前後是學英語時間,所以金老師收到石頭的單詞分享頁也都是這個時段。
「石頭媽媽是個蠻自覺的大學老師,給石頭豎了個好榜樣。」金老師家訪後判斷,「石頭識字量很大,看書很雜,也是隨媽媽。其他二年級孩子看兒童讀物的時候,石頭經常會看媽媽的書,《孟子》、《老子》、《幾何原本》等等,也有廚藝書。
說起「全員家訪」。金老師除了知道小石頭學習的勁道從哪裡來的,還有很多意外收穫。
「因為平常經常和家長聊天,接到我電話,大部分家長語氣都挺平和的,表示歡迎。不過,少數家長有點緊張,一問,原來是擔心孩子不自覺,寒假作業沒做完,以為我來追作業。」
「班級裡小朋友在疫情期總體表現不錯。男生沒有什麼太大影響,女生可能比較敏感,在家久了,部分女生心態有點變化。」金老師說。因為有幾位家長告訴她,最近女兒的脾氣有點大,容易跟父母唱反調。
其中有個非常乖巧的女生,長久不出門,可能覺得有點壓抑,加上媽媽催作業,有一次就說要「離家出走」——預備帶上儲蓄罐和作業,逃到外婆家。返校複課後,金老師找她聊了聊,小姑娘狀態好多了,說這兩天在學校挺開心的,跟媽媽的關係也挺好的,已經忘了「離家出走」這回事。
「可能孩子在家待久了,有些情緒在裡面。通過家訪,了解到孩子的內心,儘快幫他們紓解情緒,還是蠻必要的。」金老師說。
浙大教育學院附屬學校邵老師也持同樣觀點。「大部分家長接到我的家訪電話,還是比較淡定的。也有一些家長會希望老師能夠對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提提意見,並且在學校裡多關注一下孩子的表現。」
有個孩子的家訪情況給邵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在學校裡一直挺優秀的,但是從寒假開始不寫作業,在家判若兩人。開學第一天,我就跟他談心。他認錯態度很誠懇,也坦言,主要是在家沒有學習狀態。後來我家訪得到的家長反饋是,孩子的學習狀態回來了,遇上不會寫的作業,早上四五點爬起來寫。
記者在近200位中小學老師當中做了個小調查,發現老師們現在最想問孩子的是:最近學習上感覺怎麼樣?假期裡的最大收穫是什麼?複課後的心情怎麼樣?
老師們最想問家長的是:孩子最近身體或者心理方面情況如何?開學複課這幾天,孩子回來跟你們聊了什麼?漫漫長假對家庭親子關係有沒有什麼影響?
各位爸爸媽媽,你最想和老師交流什麼呢?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