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傳的轟-6K轟炸機。[圖片來源:環球網]
比起同門傳統型號,轟-6K「裡外一新」,戰鬥力大幅提升
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對一些傳統機型進行了不斷改進和升級,使其戰鬥力穩步提升,也因此引起了西方同行的普遍關注。其中較為搶眼的就有堪稱經典的轟-6系列轟炸機。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刊文猜測,經過數年研發,中國空軍最新型的轟-6K轟炸機已經服役,這種轟炸機換裝了新式的發動機、雷達和巡航飛彈,戰鬥力有了明顯突破。
從內到外脫胎換骨
報導稱,作為轟-6家族的最新型號,轟-6K換裝了更大功率的俄制D-30KP2型航空發動機,航程拓展到3000多公裡。此外,轟-6K的機身由更輕便、更堅固的複合材料打造,內部裝備有中國國產的航空電子系統和大功率雷達,飛機尾部原有的23毫米口徑機關炮也被電子戰系統所取代。
搭載能力是衡量一型轟炸機的硬指標。與轟-6早期型號9噸的載荷量相比,轟-6K的搭載能力已提升至12噸,不僅能裝載炸彈,還可掛裝新式巡航飛彈。
「戰略之頁」的報導稱,轟-6K可搭載6枚具備陸攻能力的CJ-10A型巡航飛彈。CJ-10A是一種固體燃料飛彈,射程比俄制Kh-55巡航飛彈略短,但仍可達到2000公裡。不過,當CJ-10A以2500公裡/小時的高速度飛行時,射程僅為300公裡。西方業界認為,轟-6K配備的CJ-10A型巡航飛彈可能參考了美國「戰斧」式巡航飛彈的設計。
如果美國媒體的猜測屬實,轟-6K比起轟-6的傳統型號,顯然已從裡到外脫胎換骨,無異於一種全新的轟炸機。
老型號煥發新活力
「戰略之頁」的報導稱,中國共製造過約200架轟-6轟炸機,目前仍有120架在役,是中國空軍可依靠的重要機型之一。不過,轟-6並非中國的「原創產品」,而是前蘇聯圖-16「獾」式中程轟炸機的仿製版本。俄羅斯空軍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起就已停止使用圖-16,而中國則在對轟-6進行不間斷的改進,其最新版本轟-6K已成為一種先進的「重型轟炸機」。
經過多年發展,轟-6已成為一個龐大家族。美國「全球安全」網站刊文稱,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對轟-6加以改進,隨後於80年代初推出了裝備有對海搜索雷達並可掛裝「鷹擊-6」型反艦飛彈的轟-6D型。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空軍還曾將部分轟-6D改裝成空中加油型號,以支援戰鬥機在中國海域上空執行任務。文章進一步猜測,中國空軍可能還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轟-6電子戰型號飛機。總之,「轟-6轟炸機的能力一點也不差」。
有分析指出,轟炸機這類空中打擊平臺的服役期一般較長,對其進行循序漸進式的改進可確保空軍遠程打擊火力的延續和提升,不失為一種較為穩妥的戰力升級方案。在這方面,中國空軍轟-6家族的更新換代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典範。(世界新聞報)
責任編輯: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