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iPhone X發布,其基於結構光的FaceID方案,開啟了3D傳感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新紀元,也進一步加速了3D傳感技術的應用落地。
目前,3D成像技術主流實現路徑包括立體視覺、結構光、ToF三種,並且已經在金融、手機、無人機、AR/VR、機器人、自動駕駛、安防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雙目立體視覺成本低、效率高、抗強光能力好,但在弱光條件下完全無法工作;3D結構光對於不同光線的兼容能力較好,能達到較高的解析度,但識別距離短、運行組件成本高,在強光尤其是逆光環境下會淹沒投射編碼光,導致識別不準確;ToF利用紅外光反射時間差來測量距離,具有識別距離遠,相應時間快的特點,但是容易受到強光環境的制約,解析度差。在實際開發中,開發者需要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不同3D視覺技術特性,來選擇適合的解決方案。
不同3D傳感技術由於實現原理的差異,所需要的硬體組成也有很大不同,通常3D 傳感模組由紅外發射端、接收端以及圖像處理晶片組成。結構光與 TOF 方案解碼原理不同,但所需要核心部件基本相同。發射端主要包括VCSEL(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準直鏡頭WLO、光學衍射器件DOE/Diffuser等;接收端主要包括透鏡、窄帶濾光片、紅外CIS 等組件。
根據 Yole 的預測數據,全球3D成像和傳感器市場規模在 2017~2023 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 )為 44%,2017 年市場規模為 21 億美元,預計到2023 年,3D 傳感市場規模將達到184 億美元,發展迅猛,市場空間巨大。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認知3D傳感核心技術,智東西公開課策劃推出光電3D傳感合輯,並將邀請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技術大牛以視頻形式,在智東西公開課直播間進行直播講解,系統解讀不同企業在光電3D傳感核心技術、產品及應用等方面的創新。
首批邀請到光鑑科技首席科學家呂方璐、人加智能CEO李嘉俊、螳螂慧視產品研發總監王晨、天津馭光科技總經理朱慶峰等四位技術大牛,9月4日起將陸續開講。其中:
9月4日,光鑑科技首席科學家呂方璐將以《如何利用多域調製技術提升iToF 3D感知性能》為主題,從不同3D感知技術原理、ToF技術的實現路徑及挑戰,結合光鑑科技mToF多域調製技術,為我們帶來深度講解;
9月10日,人加智能CEO李嘉俊將以《雙目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及應用創新》為主題,從雙目立體視覺技術原理、硬體構成、相機的選型、相機標定方法、產品化實現,及其在智能空間人流分析中的應用創新等方面進行系統講解;
9月25日,螳螂慧視產品研發總監王晨將以《基於編碼結構光的三維成像實現與應用》為主題,從結構光三維成像原理、編碼結構光的主流實現方式和應用等方面為我們帶來分享講解;
9月29日,天津馭光科技總經理朱慶峰將以《衍射光學器件DOE在3D視覺感知中的重要性》為主題,從3D視覺感知不同技術路線、DOE在3D視覺方案中的應用、不同技術路線對DOE的需求差異等方面,結合馭光科技DOE相關產品進行系統講解。
更多精彩講解,將陸續更新。
合輯詳情
第一講
主題:如何利用多域調製技術提升iToF 3D感知性能
時間:9月4日晚7點
提綱:
1、3D視覺感知技術概覽
2、ToF實現路徑及技術挑戰
3、基於多域調製技術的mToF詳解
4、mToF技術應用創新
講師:
呂方璐,光鑑科技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本科成績排名前1%,獲得「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優 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以及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和兩次國家獎學金。博士期間發起並領導了由Intel公司贊助的科研項目,他實現的納米雷射器有望將計算機速度提高20多倍。此外,他還發明 了比普通透鏡小一千倍的納米光學微型透鏡。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呂方璐發表了近30篇期刊與會議論文,三次獲得國際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並榮獲「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創立光鑑之前,在 科技諮詢公司Exponent擔任高級諮詢師,在消費電子領域有深厚積澱。
第二講
主題:雙目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及應用創新
時間:9月10日晚7點
提綱:
1、雙目立體視覺成像原理
2、相機標定與特徵匹配方法詳解
3、雙目立體視覺實時感知技術產品化實現
4、雙目立體視覺在智能空間人流分析中的應用
講師:
李嘉俊,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畢業,大學期間開始連續創業,2016年聯合創立 3D 機器視覺企業人加智能並擔任CEO。曾連續入選2017年福布斯中國30U30精英榜單,2019年福布斯亞洲30U30精英榜單,騰訊 AI 加速器首期畢業學員,AA加速器第六期畢業學員。榮獲2018年中關村創業之星。2019年入選創業邦30位30歲以下創業新貴榜單。
第三講
主題:基於編碼結構光的三維成像實現與應用
時間:9月25日晚7點
提綱:
1、結構光三維成像原理
2、編碼結構光的主流實現方式
3、編碼結構光應用場景實例分享
講師:
王晨,螳螂慧視大中華區產品研發總監,負責大中華區所有產品線的實施與本地化開發工作,並主導由中方團隊獨立拓展的3D創新項目。王晨先生曾作為高級技術顧問任職於IBM、SAP等世界知名科技公司,擁有超過14年相關高科技研發和IT行業信息化項目經驗,並在計算機算法和人工智慧領域有深刻的認識和技術積累。
第四講
主題:衍射光學器件DOE在3D視覺感知中的重要性
時間:9月29日晚7點
提綱:
1、3D視覺感知的4種技術路線
2、衍射光學器件DOE在3D視覺方案中的作用
3、不同3D視覺感知技術路線對DOE的需求差異
4、馭光科技DOE產品特性詳解
講師:
朱慶峰,天津馭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擁有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及碩士學位,英國Heriot-Watt管理學碩士學位。加入馭光科技前,在世界500強科技企業斯倫貝謝從事數據解釋軟體和算法工作及研發管理16年,擁有多項美國及歐洲發明專利。組建馭光科技北京、天津、合肥研發團隊,領導3D投射模組與系統方案的研發及產品化,產品已經應用於刷臉支付、智能家居、安防、工業檢測等多個領域。
適合人群
1、光學系統工程師
2、模擬電路設計工程師
3、光電3D傳感企業中高層
4、3D機器視覺工程師
5、半導體、光學、光電子、物理、材料等專業學生、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