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上漲後買什麼?關注港股中資銀行!AH溢價處在歷史高位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大行上漲後買什麼?——關注港股中資銀行,板塊行情持續

摘要

【大行上漲後買什麼?關注港股中資銀行!AH溢價處在歷史高位】本輪銀行股上漲的邏輯:經濟修復預期帶來估值修復。1、經濟預期持續改善:經濟數據的修復疊加中長期信心的修復(疫苗與國際形勢)。2、銀行核心投資邏輯是宏觀經濟。銀行基本面與宏觀經濟的息息相關(資產質量與淨息差),監管指導讓利,也是觀察經濟,相機抉擇。(中泰證券)

  投資要點

  本輪銀行股上漲的邏輯:經濟修復預期帶來估值修復。1、經濟預期持續改善:經濟數據的修復疊加中長期信心的修復(疫苗與國際形勢)。2、銀行核心投資邏輯是宏觀經濟。銀行基本面與宏觀經濟的息息相關(資產質量與淨息差),監管指導讓利,也是觀察經濟,相機抉擇。

  大行上漲後,行情持續,關注港股中資銀行。1、個股輪動邏輯。本輪行情,銀行個股上漲的輪動:優質龍頭銀行率先修復-二線龍頭-大行。2、港股中資銀行確定性高:A/H溢價在歷史高位;估值在歷史低位。3、A股低估值滯漲的銀行也有補漲機會。

  繼續看好板塊估值修復行情。我們8月初轉看多銀行,繼續看好伴隨經濟修復帶來的銀行股估值修復行情。宏觀經濟修復程度決定了銀行股的上漲空間,經濟需要持續跟蹤。但銀行基本面的穩健性、又處於歷史低位的估值、公募基金倉位在低位,增量資金持續進入股市,我們判斷銀行估值修復行情會持續。

  風險提示:經濟下滑超預期;二級市場大幅波動;監管環境變化。

  一、本輪銀行股上漲的邏輯:經濟修復預期帶來估值修復

  1、經濟預期持續改善:數據的修復疊加中長期信心的修復

  一是相關周期數據的修復。經濟基本面順周期修復持續:經濟修復由依賴逆周期政策調節逐漸向順周期本源趨勢回歸,尤其是消費與製造業投資復甦的確認。

  二是經濟中長期信心的修復,包括疫苗的研發與大規模投入使用的可能等。

  2、宏觀經濟是銀行股投資的核心邏輯,也是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

  一方面,隨著經濟修復,資產質量會持續好於預期。存量維度,銀行表內外更加乾淨。新增風險方面,近兩年銀行主要新增信貸投放在基建、零售,其中零售基本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

  另一方面,淨息差會處在修復階段。

  3季度淨息差實現了環比回升3bp,資產端這邊收益率的降幅在收窄,負債端的壓力緩釋持續,我們預計今年4季度隨著零售信貸投放的持續,資產端綜合定價將持續修復,負債端由於結構性存款的壓降,整體成本也會維持在低位,息差能夠持續修復。

  明年1季度有個重定價的壓力點,但這是一次性的影響因素。我們預計息差的拐點將在明年的2、3季度。

  二、大行上漲後,港股中資行確定性大,以及A股的低估值個股

  1、本輪行情,銀行個股上漲的輪動

  銀行板塊內部輪動:優質龍頭銀行率先修復-二線龍頭-大行。年初以來,經濟的不確定性與銀行的讓利持續壓制銀行的估值,隨著8月初行業中報利潤負增靴子落地,同時銀行核心盈利能力——營收增速維持穩健,伴隨經濟初步修復、零售信貸資產質量壓力高點已過,行業優質龍頭、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的優質區域城商行率先迎來估值修復:8月到9月底漲幅較高的有龍頭銀行寧波、招行、平安和杭州。10月以來二線龍頭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興業和光大銀行有較好的表現。近期大行也迎來補漲(郵儲、工行和建行)。

  2、港股中資銀行的確定性高: AH溢價處在歷史高位

  隨著大行估值逐漸修復,後續我們建議關注港股中資銀行投資機會:AH溢價處在歷史高位。我們用計算了銀行股AH溢價情況=以A股價格計算的成份股總流通市值/以H股價格計算的成份股總流通市值-1,當前銀行股AH股溢價處在2012年以來的高位水平,溢價率達31.4%,歷史均值為16%,中位數17%。個股方面,工行、建行和郵儲 AH 溢價分別為30%、36%和39%,中位數為12%、15%和24%。

  港股中資銀當前估值水平在歷史低位。港股中資銀行估值處在2017年以來的歷史底部,工行和建行當前PB估值在0.54倍、0.6 倍,距離2017年至今的均值水平有30%-40%的空間。

  資金有配置銀行股的空間。南下資金配置銀行比例相較過去仍在低位。今年上半年南下資金配置銀行股比例平均33%(2017-2019年銀行業配置比例均在 30%以上),截至2020.11.28 統計數據,當前板塊配置比例在23%,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3、A股低估值滯漲的銀行也有補漲機會。

  A股中很多銀行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今年漲幅較小,這些銀行都有補漲的訴求。我們更看好其中的江蘇銀行南京銀行

  銀行板塊年初以來累計漲幅為正的銀行只有12家,有24家銀行年初至今漲跌幅為負,平均跌幅在11.6%,其中江蘇銀行年初至今漲跌幅-9.83%,對應 21E PB0.53X;南京銀行年初至今漲跌幅2.66%,對應 21E PB 0.74X。

(文章來源:中泰證券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銀行還有空間!花旗加入看多
    2021年中國經濟復甦繼續領先全球,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對銀行板塊形成利好另一方面,中資機構對華爾街大行看法也比較積極9月中旬,中資機構開始呼籲增持順周期低估值的銀行板塊,就在本周一,Wind 銀行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 中芯國際大逆轉:AH溢價創10年新高 港股後市將強於A股?
    原標題:什麼情況?飆漲近10%,中芯國際大逆轉,帶動科技股集體爆發!AH溢價創10年新高,港股後市將強於A股?港股科技股大漲 中芯國際飆漲受隔夜美股集體大漲的影響,今日港股市場連續第二日高開。截至發稿,恒生指數漲0.78%,恒生科技指數大漲3.51%。此外,日韓股市也繼續上漲。
  • 中信證券:從A/H折溢價看港股順周期行情
    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或迎來「重構期」,也有利市場風險偏好的回暖。順周期行情下,得益於A/H溢價持續回落和極高的金融行業佔比,我們預計港股在明年的配置性價比依然凸顯,對比A股的順周期品種,建議關注兩大主線:1)估值處於絕對低位的大金融板塊;2)受益疫情改善、需求拉動板塊,包括:新基建、工程機械、交運和博彩等。
  • 港股午評:恆指跌0.55%電信股大幅下挫
    盤面上,阿里概念股與SaaS概念股漲幅居前,金蝶國際上漲6.99%;大型科技股延續昨日反彈,京東漲超6%,美團、小米、騰訊、阿里皆走強;電信股大跌,中電信下挫超9%,中聯通跌8%;石油股、中資券商股、香港銀行股、高鐵基建股、保險股均走低。展望後市,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2021年港股將迎來久違的指數牛市。
  • 中芯國際大逆轉科技股集體爆發:AH溢價創10年新高 什麼信號?
    原標題:什麼情況?盤中飆漲10% 中芯國際大逆轉!科技股集體爆發 AH溢價創10年新高,什麼信號? 來源:e公司官微球市場風險偏好因川普出院以及美國有望推出新一輪刺激方案等因素明顯提升,隔夜美股大漲,亞太市場也再度上漲。
  • 中信證券:從A/H折溢價看港股順周期行情-股票頻道-金融界
    順周期行情下,得益於A/H溢價持續回落和極高的金融行業佔比,我們預計港股在明年的配置性價比依然凸顯,對比A股的順周期品種,建議關注兩大主線:1)估值處於絕對低位的大金融板塊;2)受益疫情改善、需求拉動板塊,包括:新基建、工程機械、交運和博彩等。▍港股市場:順周期從「拖累」轉化為「催化」。
  • AH溢價指數創十年新高 公募基金南下搶籌港股優質標的
    在多位基金經理看來,港股在全球範圍內估值優勢顯著,隨著壓制風險偏好的因素逐步改善,港股目前正處於極佳的配置時點。  公募基金紛紛加倉港股  截至10月29日,今年以來恒生指數下跌近13%,大幅跑輸同期上漲7.3%的上證指數。不過,內地資金持續看好港股投資價值,並且連續加倉。
  • 2021年港股如何配置?
    主線一:結合明年宏觀經濟 Beta 繼續回歸背景與 16-17 年港股「價值牛」經驗,順周期的金融板塊(中資銀行、保險)值得關注。中資銀行股分紅穩定,超過 6%的股息率遠高於恆指選股新規改革、港股通擴容,將進一步使得優質中概股回歸後繼續享受估值溢價。?
  • 國泰君安國際:關注中資銀行板塊 首推招商銀行及建行
    港股市場上周外圍經濟數據及市場消息整體偏正面,推動港股連續四周上漲。但是外圍假期疊加港股期指結算日因素,市場持觀望態度。導致周五港股成交略微放緩,跌至 1127 億港元,為 10 月 22 日以來新低。但總體上看,外圍宏觀經濟數據強勁。其次,港府市政報告提出中央支持深化兩地金融互聯互通,逐步擴大 『互聯互通』 合資格股票範圍,同意加快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條件下納入目標。新的政策導向有助於吸引更多外資回流港股市場。
  • 銀行定存利率普漲3年期漲幅最大 存款或向頭部大行集中
    (原標題:銀行定期利率普漲 存款或向頭部大行集中)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商業銀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3年及以內期限平均利率均環比上漲,其中3年期漲幅最大。專家認為,存款或將向頭部大型銀行集中。今年以來,銀行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呈現小幅上升趨勢。
  • 港股投資指南:目前值得入場嗎?可以買什麼?
    02那港股市場是不是真的不值得投資呢?其實也不一定。首先,因為不漲,港股市場現在的估值處於相對低位。目前恒生指數的十年期PB百分位僅為5.84%,比歷史上94.16%的時間都低。目前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達到146%,創2016年2月以來新高,這意味著港股較A股現在整整便宜46%啊!(p.s:由於兩地資本市場制度差異、投資者結構不同、存在資本自由流動管制等原因,A股一直較港股有一定溢價。
  • 郭施亮:銀行股究竟是便宜還是高估了?
    ■郭施亮知名投行與券商「一哥」,近期因銀行股投資價值的高低而產生了觀點分歧。中金公司(港股03908)認為,銀行股可能業績反轉,未來3至5個季度A股銀行指數的上漲空間可能達到50%。中信證券(港股06030)則認為,部分優質銀行股的估值已經達到了階段性高位。
  • 港股「空頭」興風作浪:周賣空額屢超千億 H股折價破四年紀錄
    恒生指數今年年初從29174點掉頭向下後,並未走出如美股指數一般的大幅反彈。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美國這波上漲主要受科技股帶動,但港股科技股主要是中資背景,容易受到中美關係變化的影響。中金公司一份研報顯示,歷史上,港股大盤股「賣空」比例往往大於小盤股,而大盤股中金融板塊賣空比例往往最高。
  • 港股處於歷史低位,錢不多怎麼買?
    港股作為國際化深度融合的市場,上市公司的種類繁多,涉及H股(國企股)、紅籌股、中資民營企業、香港本地企業、外國企業等等,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團、小米、阿里、騰訊、中芯國際、吉利汽車、海底撈等優質企業都是在內地市場所沒有的,此外港股中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海外消費大公司,比如優衣庫、歐舒丹、百麗、PRADA。
  • 港股ADR及中概股持續強勢 關注內險股業績
    港股周二留下了一個跳空缺口,而且尾市出現小幅回落,成交量有所放大。  美股歐股均收跌 港股ADR上漲237.4點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跌87點或0.4%,收市報21812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回落8點或0.35%,收市報2444點;納斯特綜合指數回落19點或0.3%,收市報6278。
  • 港股早知道:綠地香港前11個月銷售311億 僅完成年度目標57%
    昨日,券商一哥中信證券研究的官方公眾號,就甩出了個不一樣的說法:部分優質個股(銀行股)估值達到階段性高位,年底前市場表現主要依據市場風格。如此相反的觀點屬實歷史罕見。就近期市場比較關注西澳氣候對發運的影響問題,必和必拓表示,對全月的發運量沒有影響,將保持原計劃水平。駱鐵軍就上周五鐵礦石價格單日上漲7.5美元/噸的情況進行了詢問,必和必拓進行了解釋和說明。
  • 研報乾貨專享:港股這邊風景更好!機構稱可繼續配置高股息的港股大行
    摘要 研報乾貨專享:港股這邊風景更好!機構稱可繼續配置高股息的港股大行。   今日(12月1日)港股迎來12月首個交易日,恒生指數高開之後,早盤呈現震蕩上行格局,午後漲勢有所收斂,截至收盤,恆指上漲0.86%,收報26567.68點。
  • 港股早知道:港交所休市一天
    中信證券認為,恒生指數的PB又回到了2015/2016年的1x左右,而PE約12x,均在歷史相對低位。加上AH股的溢價指數達到歷史高位的146以及在美元結構性向下的趨勢中,港股的長線配置價值顯現。  華泰證券認為,滬港AH溢價指數創十年新高,後續港股表現或強於A股。AH溢價指數能反映滬港兩地同時有A股及H股上市公司群體的兩地股票交易折溢價水平,近十年來A股相對港股大多呈現溢價狀態。
  • 騰訊港股百強榜公布 銀行股佔半壁江山
    北京2015年1月15日電 /美通社/ -- 滬港通開閘近兩個月後,頗受業內期待的港股投資風向標 -- 2014年度騰訊港股百強榜強勢來襲,中資銀行股再度大放異彩,在「綜合實力100強」前十名中佔半壁江山。作為內地和香港聯合首個專注於香港上市公司的排名評選,「騰訊港股百強榜」今年已經步入第五年。
  • 定增市場火爆溢價發行頻現 高位定增是"香餑餑"還是"燙手芋頭"?
    定增市場火爆溢價發行頻現 高位定增是"香餑餑"還是"燙手芋頭"?針對為何不直接在二級市場購買的問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二級市場直接買,有可能拉高股價,說不定比溢價後的定增價還高。二級市場慢慢買,太麻煩了。」除上海電氣定增發行對象為大股東外,9月份溢價定增的3家上市公司定增對象均為機構投資者。海南航空發行對象有中信建設基金、新沃基金、華福基金、申萬菱信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