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新華三集團「量體裁衣」勾勒智慧城市新未來
錢玉娟
城市,作為人類居住生活的重要載體,在新基建的風口下,正積極邁向數位化轉型2.0時代。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抓手,創新型的智慧城市呈現「遍地開花」之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計劃。期間,除了地方政企在搶灘市場,那些提供深度解決方案的高新科技企業也在時刻競速,紫光股份旗下的新華三集團,就是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大潮中激流勇進的一員。
對於新型智慧城市這個「新基建」的集大成之作,新華三集團投身其中,以數據、智能賦能治理,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升,甚至提出了「三年百城,口碑第一」的發展目標。
方法論
回望即將過去的2020年,站在5G、AI、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技術應用落地的當口,因為疫情黑天鵝突襲,數位化轉型直接成為百行百業常態化構建未來核心競爭力,亟需握住的一把關鍵「鑰匙」。
疫情期間,成都高新區就借力新華三集團實現數位化轉型後,在防疫與復工復產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果,從而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典型案例,一舉獲得了「2020IDC中國數位化轉型優秀獎—信息數據領軍者」。
不止成都高新區,越來越多的政企都在將數位化轉型視為發展和增長的重要引擎。數位化甚至已經成為全產業進一步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收益的必由之路。作為數位化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新華三集團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搶佔「智」勝未來新高地的機會,其也順勢提出了企業既要「以智應變」,更應「以智求變、以智促變」。
2020年,新華三集團實施「AIinALL」的智能戰略,將人工智慧技術全面植入到自身的智能數字平臺,讓自身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更加智能,從而助力客戶的業務與運營趨向智能化。
2019年,新華三發布「數字大腦計劃」,為1806個客戶部署了包括城市、傳媒、金融、教育等場景下的數位化解決方案。作為智能戰略的具體實踐,全新升級的「數字大腦計劃2020」,通過開發雲與智能平臺,在發展「雲+智能」業務的實踐過程中,打造數字大腦的核心引擎。
將目光落在加速城市治理的現代化進程中,擔當著數字產業化推動者和產業數位化賦能者角色的新華三集團,不吝將其總結出的方法論予以分享。新華三認為,政企行業的轉型正在大數據、雲計算、數字孿生、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驅動下,從信息化、數據化階段邁向智能決策、業務創新的智能化階段。新華三為政企行業成功踐行數位化轉型提出了「金字塔模型 」,由下而上包括了覆蓋全業務價值鏈的數位化聯接能力,能通過數據分析來挖掘潛在規律和數據價值的數位化洞察力,能通過智能技術創新新的商業機會和核心業務的數位化創新能力,最終打造更智慧的業務決策、更及時的業務響應、更敏捷的業務部署、更可靠的業務保障、更安全的業務環境。
據悉,在智能化階段,新華三集團不僅推動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開發與管理、業務相融合,帶來更多模式創新的可能性,還打造了一整套全棧式、端到端的數字基礎設施,既能為智能化所需的數據、算力、算法提供全面支撐,又能實現算力按需調度、數據順暢流淌、算法敏捷高效,從而滿足數字經濟下的智能化業務場景需要。
「量體裁衣」
依託數字大腦計劃,新華三集團已成功參與鄭州高新區、成都高新區等智慧城市建設。
以成都高新區為例,市民可享受「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辦事體驗,智能交通綜合服務平臺則為車主提供路況停車信息等。
另外,該區也形成一個完善的數據資源體系,實現了政務數據在大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上的全口徑匯聚。通過城市數字大腦的建設,成都高新區還形成了較為全面的應急響應能力。
據悉,這種能力不僅體現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等方面,還體現在區內企業服務層面。一旦重點企業的營業收入、經營利潤、職工人數等發生重大波動,將進行預警,縮短政府政策實施的外部時滯。
始終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問題的新華三集團,面對更為複雜的城市「個體」,它更希望能為每個城市實現「量體裁衣」,為每個智慧城市提供一個「定製化」的新平臺和新模式。這就要求新華三集團既要考慮到智慧城市發展的當下訴求,更要「前瞻性」地去勾勒出智慧城市發展的新未來。
筆者獲悉,藉助過去多年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等技術創新和實施的經驗,新華三集團於2020年推出了全新的城市作業系統3.0。
據介紹,這一城市作業系統可以作為底層平臺去承載、去服務各種不同情況的大小城市,向上支撐各種特色應用場景,覆蓋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經濟、生態宜居、城市運營體系等方方面面,全面支持智慧城市「千城千面」的打造。
針對城市中的多個維度,新華三集團的這套城市作業系統,還分設了三個端和一個艙。
首先是面向企業,使之實現掌上辦企;另外是面向市民,使之實現掌上辦事;其次是面向政府的治理者、管理者,使之便捷地掌上辦公;最後便是搭建了一個驅動城市數智化的領導者「駕駛艙」和包括智慧城市運營、智慧產業賦能、智慧民生服務、智慧治理在內的四個中心。基於過去三十餘年的行業深耕,又得益於城市作業系統3.0平臺的開放性,新華三集團匯聚了70多家生態合作夥伴,打造了180多個應用,覆蓋優政、興業、惠民、智治等各方面,通過搭建育企賦能平臺和惠民開放平臺,支持運營商、政府、金融、醫療、教育、交通、製造、電力、能源、網際網路等百行百業數位化轉型實踐。
均衡發展
作為ICT領域的領軍企業,新華三集團通過提升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全方位的數位化基礎設施能力,為客戶提供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聯接、新安防、邊緣計算、物聯網等在內的一站式數位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
基於智慧化城市作業系統,其還進一步賦能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源動力的行業企業,像在自動化、智能化的方案應用下,企業重點業務線效率提升30%-40%,賦能業務量年增長率達30%。
以華西醫院與新華三集團開啟的運維智能化轉型為例,在智能化方案7x24小時的守護下,一改過去完全依賴人工操作的醫院運維現狀,在IT資源全面監、管、控的平臺賦能下,華西醫院實現了自動化、可視化的系統、設備、項目管理,也使院方的服務能力得到高效提升。
要勾勒一座城市的未來圖景,不可忽略的是那些處在中國最毛細血管處的鄉村建設。「我們注意到很多縣域其實面積很小,搞智慧城市就成了一個噱頭。」新華三集團表示。
在全國各主要城市快速推進數位化轉型的當下,部分縣市的鄉村數位化發展進程較慢,特別是在信息化基礎設施、農村電商應用、農業數位化等領域,仍然存在建設薄弱和發展緩慢等問題。為此,新華三基於全新城市作業系統,為縣域量身定製了數字鄉村整體解決方案,為鄉村數位化發展注入動能。通過對縣域數字經濟進行評估分析,並進一步研究縣域數字經濟的發展方向,提出了縣域數字經濟發展應堅持四化融合,以數據資源為基礎,以數字政務為引領,以產業集群為主體,以城鄉一體為抓手,實現快速發展。
在今年發布的《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020)》中,新華三集團將其賦能鄉村數位化建設的實踐,總結形成了一個「重點區域-核心城市-優勢縣域」三位一體的立體研究體系。據了解,從鄉村治理到鄉村產業,從鄉村民生到鄉村黨建,從鄉村文化到鄉村人才、鄉村決策,新華三都在積極布局,提供全方位的數字鄉村的整體服務。而在整個數字中國的建設進程中,新華三則致力於成為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創新者,更投身鄉村數位化建設,期待成為引導區域智慧化的領航人。
經過多年的實踐,新華三集團持續且深入地洞察不同城市在智能化轉型中的需求,通過構建新平臺,創新技術方案,開放合作模式,抓住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落地過程中,那個執筆勾勒全新未來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