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我總是容易被身邊的人影響。以前一段時間學習不理想,做作業很慢,我很害怕看到別人做得快,做作業只能背對著別人做;有一次數學考試,聽見斜後方同學寫什麼就小聲說出來,我就覺得很煩無法專心;晚上睡覺,寢室裡別的同學不睡我睡不著,有段時間對聲音特別敏感,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她們不睡,就會有聲音,就是睡不著;寢室裡面做作業有時特別介意有持續的響聲,有段時間聽「砰砰砰」的聲音就會害怕;一段時間一個不喜歡的男生做我旁邊,我總忍不住感覺他在做什麼,覺得他做什麼都很煩,無法正常學習;有個男生做我旁邊,他總是弄得響,又總是身子晃來晃去,上課講話特別大聲,我也很難受,很煎熬;有個女生坐在我旁邊,我總是看到她抖腿,注意力無法集中,很難受;我現在甚至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回想有沒有什麼影響我,並控制不住陷入那種情緒,沒有辦法正常思考,正常學習;我失眠很久了,幾個月很少睡一次好覺,想要調節自己,但又總是失敗
【我的回答】
看了你的回答,注意到你的主要情況是很容易被外界環境幹擾,主要是他人的聲音、行為等,並已經因此影響到了自己的注意力。另外,我注意到你被幹擾後,主要的感受是恐懼和心煩。而後者的根源應該也是因為恐懼。以下是我給你的一些建議:
第一,嚴重的適應不良,包括對外界環境刺激的適應不良以及對人際關係的適應不良,而這兩者又是互相影響的。你現在所處的情況,大概就是比較嚴重的對外界環境的適應不良。關於這個問題的產生,最核心的根源,應該在安全感上。安全感一般與一個人早年的撫養環境有很大關係,如果母親能夠給嬰兒很好的照顧和抱持,底層的安全感就可能被建立起來,反之,則會有比較明顯的創傷和破壞。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安全感與依戀關係的質量有直接的關係。
所以,你現在的問題,可能根源在早年。
第二,雖然根源在早年,但並非是說現在毫無辦法了。我們只需要重新構建自己的安全感,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如何構建自己的安全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1、置身事外。
嘗試做一個「第三者」,比如當你感覺到這種熟悉的恐懼和焦躁的心情襲來時,不妨用想像的方式,嘗試想像自己從當下的軀殼中抽離了出來,站在了高出俯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你嘗試運用想像抽身事外時,也許會幫助你從當下那種難受煎熬的感受中走出來,看一看發生了什麼。也許你會看到,有個人在晃動身體,有的人在翻書,有的人在咬著筆頭....萬事萬象都只是一副畫面,而你是站在畫外欣賞的人。
2、理性思維。
安全感的缺失主要體現在潛意識層面,如果能把潛意識裡的恐懼意識化,也就完成了對自己的療愈。比如說,當你再有這種情緒時,你可以有意識的看看自己的周圍:其實你很安全,周圍沒有危險,而周圍那些人,只不過是在抖腿、咬筆,而這些行為對你是沒有傷害和危險的。
不斷地用意識覺醒,可能對你解除恐懼會有幫助。
3、體驗當下的感受
我們常常不是被事情嚇死的,而是被自己的感覺嚇死的。所以感受是會欺騙自己的。嘗試著深呼一口氣,慢慢地吐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儘量體驗呼吸時身體的感受,把注意力從外界環境收回到自己身上。最開始做這個練習時,「跑掉」是常有的事,但是沒關係,再把自己拉回到對於呼吸的覺察即可。反覆練習,你會找到平靜。
以上幾個小方法也許可以幫助你從當下惱人的感受中走出來一些。在做這些小練習時,有兩點注意事項。
1、拒絕對抗
我猜測你在產生不良情緒反應時,內心可能會有「我不應該這樣」、「怎麼又來了」之類的聲音,這個時候,要有意識的告訴自己,它們來很正常,因為這是早年的「病根」,要覺察自己對自己的評判和責備。就像勸慰你的好朋友一樣安慰自己:它很正常。
拒絕對這種恐懼情緒的對抗,能夠有效地幫助你自己。
2、克服對恐懼的恐懼
恐懼可能是疊加的,一種是源於安全感缺失對外界刺激的恐懼,還有一種是對這種恐懼的恐懼:比如焦慮自己一直這樣會不會從此人生盡毀?等等。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層一層地放下恐懼,而第一層,也是最外層的就是對於恐懼的焦慮(恐懼)。告訴自己:這個小小的恐懼是正常的,只要不對抗它,很快它就會消失。不用害怕,當自己成長到有足夠的安全感,這個問題就會得到根治....
從意識層面不斷嘗試和提醒自己。能夠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勇敢。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動力學取向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平臺的籤約作者,同時也是一名致力於心理學知識傳播的終生成長者。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歡迎在後臺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