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是文化的載體,是社會的縮影。書法中常說的字體(書體),如流傳的顏體、柳體等,是千百年來人們選擇的結果,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經典的凝結。從印刷時代起,字體均由人工設計,篆書、隸書、燕體、楷書、草書、宋體、仿宋體、黑體等分別是某類相似風格(也稱「書體」)的許多個字體的集合,而不是一種字體。兩位書法家寫出來的楷書就可稱為兩種字體;宋體在電腦上就有中易宋體和新細明體等字體。字體的藝術性體現在其完美的外在形式與豐富的內涵之中,而開發一款精品字庫,需要2-3年的艱苦努力,是一項需要投入各種人力、物力、財力,充滿激情和創造性工作。
字體在現如今的日常運用中非常廣泛,大到電視電影、樓宇廣告、電子大屏顯示、廣告招牌,小到個人鍵盤輸入字體的選擇,刷屏時代,字體的影響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但是,當無處不在的字體與求異求變的書法結合在一起,「新」、「奇」的字體越來越多,藝術視覺「效果」也可以說成倍地增加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被人詬病,甚至有人將其稱之為「江湖體」。字體庫的不斷豐富,這是審美的多樣,還是「汙染」視覺審美?
日前,人民日報刊發的《還字庫一片淨土(藝壇走筆)》一文中表示:「未來,欲杜絕『帶病』字體擾亂字庫的現象,還字庫一片淨土,應由權威機構進一步制定字體入庫標準,以提升社會規範化用字水平;倡導『百花齊放』,鼓勵推出一批既符合規範又兼具審美價值的新字體,以滿足社會需求;弘揚『正大氣象』,以體現字體設計的時代特色,培育大眾漢字審美素養。」
為什麼這些字會在字體庫中如此之多。打開電腦搜索「字庫」,給了我們許多線索。
除我們熟知的方正、漢儀、華文、華光、中易、四通、長城等字庫廠商,其實還有許多字庫網站,隨意點進一個字庫網站,可供下載的免費或付費字體便達上千種,還有不少是手書體,著實令人眼花繚亂。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定製企業字體,明星手寫字體可以追溯到2007年推出的徐靜蕾「靜蕾書寫體」,這開創了一個新的形式。
曾經,為了生存,一些字體企業拼著降價,而廉價迫使一些字體公司用很短的時間設計出大量快餐字體,比如「霹靂體」、「火柴體」。「這些失去漢字筆法,一味標新立異的『醜』字體出現在城市街邊的招牌上,只會是對城市環境的一種汙染。」字體設計師應永會曾經這樣說,事實上,這也變成了現實。
現階段,除了很多設計師「盲目」「字體創新」,越來越多的民間人士也參與到這個潮流中來。隨意搜索,記者就發現不少網站打著「XX字庫,專注個人書法、個人手寫體字庫製作公司」、「XX字體網是一個專業發布字體下載的網站,與全國各大下載站或字體專業類網站均有密切合作,只要發布後,全網各大渠道均率先發布字體傳播,給自己的字庫一個很好的發布平臺」「商用級字體製作可以找XX字庫,價格不高」等廣告語,還有直接開出價碼:「每個字200元」,只要願意、花得起這個錢,做一套可供下載的字體並不是難事。甚至還可以免費製作,一位朋友就給記者發了一個連結,其中只需6個步驟,就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字體庫。電腦技術的發展,為字體「速成」提供了可能與便捷。
如此簡便,門檻如此之低,創作者的一葉障目,以為拿起毛筆「龍飛鳳舞」便就是書法家;網站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是「見錢眼開」,讓「辣眼睛」的字體日益泛濫。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字庫維權」引發討論,也一度登上熱搜榜,這也給大家敲響了警鐘,經過幾場官司的「宣傳」,大家都知道了字庫公司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但不少設計者、公司雖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卻捨不得花錢,選擇去免費的字庫網站下載。免費字庫中也有不少優秀的字體存在,可怕的是,選擇字體的作者有時為追求視覺效果,甚至是不少美的單字,組合在一起就變「醜」了。
「江湖字體」的存在不可避免,甚至有些字體我們現在很難去定義其是否真為「江湖」,提高自身審美,加強對中國漢字、中國書法等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在我們的運用過程中做到「火眼金睛」有效鑑別,才是最為本質的。當然,作為監管部門和編寫、建立字庫的機構本身,也要做到認真檢視已存在的字體庫,在今後嚴格把關,提升門檻,保留字體的個性,把真正的「醜書」拒之門外,或束之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