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張藝郭旭陽範霖林/文受訪者供圖
12月16日,第四屆鄭州市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在鄭州市二七區綠地愛華學校舉行,來自鄭州市各縣市區的55所中小學、600多位教師在此共話美育。
二七區興華街第二小學
傳承傳統,看黃土和花布在這群孩子手中的「變形記」
在這場兩年一次的全鄭州市美術教育「盛典」中,二七區興華街第二小學「年年有『魚』」美術校本課程作為二七區「美耕美田、牛模牛樣」八所參展學校之一參加了此次展示。
「年年有『魚』美術校本課程基於學校『愛+』校本課程體系中『愛之界』藝術實踐類課程,引領學生深入探尋與認識中國傳統魚紋的藝術特點,藉助多種媒材感受體驗『魚』藝製作,促進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的發展。」該校校本課程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課程以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美術表現、創意實踐的培養目標,開設了「從遠古走來」「吉語祈願」「河洛神韻」三門子課程。
一抔黃河澄泥,在興華街第二小學的學生手中變成了古樸的魚紋陶盆、陶罐,創作出極富寓意的「娃娃抱魚」藝術形象;幾尺花布,經過孩子們巧妙的裁剪和填充,變成一條條活靈活現的小魚。除此之外,生活中常用的包裝紙箱經過學生的設計和填塗,做成了充滿童趣的燈籠;雅致的剪紙、暈染的彩泥,在孩子們一雙雙巧手下變成了靈動的窯洞窗戶……展區內華麗炫目的色彩和充滿民俗味道的作品,將興華街第二小學學子對黃河魚文化的理解詮釋得淋漓盡致。
鄭東新區龍翼小學
獨一份!這盆山水成了展會「最靚的仔」
鄭東新區龍翼小學的「『仰山觀瀾』校本課程」也別具特色。龍翼小學獨特的山水盆景作品受到了參會專家、師生及家長的極大關注,並連連點讚。眾多學校負責人也展現出了對該校本課程的極大興趣,與展位負責老師、學生進行了深入交流。
據介紹,建校三年來,龍翼小學全面推進藝術教育特色發展實踐研究,深化課程建設,構建了「立人課程」藝體教育發展體系。目前,該校廣納教育資源,以「藝術與生活」為主題開發的校本課程多達28門。這些校本課程建設彰顯了學校厚實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辦學特色,提高了龍翼小學教育的質量、效率和創新性,豐富了教育供給結構,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元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和教育服務。
惠濟區香山小學
九曲黃河「陶源」情,香山陶藝放光彩
經過前期精心準備和布置,惠濟區香山小學「陶源陶藝」校本課程展以「九曲黃河奔流如海」為主題,展示黃河從發源地流經惠濟,最後奔流入海的景象。
黃河上「漂蕩」的是陶藝課程中學生們製作的龍舟和捕魚能手,黃河兩岸展示了黃河人家,黃河入海口有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搭配上燈光,香山小學的布展惟妙惟肖地展現了九曲黃河之景。
在展區另一側的「多肉區」,盛放多肉的器皿都是該校師生在陶藝課堂上親手製作的。
活動現場,香山小學的展臺吸引了來自鄭州市各區學校師生的目光。
「通過此次交流學習,在今後的陶藝校本課程中,我們將更加明確方向、繼續探索,藉助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給孩子們創造快樂的校園生活和更加燦爛的未來。」該校一名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