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法也是黑白世界,融合為一個既有矛盾又互相依存的統一體,象徵著中國古老哲學中的「陰陽」。
圍棋在古代稱為「弈」,《論語》有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此外,也有「坐隱」、「手談」等別稱。圍棋起源甚早,根據古籍記載,大約是在堯舜時代發明的,至春秋戰國時代,已十分流行,並與「書法」等共同成為「六藝」。然而,歷史上精通圍棋,同時擅長詩詞、文章、書畫者鳳毛麟角。
唐 李世民《溫泉銘》
行書《溫泉銘》是唐太宗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立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即唐太宗臨死前一年。書風激越跌宕,字勢多奇拗,有王獻之的欹側奔放。《溫泉銘》拓片現藏法國巴黎圖書館。
釋文:雲可以蠲,金漿玉液,可以怡神駐壽,然而舉霞霧仰其數難萃;縈鳳駐鸞,訪仙蹤者罕繼。是以秦皇銳思,不免茲山之塵;漢帝窮神,終鬱茂陵。
李世民不但皇帝做的好,平生有兩大愛好,書法和圍棋。
宋 蘇軾《寶月帖》
草書《寶月帖》,縱23cm,橫17.7cm,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大人今致懇為催了禮書事,各未及上問。作日得寶月書,書背承批問也。今子監薄□安勝,未及修染。軾頓首。
千古才子蘇東坡,文詞書畫皆一時之絕。對於圍棋勝負的理解,千古一人:「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遊哉,聊復爾耳。」這一名句在棋界流傳至今。從古至今,從業餘棋手到專業高手,有幾人能如此超脫地對待勝負?
宋 黃庭堅《花氣燻人帖》
草書《花氣燻人帖》,縱30.7cm,橫43.2cm,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花氣燻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 八節灘頭上水船。
蘇軾的門生黃庭堅,是北宋詩歌、書法的一代宗師,同時也是一位圍棋名家。不僅著有《棋訣》行世,而且寫了不少詠圍棋的詩篇。黃庭堅的棋藝在當時的文人圈中屬於高手,常有一種下棋無敵手的感嘆,幸好後來有不少京官被貶宜州,其中有些還是他的棋友,都與他往來對弈,給他寂寞的流放生活增添了一點樂趣。
宋 範仲淹 《遠行帖》
行楷《遠行帖》,縱31.1cm,橫39cm,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仲淹再拜,運使學士四兄。兩次捧教,不早修答,牽仍故也。吳親郎中經過有失款待,乞多謝。吾兄遠行,瞻戀增極,萬萬善愛,以慰貧交。蘇醞五瓶,道中下藥。金山鹽豉五器,別無好物,希不責。不宣。仲淹再拜,象山學士四哥座前。八月五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道德文章為人稱頌,圍棋修養十分深厚,不獨喜棋、下棋、贊棋,還打算寫「棋史」:「一子貴千金,一路重千裡。成敗系之人,吾當著棋史。」
明 吳寬《飲洞庭山悟道泉詩》
行書《飲洞庭山悟道泉詩》,紙本, 縱140.4cm,橫57cm,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 碧甕泉清初入夜, 銅壚火暖自生春。具區舟楫來何遠,陽羨旗槍瀹更新。妙理勿傳醒酒客,佳名誰與坐禪人。洛陽城裡多車馬,卻笑廬仝半飲塵。
明代成化年間的狀元吳寬,非常喜歡圍棋,曾經寫過一首七律《觀弈》,其中有「高樓殘雪照棋枰,坐覺窗前黑白明」的句子,詩情畫意。
大家對「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風流韻事耳熟能詳,也知道他的書畫價值連城,或許並不知道他還是一位「日長全賴棋消遣」的圍棋高手。唐伯虎曾寫過不少有關圍棋的詩文。
清代乾隆年間狀元畢沅,官至兵部尚書,又做過封疆大吏,文武雙全;畢沅一生酷愛圍棋,與「棋聖」範西屏交往甚深。
……
行書《自書聯句詩》,紙本,縱30.2cm,橫32.9cm,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寒林春色滿深杯(呂), 便覺烘烘暖意回。紫蟹紅蝦堪入饌(沈),難酬險語更書灰。 百年邂逅風塵闊(唐),一敘從容顏色開。莫訝萍蹤無定所(呂),別來還許寄江梅(沈)。
正德庚午仲冬廿有四日,嘉定沈壽卿,無錫呂叔通,蘇州唐寅,邂逅文林,舟次酒闌率興聯句,皆無一字更定,見者應不吝口齒許其狂且愚也。唐寅書。
書法和圍棋,本質上有相通之處,都是在一個共同的社會和文化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圍棋只有黑白兩色,遠非絢麗多彩。書法也是黑白世界,融合為一個既有矛盾又互相依存的統一體,象徵著中國古老哲學中的「陰陽」。
在漫長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書法和圍棋都產生了許多規律性的「定式」,供後來者學習和借鑑。
書法和圍棋皆注重「形勢」。書法中的「形」指點畫結構而成的章法。「勢」與力密不可分。力是「勢」的基礎,有了力,才能「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圍棋的「形」是指棋子布局為某種結構而成的「陣」,類似書法中所說的「章法」。「勢」是指蘊含在棋子之間及「陣」之中的威力。「形勢」決定棋局的勝敗,同樣也決定書法創作的成敗。
書法與圍棋皆講究虛實。書家在創作時,一方面重視用筆結體的準確性,即「實」;另一方面又在崇尚言外之意、象外之境、旨外之味的藝術感覺,即「虛」。正確把握虛實非常重要,不論書法或圍棋,過實則缺乏空靈感,缺乏感染力,過虛則容易使欣賞時的感覺支離甚至中斷。虛空境界的分寸,比實在形態更難把握。
不僅如此,圍棋中蘊含人生哲學,《菜根譚》中有「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的句子,故而有 「棋如世事」和「人生如棋」的說法。書法也蘊含著人生的哲學。 「書如其人」,已經上升到「人」的高度。「學棋」和「學書」都是與「做人」聯繫在一起的。
書法和圍棋既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種遊戲。西晉謝安棋賭別墅,王安石棋賭梅花,蘇軾棋賭墨寶,皆一時風流天下聞。無論練書法還是下圍棋,不能僅僅作為「技」而一爭高下,而應作為一種文化修養,才能有助於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文/長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