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機械式和光電式兩種,最常見的是機械式滑鼠器。現在的機械滑鼠器實際上是光機滑鼠器,即將滾輪的機械轉動轉換成光信號,再變為電信號。下面以這種滑鼠器為例說明其工作原理。
在機械式滑鼠器底部有一個露出一部分的塑膠小球,當滑鼠器在操作桌面上移動時,小球隨之轉動,在滑鼠器內部裝有三個滾軸與小球接觸,其中有兩個分別是X軸方向和Y軸方向滾軸,用來分別測量X軸方向和Y軸方向的移動量,另一個是空軸,僅起支撐作用。拖動滑鼠器時,由於小球帶動三個滾軸轉動,X軸方向和Y軸方向滾軸又各帶動一個轉軸(稱為解碼輪)轉動。
解碼輪的兩側分別裝有紅外發光二極體和光敏傳感器,組成光電耦合器。光敏傳感器內部沿垂直方向排列有兩個光敏電晶體A和B。由於解碼輪有間隙,故當解碼輪轉動時,紅外發光二極體發出的紅外線時而照在光敏傳感器上,時而被阻斷,從而使光敏傳感器輸出脈衝信號。光敏電晶體A和B被安放的位置使得其光照和阻斷的時間有差異,從而產生的脈衝A和脈衝B有一定的相位差,利用這種方法,就能測出滑鼠器的拖動方向。
也就是說,脈衝A比脈衝B的相位提前時,表示一個移動方向;反之,脈衝B比脈衝A的相位提前時,表示另一個移動方向。同時,脈衝信號周期也能反映出移動速度。檢測到的X軸方向和Y軸方向移動的合成即代表了滑鼠器的移動方向。將上述電信號重新編碼後形成串行信號,再通過串行口COM1或COM2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即可判斷滑鼠器的移動方向。由以上的敘述可以得出結論:如果給X軸方向和Y軸方向光敏傳感器的輸出端送入兩組脈衝信號,控制每一組脈衝的相位差即能達到與拖動滑鼠器相同的作用。
無線滑鼠實現原理
DRF(Digital radio frequency,數字無線電頻率)技術能夠對短距離通訊提供充足的帶寬,非常適合滑鼠和鍵盤這樣的外圍設備使用,其原理非常簡單,滑鼠部分工作與傳統滑鼠相同,再用無線發射器把滑鼠在X或Y軸上的移動,按鍵按下或抬起的信息轉換成無線信號並發送出去,無線接收器收到信號後經過解碼傳遞給主機,驅動程序告訴作業系統滑鼠的動作,該把滑鼠指針移向哪個方向或是執行何種指令。
採用高頻無線電(射頻)技術,只要在限定距離以內,就可以在任何位置使用,幾乎不受障礙物的影響。一般傳輸的距離達10~20米,已經足夠用戶使用。
無線電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進行360度全方位無線射頻遙控,而且耗電量較低,具有觸發工作待機休眠。無線設備的接受端已經內置接收器,發射器裝在主機的設備口上,均不會影響產品外觀。
無線電接收器本身所具有的接口是USB或PS2的,可以從計算機的PS/2接口取電,不需要另加電池。它具有雙或多波段,如果有多個無線設備,均可以通過這一個接收器進行管理,鍵盤工作頻率一般佔用通道1(如:27.185M和27.035M),滑鼠工作頻率佔用通道2(如:27.085M和27.135M),工作時滑鼠和鍵盤或多個滑鼠之間幹擾性較低,而且不會影響無線電話等數字無線設備。
無線滑鼠具有節能模式,採用低功耗晶片之餘,還有多重省電措施,在運行模式下LED閃爍速度是1500次/s,而在最省電的模式下閃爍速度只有2次/s,移動滑鼠或是按下滑鼠按鍵,滑鼠再迅速恢復到正常模式。此外,有的滑鼠支持手動喚醒節能技術,在滑鼠的兩側裝配有導電橡膠,通過滑鼠上的觸摸開關來隨意控制電源,當用戶的手離開滑鼠2秒鐘後,滑鼠就馬上進入睡眠狀態,用戶需要使用滑鼠時,只要手一觸到導電橡膠,滑鼠立即被激活,效率比多重節能模式更高。以上種種方式,都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接近一般無線滾球滑鼠的水平,約為三至六個月。當然,其耗電量再小也小不過傳統滑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