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東莞厚街從改革開發以來,前期主要是依靠著兩大支柱產業家具、鞋廠,讓東莞製造快速走上了歷史舞臺、依靠著改革開發帶來的紅利。讓東莞各個鄉鎮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在最巔峰之時,東莞更是提出了一鎮一產業,從而來更好聚焦行業。
厚街則是依靠兩大支柱產業,GDP在短短十幾年間,取得空前的增長,在厚街鎮更是擁有著多家五星級酒店,綜合經濟更是超過一些較落後的城市。在十幾年前東莞更是獲得了世界工廠之稱。一度爆出,只要東莞一堵車,經濟都要為之一振、世界上每六雙鞋子就有一雙東莞製造。
但隨著2008年經融危機,這幾年國內對環保越來越重視,另外在加上深受今年疫情影響,在上半年厚街工廠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倒9月份經濟有所恢復和緩解,但和巔峰時期的厚街,已經相去甚遠。
如今伴隨著內地經濟的崛起,在加上改革開放的紅利已經正在趨於飽和,人工成本的提高,房租的上漲,國家對環保越來越重視。讓最初的臺資、港資、外資企業紛紛選擇前往東南亞投資建廠,在那邊不僅房租更加低廉,而人工比起國內更是減少許多。
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少,人工成本提高,從最初月薪兩三千,經過這些年不斷的上漲,如今工人普遍工資則是在4000-7000之間、成本的提高,讓一些依靠賺取低廉的勞動力的工廠舉步維艱,而不得不轉型,如今一部分的工業區從單獨租、到如今工業區隨處可見的分租模式。也成為當下一個新的租廠房模式。
而東南亞地區正是像極了中國90年代,製造業不完全發達。還完全處在落後階段,隨著那邊招商力度加大,讓一些高汙染、勞動密集型的企業資本家看到了曙光,紛紛選擇去往哪邊投資建廠,而一些企業更是趨之若鶩的選擇搬遷。隨著一些工廠的搬遷,如今有一些工業區,員工已比巔峰期間少了很多。
東莞厚街坐落於很多大型鞋廠,而不得不說的綠洲鞋廠,在十多年前,人數最多的時候更是高達幾萬人,一到周末商業街更是人山人海。在那個工作緊缺的年代,成排的車間吸引著成群結伴的年輕人去淘金。
外來務工者大量減少之後,一些鞋廠出現了招工難,而鞋廠為了快速招到合適的工人,招聘不在限制女工,年齡更是不在限制,招聘人數也不在限制。而寫出來的工資最高可達7000,但很多工人實際去了之後,到手的工資普遍在4000上下,對於當下消費水平,讓很多年輕人直呼、工資太低。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從剛開始招聘只要貼在廠門口就有人面試,到如今很多工廠被迫選擇走在馬路大街上招聘,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挑戰。對於工廠管理者和招聘的人來說,說起當下狀況、更是無奈選擇,讓他們想不通的則是、為何現在工資提高了,人還是越來越難招。
東莞厚街一家工業區門口停滿了共享單車,更多的則是在廠區上班人員所留,當下東莞厚街鞋廠和家具廠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如今的工廠不再像以前,工人普遍年紀在30歲-35歲之間,也不在限制男女和學歷、以往工廠年齡普遍在16歲-25歲之間,年輕女孩子佔大部分,如今真是天囊之別。
後記
其實當下的東莞經濟依然出現了增長狀態、雖然今年深受疫情影響,但是東莞也正在處於新的轉型、隨著一批批大型優質企業落戶東莞,也為接下來東莞發展充滿了希望。對於外來務工者有所下降、主要則是低端產業正在被漸漸淘汰、而另外一方面東莞正在引進人才落戶。
雖然厚街鞋廠的日子並不好過,但是對於一些低端和勞動密集企業,受影響毋庸置疑、厚街其他新型產業也正在有條不紊的發展之中,雖然當下產能落後企業日子並不好過,但是這得需要一個過程和過渡期。隨著接下來深圳地鐵向東莞延伸,相信用不了多久,東莞經濟會換發出新的動力,到那時東莞經濟也會在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