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華為沒有秘密3》
作者:吳春波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10月22日,華為 Mate 40 系列手機將全球發布。由於美國政府的915封鎖禁令,這款搭載麒麟900高端晶片的手機可能將成為絕版。
其實,早在西方國家一系列打壓措施之前,創業初期的艱難、《勞動合同法》衝擊、各種負面輿論危機、競爭對手的圍攻打擊、千禧年的IT泡沫、國際化道路上的悲壯艱難等一系列「冬天」洗禮,一直伴隨華為的成長與壯大。面對困難和挑戰,華為也一路越挫越勇,用理性和血性的冷靜應對。
值此之際,華為的過冬實踐與啟示具有一定的借鑑與啟迪意義。堅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力量,企業要活下去,就要學會等待機會,保存實力, 砥礪前行。以下內容摘自華為公司管理顧問吳春波新書《華為沒有秘密3》。
很多公司,一旦出現負增長,首先想到的是裁員,是從員工開始降薪。而在華為,降薪是從幹部開始的。
農民過冬,不能把餘糧都吃完,更不能把種子吃光,否則,當春天再次來臨,拿什麼去播種?而當企業遭遇所謂的冬天,裁員一定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因為人力資源的「種子」一旦流失,對企業整體造成的傷害一定是巨大的,公司將因此徹底葬送未來,無法再去面對春暖花開的時刻,沒有人才來支撐可能出現的轉機。與公司共渡難關,幹部降薪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其實,華為對這一點早有認識。《華為基本法》中指出:公司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以及事業成長暫時受挫階段,或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啟動自動降薪制度。
這樣可以避免過度裁員與人才流失,確保公司渡過難關。到目前為止,華為的自動降薪機制啟動過多次,這是華為應對「凜冬」的權宜之計,也是保存實力的最佳方案。
從 1999 年到 2002 年,任正非連續四年在公司內部發出《十大管理要點》,提出:
(1)均衡發展;
(2)對事負責制與對人負責制是有本質區別的,一個是擴張體系,一個是收斂體系;
(3)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質、技能、創新的優良工具;
(4)任職資格制度及虛擬利潤法是推進公司合理評價幹部的有序、有效制度;
(5)不盲目創新;
(6)規範化管理本身已含監控功能,它的目的是有效、快速地服務於業務需要;
(7)面對變革要有一顆平常心;
(8)模板化是所有員工快速管理進步的法寶;
(9)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是一定會到來的;
(10)安安靜靜地應對外界議論。
其中,「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是一定會到來的」早已成為一句名言,可見任正非的危機意識於一斑。當時,他向全體員工發問: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降、利潤下滑甚至破產,我們怎麼辦?
啟發員工思考的同時,他早已給出答案:企業外部沒有糧食可收的時候,經營受挫的時候,正是強化管理的時機。
所以,任正非給出的「處方」,不是十大戰略目標,而是從最基礎的管理抓起。並且,均衡發展作為十大管理要點之一,始終處於首要位置,其地位從未動搖過。
所謂均衡發展,即經營與管理的均衡。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經營強、管理弱。而強勢的經營與弱勢的管理最後會導致辛苦了一整年,多收了三五鬥,卻因為跑冒滴漏而所剩無幾。
在這一點上,華為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它實現了經營與管理的均衡。
「鐵達尼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海的,但是它最終成了「世紀沉船」。任正非說:「10 年來,我每天都在思考失敗,卻對成功視而不見。對我而言,並沒有什麼榮譽感和自豪感,隨時相伴左右的,是對未來深深的危機意識。」
任正非的危機意識並非無中生有,是建立在對未來的科學判斷和對自身清晰的認識之上的。因此,在 1999 年的時候,他敏銳地意識到,冬天即將到來。
於是從2001年開始,任正非不斷通過內部講話或者文章進行預警,事實證明,在 2002—2003 年,冬天確實來了。而任正非通過不斷地強化、預警,為華為指明了正確的道路。通過不斷強化管理、增強「體質」,最終華為安然度過了嚴寒的冬天。
所以,一個好的企業家,需要有「違背人性」的一面。當企業發展得順風順水之時,企業家要居安思危,不能喜形於色,否則員工會得意忘形;而在企業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企業家卻要表現出非凡的信心,否則員工士氣將會受到巨大打擊。
但是,在企業當中,僅僅企業家一個人有危機意識還遠遠不夠,如何讓員工充滿危機感,讓公司上下達成共識,為一個共同目標去努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因此,華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充滿危機意識的企業,首先得益於任正非是一個充滿危機感的人。任正非不斷通過講話、報告和文章,將危機意識傳遞給公司的全體員工,從而使大家成了一個充滿危機意識的群體。
日本企業的冬天已經持續了 20 年,卻仍然頑強地活著,其中的奧秘在於,它們有一顆未雨綢繆和堅持堅守的心,這是它們始終如一的過冬心態。
所以,任正非在《北國之春》中表達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他說:「什麼是成功?是要像日本的松下、豐田那些企業一樣,歷經九死一生還能好好地活著,這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華為並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儘管2001年的那次日本之行僅有短短 7 天,但是,與松下、NEC(日本電氣株式會社)等公司,與日本的企業家和學者的交流,給任正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看到了榜樣的力量,更堅定了信心,相信冬天總會過去,春天一定會到來。華為趁著冬天養精蓄銳,加強內部改造,就一定能夠在低谷中砥礪前行,度過嚴冬,定會迎來殘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春天,並最終迎來事業的再一次高峰。
在積極過冬、加強內部改造的同時,任正非也清晰地意識到, 既然這塊「地」的糧食減產了,那就必須要為公司尋找新的產糧地。因此,在 2000 年,華為召開了歡送海外將士的出徵大會,要到新的土地尋求良田。
2016 年,華為派出了 2000 名研發人員到海外去。這批研發人員,都是有著 15~20 年工齡的中青年員工,他們大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一代」,卻仍然義無反顧。
所以,遇到冬天不可怕,關鍵是如何應對。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這個世界也是均衡的,不可能到處都是嚴冬。僅就中國而言,既有冰雪之城哈爾濱,也有四季如春的昆明、海南。所以,為了應對局部或者階段性的冬天,華為進行了一系列國際化 布局,並加快步伐,徵戰海外市場。
本文整理自《華為沒有秘密3》(吳春波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連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及作品出處。
【《華為沒有秘密3》作者介紹:吳春波,山東萊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自1995年起任華為公司高級管理顧問至今。】
《華為沒有秘密3》將會納入鈦媒體Pro版書庫,敬請大家關注前沿書庫的上新動態~每位Pro專業用戶一年可以在書庫中任意選擇三本書,由鈦媒體免費贈送哦~點擊連結、登錄,進入「前沿書庫」選書:https://www.tmtpost.com/pro/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