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肅北縣以整縣脫貧為新起點,保持思想不鬆懈、工作不鬆勁、步伐不停歇,下大氣力查弱項、補短板、固成果,脫貧質量進一步提升。肅北縣建檔立卡戶共107戶325人,已於2015年底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全縣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4.6%降為零,貧困人口脫貧完成率100%。至2019年底,全縣建檔立卡戶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
全面檢視核查,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肅北縣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兩包掛三包抓九聯繫」責任制,實行一名縣級黨員領導幹部定點帶抓、一名組工幹部跟蹤督抓、一個結對單位聯繫協抓、一名鄉鎮班子成員指導包抓、一個掛職幹部蹲點幫抓的「五個一」責任制。縣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鄉鎮、村組,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走訪慰問脫貧攻堅困難群眾,全面檢視問題和薄弱環節。建立黨委委員聯繫點制度和鄉鎮機關幹部包戶制度,每名黨委委員包掛一個村、每名鄉鎮機關幹部職工至少包掛兩戶,由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集中利用一個月時間,採取「一核二問三查」方式,重點對全縣107戶建檔立卡戶進行走訪核查。至目前,現場解決困難問題24件。
壓實工作責任,力促問題見底見效
肅北縣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縣委中心組擴大會議、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專題安排部署脫貧攻堅工作,認真對照成效考核要求和省市縣關於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問題整改方案,進一步督促全縣各級責任領導、各級幫扶單位全面認領責任,制定各自整改措施,切實整改突出問題。全面落實全市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緊盯全縣返貧風險、致貧風險人口和影響脫貧攻堅的突出問題,強化指揮調度,督促部門配合聯動,相互支持配合、集中力量鞏固提升。目前,已完成清潔村莊創建任務9個,排查鑑定農牧村房屋2245戶,改造提升「三沿一部」土坯房222戶;建成樓居式小區3個,牧民定居點3處;投入312.2萬元改造維修191戶、拆除殘垣斷壁93處、外牆粉刷17874平方米,後院改造22戶,全面消除「視覺貧困」。
建強基層組織,築牢堅強戰鬥堡壘
肅北縣對26個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摸排,計劃投入90萬元對3個農牧村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改擴建。對標「五室一站」標準,建成2個集低保、計生、綜治、救助等「一站式」服務大廳。通過「黨建+企業+合作社+農牧戶」模式,向薄弱村全覆蓋選派黨建指導員和掛職幹部,從信息、資金、技術、項目等方面給予農牧村村級集體經濟、困難群眾支持和幫扶,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幫扶單位作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集體資金入股、流轉閒置土地等形式,積極聯結分散養殖戶,全力打造蒙古特色文化旅遊產業、牛羊駱駝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示範產業,不斷激活村級集體經濟自我造血功能。至目前,全縣52家合作社社員人均收入達2.6萬元。
加強頭雁培育,推動整體優化提升
肅北縣結合《2020—2022年肅北縣村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工作方案》,實施村幹部能力素質提升工程,「鐵人先鋒」大講堂及決勝脫貧攻堅村幹部能力提升示範培訓班等專題培訓4期,累計培訓260餘人次,切實提升村幹部運用政策、搶抓市場、帶領群眾的能力。積極對接省、市人才專業技術培訓,舉辦牧民專業合作社、動物疫病防控、春季農業科技、農畜產品電子商務等農牧技術培訓班7期,參加市委組織部舉辦的肉牛養殖專業技術培訓班6期,參訓人員達600餘人次,不斷引領黨員幹部學深學透、著力強化村幹部理論武裝。健全農牧村後備幹部庫,實施動態化管理,將5名聘用制專職後備幹部、60餘名農牧村後備幹部入庫入統,為充實村級工作力量奠定堅實基礎。
統籌資源力量,凝聚決戰決勝合力
肅北縣制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採取「企業+合作社+農牧戶」模式,依託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採取「線上線下」立體營銷模式,有效拓寬肅北雪山牛羊肉銷售途徑,實現企業增效、群眾增收、村集體經濟增強的多重目的。依託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和肅北縣紫亭湖蒙古大營建設項目,發展鄉村旅遊、現代化農業產業園、村級光伏發電等項目,帶動全縣農牧村集體經濟年增收27.3萬元。利用興邊富民150萬元資金,在3個鄉鎮14個村級活動場所閒置屋頂(樓頂)建設屋頂式光伏發電項目。依託棚戶區整體搬遷工程,由肅北縣城市建設投資公司與26個村籤訂門店房租賃合同,每年村級收益達2萬元。
通訊員 朱蕊 吳國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