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寶寶頭部一周的最大直徑長度稱之為「頭圍」,頭圍是反映寶寶大腦發育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標。
執筆:輯香
編輯:羅梓花
定稿:楠楠
有部動畫片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動畫片裡大頭兒子那誇張的大頭特別可愛。
其實現實生活中,雖然寶寶們沒有那麼誇張的大頭,但從胎兒到新生兒階段,寶寶也的確是先從頭部開始發育的。
準媽媽們在做產檢時,醫生都會通過比較關注胎兒的頭圍,而寶寶出生後,醫生也被不斷測量其頭圍,因為頭圍不僅反映著寶寶身體發育是否健康,也反映寶寶大腦發育是否完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
「四頭身」寶寶,腦袋顯得特別大
新手媽媽小蘇每天除了照顧寶寶就是喜歡給寶寶拍萌照,照片中的小寶寶也多是躺臥狀態,小蘇想盡辦法給小寶寶拍出大長腿的照片,可怎麼也拍不出來,因為畢竟新出生的寶寶還都是「四頭身」。
不僅如此,每次小蘇發朋友圈,都會被留言說她的寶寶是個大頭兒子。久而久之,小蘇不禁想,是不是孩子大腦發育過快,不會有問題吧,越想越擔心,於是小蘇和家人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大夫量完頭圍後表示,小蘇的寶寶不僅頭圍達標,發育的還很好,將來的智商估計是差不了,這下小蘇懸著的心才算放下。
新生兒的頭圍大小有一個固定的範圍
剛出生的男寶寶頭圍大概在:31.8-36.3CM,平均為33.9CM。
剛出生的女寶寶頭圍大概在:30.9-36.1CM,平均為33.5CM
身高、體重、頭圍是反映一個孩子發育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從出生至2周歲內,都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時的頭圍在34cm左右為宜,1歲時可達46cm左右。
而新生兒的頭圍越接近這個數,就說明大腦發育的越好越完善
哈佛大學在2018年9月發布了一項已進行5年的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新生兒的頭圍影響著智力發展,其中34cm為最佳的頭圍標準。
一般來說,頭圍過大或增長過快,家長們要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如果頭圍過小或發育過緩,家長們注意發育不良等問題,那麼你家孩子的頭圍是多少呢?
想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後天培養也不能少
1) 多陪孩子玩一些益智類遊戲
遊戲是促進孩子認知的最好手段,益智遊戲更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如果爸爸媽媽能夠陪伴孩子一同玩益智類遊戲,還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促進良好的家庭氛圍。
2) 抓住孩子智商的「井噴期」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某一階段特別「痴迷」某項活動,特別是手工類活動,家長們一定要重點培養,抓住孩子智商的「井噴期」,有利於結合智力特點,為寶寶發展某一專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多接觸、多聽聞、多見識,是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基礎。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大多能快速掌握基本的知識或技能,但看一個人智商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他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上限。因此家長們要多培養此方面的能力,讓孩子擁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寫在最後】頭圍是否達標只能作為判斷大腦發育是否良好的基本標準,但並非頭圍越長寶寶越聰明,也不能證明頭圍處於達標的最低值就是孩子不太聰明的表現。
對此寶爸寶媽們還應理性看待,不要過分看重頭圍這件事情,加強後天培養,才會收穫健康聰明的寶寶。
今日話題:快來量一下,你家寶寶的頭圍達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