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影壇,再無《投名狀》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最近,🍑在某字母網站上看了一部彪學大製作——《投 名 狀》。

無論是大帥訴情、鐵嶺混戰,還是鐵子結義、彪子刺馬,各種情節過於還原,細節爆炸。

「你山字營姓趙啊」

「我裝死的」

真·刺馬

本片的原作《投名狀》是陳可辛在2007年主導拍攝的一部戰爭動作片。

這部片子讓李連杰打敗成龍俘獲無數虎撲直男心,又在今年榮入彪學必修課,它在直男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可就是這麼一部可以被奉為虎撲直男聖經的片子,在豆瓣的評分卻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慘澹。

當年甚至在7分以下,畢竟也橫掃過金馬金像哎,不至於吧?

十幾年目睹之怪現狀,這究竟是為何?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這部被低估了十幾年的虎撲直男聖經。

影片《投名狀》講述了清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之時,龐青雲(李連杰 飾)、趙二虎(劉德華 飾)、姜午陽(金城武 飾)三人因戰亂相識,卻又因政治、權力、女人等因素而走向自相殘殺結局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來自被稱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歷來被影視改編的版本眾多。

《刺馬》臺灣/1992

《清末四大奇案》香港/1986

《投名狀風雲》大陸/1996

其中最著名的要屬1973年由邵氏出品,張徹導演,狄龍、姜大衛、陳觀泰、井莉主演的《刺馬》

《刺馬》作為邵氏經典武打片,簡單通俗的故事情節、乾脆利落的武打動作是主要賣點,所以這部影片並沒有對刺馬這一歷史事件進行深度的挖掘,只是簡單講述了一個因權力和女人致使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的故事。

《投名狀》原意是翻拍此部經典,但開拍後劇情走向已與原作不同。為了避免與原版混淆,陳可辛把原定的名稱《新刺馬》改成了《投名狀》(源於《水滸傳》林衝入山的情節),並在原版故事基礎上進行了內容的豐富。

陳可辛本來有意邀請《刺馬》的三位主演來飾演《投名狀》中三位大人的角色,但因為某些原因(別問,問就是狄姜冷戰),最後只能留下三位的姓氏友情出演。

小寶:不清楚,不明白,別問我

《演員的誕生》第一季也曾對陳可辛版《投名狀》進行了改編,但為了在僅有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表現四人之間的衝突,徹底改成了古裝性轉版《小時代》。

姜午陽:簡單來說,就是二嫂和大哥睡了

在這些影視劇中,除了老二的名字和人設在每個版本中略有不同,基本沿用《刺馬案》這一故事進行情節擴充(不知道的去百度哈)。但因為影視改編的特殊性,都對刺殺這一事件進行了弱化,更多的是把重點放在了對兄弟情、男女情之間衝突的描繪,對於人性的探究大於對政治的探討。

有別於以往的版本,《投名狀》將兄弟爭妻這一矛盾進行了弱化。正如戴錦華老師所評:「愛情成了影片裡的花邊點綴,是多餘的贅物,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

陳可辛把以往因為弟妹太美致使大哥淫心起了的情節改成了大時代下悲情男女相互救贖的故事。就算再想給趙二虎多唱幾遍《綠光》,但一想到蓮生自身的身不由己,觀眾心裡也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所謂老婆出軌的合理性,畢竟辱罵蓮生的彈幕比起歷來幾個版本還是少了不少。

本來打算選擇舒淇來演蓮生一角,最後也換成了相對沒有那麼性感的徐靜蕾

全片雖然和狄姜版的《刺馬》一樣,劇情是以老三的口吻來敘述推進的,但不同於狄姜版的是,《投名狀》更加著重強調的是龐青雲的心理變化。

擅長武戲的李連杰在這部影片中反而成了文戲擔當。大量的面部特寫給足了龐青雲這個人物內心動態的表現,也給足了李連杰臺詞功力和眼神戲的發揮。

影片中出現的三位大人也是不同於其他《刺馬案》的點睛之筆。三位老戲骨從眼珠子到指頭尖無時無刻不在超音速飈戲,真是讓人看了大呼過癮!

因為影片要在大陸上映,所以刪除了一些相對血腥的鏡頭,但劇情也因此顯得失去了連貫感。其中最可惜的是刪掉了姜午陽被凌遲處死的鏡頭,畢竟金城武在這一段長鏡頭中貢獻了他本人可被提名影帝的全片最佳演技。

每次拉近的特寫都要感嘆這張臉的帥氣是真實存在的嗎?

不過,饒是大幅度刪減,在陳可辛重啟《刺馬案》時已經有無數影視珠玉在前,但是陳可辛還是玩出了新花樣,一通改編給刺馬加入了更多時代特色,把《投名狀》變成一部後來的直男必擼經典電影。

這是為何?

歷史上的《刺馬案》誰才是背後毒手,到底是眾說紛紜。

湘軍行刺?曾國藩買兇?一樁顯而易見的政治懸案最後卻當作普通的官員謀殺案草草了之,其背後之複雜可見一斑。

雖然野史杜撰的版本眾多,但《投名狀》的故事背景應該是來自清末民初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獄訟類》,其中老二趙二虎的名字也與文中的「曹二虎」相似。

在《清稗類鈔》中,作者列出了張文祥刺殺馬新貽的三種可能:

一是奪兄弟妻之仇,二是自身商業利益,三是為民捨身取義。

從電影劇情來看,《投名狀》大體按照第一種可能進行發揮,但更多的是把政治關係下兄弟情作為了主要矛盾,而把兄弟爭妻作為了次要矛盾。劉德華在首映禮上也提到了《投名狀》想要表現的一個內涵——至死不變的友情。

直男之間的友情向來是旁人捉摸不透的,學生時代男生之間解決問題的方法常常是遇事不決,牛頓力學,一切打一頓可以搞定的事絕不多說一句廢話。影片中,姜午陽跟著大哥學做事,跟著二哥學做人,像極了還未入世、思想簡單的少年。

大哥說:擒賊先擒王

老三表示立馬get√

有虎撲er表示,以前看不懂二哥,後來看不懂大哥,現在看不懂朝廷。看問題從對私人感情的抱怨到對權力鬥爭的無奈再到對現實社會的妥協,誰能說《投名狀》不是一部男性成長大作呢?

政治陰謀論、兄弟反目、兄佔弟妻,這三點隨便拿一點來,都足以讓任何直男瞬間腎上腺素飆升。集合了三元素為一體的《投名狀》被奉為「虎撲直男聖經」確實也並不奇怪了。

討論究竟怎麼玩兒才能讓龐青雲順利通關也一直是各位JRS津津樂道的話題。

不過,我認為此片最牛逼的一點事講明白了「血酬定律「。

這個概念出自2003年吳思出版的《血酬定律 ──中國歷史上的生存遊戲》,所謂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報,命與生存資源的交換關係。

用大白話說就是「人命如草芥」,魯迅筆下的「人吃人」。

龐青雲、趙二虎、姜武陽三人起初是為了一口飯吃,隊伍越來越大,拼了老命,是為了「安家費」,後來龐青雲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不僅僅是拼自己的命,還有地下烏壓壓一片人的命。

最後兄弟三人自相殘殺,發現從頭到尾拼的命,不過是都被朝廷收入囊中,即暴力的最高統治者。

小丑,竟然是自己。

陳可辛講得已經很明白了。

當然,這是軟的,此片在硬度上也做到了絕無僅有的大膽嘗試。

陳可辛拍《投名狀》透露著一股莽勁兒,對動作片零經驗的他愣是懷著老電影裡把實彈演習搬上大熒幕的精神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從導演、演員、攝影到每一位群演,大家真是鉚著一股勁兒才能在那些天不時地不利的環境裡熬出來。

更難得的是《投名狀》中陳可辛花了大手筆做出的古裝戰爭場面。為了追求畫面的真實感,陳可辛要求動作指導程小東不要用威亞,不要設計花裡胡哨的武術招式,整體都要實一點。

對《西線無戰事》有執念的陳可辛,為了拍出中國人自己的塹壕戰,動用機械和人力共同協作製造出了大量的人造戰壕。他坦誠自己有意表現戰爭中最不光榮卻最寫實的一面,那種在雙方無仗可打,只能在腐爛中熬著等死的焦灼。

陳導創意很好,但塹壕戰不太符合歷史事實

舒城之戰,整部影片最為壯觀的場面之一,全景鏡頭的掃視讓人很自覺地聯想到庫布裡克的《光榮之路》。

同樣是為了表現戰爭場面的宏大,哪怕已經過去了五十年,科技也進步到足夠使用一些小技巧省事,但導演相信用真人實景進行拍攝給觀眾帶來的震撼才是最直接的。

陳可辛為拍攝這個場面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大投資實地布景,六百多名工作人員沙裡來土裡去,甚至連死人倒下的動作都是由動作指導給每位群演挨個設計的。

為了同時兼顧戰爭場面的全景拍攝和冷兵器對抗時的人物特寫,他和程小東採取多機位全方面同時拍攝的手法,電影裡短暫的12分鐘實則拍攝了二十多天。

在這部影片中,古銅色調下的戰爭場面讓人看不到所謂的暴力美學,第一人稱視角的機位只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無情。

總的來說,這其實是一部各方面都很優秀的電影。

在2008年神仙打架的金像獎上,和《投名狀》爭「最佳影片」的是《門徒》《神探》這種神片,「最佳導演」也是爾冬陞、許鞍華、杜琪峯、遊乃海這些大牛導在一起競爭,最後,《投名狀》把「最佳影片」到「最佳攝影」拿了個遍。其中兩位主演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李連杰也因此片封了帝。

宣布獲獎後還一頭霧水不敢相信的傑哥

但在同時期的《集結號》的對比下,《投名狀》雖然投資夠豪,陣容夠強,可口碑還是敗得比較慘烈。

搜狐娛樂:《投名狀》敗在了題材和宣傳

有些人怪那個年代觀眾的口味太獨特太刁鑽,但可笑的是,刁鑽的觀眾審美也沒能攔得住導演們水平大踏步下降的步伐,誰能想到曾發誓力爭上遊的中國人開始逐年玩起了比爛小遊戲。

tell me why

從《甜蜜蜜》到《中國合伙人》再到《奪冠》,陳可辛的鋒芒也被某些「化骨綿掌」削弱了不少。

畢竟懂得趨利避害是每個北上導演最先學會的票房美德,寧可被直接臭罵也好過被各種陰陽一番。

唐季禮+成龍,曾經的動作片黃金搭檔,如今的爛片套餐王

當然,《奪冠》所處的環境和當年的《投名狀》已不能相比,但要想再誕生一部和《投名狀》同水平的片子卻也是夠嗆了。

現在的導演或許搞得來紀實,拍得了古裝,但想要再來這麼一部又寫實又有政治隱喻的古裝戰爭大製作,恐怕沒人敢誇下這個海口。

曾經的俗套戰爭片,如今的直男聖經寶典。十年前的《投名狀》不被大眾看好,十年後大家才發現錯失好片。所以,現在的我們也別失望得太早,說不定十年後更爛呢?(手動狗頭)

相關焦點

  • 劉德華在電影裡的悲情結局,放眼整個香港影壇,這個記錄無人能及
    《阿虎》劇照放眼整個香港影壇,乃至華語電影圈,劉德華所扮演的角色是最沒有主角光環的。出道多年,他參演了一百五十多部電影,各種題材、各種風格的影片皆有涉獵。除了喜劇片,但凡是正劇,他的結局大部分都是悲情落幕。
  • 華語影壇頂尖的4部懸疑電影,第一豆瓣8.7分,近乎封神!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華語影壇頂尖的4部懸疑電影,第一豆瓣8.7分,近乎封神!一起來看.....1、《心迷宮》是一部國產懸疑片,故事乍看上去並沒有什麼驚喜感,但導演卻用了較為複雜的敘事結構,三組故事因為一口棺材被串聯起來,可獨立存在又互有牽連,巧合中帶著些許黑色幽默。
  • 《駭戰》掀華語影壇第四戰 陳柏霖首次變身駭客
    《駭戰》海報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臺灣電影,近年來常有讓人眼前一輛的作品誕生,也為整個華語電影界注入了新的氣息。3月14日,又一部臺灣本土製作的影片《駭戰》將接受內地觀眾的考核。《駭戰》掀起華語影壇第四戰現實世界中,李澄湘已被病魔無情摧殘多時,又突逢BBS論壇上鄉民們無底線的人肉搜索,如此雙重的打擊,讓她無力再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她走上了天台,決意用自己的死亡,讓那些在網絡上戴著虛擬面具,以人多霸佔所謂正義的網友們認識到他們的錯……網絡世界中,駭客King向ID 女皇發起挑戰,誓言揭穿他的真面目,還湘一個清白,更讓網絡世界尋回應有的秩序。
  • 梁家輝華語影壇千面影帝,他演技被譽為,含金量最足
    梁家輝華語影壇千面影帝,他演技被譽為,含金量最足。梁家輝華語影壇著名演員,也是金像獎最年輕影帝,梁家輝保持一項至今都沒有人能打破紀錄,就是他是獲得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影帝。梁家輝獲得金像獎影帝時才20多歲,放眼整個香港影壇,能夠像梁家輝一樣,20多歲剛出道就拿到金像獎影帝還沒有第二人。
  • 華語電影三大獎,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的最佳導演大滿貫,有幾位?
    【華語電影三大獎,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的最佳導演大滿貫,有幾位?】 習慣上把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臺灣地區電影金馬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代表了華語電影的最高成就。
  • 華語影壇有兩個怪人 一個拒絕做歌神接班人,一個拒絕做周星馳接班人
    華語影壇有兩個怪人!一個拒絕做歌神接班人,一個拒絕做周星馳接班人 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星二代,他們在娛樂圈中的打拼也是要比普通的明星容易了很多。不過,家中有礦的性,家有大佬的星二代,在規划起自己的事業來的時候也是隨性而為,根本就不在乎各種名和利。
  • 周冬雨有望創造華語影壇史上,一年橫掃五大獎,「趕超」章子怡
    如果周冬雨斬獲了今年的華表獎影后,那麼周冬雨將成為在華語影壇一年內拿到影后數量最多的女演員,奧斯卡都將為之失色。對於該網友的預測,很多人進行了討論。有人稱及今年是「矮子裡拔高個」,也有人稱是「對手太弱」。由於疫情的緣故,今年電影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影院的長時間歇業、眾多影片排期延後,導致很多本來今年要上映的影片都延期了。
  • 華語影壇勞模養成記:細數劉德華20大經典角色
    加上他主演杜琪峯的《大隻佬》、《遊龍戲鳳》所積累的人氣,劉德華成為走遍兩岸三地的影壇不老傳奇。  這部華語電影力作的幕後推手是知名演員夏夢,華仔可以主演這部電影,與夏夢和周潤發的推薦有密切聯繫。夏夢直接找到後生劉德華,說周潤發推薦他主演這部電影,於是才有了大銀幕上,那個雖然衣衫襤褸,但是眼神堅毅的祖明。劉德華憑藉此片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 在華語樂壇,王菲之後再無天后
    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銷量最高的粵語女歌手,是新馬地區90年代最暢銷的女歌手,是華語樂壇兩岸三地第一位大滿貫得主,是擁有獎項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華語女歌手,在香港保有紅館新人場次紀錄和單張專輯最多冠單紀錄。
  • 張學友:被唱歌耽誤的「野獸派」無冕之王,華語影壇欠他一個影帝
    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1994年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199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非常偵探》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201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月滿軒尼詩》2016年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暗色天堂》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暗色天堂》提名之多,但總是和影帝之名差之毫厘,所以也有人說,華語影壇欠他一個影帝
  • 13年後再看《投名狀》,龐青云為什麼必須死?
    《投名狀》在2007年上映,距今已有13年,已經是部老片了。片子雖老,意義不減,李連杰憑此片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片中他演技炸裂,得獎實至名歸。同時《投名狀》也是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作為少有的晚清政治軍事題材的電影,《投名狀》是頗為經典的,即使上映13年,也值得細細品味。
  • 武術Kungfu「首秀」奧運舞臺 演員谷文澤一代如何接力華語影壇
    華語功夫影壇的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國際影視明星都是憑真功夫打進好萊塢的典範。谷文澤,男,2005年出生於河北衡水市,共青團員,中國內地影視演員,中國武術四段,八極拳十世傳人。谷文澤5歲習武曾斬獲第十四屆「傳承杯」香港國際武術節中長器械A組關公刀和拳術組八極拳雙冠軍。2014年因參演抗日題材電視劇《大刀記》,飾劇中主演「梁永生」的童年從此踏入演藝圈。
  • 豆瓣僅4.7,「葉問」之後,甄子丹為何再無經典誕生?
    但非常尷尬的是,截止到目前,《肥龍過江》豆瓣僅有4.7分,「葉問」之後,甄子丹為何再無經典誕生?甄子丹從影幾十年來,拍攝了大量的影視作品。早期他參演的《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新龍門客棧》等都大獲成功。
  • 華語電影:2020國慶爭鋒,誰堪問鼎?
    而「自我之道」與「天下再無不公」,則是影片精神層面的引爆點。這與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有異曲同工之妙。說到這裡,想多講一句。國內動畫電影的製作品質越來越高,這不僅僅是技術進步所帶來的。作為華語影壇最受歡迎的動作巨星,成龍在大熒幕上已經衝鋒陷陣了很多年。《神探蒲松齡》的窘境說明成龍不可以轉型,所以他帶著《急先鋒》,攜手導演唐季禮,捲土重來。
  • 《投名狀》:最被低估的國產大片,你真的看懂了嗎?
    投名狀《投名狀》,這部國產的大片,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由陳可辛執導,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和徐靜蕾主演,單從導演和演員的陣容來看,這絕對是一部妥妥兒的大片,電影很經典,可是上映後反應平平,票房只有1.95億,
  • 日本票房狂賣28億,DVD銷量大賣36萬張,周星馳轟動日本影壇了
    其實周星馳在華語區的票房也是很牛的,他被詬病的地方是海外成績差,但2000年後他不輸任何人。《少林足球》相信小夥伴們都看過,該片在內地市場沒上映的情況下依舊取得大賺,星爺終於也交出頂級票房了。2000年以前星爺也是紅遍了華人區,但外國觀眾對他的電影卻不感興趣,這裡面是因為文化上的差異造成的。
  • 《投名狀》:龐青雲是英雄還是狗熊,看過這些被刪除片段就了解了
    及至多年後,對人生有了些許感悟,回過頭再來看《投名狀》,就深刻了許多,也更能理解時勢之下三兄弟各自的選擇。 比較重要的有下面幾處: 投名狀的含義 本片名為《投名狀》,三人因投名狀結為兄弟,最後姜午陽因投名狀刺殺龐青雲,投名狀是個關鍵。 投名狀是什麼?
  • 盤點當今華語影壇十大爛片之王,他們的電影是真的不好看(一期)
    當今華語影壇不乏票房靈藥,他們主演的片子不管是質量還是票房都是有保證的,比如黃渤、吳京等,當然也有時靈時不靈的,比如葛優,演技在線,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個好片,當然也有以前靈現在不靈的,比如成龍,周潤發等,以前的電影確實有很多經典,但是近些年一直沒什麼好的作品。但是這裡要盤點的是那些一點都不靈的,也許票房有一些,可片子是真的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