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世界奶粉價格地圖在網上流傳甚廣,同一品質的一罐奶粉在英國買只要89元,在日本要147,美國163,但到了中國卻需要391元,全世界平均奶粉價格不過150元1罐。而根據新加坡競爭值cccs的調查,中國奶粉的價格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奶粉,憑什麼不超過60元,售價卻是世界最貴呢?
在聊中國奶粉為什麼又貴又難喝之前,我想讓大家知道中國現在喝一口正常的牛奶是經歷了多少魔幻現實主義才一路走到了今天。中國牛奶的第一個階段,堪比如今卡脖子的晶片,從零到一,一窮二白。
奶粉是需要奶牛的,中國牛數量雖然很多,但是由於中國是農耕大國,因此更牛的數量多,肉牛少而能產奶的奶牛更是少,少到堪比稀有動物。1949年剛建國的時候啊,5億中國人卻只有12萬頭奶牛,平均每個人只擁有0.00024頭。
一窮二白之際,一位被中國共產主義事業感動的美國科學家,決定來到中國養一輩子奶牛,並為自己起了一個洋氣的中文名寒春。寒春的身份非常傳奇,她是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的學姐,中國第一個拿到綠卡的外國人。這樣一個人物怎麼會一輩子甘願做奶農呢?
實際上寒春原本是在美國研究核武器的,但她看到美國人投射的原子彈給人類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她就決定放棄核研究。這個時候,她被中國共產主義精神所感動,於是跟隨著未婚夫一起來到了中國沿岸。兩個人在團結就是力量的婚禮伴奏下,結為夫妻投身了新中國的奶牛養殖業。二人許了一份心願,讓貧奶的中國人都能喝上新鮮的牛奶。
此時中國不光沒有奶牛,技術也是一片貧瘠,為了養奶牛,寒春夫婦為中國研發了第一套冷凍奶罐,還發明了提水機、割草機等等。然而就在寒春丈夫去世的第二年,2004年國內爆出了中國毒奶粉事件,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導致嬰兒頭部水腫,幾乎看不見孩子的五官。毒奶粉成為中國乳業第二階段最諱莫如深的敵人。
然而它卻是本土乳業公司一手扶植的產物,中國乳製品企業當時為了佔領市場學會了一件事,不養奶牛隻貼牌。從1998年開始,中國人意識到一杯牛奶就能強壯一個民族。於是為了讓學生每天都能喝上牛奶,龐大的市場驟然被催生。
但此時乳製品企業的產量卻跟不上,當時銷量第一的奶粉三鹿想了個辦法,從養奶牛的散戶手中買鮮奶,加工貼牌就能賣散戶養的牛奶,只要能通過檢測標準就能被企業收走。那為了應付檢測,外加想要牛奶賣更多的錢,那奶農散戶中就悄然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就是調奶師。
這個職業非常可怕,他會讓10噸的原奶加入七瓶的雙氧水,30盒慶大黴素,5斤的脂肪油等等一系列,有時候呢加減過量了還會再到點揉酸來中和。但是摻東西的牛奶會變淡,很容易就被檢測出來。直到調奶時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原料,三聚氰胺既能提高奶牛的含氮量,又能不容易被查出。
所以當時不僅是奶粉,成年人喝的牛奶裡面都是含有過量的三聚氰胺。但是成年人每天攝入其他食物不會馬上出問題,但是嬰兒是以奶粉為生,2008年當30萬嬰幼兒患上腎結石的時候,才查出三鹿集團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其實這早已經是中國乳品埋下了十餘年的惡果。
那麼今天的中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農業發展,早已不是20年前的中國。奶粉為什麼依然這麼昂貴又難喝呢?
三大原因,第一就是中國牛要吃美國草,奶牛的養殖成本過高,中國奶牛原本是吃玉米的,那麼每年只能生產5到7噸奶。但是提高產能是有財富密碼的,就是讓奶牛吃苜蓿,苜蓿可是牧草之王。在改吃苜蓿後,每年產能至少能增加3噸,不過中國苜蓿的產量非常少,所以只能從美國進口。
但中國奶牛吃進口草就意味著中國奶粉的利潤永遠低,資本是永遠不會做虧本生意的。於是他們發明了一條捷徑,奶粉製成奶粉。是的,沒有錯,就是奶粉製成奶粉。在普通老百姓的認知中,奶粉應該是牛奶加工製成的,的確如此,其實在兩千年之前,全世界的嬰兒奶粉都是由生牛乳加工而成的。
但是由於中國奶源產量跟不上國內市場,所以中國的頭部企業只能從國外來尋找奶源。可是從國外運輸鮮奶回國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但為了省錢,中國乳汁企業就發明了一種新的財富密碼。就是在國外把生牛乳直接製成大包粉,再運輸就便宜了。
那這種大包粉跟生牛乳原料相比,是要經過3到4個月的運輸,多次的乾燥加工,那營養成分和新鮮程度自然是比不了這個生牛乳原料的,但是架不住大包粉的成本低,每噸奶粉的成本就比用生牛乳生產的奶粉便宜大概1萬元以上。所以當你去超市看的時候,不要只顧著瓶子上碩大的營養成分佔比,而是應該看看成分配比表,所有的脫脂乳粉、全脂乳粉、還原奶都是大包粉。
中國如此大包粉的做法帶了壞頭。從兩千年以後,國外品牌雖然有好奶源好工廠,但是他們也開始搞大包粉送到中國,那問題又來了。退一萬步來說,既然大包粉成本低,為什麼中國奶粉還是世界最貴。
奶粉貴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廣告渠道的費用過高。我們都知道嬰兒長得很快,那麼長大了之後,就不需要喝奶粉了。所以品牌需要源源不斷的拉新客,因此國產奶粉品牌駐紮全國有超過10萬個零售終端,全年能無休止的在搞親子活動,多數父母當然是不懂奶粉的,需要銷售去來講解。所以母嬰店不停的辦活動,品牌就可以順便洗腦賣奶粉,營銷費自然是羊毛出在了羊身上。
但是奶粉貴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要追溯到我們剛才提到的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國奶粉頻頻暴雷,消費者心裡已經種下了一顆微妙的種子。貴的那個才能好,孩子的事無小事,那人不識貨,錢識貨呀。所以從2008年開始,中國人對於國外奶粉產生了一種莫名的信仰,進口才能好,洋奶粉也毫不留情,利用中國人的這種信仰定價,開始越定越離譜。
國產品牌跟著就一起漲,因為只有價格貴才能賣得好。龍頭奶粉飛鶴的毛利已經將近了70%,而世界最貴食材的魚子醬的毛利率也不過70%,中國奶粉簡直就是世界級奢侈。不止奶粉、酸奶、高端鮮奶其實都是如此。定價貴成為中國奶粉大賣的核心科技,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中國人在世界大浪潮中一路披荊斬棘,從中國製造到基建狂魔。那麼多打工人起早貪黑,無非就是兩個希冀,一是中國人不能輸,二是讓自己和後代活得好一點。然而和老百姓最相關,最不起眼喝奶這件小事上,卻依然被打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希望多年以後,中國奶粉高價格低品質能夠徹底成為遙遠的回憶,而非重複上演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