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找了,去耦電容全攻略就在這!

2020-11-21 騰訊網

電源往往是我們在電路設計過程中最容易忽略的環節。其實,作為一款優秀的設計,電源設計應當是很重要的,它很大程度影響了整個系統的性能和成本。

這裡,只介紹一下電路板電源設計中的電容使用情況。這往往又是電源設計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很多人搞ARM,搞DSP,搞FPGA,乍一看似乎搞的很高深,但未必有能力為自己的系統提供一套廉價可靠的電源方案。這也是我們國產電子產品功能豐富而性能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根源是研發風氣吧,大多研發工程師毛燥、不踏實;而公司為求短期效益也只求功能豐富,只管今天殺雞飽餐一頓,不管明天還有沒有蛋吃,「路有餓死骨」也不值得可惜。

言歸正轉,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電容。

大家對電容的概念大多還停留在理想的電容階段,一般認為電容就是一個C。卻不知道電容還有很多重要的參數,也不知道一個1uF的瓷片電容和一個1uF的鋁電解電容有什麼不同。實際的電容可以等效成下面的電路形式:

C:電容容值。一般是指在1kHz,1V 等效AC電壓,直流偏壓為0V情況下測到的,不過也可有很多電容測量的環境不同。但有一點需注意,電容值C本身是會隨環境發生改變的。

ESL:電容等效串聯電感。電容的管腳是存在電感的。在低頻應用時感抗較小,所以可以不考慮。當頻率較高時,就要考慮這個電感了。舉個例子,一個0805封裝的0.1uF貼片電容,每管腳電感1.2nH,那麼ESL是2.4nH,可以算一下C和ESL的諧振頻率為10MHz左右,當頻率高於10MHz,則電容體現為電感特性。

ESR:電容等效串聯電阻。無論哪種電容都會有一個等效串聯電阻,當電容工作在諧振點頻率時,電容的容抗和感抗大小相等,於是等效成一個電阻,這個電阻就是ESR。因電容結構不同而有很大差異。鋁電解電容ESR一般由幾百毫歐到幾歐,瓷片電容一般為幾十毫歐,鉭電容介於鋁電解電容和瓷片電容之間。

下面我們看一些X7R材質瓷片電容的頻率特性:

當然,電容相關的參數還有很多,不過,設計中最重要的還是C和ESR。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常用到的三種電容:鋁電解電容,瓷片電容和鉭電容。

1)鋁電容是由鋁箔刻槽氧化後再夾絕緣層卷制,然後再浸電解質液製成的,其原理是化學原理,電容充放電靠的是化學反應,電容對信號的響應速度受電解質中帶電離子的移動速度限制,一般都應用在頻率較低(1M 以下)的濾波場合,ESR主要為鋁萡電阻和電解液等效電阻的和,值比較大。鋁電容的電解液會逐漸揮發而導致電容減小甚至失效,隨溫度升高揮發速度加快。溫度每升高10度,電解電容的壽命會減半。如果電容在室溫27 度時能使用10000小時的話,57度的環境下只能使用1250小時。所以鋁電解電容儘量不要太靠近熱源。

2)瓷片電容存放電靠的是物理反應,因而具有很高的響應速度,可以應用到上G的場合。不過,瓷片電容因為介質不同,也呈現很大的差異。性能最好的是C0G材質的電容,溫度係數小,不過材質介電常數小,所以容值不可能做太大。而性能最差的是Z5U/Y5V材質,這種材質介電常數大,所以容值能做到幾十微法。但是這種材質受溫度影響和直流偏壓(直流電壓會致使材質極化,使電容量減小)影響很嚴重。下面我們看一下C0G、X5R、Y5V三種材質電容受環境溫度和直流工作電壓的影響。

可以看到C0G的容值基本不隨溫度變化,X5R穩定性稍差些,而Y5V材質在60度時,容量變為標稱值的50%。

可以看到50V 耐壓的Y5V 瓷片電容在應用在30V 時,容量只有標稱值的30%。陶瓷電容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易碎。所以需要避免磕碰,儘量遠離電路板易發生形變的地方。

3)鉭電容無論是原理和結構都像一個電池。下面是鉭電容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鉭電容擁有體積小、容量大、速度快、ESR低等優勢,價格也比較高。決定鉭電容容量和耐壓的是原材料鉭粉顆粒的大小。顆粒越細可以得到越大的電容,而如果想得到較大的耐壓就需要較厚的Ta2O5,這就要求使用顆粒大些的鉭粉。所以體積相同要想獲得耐壓高而又容量大的鉭電容難度很大。鉭電容需引起注意的另一個地方是:鉭電容比較容易擊穿而呈短路特性,抗浪湧能力差。很可能由於一個大的瞬間電流導致電容燒毀而形成短路。這在使用超大容量鉭電容時需考慮(比如1000uF 鉭電容)。

從上面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電容有不同的應用場合,並不是價格越高越好。

下面講一下電源設計中電容的作用。

在電源設計應用中,電容主要用於濾波(filter)和退耦/旁路(decoupling/bypass)。濾波主要指濾除外來噪聲,而退耦/旁路(一種,以旁路的形式達到退耦效果,以後用「退耦」代替)是減小局部電路對外的噪聲幹擾。很多人容易把兩者搞混。下面我們看一個電路結構:

圖中開關電源為A和B供電。電流經C1 後再經過一段PCB 走線(暫等效為一個電感,實際用電磁波理論分析這種等效是有誤的,但為方便理解,仍採用這種等效方式。)分開兩路分別供給A 和B。開關電源出來的紋波比較大,於是我們使用C1對電源進行濾波,為A和B提供穩定的電壓。C1需要儘可能的靠近電源放置。C2和C3均為旁路電容,起退耦作用。當A在某一瞬間需要一個很大的電流時,如果沒有C2 和C3,那麼會因為線路電感的原因A端的電壓會變低,而B端電壓同樣受A端電壓影響而降低,於是局部電路A的電流變化引起了局部電路B的電源電壓,從而對B電路的信號產生影響。同樣,B的電流變化也會對A 形成幹擾。這就是「共路耦合幹擾」。

增加了C2後,局部電路再需要一個瞬間的大電流的時候,電容C2可以為A暫時提供電流,即使共路部分電感存在,A端電壓不會下降太多。對B的影響也會減小很多。於是通過電流旁路起到了退耦的作用。

一般濾波主要使用大容量電容,對速度要求不是很快,但對電容值要求較大。一般使用鋁電解電容。浪湧電流較小的情況下,使用鉭電容代替鋁電解電容效果會更好一些。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作為退耦的電容,必需有很快的響應速度才能達到效果。如果圖中的局部電路A 是指一個晶片的話,那麼退耦電容要用瓷片電容,而且電容儘可能靠近晶片的電源引腳。而如果「局部電路A」是指一個功能模塊的話,可以使用瓷片電容,如果容量不夠也可以使用鉭電容或鋁電解電容(前提是功能模塊中各晶片都有了退耦電容—瓷片電容)。濾波電容的容量往往都可以從開關電源晶片的數據手冊裡找到計算公式。如果濾波電路同時使用電解電容、鉭電容和瓷片電容的話,把電解電容放的離開關電源最近,這樣能保護鉭電容。瓷片電容放在鉭電容後面。這樣可以獲得最好的濾波效果。

退耦電容需要滿足兩個要求,一個是容量需求,另一個是ESR需求。也就是說一個0.1uF的電容退耦效果也許不如兩個0.01uF電容效果好。而且,0.01uF電容在較高頻段有更低的阻抗,在這些頻段內如果一個0.01uF電容能達到容量需求,那麼它將比0.1uF電容擁有更好的退耦效果。

很多管腳較多的高速晶片設計指導手冊會給出電源設計對退耦電容的要求,比如一款500多腳的BGA封裝要求3.3V電源至少有30個瓷片電容,還要有幾個大電容,總容量要200uF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選擇合適的去耦電容 常見的去耦電容資料介紹
    打開APP 如何選擇合適的去耦電容 常見的去耦電容資料介紹 Digikey 發表於 2020-12-03 11:25:53 去耦電容是電路中裝設在元件的電源端的電容,此電容可以提供較穩定的電源,同時也可以降低元件耦合到電源端的噪聲,間接可以減少對其他元件的噪聲影響。
  • 去耦電容(1)- 為什麼要去耦?
    為什麼要加這些電容?為什麼要加0.1uF的?為什麼有時還要加其它值的電容?在PCB上這些電容放在哪裡?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細究起來困擾著很多硬體工程師,即便做了很多項目的老司機也未必能給你講清楚這裡面的關係,不信你問問你們實驗室的大哥?
  • 去耦電容和bypass電容、濾波電容的原理和區別
    電容在電子電路中應用非常廣泛,對於電容的選擇,這主要看電容用在電路的什麼位置,把它放置在什麼位置它就起什麼作用,而且在不同位置對電容有不同的要求,並不是隨便放個電容就行。
  • 淺談PCB中的去耦電容設計
    去耦是當器件進行高速開關時,把射頻能量從高頻器件的電源端洩放到電源分配網絡。去耦電容也為器件和元件提供一個局部的直流源,這對減小電流在板上傳播浪湧尖峰很有作用。 在數字電路及IC控制器電路中,必須要進行電源去耦。當元件開關消耗直流能量時,沒有去耦電容的電源分配網絡中將發生一個瞬時尖峰。
  • 去耦電容救場記
    去耦電容,旁路電容,有人說一樣,有人說不一樣。不它是什麼吧,就是IC的VDD端接地的一個「0.1uF」的小電容。為什麼說是0.1uF呢,因為這個值都快成為去耦電容的標籤了。有很多文章都解釋過去耦電容,而且0.1uF並不是萬能的,這點我是很同意的。但是不用104會造成什麼影響呢?新進的工程師可能沒有直觀印象,下面我就講一個我自己的例子——當然是錯誤的,加深印象。
  • PCB布局時去耦電容擺放經驗分享
    打開APP PCB布局時去耦電容擺放經驗分享 佚名 發表於 2017-02-09 09:36:54 對於電容的安裝,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安裝距離
  • 由多個電容組成的去耦旁路電路,電容怎麼布局擺放呢?
    對於噪聲敏感的IC電路,為了達到更好的濾波效果,通常會選擇使用多個不同容值的電容並聯方式,以實現更寬的濾波頻率,如在IC電源輸入端用1μF、100nF和10nF並聯可以實現更好的濾波效果。那現在問題來了,這幾個不同規格的電容在PCB布局時該怎麼擺,電源路徑是先經大電容然後到小電容再進入IC,還是先經過小電容再經過大電容然後輸入IC。
  • 去耦電容的容值計算和布局布線還不懂?看完這篇,so easy!(一)
    由於焊盤和引腳的原因,每個電容都存在等效串聯電感(ESL),因此自身會形成一個串聯諧振電路,LC串聯諧振電路存在一個諧振頻率,隨著電力的頻 率不同,電容的特性也隨之變化,在工作頻率低於諧振頻率時,電容總體呈容性,在工作頻率高於諧振頻率時,電容總體呈感性,此時去耦電容就失去了去耦的效 果,如下圖所示。因此,要提高串聯諧振頻率,就要儘可能降低電容的等效串聯電感。
  • 百兆赫茲的電源去耦如何hold住Gbps的高速信號
    但是,如果高速先生告訴你,PDN在高頻段的實際阻抗並沒有你看到的那麼糟,因為PDN系統級的去耦除了板級電容,還要考慮封裝內電容去耦(OPD,On-Package Decap)和片上電容(ODC,On-Die Caps),看到這裡,你會不會先鬆了一口氣,繼而又覺得很茫然?
  • 史上最全的電容應用與選型講解
    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中的全電流定律: 即電流或變化的電場都可以產生磁場,麥克斯韋將ε(∂E/∂t)定義為位移電流,是一個等效電流,代表著電場的變化。> 電源去耦 電源去耦應該是電容最廣泛的應用,各種CPU、SOC、ASIC的周圍、背面放置了大量的電容,目的就是保持供電電壓的穩定。
  • 電容的所有總結
    為儘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儘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噪聲。地彈是地連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 2)去耦去耦,又稱解耦。從電路來說,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
  • 電容在電路中起什麼作用?
    電容在電子電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可能還模糊差點呢。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去耦,旁路,儲能,濾波這四個。
  • 主板做工用料,聊聊電容的那些事兒
    原則上,我們是一個嚴肅的公眾號,所以今天規矩點,給大家繼續科普,講講主板、顯卡電路上面電容的那些事兒。 先解釋一下電容這個電子元器件:電容就是兩塊導體(陽極和陰極)中間夾著一塊絕緣體(介質)構成的電子元件。
  • 知道了電容的這些作用,就可以玩轉電容
    02 旁路(去耦) 電容的另一個作用,為交流電路中某些並聯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它利用了電容的頻率阻抗特性(理想電容的頻率特性隨頻率的升高,阻抗降低),就像一個水塘,它能使輸出電壓輸出均勻,降低負載電壓波動。旁路電容要儘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這是阻抗要求。 在畫PCB時候特別要注意,只有靠近某個元器件時候才能抑制,電壓或其他輸信號因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噪聲。
  • 什麼是貼片電容?作用是什麼?
    1)旁路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 就像小型可充電電池一樣,旁路電容能夠被充電,並向器件進行放電。為儘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儘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 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噪聲。地電位是地連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2)去耦去耦,又稱解耦。
  • 貼片電容怎麼看正負_貼片電容正負極區分
    貼片電容   貼片電容是一種電容材質。貼片電容全稱為:多層(積層,疊層)片式陶瓷電容器,也稱為貼片電容,片容。貼片電容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英寸單位來表示,一種是毫米單位來表示。   貼片電容一般都為高檔晶片組的型號採用,但因為價格高昂,往往不是普通消費者所能接受;而TNT2PRO晶片組以下規格的顯卡,一般又不採用貼片電容,以減低生產成本,以致家用或者一般商用用戶,很難買稱心的貼片電容顯卡。
  • 一文帶你搞懂電容,值得收藏!
    旁路電容:旁路電容,又稱為退耦電容,是為某個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利用了電容的頻率阻抗特性(理想電容的頻率特性隨頻率的升高,阻抗降低),就像一個水塘,它能使輸出電壓輸出均勻,降低負載電壓波動。旁路電容要儘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這是阻抗要求,在畫PCB時候特別要注意,只有靠近某個元器件時候才能抑制電壓或其他輸信號因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噪聲,說白了就是把直流電源中的交流分量,通過電容耦合到電源地中,起到了淨化直流電源的作用。如圖C1為旁路電容,畫圖時候要儘量靠近IC1。
  • 為什麼需要那麼多種電容
    我們都知道電容是電路中使用量最多的器件,我們經常接觸的電容是陶瓷電容、鋁電解電容、鉭電解電容。Hneednc我們電路設計越來越多的是以MCU、CPU為核心的數字電路設計,周邊的時鐘、電源電路。所以我們以這三種電容為主。
  • 電容在電路中各種作用
    這是因為在線路中,反向放電和正向充電是同一個方向,而正向放電和反向充電是同一個方向,就象接力賽跑,一個團隊跑完交流電的正半周,另一個團隊接過接力棒繼續跑完交流電的負半周。理解了電容器通交流,那麼,交流成份旁路到地,完成濾波也就可以理解了。T、旁路電容和濾波電容,去耦電容分別怎麼用?
  • 貼片電容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
    【作用】1)去耦去耦,又稱解耦。從電路來說, 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如果負載電容比較大, 驅動電路要把電容充電、放電, 才能完成信號的跳變,在上升沿比較陡峭的時候,電流比較大, 這樣驅動的電流就會吸收很大的電源電流,由於電路中的電感,電阻(特別是晶片管腳上的電感,會產生反彈),這種電流相對於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噪聲,會影響前級的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