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jiujiu問nienie自動化測試應該學啥?
jiujiu:nienie,自動化應該怎麼學?
nienie:你先學頁面自動化和接口自動化啊。
jiujiu:我會了啊,就那些東西呀~
nienie:那你學下自動化框架吧
jiujiu:都有eclipse了,為啥還要學自動化框架~
nienie:eclipse只是ide,你要學怎麼組織用例
jiujiu:eclipse直接就能調用robot呀~~
nienie:。。。(OS:不想和這個憨憨講話了)~
那麼,關於自動化測試,應該學什麼呢?
初識自動化測試
初識自動化,認為自動化測試是將文本用例轉化為自動化用例。
在測試執行階段,接觸最多的是測試用例,怎麼將文本用例轉換為自動執行,是當時考慮的問題。於是邁出了第一步學習的路徑:web自動化或接口自動化。
在寫了多個用例後,開始思考多個用例如何管理。同樣的start和end操作應該如何簡化並應用於每個用例。
組織執行用例
在常規的文本用例中,會將一個模塊的用例進行統一管理。同理,在自動化測試中,也需要將同一模塊的用例進行管理,統稱為測試集。
在思考怎麼進行測試集管理的過程中,首先可以評估選用組織執行用例的測試框架,如:unittest or pytest。
自動化的可讀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
自動化測試的產生是為了解決重複工作,提高效率,那麼可讀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就相當重要。在自動化設計之初,就需要對整體框架進行設計思考,並為後期擴展留下足夠空間。所以,自動化測試個人認為並非單人能夠完成的任務,需要測試團隊中的業務專家、測試開發等共同參與。
持續集成
在測試工作中,編寫用例和執行用例不是唯一工作,還包括測試計劃、測試資源、測試報告的管理。尤其在版本迭代發布過程中,自動化執行完成後的測試報告,與上一版本對比結果,可以判斷若有新增問題,是否為當前版本引入,便於快速評估版本質量。
小總結
如果把自動化測試當作一次測試任務去分解,從測試策略、測試設計、測試計劃、測試執行去考慮,就包括:做什麼、怎麼做、何時做完、誰去做。
因此,關於自動化測試的學習,並非單純的去學習web自動化或者接口自動化相關的技術,更要從策略分析去怎麼做,否則寫出的自動化腳本很容易變成一次性的腳本,並不能有效提升效率和測試質量評估。
寫在最後
學習新技術過程中,梳理出學習路徑是非常必要的。
知道下一步怎麼走,才能知道終點在哪裡。
以上,是一個小白菜再次思考自動化測試,希望這次能從起點到終點,而不是起點到中點後,又再次回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