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音響設計網」快速關注我們
現在的數字影音時代,絕大多數都配備了HDMI接口,HDMI中文名為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是一種高速的全數位化圖像和聲音傳送接口,這就意味著只需要一條線就能夠同時傳輸高清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而且是無壓縮的。順應了現在和未來的高清影音傳輸需求,所以也才越來越廣泛地被支持,目前包括電視機、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手機在內的設備,都有相應的HDMI接口。
但是越來越多的出現,意味著出問題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一方面,不時會有關於HDMI熱插拔燒壞接口晶片的事件出現,另一方面,不少用戶一直都是熱插拔HDMI接口的,幾十甚至上百次都沒有出過問題,那麼爭議就來了,HDMI接口究竟能不能夠熱插拔呢?
HDMI理論支持熱插拔?
HDMI到目前已經經歷了大約10個版本的進化,最新的是2010年提出的HDMI 1.4a版本。也許你不相信,HDMI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被設計成可以熱插拔的。也就是說,HDMI接口支持熱插拔是不分哪一個版本的。(又一說法是1.2版本開始支持,不過,1.2版本之前的設備數量市場上也不多了吧?)
熱插拔的原理
在HDMI母頭的第19針,安放一個半截的插針,叫熱插拔監測針(Hot Plug Detect),在拔出HDMI的時候,這根熱插拔監測針最先斷開連接,然後HDMI電路檢測到斷開後,通知輸入輸出設備,停止工作,起到熱插拔的作用。根據接口針長短不同來達到熱插拔的原理,和USB的熱插拔有一點類似。USB接口內部共有四根金手指,較長的兩根是電源供應,插拔時候優先保證通電,然後是數據交換,保證了熱插拔不損壞設備數據。
接口上有區別嗎?
目前的HDMI接口有四種,A型(標準)寬度13.9mm,一般適用於HDTV、電視、機頂盒、藍光DVD等設備;C型(Mini)寬度10.42mm,一般適用於MP4;攝像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D型(Micro)寬度6.4mm,一般適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此外,還有B型接口,不過只是作為一種標準,未應用在任何產品中。A、C、D這三種接口都有一根熱插拔監測針,所以都是支持熱插拔的。
還是有網友插壞了?
儘管HDMI理論上是支持熱插拔的,但是生活中我們還是會聽到一些熱插拔HDMI線造成的接口甚至電器損壞事件。而且部分廠商在產品說明裡面也明確地寫明:必須在產品電源關閉的情況下插拔HDMI線。這些與上面的「理論支持」熱插拔不是矛盾的嗎?
理論歸理論,實際還得看具體使用環境,壞與不壞不是絕對的,只是概率高低問題。一般來說,如果有下面兩種情況,熱插拔HDMI是更容易造成接口晶片損壞。
1、線材質量差:
市場上HDMI線可謂是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價格從幾元到幾百元都有。有的消費者覺得,連接線是小東西,不用太考慮質量,於是只注重價格。質量差的線材的的絕緣可能做得不夠好,發生短路也是有可能的。接頭如果沒有電鍍處理,容易生鏽造成接口的物理損壞。除此之外,導線的導電率、抗幹擾能力都會比較低。
2、靜電造成的危害:
靜電可以說是所有電器的隱形殺手。由於HDMI是非常高速的數位訊號,在設計發送接收晶片時,採用的抗靜電保護電路一般都只能耐5-8千伏靜電電壓,但是實際生活中,如果環境乾燥,同時又有產生靜電電壓的條件,有可能產生上萬伏的靜電電壓是常見的,在設計考究的源端和顯示端,一般都會犧牲一些電容餘量而配置ESD保護電路。但是有的機器為了節省成本而沒有ESD保護電路,就可能在帶靜電HDMI線插入時燒毀晶片。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的電源插座可能是2個插腳的,沒有地線。對於部分家庭來說,即使是三相插座,地線也是沒有接地的。一般用戶在安裝液晶電視和投影儀的時候,也不會另外接地線,這樣更容易形成靜電。
總結:其實很多熱插拔操作造成的燒壞接口事故不一定都是HDMI接口。眾所周知USB是支持熱插拔的,不過我們還是會聽說某某某的電腦插U盤結果把主板燒了,很可能就是U盤的問題了。另外,VGA接口燒掉的事件也是有發生的。所以要想保證日常正常的電器使用,除了了解產品本身的特性之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實在不放心的話,那就關機插拔了吧,但是也不能保證百分百的安全,還要看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