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個問題早就在計算機進入中國的時候就被提了出來,當時國內的經濟條件不容樂觀,精力全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上,計算機這些東西還沒有真正派上用場,所以這個想法就一拖再拖,直到和晶片出口國關係逐漸惡化,在這種關係僵化的時刻,「龍芯」研發團隊悄然誕生,雖然不到一年時間就花光了1000萬研發經費,但成效是明顯的,第一代「龍芯」也由此而生,這意味著中國也有了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晶片。
不過「龍芯」研發團隊並沒有就此停下腳步,又消耗了大把人力物力,研發出了第二代「龍芯」,這一代的「龍芯」在某款國際公認的cpu測試軟體上一舉超過了同時期的英特爾奔騰2處理器。這一成就可謂是不菲的,甚至讓整個研發團隊獲得了多個獎項,這不免讓整個團隊過於驕傲了,開始了處理器領域的「大躍進」,想要一舉超過英特爾。2017年,龍芯中科公司正式發布了龍芯3A3000/3B3000、龍芯2K1000、龍芯1H等產品,向著英特爾又逼近了一步。
雖然性能上提升了不少,但是系統問題卻又有些棘手了,現在大部分家庭的電腦系統都是安裝了微軟公司的windows系統,這個系統是x86(x64)構架的,而這一項技術和專利也被英特爾和AMD牢牢掌握,且兩大品牌互相授權和不斷更新,要想讓他們將這項專利分享給別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如果中國芯想要投入市場,也只有英特爾和amd十年前的性能,現在電腦這些東西更新的非常快,用不了幾年就會淘汰。
如果你不想用這一構架的系統,那麼就要開始著力研發適合自己晶片的系統,這一想法的實現不僅僅消耗的時間過長,也要考慮其他軟體的兼容問題,微軟公司有著幾十年的研發經驗,自家的windows系統也穩得沒話說,並且也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就算研發團隊能做出來新的系統,也要考慮現在的用戶接不接受,畢竟微軟系統的忠實用戶量還是非常多的,並不僅限於一個國家。
龍芯的研發,也只是提供給了真正有辦法能用它的人,並沒有投入市場,所以現在的電腦市場上是找不到一款安裝了龍芯的電腦,就算有,它的性能也不能讓人有購買它的欲望,但我相信不久的未來,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用上國產的高性價比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