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溫溼不分家,上期我們介紹了溫度傳感器的使用,本期帶大家了解一下溼度傳感器的仿真,並通過LCD1602顯示。
一、引腳功能說明
如上圖所示,是SHT11的引腳圖,其各個引腳功能如下:
◇腳1和4——信號地和電源,其工作電壓範圍是2.4~5.5 V;
◇腳2和腳3——二線串行數字接口,其中DA-TA為數據線,SCK為時鐘線;
◇腳5~8——未連接。
二、工作原理
溫溼度傳感器SHTl1將溫度感測、溼度感測、信號變換、A/D轉換和加熱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個晶片上,其內部結構如下圖所示。
該晶片包括一個電容性聚合體溼度敏感元件和一個用能隙材料製成的溫度敏感元件。這兩個敏感元件分別將溼度和溫度轉換成電信號,該電信號首先進入微弱信號放大器進行放大;然後進入一個14位的A/D轉換器;最後經過二線串行數字接口輸出數位訊號。SHT11在出廠前,都會在恆溼或恆溫環境中進行校準,校準係數存儲在校準寄存器中;在測量過程中,校準係數會自動校準來自傳感器的信號,此外,SHT11內部還集成了一個加熱元件,加熱元件接通後可以將SHTll的溫度升高5℃左右,同時功耗也會有所增加。此功能主要為了比較加熱前後的溫度和溼度值,可以綜合驗證兩個傳感器元件的性能。在高溼(>95%RH)環境中,加熱傳感器可預防傳感器結露,同時縮短響應時間,提高精度。加熱後SHTll溫度升高、相對溼度降低,較加熱前,測量值會略有差異。
三、引腳接線
如圖,單片機與SHT11通過兩根線連接,一個DATA一個SCK,注意它和IIC是不一樣的。它的控制命令如下:
由於SHT11現在使用比較少,大多用來仿真溼度,實際使用DHT11等替代。關於SHT11的驅動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單片機仿真」,回復「SHT11」獲取資料。